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联形象 斯大林体制的特征表现 所有制上 单一的公有制管理上 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结构上 忽视轻工业和农业 1953年斯大林逝世 留下了世界一流的军事强国和政治大国的辉煌 也留下了制约苏联进一步发展的政治经济桎梏 赫鲁晓夫 任期 1953 1964 戈尔巴乔夫 任期 1985 1991 勃列日涅夫 任期 1964 1982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 岳麓版历史必修 经济成长历程 课程标准 1 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 2 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 艰巨性和曲折性 针对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所有制上 单一的公有制管理上 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结构上 忽视轻工业和农业 赫鲁晓夫改了什么 第一站 赫鲁晓夫改革 光荣与混乱并行 材料一 1954 1960年 苏联先后开垦荒地四千多万公顷 同期全国粮食产量增长50 以上 其中的三分之一就是由这些新开垦的土地提供的 材料二 1953 1963年 苏联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10 5 是美国的2倍 1954年 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座原子能发电站 1961年 苏联发射的人类历史上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成功绕地球飞行并安全返回地面 加加林是第一个征服太空的人 材料三 1957年提出三四年内苏联的人均肉类 牛奶 黄油产量赶上美国的目标 为此不顾苏联的气候条件 要求各地都扩种玉米 以增加饲料 结果很多地方因气候条件恶劣造成玉米欠收 其他粮食作物也由于播种面积减少而停产 扩种玉米的计划最终失败了 探究一 评价赫鲁晓夫改革 悲情 1963年 苏联从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和西欧进口粮食 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 逐渐沦为最大的粮食净进口国 在农业上要依靠资本主义各国来维持国内生活 豪情 1957年 赫鲁晓夫提出几年内 人均畜产品产量赶上美国 的口号 1961年 他又提出 二十年建成共产主义 的目标 俄罗斯 20世纪祖国史 中对赫鲁晓夫有这样的评价 赫鲁晓夫在苏联历史上的作用就像他的黑白两色大理石的墓碑 具有两面性 有人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 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 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 掘墓 敢于向斯大林模式挑战 打开改革之门 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守墓 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旧的体制 有学者认为 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 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 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 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 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 体现赫鲁晓夫是 蛮干家 的史实是 a 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b 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的运动c 把分散的农民组织到集体农庄d 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b 有人评价赫鲁晓夫 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 它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 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 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 这里 仍然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 的主要含义是a 未改变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b 未突破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c 一味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d 未改变苏联原来的社会制度 b 针对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所有制上 单一的公有制管理上 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结构上 忽视轻工业和农业 勃列日涅夫改了什么 第二站 勃列日涅夫改革 梦想与现实脱节 1966年 1975年 1966年 1975年 工业总产值 亿卢布 农业总产值 亿卢布 2294 5112 883 1128 探究二 勃列日涅夫改革 提示 勃列日涅夫改革前期取得一定成效 思考 以上材料和图表反映出什么历史信息 材料1 局限性 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 后期趋于保守 改革停滞 大搞军备竞赛 加剧了国民经济的不平衡 导致经济全面滑坡 改革前期一定程度调动了企业和农民的积极性 推动了经济迅速发展 收到了一定效果 积极性 第二站 勃列日涅夫改革 梦想与现实脱节 探究二 勃列日涅夫改革 据美国国务院计算 苏联195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为美国的33 1975年上升到53 1967年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经建成了 发达的社会主义 这主要是因为勃列日涅夫时期a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b 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和国力大为增强c 推动了荒地开垦增加了粮食产量d 突破了苏联已有的政治经济模式 b 赫鲁晓夫夫和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改革重点在农业b片面发展重工业c恶劣的国际环境d未突破原体制框架 d 安德罗波夫 1982 1984 契尔年科 1984 1985 莫斯科新老板年轻温和且令人敬畏 第三站 戈尔巴乔夫改革 目标与方向背离 针对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所有制上 单一的公有制管理上 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结构上 忽视轻工业和农业 戈尔巴乔夫改了什么 第三站 戈尔巴乔夫改革 目标与方向背离 一位前苏联杂志主编这样讽刺戈尔巴乔夫 他摆弄这个国家 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 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 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 他不停地剥下去 一直到剥光为止 1 加速发展战略 把重点放在重工业上 使原本已严重畸形的经济结构更加失调 2 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 给予企业自主权等政策没有真正实行 改革中阻力重重 效果不佳 3 戈尔巴乔夫把改革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 背离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直接导致了苏联解体 探究三 分析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有学者认为 这个强大国家的命运只能说明一个问题 即苏联这座大厦是建立在不坚固和不稳定的基础之上的 其内部结构也有许多缺陷 如果基础被冲毁或削弱 如果承重结构被侵蚀和破坏 