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地、得用法.doc_第1页
的、地、得用法.doc_第2页
的、地、得用法.doc_第3页
的、地、得用法.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不少同学对“的”、“地”、“得”这三个词的用法含混不清,乱用一通。为帮助同学们掌握它们的用法,笔者进行了如下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分析例句,明确用法这里有一组含有“的”、“地”、“得”的例句如下:1.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2.向日葵在微风中向我们轻轻地点头微笑。3.小明在海安儿童公园玩得很开心。“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代词)+的+名词;“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方式一般为:副词+地+动词;“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得+副词。二、修改病句,强化认识这里有一组“的”、“地”、“得”用法欠妥的句子,请大家来当“医生”,给这些句子治治病,以强化已有认识。1.由于李红同学学习勤奋,这次语文测试,她考的特别出色。2.田野里,农民伯伯正在紧张得收割麦子。3.助人为乐地小华被市少工委评为“优秀少先队员”。(正确用法应为“考得”、“紧张地”和“助人为乐的”。)主谓宾与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定语必在主宾前,谓语前状谓后补,的定地状得后补,这些标志要记清。说话、写文章经常要用到“的、地、得”这几个字。由于它们的口语发音都是“de”,因此一些人在使用时往往不加区分地混用。要正确使用“的、地、得”,首先必须掌握好词类、语法,要懂得句子的主要成分(主语、谓语)和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宾语、补语)。一般来说,在句子中“的”衔接在名词前面,“的”的前面是这个名词的修饰成分,主要有名词、代词、形容词或相应的词组充任,表示领属关系或表示被修饰的事物的性质,做句子的定语。例如:“灿烂的阳光”,“灿烂”(形容词)是“阳光”(名词)的定语;“我的书”,定语“我”是代词;“又高又大的建筑物”,采用的是联合词组“又高又大”作定语。“地”表示它前边的词或词组是状语,是用在动词前面的修饰成分,主要由名词、形容词、数量词等充任,对中心词(动词)起限制、修饰、说明作用。例如:“果树渐渐地绿了”;“渐渐”是形容词,是修饰动词“绿”的,作“绿”的状语;“科学地总结了经验”,名词“科学”是动词“总结”的状语;“抓紧一切时间忘我地工作”,“忘我”是动宾词组,作动词“工作”的状语,等等。而在句子中用在“得”字后面的,是由形容词或词组(有时也由动词)充任,用来补充说明“得”字前面的动词或形容词的程度、结果,作它的补语。例如:“牙疼得厉害”中,形容词“厉害”是动词“疼”的补语;“高得像一座山”中,“像一座山”这个词组用“得”连接,作形容词“高”的补语;“惹得大家十分生气”中,“得”连接“大家十分生气”这个主谓词组,以补充说明前面“惹”这个动词的结果,起到了补语的作用。总之,正确使用“的、地、得”简单地说只要记住三条:1、词前面的修饰成分,用“的”字衔接,作名词的定语;2、动词前面的修饰成分,用“地”字衔接,作动词的状语;3、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补充、说明成分,用“得”字连接,作动词或形容词的补语。的,一般用来修饰名词得,一般用来修饰形容词地,一般用来修饰动词“的”、“地”、“得”附着在词或词组后面,在句子中起结构作用时,都读作“de”,在书写时却要写成三个不同的字,所以非常容易发生混淆。用得对,意思表达就明确,用得不对,有时也会产生意思的变化。比如:看了这场电影,她激动得哭了。看了这场电影,她激动地哭了。这两句话从表面看只是一字之差,但意思不完全相同。前一句强调“激动”,“哭了”是对激动程度的补充说明。后一句主要是陈述“哭了”,“激动”是对哭的样子的修饰。因此两句用了不同的“de”。“的”字一般用在修饰或限制人或事物的时候。“的”放在修饰与被修饰、限制与被限制的词语之间。例如: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上面这些词组,中心词都在后面,都是名词性的,因此在修饰限制它们时,都用“的”。描绘或限制某种动作、性状的时候,描绘和被描绘之间、限制和被限制之间,往往用“地”连接。例如: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述。上面这些词组,中心词也在后面,而且都是动词性的,因此在描绘、限制他们时都用“地”。有时需要被说明动作的情况和结果,或补充说明事物性质的程度和变化,往往补充说明的部分改在被补充说明的词语后面,这时两者之间用“得”连接。例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目瞪口呆、大得很。上面这些词组,中心词都在前边,而且都是表示动作或性状的词语,因此补充说明它们时,都用“得”。以上几种用法,可以写成下面的公式:修饰限制+的+名词修饰限制+地+动词动词(形容词)+得+补充说明“的”、“地”、“得”这三个结构助词怎么用?不能光看它前后是什么词性!唯一可靠的根据就是句子成份。“的”用在定语与主语或定语与宾语之间。它是定语的标志;“地”用在状语与谓语之间。它是状语的标志;“得”用在谓语与补语之间。它是补语的标志;千万不能依据前后的词性来确定用哪个(de)。因为:“的”后面跟的不一定都是名词,如“你现在需要的是认真的反省和冷静的思考。.”