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预】人教必修3第10课过秦论教学资料一、认识作者姓名贾谊字号朝代西汉籍贯洛阳生平简介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20多岁时汉文帝召为博 士,不久提升为太中大夫。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死时仅33岁。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其文章,明人辑有贾长沙集,另传有新书十卷。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 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主要作品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辞赋吊屈原赋鵩鸟赋等很有名。作品风格他的政论文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评论时政,风格朴实峻拔,议论酣畅,鲁迅称之为“西汉鸿文”,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其辞赋皆为骚体,形式趋于散体化,是汉赋发展的先声。二、文本知识1.古代政论散文简称政论文。是从政治角度阐述和评论当前重大事件和社会问题的议论文。它形式多样,范围广阔。古代政论文往往配合策对(向君王提出治国安邦策略的论文),善于引经据典,运用举例、对比论证手法,运用排比手法,气势如虹。两汉时期晁错的守边劝农疏论贵粟疏论削藩疏,贾谊的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唐代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等就是其代表。2.背景资料战国时代,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各国竞相改革。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功效卓著,秦国空前强大起来,于是以秦统一为主线的多年的兼并战争开始了。如齐魏马陵之战、秦赵长平之战等,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最后秦终于兼并了六国。 秦统一天下之后,对百姓横征暴敛,滥施严刑苛法;对异族大肆兴伐。它的暴政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民怨沸腾,终于在秦二世元年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随着人民起义的风起云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也是历时最短(16年)的王朝很快结束了。 西汉初年,经历春秋战国楚汉战争500多年的战争,社会经济受到极大的破坏。贾谊的过秦论正是针对这种社会现实而主张实行“仁政”的,给百姓以休养的机会,以求经济大发展,社会的稳定。贾谊的过秦论共有上、中、下三篇。我们学的是上篇,文中概括叙述了秦王朝的兴亡过程,揭露了秦始皇的暴政,最后指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它迅速灭亡的根本原因,这是从史实中提炼观点。到了中篇,作者对这个观点作了分析,并进一步指出秦二世不顾“天下之嗷嗷”,继续实行暴政,“重之以无道”,然后从正面提出治理天下的原则:“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这是作者为文的本意所在。下篇主要指责秦王朝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君主子婴的过失。过秦论鲜明地表现了贾谊的政治立场。 “过秦”即言秦之过,是指责秦的过失的一篇政论文。三、字词归纳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合从( )缔交 赢粮而景( )从( ) 因利乘( )便 万乘( )之势 宁( )越 王侯将相宁( )有种乎 宁( )静 乐( )毅 安乐( ) 翟( )景 墨翟( ) 召( )滑 累召( )不应 蒙恬( ) 逡( )巡 鉏耰棘矜( ) 矜( )持 度( )长絮( )大 度( )德量力 内立法度( ) 2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或查字典(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给课本上没有注释的下列加点字词作解释。 务耕织( ) 守战之具( ) 会盟( ) 重宝( ) 明智忠信( ) 尊贤而重土( ) 兼韩、魏之众( ) 杜赫之属( ) 于是六国之士( ) 于是从散约败( ) 开关延敌( ) 天下诸侯已困矣( ) 因利乘便( ) 延及孝文王( ) 享国之日浅( ) 陈利兵而谁何( ) 铸以为金人十二( ) 自以为关中之固( ) 斩木为兵( ) 同年而语( ) 天下非小弱也( ) 为天下笑者( ) 3说明下列加点词的用法。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外连衡而斗诸侯 然陈涉瓮瞩绳枢之子 序八州而朝同列 3名词作状语 使动用法 名词作状语 使动用法 4下面句中各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 秦无亡矢遗链之费( ) 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 5在横线上填空。 “内立法度,务耕织”句省略了主语 。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句中“以”后省略了宾语 。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句,“一夫作难”指 “身死”后面省略了 词 ;“为天下笑者,何也?”是 修辞句。 6选出对“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句中加点词的运用解释正确的一种( ) A句中加点词的意义都不一样,体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B加点词的意义都不一样,体现了作者语汇丰富。 C加点词的意义都一样,体现了作者用词富于变化,避免雷同,读来无呆板之感。 D加点词的意义都一样,体现了作者语汇丰富。 四、内容探究7在秦国强大的同时,各国诸侯采用什么方法“弱秦”?作者突出表现”九国之师”的强大有什么作用?8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出秦始皇的强大的?这些内容对突出本文的中心起到了什么作用?9作者写陈涉起义一事突出了什么内容?有什么目的?10作者是怎样通过对比归纳得出结论的?参考答案1zng yng cng chng shng Nng nng nng yu l Zhi d sho zho tin qn qn jn du du d 2致力,从事;防御和进攻诸侯间聚会而结盟;贵重懂事理,有远见;尊重同时并有;类介宾短语,在那时;介宾短语,从此迎 接;困窘,困厄凭借有利的形势;延续享有;时间短暂;陈列;锋利;兵器以,连词;为,做;认为树木;兵器;论11国家;变小,缩小;削弱,变弱; 介词,被;天下的人 3名词作状语 使动用法 名词作状语 使动用法 4夸张 夸张 夸张 比喻 借代 5秦孝公 之 陈涉起义;介;于;设问 6C【解析】可根据句意推断。7各国诸侯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联合起来共同抵抗秦国的;虽然他们有如此好的条件,但最终还是失败了。而作者突出表述了各国诸侯:(1)招纳天下贤才,订立合纵盟约,结成联盟;(2)有具有政治影响力和远见的领导人聚合九国力量,一致对秦;(3)六国之中,文臣武将,人才济济的内容,其目的是为了衬托秦国的强大不可战胜,同时也为后文的陈涉与六国之师的对比埋下了伏笔,起到了突出中心的作用。8首先写秦始皇统一天下,登上皇帝宝座;其次写秦始皇为永远统治天下实行的一系列措施:废弃先王“以仁义治天下”的传统,在思想上实行了一套愚民政策;在军事上实行“弱民”政策:凭据华山、黄河天险加强护卫,以防人民反抗。秦姑皇占据了天时地利,一切办法都想到了,也做到了,但是他却忘掉了一样仁义。 突出描述了秦始皇的“暴政”,为下文的“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埋下了伏笔。攻、守之势之所以出现变化,主要原因在于“仁义不施”,这就突出了本文的中心。9突出地写出了陈涉起义时的地位低微,才智不足,兵力弱少,武器简陋。而这些内容正表明陈涉队伍的不堪一击。然而结果却出人意料,“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陈涉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预决算实训周总结
- 酒店员工形象设计培训
- 2025版中医学常见症状及护理技巧
- 2025版脑瘫常见症状及康复护理技术
- 食品营养课畜禽类
- 账号分析评估讲解
- 青光眼手术术后康复规范
- 记忆的习惯和方法
- 如何教基层员工手机拍照技巧培训
- 鼠标手常见症状及护理方案
- 热处理工艺卡片
- 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对一种反动哲学的批判)(节选)
- 脉管系统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 运筹学02375计算题经典题型全攻略
- 移动公司县级分公司总经理竞职演讲稿
- 投标评标项目经理答辩题库题
- JJG 564-2019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
- GB/T 4889-2008数据的统计处理和解释正态分布均值和方差的估计与检验
- GB/T 15317-2009燃煤工业锅炉节能监测
- 消防知识测试题库(1000道含各题型)
- 《轴承的失效分析》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