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上《走进XX大家庭》教学设计【精品教案】_第1页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上《走进XX大家庭》教学设计【精品教案】_第2页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上《走进XX大家庭》教学设计【精品教案】_第3页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上《走进XX大家庭》教学设计【精品教案】_第4页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上《走进XX大家庭》教学设计【精品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上走进XX大家庭教学设计【精品教案】 走进民族大家庭教学设计福建省福安市坂中中心小学林昹梅教材分析走进民族大家庭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同有一个家中的第一个主题活动。 这一单元的主旨在让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不同民族在人口分布、生活习惯、风土人情等方面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历史传统、文化信仰和地理环境的不同;知道各族儿女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知道各族儿女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里不可缺少的一员。 走进民族大家庭这个主题教材主要是让学生感受56个民族的灿烂文化,从而产生探究的热情。 56个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知识并不是学生在生活中能直接感受到的,而教材内容选择的都是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对教学知识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引导学生主动的学习56个民族知识,把学习的触角延伸到课外,让学生自主体验多彩民族,并为自己是这个大家庭的一员而自豪,从而产生民族团结的情感。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收集,资料的能力。 但对所收集资料的筛选、归类还需要教师明确的指导。 56个民族知识涵盖量大,特别是少数民族知识对于他们而言并不是十分了解,而本课中教学内容的呈现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学生民族自豪感及民族团结的情感是比较模糊的。 因此,教师就要做足功夫,让学生为56个民族灿烂文化而赞叹,进而为身为56个民族成员之一而自豪。 幸运的是我们所处的地域就是一个畲族聚居的地区。 这样,我们就可以充分的利用地域的优势,主动走进畲族,深入了解身边的少数民族,从而达到让学生切身体会各族人民和睦相处、民族团结、亲如一家的情感。 教学目标 1、情感通过学习,激发学生了解56个民族知识热情及热爱民族大家庭的情感。 2、能力尝试多渠道的搜集相关民族的人口数量、分布,服饰,歌舞,风俗等资料;并学会对已有资料进行筛选、归类,从中了解相关知识。 3、知识初略了解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着重了解我们身边的少数民族畲族。 教学重点 1、了解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 2、了解我们身边民族畲族的历史文化、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 教学难点 1、激发学生了解56个民族大家庭的热情及热爱民族大家庭情感。 设计思路 1、课前指导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渠道,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民族去搜集、有关的资料,并做成资料卡,培养了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2、以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民族知识的探究热情; 3、透过民族风情大展台,让学生体验56个民族就像56朵花一样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民族大家庭的情感; 4、充分利用了本地的地域优势,我们所处的地域闽东,是畲族的聚居地。 通过畲族风情展示,让学生较充分了解我们身边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对各民族知识的了解起到抛抛砖引玉的作用。 透过畲汉两族人民和谐相处,携手共创的点点滴滴,升华到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共创辉煌的民族情感。 课前准备 1、课件、畲族服饰、学生收集的民族资料卡(课前指导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民族按照民族分布地域、人口数量、服饰、饮食、民居、风俗、传统节日等进行分类做一张民族资料卡)。 教学活动过程活动一欣赏歌曲,谈话导入 1、欣赏爱我中华视频 2、谈感受从这首歌中你知道了什么? 