梁的振动实验报告_第1页
梁的振动实验报告_第2页
梁的振动实验报告_第3页
梁的振动实验报告_第4页
梁的振动实验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械振动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梁的振动实验 专 业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姓 名 刘 超 学 号 SJ160200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2017年01月06日1实验目的改变梁的边界条件,对比分析不同边界条件,梁的振动特性(频率、振型等)。对比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际测量结果。正确理解边界条件对振动特性的影响。2实验内容对悬臂梁、简支梁进行振动特性对比,利用锤击法测量系统模态及阻尼比等。3实验原理3.1 固有频率的测定悬臂梁作为连续体的固有振动,其固有频率为:,其一、二、三、四阶时,简支梁的固有频率为:其一、二、三、四阶时,其中E为材料的弹性模量,I为梁截面的最小惯性矩,为材料密度,A为梁截面积,l为梁的长度。试件梁的结构尺寸:长L=610mm, 宽b=49mm, 厚度h=8.84mm. 材料参数: 45钢,弹性模量E210 (GPa), 密度7800 (Kg/m3) 横截面积:A4.33*10-4 (m2), 截面惯性矩:J=2.82*10-9(m4)则梁的各阶固有频率即可计算出。3.2、实验简图图1 悬臂梁实验简图图2简支梁实验简图实验仪器本次实验主要采用力锤、加速度传感器、YE6251数据采集仪、计算机等。图3和图4分别为悬臂梁和简支梁的实验装置图。图5为YE6251数据采集仪。图3 悬臂梁实验装置图图4 简支梁实验简图图5 YE6251数据采集分析系统 实验步骤 1:在教学装置选择中,选择结构类型为悬臂梁,如果选择等份数为17,将需要测量17个测点。 2:本试验可采用多点激励,单点响应的方式,如果是划分为17等份,请将拾振点放在第5点。 3:请将力锤的锤头换成尼龙头,并将力通道的低通滤波器设置为1KHz,将拾振的加速度通道的低通滤波器设置为2KHz。 4:用力锤对第1点激振,对应的激励为f1,响应为1,平均3次,对应的数据为第1批数据,以此类推,测量完全部测点。 5:选择教学装置模态分析和振型动画显示,调入测量数据进行分析。6:在教学装置选择中,选择结构类型为简支梁,如果选择等份数为17,将需要测量17个测点。重复25的步骤,得到简支梁的试验数据和结果。实验数据记录和整理图6 悬臂梁的传递函数幅值和相位图7 悬臂梁的固有振型、频率和阻尼比8 简支梁的传递函数幅值和相位 图9 简支梁的固有振型、频率和阻尼比1、梁的各阶固有频率(理论值)通过实验原理中推导的公式可以计算出梁的各阶固有频率的理论值如表1中所示:两端固支梁各阶固有频率(Hz)悬臂梁各阶固有频率(HZ)一阶126.7119.91二阶349.30124.80三阶684.76349.44四阶1131.96684.75 2、梁的各阶固有频率(实验值)简支梁各阶固有频率(Hz)悬臂梁固有频率理论值(Hz)一阶75.6614.65二阶224.6197.66三阶529.79266.11四阶808.11537.113、实验结果比阶数理论固有频率(Hz)实验固有频率(Hz)误差两端固支梁一阶126.7175.6640.3%二阶349.30224.6135.7%三阶684.76529.7922.6%四阶1131.96808.1128.6%悬臂梁一阶19.9114.6526.4%二阶124.8087.8929.6%三阶349.44246.5829.4%四阶684.75515.1424.8%4、 误差分析及实验思考 从实验结果对比中可以得出实验值与理论值存在着较大的误差。产生这些误差的原因可能有如下几点因素:1、 在实验中,由于实验仪器的关系,固支端并非完全的固支,梁在振动过程可能幅度偏大,即相当于梁的等效刚度变小,所以这也是测得的梁的固有频率偏大的的主要原因。2、在梁的实际振动过程中,是梁横向振动和纵向振动的叠加。此次实验中我们只是考虑梁的横向振动,而没有考虑纵向振动的影响,使得测量得到的梁横向振动固有频率出现误差3、在实验中不断的敲击梁的各个敲击点时,会使梁两端边界条件产生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