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探秘—故宫的皇家设计与传说.doc_第1页
北京故宫探秘—故宫的皇家设计与传说.doc_第2页
北京故宫探秘—故宫的皇家设计与传说.doc_第3页
北京故宫探秘—故宫的皇家设计与传说.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故宫探秘故宫的皇家设计与传说前面,我们探索了北京故宫建筑色彩与数字的奥妙,知晓了故宫建筑设计有关色彩、数字的神秘之处(见本栏目上期报道故宫的“皇家色彩”和“吉利数字”)。其实,故宫的神秘远不止如此,关于故宫里的建筑设计,还有很多民间传说。正是这些传说,更赋予了故宫几分神秘甚至神话色彩。 故宫的建筑设计与风水 建筑风水说在中国历史上盛行已久。古人建房修路,总离不开它。故宫的修建,自然也不例外。 说起故宫建筑的风水,故宫博物院古建部专家黄希明说:“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皇家建筑自然也一样要讲求风水。举个例子,宫殿垂脊上的装饰十兽,就都是有一种祈福或者辟邪作用的。” 相传,当初修建紫禁城的时候,明朝的永乐皇帝朱棣打算把宫殿的总间数定为一万间,可是就在他传下圣旨后的一天晚上,突然就做了一个梦。他梦见自己被玉皇大帝召到了天宫的凌霄殿,只见那玉皇大帝满脸怒气。原因是他要建的紫禁城的宫殿数一万间等同了他天宫一万间的数。于是他忙劝玉帝息怒,赶紧赔不是,并答应玉帝将建宫殿数肯定会低于一万间。玉帝这才露出笑容,说道:“这就对了,那联便赐你一块天石,以镇宫院,你再请七十二地煞、一百个禽兽去保护你这凡间的皇城,这样才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你可要记住了。”朱棣连忙谢恩,当他抬起头来再看那玉帝时,已不见了踪影,醒来才发觉是梦。 朱棣连忙传旨,将刘伯温召进宫来,把自己昨晚所做的梦到从头至尾地说了一遍。刘伯温听了也是一愣:“那玉皇大帝可是惹不得的,就听他的吧。既然他的天宫是一万间,那么咱就少建半间吧。这样,既保住了玉帝的面子,又不失皇家的气派。”永乐皇帝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就同意了。 不到四年的时间,紫禁城就建成了。永乐皇帝看着紫禁城建得气派宏伟,有模有样,非常满意。他没有细数房间总数,但忽然想起了玉帝赐的那块镇宫院“天石”和要请的七十二地煞、一百个禽兽,便忙问刘伯温都放在了什么地方。 刘伯温指着保和殿后的一块长方形的巨大石雕说:“这就是玉帝赐的那块镇宫院的天石,名为云龙阶石,上有九条巨龙,腾跃于流云之间,它是这宫中最大的石雕,有上万斤重!” “您再看那宫殿垂脊上的琉璃饰物,它们是蛟龙、凤凰、狮子、天马、狎鱼、斗牛、獬豸、狻猊。有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既有祈雨的,又有避邪的。 “至于那七十二地煞,这您就看不见了,臣把它们派到这宫中下面的七十二条地沟里去了,以防地下的小鬼儿闹事,坏了这宫里的风水!” 刘伯温就是以这样的聪明才智,极好地完成了永乐皇帝的心愿。 虽然传说归传说,不过此说法确似空穴来风。记者看到,那云龙阶石确实大方气派,气势不凡。琉璃饰物也个个精致乖巧,惟妙惟肖足见修建故宫的工人是下了一番苦工夫的。 九龙壁与“木龙” 故宫内的皇极殿前,有一处背倚宫墙而建的单面琉璃影壁九龙壁。九龙壁建于乾隆三十八年,是一座长2040米,高350米的高大的琉璃照壁。九龙壁的正面共由270块烧制的琉璃塑块拼接而成,照壁饰有九条巨龙,各戏一颗宝珠;背景是山石、云气和海水。九龙壁上面的九龙,形体有正龙、升龙、降龙之分,每条龙都翻腾自如,神态各异。 “为了突出龙的形象,工匠们采取浮雕技术塑造烧制,富有立体感,并采用亮丽的黄、蓝、白、紫等颜色,使得九龙壁的雕塑极其精致,色彩十分华美。”黄希明认为,故宫九龙壁之所以看起来活灵活现,正是因为工匠们在配制色调的时候,采用了色彩补偿的原理。 然而,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这座九龙壁的壁面上,从东数第三条白龙的腹部是用木料雕琢成型后钉上去的。而关于这条“木龙”,其中还有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 传说当年在烧制这座九龙壁的时候,由于工艺要求极高,烧制难度极大,废品率很高。一个工匠一不小心,把这条白龙龙腹烧坏了,但当时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再烧一次了。这该怎么办?没想,有位叫马德春的木匠师傅,冒着犯有欺君之罪的生命危险,连夜用木料雕刻成那块龙腹,钉补上去,刷上白色油漆,使之同原来的白龙腹颜色相同,终于瞒过了前来检查的官员,并使工匠们免去一场灾难。从那后,木匠移花接木巧补了九龙壁的故事也就流传了下来。 “当然,这只是一种传说。不过,传说中的白龙腹部有一块地方确实有点异样。”对此,黄希明表示,“但是,首先我们肯定不能去做破坏性研究来进行所谓验证;再者,这到底是建的时候是这样的,还是后来某个时期修缮的时候成这样的,我们也没法考究。所以,如果真是传说中的那样,由木匠巧补而成,那我们只能说,我们的先辈移花接木、以假乱真的功力实在太好了,值得敬佩!”说着,黄希明笑了起来。 角楼与“鲁班” 关于故宫建筑,还有一个最具传奇色彩的就是有关故宫角楼的传说。 当时明朝的永乐皇帝朱棣下令要求在北京紫禁城的四个犄角上,盖四座样子特别美丽的角楼,每座角楼要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 管工大臣接到圣旨后,就把八十一家大建筑厂的工头、木匠们都叫来,跟他们说了皇帝的旨意,限期三个月,叫他们一定要按期盖成这四座怪样子的角楼。这可难坏了这建筑厂的老师傅们。谁都没见过这样复杂而又造型精美的角楼。正当大伙在发愁的时候,有一位木匠师傅见到一位卖蝈蝈的老人,正挑着很多蝈蝈笼子走街串巷地叫卖,他觉着好玩,就买了一个蝈蝈笼子来解闷。没想到,他仔细一看发现,这重重叠叠的精巧的蝈蝈笼子,不多不少,恰好是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于是角楼便由此启发设计出来了。据说那位老人,就是显圣的鲁班。 “这个传说仅仅真的只是一个传说。”黄希明说道,“具体我们已经无法考证。但我们相信,我们的先辈有这样的智慧。设计出一个精致漂亮的角楼应不成问题。” “故宫的四个城角,每一个角上有一座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的角楼,建造得十分好看。”黄希明接着介绍道。 为了一睹角楼的风采,记者走出故宫,沿着护城河走到故宫的东南城角,去仔细观察了角楼。果然,角楼造型奇特出众,十字形屋脊,重檐三层,多角交错,精美绝伦。整体来看,色彩调和,黄色琉璃瓦顶和鎏金宝顶在阳光下闪烁生辉,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