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1).ppt_第1页
高中生物 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1).ppt_第2页
高中生物 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1).ppt_第3页
高中生物 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1).ppt_第4页
高中生物 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触目惊心的污染 断子绝孙的发展之路 第一节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一 关注生态工程建设 资料1 1998年夏季 长江流域经历了自1954年以来的最大洪灾 加上其他地区水灾 1998年全国受灾人数上亿 近500万所房屋倒塌 2000多万公顷的土地被淹 直接经济损失达1600多亿元人民币 资料2 我国是农业大国 人均土地 水等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虽然我国用占世界10 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1 的人口 但由于受到西方 石油农业 模式的影响 加上人口压力以及缺乏生态环境意识 所造成的资源破坏和农业环境污染 已经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很大障碍 主要是通过实行 原则 使一个系统产生出的污染物 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 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 而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 生态经济 循环经济 生产原料 生态工程 为了可持续发展 走生态经济之路 二 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是我国古代传统农业的辉煌成就之一 也是生态工程最早和最生动的一种模式 无废弃物农业 1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地球以有限的空间和资源 长久维持着众多生物的生存 繁衍和发展 奥秘就在于物质能够在各类生态系统中 进行区域小循环和全球地质大循环 循环往复 分层分级利用 从而达到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效果 单一的樟子松林被松毛虫害死 食物链短而单调 缺少松毛虫天敌 资料分析讨论 遇虫害而死的樟子松 生物多样性很高的珊瑚礁维持的很好 2 物种多样性原理 物种多而繁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 生物多样性程度高 可以为种类生物的生存提供多种机会和条件 众多的生物通过食物链关系互相依存 就可以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 产生或容纳更多的生物量 提高系统生产力 由于周边城市 工业和农田的排水中氮 磷的浓度较高 使太湖水体中的水葫芦和藻类疯长 西北地区年降雨量450nm 只适宜种植灌木和草的地区 却被硬性规定种植属于乔木的杨树 杨家将 因为不适应长成了 小老头 防护林变成了残败的 灰色长城 处理好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 需要考虑环境承载力 环境承载力又称环境容纳量是指某种环境所能养活的生物种群的数量 3 协调与平衡原理 4 整体性原理 整体指社会 经济 自然复合而成的巨大系统 系统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若把系统的结构比作计算机网络 分析三种计算机网络结构示意图 工作的可靠性哪个高 5 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固氮菌为豆科作物提供氮素 而豆科作物为其提供能量和其他营养 两者的共生使豆科作物能够在氮素缺乏的土地上生长 当把它们分开时 两者的生长都要受到损害 2 系统整体性原理 系统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 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完成能量 物质 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 并且实现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 即 1 1 2 珊瑚礁 白化 如果海水水温超过一定范围 珊瑚就会抛弃虫黄藻 恢复成白色 如果虫黄藻不再回来 珊瑚就会死去 桑基鱼塘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是相互联系的 能量的流动包含在物质的循环利用过程中 随着食物链的延伸逐级递减 桑基鱼塘分布在我国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水乡 是一种典型的水陆物质和能量交换型生态工程 试分析桑基鱼塘的物质和能量流动途径 拓展视野 前景广阔的沼气工程 2 单一的人工林比天然混合林的稳定性低 容易遭受害虫危害 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a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b 协调与平衡原理c 物种多样性原理d 系统整理性原理 1 实现循环经济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a 大力发展 石油农业 b 生态工程c 清除污染物d 禁止产出污染物 3 城市生活垃圾要做到分类 回收 利用 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 与该做法关系最密切的生态工程原理是a 物种多样性原理b 整体性原理c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d 系统学原理 4 协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