“地”后面跟的不一定都是表示动作的词,如“花儿慢慢地红了.”“得”前面跟的不一定是动词,如“红得好似一团火”。“得”后面跟的也不一定都是形容词,如“高兴得跳了起来。激动得叫了起来.”例子:问题的解决是很重要的。(定中结构作主语。其中:“问题”是定语;“解决”是主语)认真地解决问题是很重要的。(“认真地解决问题”是无主句作主语。其中:“认真”是状语;“解决”是谓语。整个句子“认真地解决问题”是主语;“是”是谓语;“很重要的”是状中结构加“的”组成的“的”字结构作宾语)我们认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认真”是状语;“解决”是谓语)我们进行了认真的分析。(“认真”是定语;“分析”是宾语)名字和形容词之间用“的”,“的”和形容词作名词的定语,有时可以省略。如:我(的)家乡,金黄色(的)麦田。动词、形容词后面用“得”,和后面的词作动词或形容词的补语;如:说得好听;跳得高;白得刺眼。副词和动词之间用“地”,和副词作动词的状语。如:高兴地说,开开心心地上班去。总之,“的”是用来修饰名词的,“得”和“地”用来修饰形容词,副词和动词。“的”字后面是什么;(名词)“地”字后面干什么;(动词)“得”字后面怎么样。(补语我帮儿子学习“的地得”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九课,课文要求会背第三、第四自然段,儿子放学回家,就给我背第三段:这时王勃正站在窗前,凝望着江上迷人的秋景:远处,水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第四段:王勃边看边想,突然回转身来,胸有成竹地说:“让我来试试吧!”他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不一会儿就写成了。当那位都督听人读到“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时,竟忍不住地拍案叫绝:“奇才!真是奇才!”等儿子背完,我问儿子:“你看“的”字后跟着什么?”“秋景、余晖、云霞。”“这是什么词?”儿子毕竟刚上三年级,对词性不太理解,“是名词。白勺“的”后跟名词。”我查字典“的”的意思很多,为了方便儿子记忆,我总结的。接下来,我引导儿子:“看地字后都是什么词?”“飞翔、说、拍案叫绝、飘荡。”“很好!这是什么词?是动词。你可以这样总结,土也“地”后跟动词。”“那么“得”字呢?我们可以找找看。”于是我们开始翻语文书,在第四课第三段“17岁的桑兰表现得非常坚强。”第五段“桑兰是怎样累得气喘呈呈、大汗淋漓的!”第七课第二段“怎么受得了?”第八段“红军把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土地整治得平平展展的时候”查字典“得”有一条,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连接表示结果或程度的补语。我们趁热打铁,开始在课文中找“的”、“地”和“得”。带“的”的有祖国的蓝天、奇异的景象、不朽的的诗篇、中华民族的祖先、动人的诗篇、晶莹的珍珠、美丽的南沙群岛、我们的祖先、浩瀚的大海、博击风浪的汗水、生息繁衍的烟火、巨大的蓝色宝库、珍贵的海洋生物、丰富的矿产资源、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丰富的的石油储量、迷人的世界、清澈明亮的海水、碧波浩渺的南沙海域、洁白的浪花、欢迎的人群、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景色秀丽的庐山、变幻无常的云雾、神秘的色彩、飘来的云雾、山顶上的白色绒帽、半山的云雾、茫茫的大海、巨大的天幕、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四蹄生风的白马、惊人的毅力、不屈的精神、简单的动作、动人的微笑、明媚的春光、它的身子、飘飘悠悠的白云、美丽的孤线、金黄的眼珠带“地”的有:重重地摔了下来、急切地询问、感动地说、忠实地为人们传递信息、高高地托起、飞快地穿过田野、惶恐地望着、轻轻地问、不好意思地说、悄悄地返回、深深地扎进“得”字很不好找,就先找这几个词,“的”字找得太多了,我们只好用了省略号。“地”字也是不太多。你看这样边学习,边总结,是不是事半功倍呢?怎样区别“的地得”词搭配,讲方法,的地得,辨明白。名词前,要带“的”;(“的”名词:美丽的蝴蝶)动词后,“得”跟走;(动词“得”:难过得哭了)动词走,“地”带头。(“地”动词:仔细地观察)“的、地、得”的区别在修改学生的论文或报告中,经常发现,即使他们是硕士生或者博士生了,这三个字也经常混用,甚至还不知道为什么错,这里有必要进行一下解释和区分。当“的、地、得”三个字作为助词使用时,都发轻声“de”。“的”:1.用在词或词组后表明它前边的词或词组是定语。如:热闹的论坛、平静的湖面等。2.代替所指的人或物。如(你是)扔砖的、(我是)挨砖的。3.表示所属的关系。如:我的拙劣表现、你的精彩表演。4.用在句末常跟“是”相应。如:我挨的砖头是你扔的。5.同“地”(de)。这便是我们经常混淆用法的根源,它与“地”的用法在某些时候是相同的。如:我稀里糊涂地挨了一顿砖;我稀里糊涂的挨了几块砖。“地”:用在词或词组后,表示它前边的词或词组是状语。如开开心心地聊天儿;严肃认真地跟帖;紧紧地绷住弯得象大弓一样的鱼杆。“得”:1.用在动词后表示可能。如:砸得准;钓得多。2.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连接表示结果或程度的补语。如前面所说的一词“挺累得慌”,则是补充说明了“挺累”累到了什么程度(发慌)。总之,“的”字前面多是定语,以名词、代词、数量词等有名词性质词或词组为主,其后多跟的是名词性词语。而“地”字的用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