3、揭示课题:走进民族大家庭(设计意图以歌曲导入,置身于民族大家庭的浓烈氛围中,并让他们谈谈感受,让学生意识到我们中华民族是个名副其实的大家庭,自然入课。 )活动二民族知识大比拼(课件民族知识大比拼) 1、引言【身为大家庭的一员,这56个民族的知识你了解多少呢?咱们先来场比赛“民族知识大比拼”】 2、宣布活动规则【宣布比赛规则全班同学分成两队,男生、女生队。 各队都有两题必答题,另有两题抢答题,答对一题加十分。 】第一题,(课件出示56个民族名称)这是我国的56个民族,这56个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哪个民族?(汉族)第二题这56个民族中,除了汉族外,其余的55个民族人口相对较少,我们都称她们为什么?(少数民族)第三题“献哈达”是我国哪个民族的习俗?(藏族)第四题炎帝与黄帝是我国哪个民族的传说?(汉族)抢答题(课件出示腾格尔肖像图)他是我国著名的歌唱家,他的名字叫腾格尔,他演唱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传遍大江南北。 请问他是哪族人?(蒙古族)抢答题认真听歌曲高高的兴安岭,这首个歌里唱到了一个少数民族,是哪个民族?(鄂伦春族) 3、宣布比赛结果。 【下面我宣布比赛结束,本次“民族知识大比拼”的冠军的得主是】(设计意图根据儿童心理特征,让孩子充分体验比赛游戏带来的刺激与快乐,活跃课堂气氛。 本环节的赛题设计有两个意图,其一,本课中需要传授的知识点融入比赛中,化枯燥为趣味,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其二,选择的赛题都是比较常见的民族知识,且具有的代表性。 比赛掀起学生学习探究本主题知识的热情。 )活动三民族风情大展台(课件各地民风民俗图片、视频资料,中国地图民族大家庭) 1、小组活动交流收集到的民族知识【课前,老师也发动同学们收集你所感兴趣的民族知识,并做成资料卡,这个任务完成了吗?太好了!赶快拿出来,和我们一起分享吧。 先在小组里交流。 结合课文 68、69页,把你的民族资料展示、介绍给你的组员。 】(设计意图56个民族知识,学生也许有所了解,但要让他们比较具体的描述,会有一定的难度,课前指导学生收集资料,充分做好课前准备,让他们在课堂中有更好的展示的机会。 这是一个资源共享的时代,让学生通过互相交流从中获取更多的知识。 ) 2、反馈【我刚才浏览了一遍,同学们收集的资料这么丰富,讨论的这么热烈,相信一定很精彩。 我都迫不及待了。 谁先介绍。 】A、彝族【根据学生反馈板书彝族。 课件展示彝族火把节影像资料。 】B、蒙古族【根据反馈板书蒙古族。 课件展示蒙古包、吃手抓羊肉图、摔跤影像资料】C、傣族【根据反馈板书傣族。 课件展示地图中闪现傣族、傣族舞图片。 教师展示傣族舞,学生学习简单的舞蹈动作。 】D、侗族【根据反馈板书侗族。 课件展示地图中闪现侗族、侗族大歌影像资料】E、壮族【根据反馈板书壮族。 课件展示壮锦图】(设计意图通过系统的民族知识展示,梳理民族知识的同时,让学生领略民族风情的魅力,感受多彩中华,激发学生热爱民族的情感。 )活动四感受闽东畲族风情 1、理解“民族区域自治”概念,引出闽东畲族。 (课件中国地图、闪现五个民族自治区、地图中闪现畲族) 1、畲族同学展示介绍畲族服饰【咱们班就有许多畲族同学。 他们今天就特意穿上了美丽的畲服,哪位同学上来展示一下。 】 2、学生畅谈畲族知识。 (课件出现畲族首页)【我们有幸长在畲乡。 才有机会这么近距离的品味畲族文化,领略畲族风情。 你都品味了哪些畲族文化?领略了哪些畲族风情?】a、畲族聚居地,人口数量b、饮食【根据反馈介绍乌米饭、糍粑、粽子。 】c、畲歌d、传统节日【粗略了解一些畲族传统节日。 】e、畲族武术【粗略了解畲族武术。 】 4、感受畲族传统节日(课件三月三影像资料)【看来,你们不愧为畲乡的一员,说起畲族,眼睛发亮,滔滔不绝。 那就让我们带着对畲乡的这份真挚情感走进畲乡“三月三”,品味畲族的独特魅力。 】(设计意图畲族是我们闽东地区极具特色的一个少数民族。 当本地的汉族学生却较少了解畲族文化。 本主题,把畲族元素融入课堂,让美丽的畲服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倾听畲歌,给予学生最深刻的体会。 让学生通过视频资料,走进畲族,领路这个民族的美丽,从而关注、了解、尊重这个民族,对各少数民族的了解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活动五感受畲汉友谊深情 1、简单介绍汉族传统习俗【在我们美丽的家乡福安,畲族人口占11%左右,汉族人口大约占89%,那汉族也有自己的传统习俗。 汉族又有哪些传统习俗,民风民情呢?】 2、体会畲、汉团结友爱之情(课件出示畲汉两族相和谐共处场景。 )【师配课件描绘在福安这片热土上,畲汉两朵民族之花一起绽放,互相映衬,两族人民在这里繁衍生息,携手共创。 瞧!中国闽东电机电器城、中国茶叶之乡、世界地质公园白云山景区。 再看看,我们的身边美丽的校园里飘扬着畲、汉两族同学朗朗读的读书声;绿草如茵的操场上,你们一起你玩耍、一起嬉戏;植树造林,你们一起行动;盛大节日,你们一起欢度。 真是畲汉一家亲,民族大家庭啊!】(设计意图福安畲、汉两族人民共同的家。 透过视频,感受美丽的家园离不开两族人民的共同创造,感受两族人民水乳交融的深情,中华民族大团结的优良传统从自身做起,落到实处。 )活动六感受民族大家庭手足之情 1、结语(课件中国地图民族大家庭)【不仅仅是畲汉一条心,在祖国广袤的土地上,各族人民都团结一致,心心相连。 现在,你能理解我们为什么称这56个民族为大家庭了吗?只有将这56个民族紧紧簇拥在一起,我们的祖国大家庭才会更加繁荣昌盛。 】 3、涌动真情,歌唱爱我中华。 (课件播放歌曲爱我中华)【让我们携起手唱起歌,歌唱我们的泱泱大中华。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民族大家庭的深刻内涵,感受56个民族的手足之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