那么无论看起来多么坚实和宏伟的建筑都会倒塌 1991年正是发生了这样的剧变 该学者认为苏联解体的原因是a 经济体系尚不完善b 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c 过于倚重军事力量d 西方和平演变影响巨大 b 有人说 赫鲁晓夫的改革把苏联改病了 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把苏联改残了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把苏联改死了 你认为正确吗 你觉得他们的改革有何异同 各抒己见 苏联的经济改革 针对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侧重 一定成效 没有突破 侧重 一定成效 没有突破 经济 根本触动政治 偏离方向 失控解体 同 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都在农业 工业方面进行一系列调整 都脱离苏联实际 都以失败而告终 异 赫 改革重点在农业方面 勃 改革重点在工业方面 戈 改革则从所有制和商品经济入手 前两者取得一定的成效 而后者经济改革未见成效转向政治改革 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前两者失败是因为未改变原有体制 对斯大林体制进行小修小补 后者进行的是根本性的变革 却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内容 结果 失败原因 目的 内容 结果 探究四 苏联三次改革有何异同 以史为鉴 感悟苏联改革苏联改革过程中的教训给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带来哪些深刻的启示呢 改革需要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 需要大胆突破传统的束缚 要有探索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社会主义要坚持改革 要有全面一贯的改革思路 政策和配套措施 不能急躁冒进 也不能保守停滞 更不能改变改革方向 要预见改革的复杂性 艰巨性 妥善处理好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阻力和矛盾 保证改革的顺利有序进行 探究五 苏联改革给我们的启示 社会主义 经济 制度确立阶段 戈尔巴乔夫改革 深化 失败 回顾 苏联经济发展与改革的历程 勃列日涅夫改革 趋于停滞 赫鲁晓夫改革 探索开始 斯大林经济体制 确立 新经济政策 新的探索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探索 十月革命 确立政权 社会主义经济改革阶段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 必须不断的探索改革实践 俄国 苏联 发展线索 1917年十月革命 1922年 沙俄 苏俄 苏联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1918 1921 1925 1953 1964 1985 1991年12月 独联体 战时共产主义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体制 列宁 斯大林 1 2014 福建文综 22 1952年到1964年 苏联政府收购谷物的平均价格指数提高了7 48倍 收购畜产品的价格指数提高了15 69倍 这是 a 推行农业集体化导致的变化b 适应 加速发展战略 的需要c 应对世界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措施d 调整农业政策的结果2 2011 全国文综大纲卷 22 1964年到1982年期间 前苏联 完善社会主义 的提法逐渐取代了 改革 的提法 随之出现的是 a 社会经济发展丧失活力b 破坏法制现象得到纠正c 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确立d 放松对东欧国家的控制 d a 3 2010 福建文综 23 华盛顿邮报 在某一时期陆续报道了几篇新闻评论 其标题分别是 莫斯科 是巨大的机会吗 西方的援助应当使苏联实行改造而非改革 大学对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观点不一 由此判断 该时期是 a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b 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c 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d 普京执政时期4 2010 北京文综 22 1971年 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 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 社会主义的内容 当然 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 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 a 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b 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c 鼓励私营企业发展d 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 c d 5 2009 广东文基 34 美国学者在 俄罗斯史 中写道 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 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 对这句话正确理解是 a 勃列日涅夫开创了改革的先河b 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政治方面c 勃列日涅夫不打算触动斯大林模式d 勃列日涅夫首次建立市场经济体制6 2014 常德质检 22 俄国历史学家德米特连科说 到 20世纪 80年代初苏联社会几乎所有的阶层都无一例外的因无自由而痛苦 知识分子想得到完全的民主和个人自由 大多数工人和职员需要更好的组织和劳动报酬 特别是平等的分配个人财富 一部分农民指望成为自己的土地和劳动成果的真正主人 材料反映出 a 冷战影响苏联的社会稳定b 苏联模式陷入全面危机c 苏联在80年代名存实亡d 勃列日涅夫改革毫无成果 c b 谢谢 斯大林模式 与中外其他制度的比较 生产资料公有制 生产资料私有制 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502:2025 EN Hard coal - Determination of caking power - Gray-King coke test
- 【正版授权】 ISO 16625:2025 EN Cranes and hoists - Selection of wire ropes,drums and sheaves
- 【正版授权】 IEC 63380-2:2025 FR Standard interface for connecting charging stations to local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s - Part 2: Specific data model mapping
- 【正版授权】 IEC 60598-2-1:1979 FR-D Luminaires. Part 2: Particular requirements. Section One: Fixed general purpose luminaires
- 【正版授权】 IEC 60269-2:1986 FR-D Low-voltage fuses. Part 2: Supplementary requirements for fuses for use by authorized persons (fuses mainly for industrial application)
- 校园防盗防火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公孙策面试题及答案
- 煤分析考试题及答案
- 潜意识考试题及答案
- 北京阳台装修知识培训课件
- 手术室安全细节管理
- 继发性颅脑损伤的护理
- 《保角变换法在求解电势中的应用研究》7500字(论文)
- TCHIA 47-2024 智慧重症病房建设规范
- 多模态技术在智能养鸡工厂中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 征信知识专项培训课件
-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在游戏上的应用》
- 中建给排水工程施工方案
-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合同版本)
- 糖尿病饮食的健康宣教
- 《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