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九年级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九年级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九年级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九年级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山东省临沂市沭河中学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在学习、生活中所涉及到的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的是()A九年级物理教科书重约100NB人的正常体温是39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4m/sD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200V2在下列生活场景中,利用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特点的是()A对着平面镜化妆B坐在岸边欣赏水中的游鱼C在树荫下“躲太阳”D用放大镜观察细微处3一凸透镜的焦距为8cm,若将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5cm处,可得到()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4下列工具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羊角锤B筷子C起瓶器D钢丝钳5学习了密度知识后,李红想测出项坠密度制作如下实验计划:把托盘天平放在桌面上,游码移到称量标尺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将项坠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此时液面示数;将项坠放在左盘中,往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读出质量;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此时液面示数;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项坠的密度测量项坠密度的实验顺序正确的是()ABCD6下列图中所示的实例,属于减小压强的是()A安全锤的敲击端做成锥状B盲道由凸起的棱和圆点组成C滑雪时穿上滑雪板D斧头用过一段时间要磨一磨247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地影响了我们的身心健康,我市为了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创建宜居文明城市,采取了多项措施下列措施中主要用于降低噪声污染的是()7A修建人工湖和湿地公园pB倡导市民低碳生活、绿色出行fC高楼大厦减少使用玻璃幕墙aD市区道路设置禁止汽车鸣笛标志o8如图所示,是我国研制的7000m载人深潜器,有关深潜器下潜过程中的说法正确的是()wA浮力大于重力B海水对壳体的压力越来越小xC海水对壳体的压强越来越大D海水对壳体的压强保持不变69如图所示,木块竖立在小车上,随小车一起一相同的速度向右匀速直线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0A若小车的运动速度增大,则它的惯性和动能也随之增大fB若小车受到阻力突然停止运动时,木块将向左倾倒HC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与木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MD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10如图所示为自行车部件或使用中的实例,为减小摩擦的是()vA自行车紧固螺丝下加垫圈B遇到紧急情况时用力捏闸bC自行车轮胎上刻有花纹D轴承中装有滚珠E11下列四幅图,能研究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pA小汽车告高速行驶时会发“飘”B吸盘上能挂毛巾wC用滴管吸取液体D水坝筑成下宽、上窄e12如图所示,是体能测试中掷出的实心球运动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TA实心球离开手后继续前进,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aB实心球在b点时,处于平衡状态gC实心球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重力做了功=D在实心球从b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13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在杠杆两侧挂钩码处各增加一个质量相同的钩码,杠杆会()A左端下降B右端下降C仍然平衡D无法判断14下列事例或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A在马路上骑自行车不宜太快,防止造成交通事故B树上熟透的苹果,沿竖直方向落下C汽车在刹车或启动时,乘客会前倾或后仰D在匀速行驶的列车上,晓明向上跳起后仍然落回原处15下列过程中人对桶做功的是()A提着捅站立不动B提着桶站在匀速水平运动的车厢内C提着桶站在匀速向上运动的电梯内D提着桶水平移动16如图所示人骑自行车下坡,速度会越来越快,在这过程中()A人和车的动能保持不变B人和车的动能增大C人和车的动能减小D人和车的重力势能增大17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A近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B照像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以外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放大作用18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天平和量筒测出了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并描绘出Vm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乙B甲=乙C若V甲=V乙,则m甲m乙D若m甲=m乙,则V甲V乙19关于压强和浮力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液压机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B水坝的下部总要比上部宽些,以便承受更大的水压C潜入水中的潜水艇,潜水越深,所受的浮力就越大D用密度计测量不同液体的密度时,它所受到的浮力是不同的20如图所示,用F=6N水平向右的拉力匀速拉动物块A时,物块B静止不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物块B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为()A4N,向左B4N,向右C6N,向右D6N,向左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21晓雯在吉他演奏时,用手拨动琴弦,使琴弦而发声;乐曲的声音是通过传入人耳的;表演中不断用手指拨动不同粗细的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22某同学让太阳光通过透明的镜片照射到白墙上,如图所示,从图中现象可看出,此镜片对光有作用,用这镜片磨成的眼镜可以用来矫正视眼23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桃花,是由于光射到挑花上时,发生了的缘故24暑假里,李辉同学到拉萨旅游到达拉萨后发现带去的密封很好的袋装方便面内部气体膨胀了很多,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李辉家所在地的大气压比拉萨旅游区的大气压,与膨胀前相比,这包方便面的质量,袋内气体密度25晓雯将几滴蓝墨水滴入一杯水中,观察到整杯水慢慢变蓝这种现象说明分子在晓军同学用手指堵住注射器嘴,再用力推活塞,结果发现筒内空气的体积变小,这一现象表明分子之间存在26如图所示,小明正驱动滑板车向前滑行他一脚站立其上,另一只脚不时用力向后蹬地,使滑板车前进,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他发现路旁的建筑物在往后退,这是因为他以为参照物27如图所示为一种防滑拖鞋,其正面设计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脚与鞋之间的;鞋的底面有许多小吸盘,行走时吸盘被挤压到地面后排出部分空气,由于的存在产生了更大的压力,从而达到了防滑的效果28汽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在汽车的制造中涉及到许多物理知识:(1)汽油机是汽车的“心脏”,汽油机的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2)汽车前方的挡风玻璃是倾斜的,目的是使车内物体所成的像(选填“实”或“虚”)位于玻璃的上方,不妨碍司机视线;(3)有的汽车尾部设计安装了一种“气流偏导器”,它的上表面平直,底部呈弧形凸起,相当于一个倒置的翅膀(如图所示),当汽车高速行驶时,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较,汽车能产生较大的抓地力三.实验与探究(29题4分,其他每空2分,共28分)29一束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砖(如图1)请在图中画出进入玻璃的折射光线(2)如图2所示,杯子静置在斜面上,请你画出杯子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30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李娟同学将一块重4.2N的铁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1)当她手提弹簧测力计将该铁块缓慢放入水中的过程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说明物体排开液面的体积变大,所受浮力变;(2)实验过程中,若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此时铁块所受浮力为N;(3)当铁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后,改变它在水中的深度,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说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浸没的深度31在测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同学们选取的器材有:石块、量筒、天平(带砝码)、烧杯、水、细线(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处,若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如图(甲)所示位置,则应将平衡螺母向调节,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2)将石块放入左盘,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所用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石块质量为g;(3)将石块放入盛水的量筒中,量筒中前后液面如图(丙)所示,则石块的密度为kg/m332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图分别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A整立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跟它完全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操作的目的是为了,同时也证明了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调整蜡烛、透镜和光屏到图乙所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此时甲、乙两图中平面镜与凸透镜所成像的不同点是,此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逐渐向凸透镜的焦点靠近,要想在光屏上观察到清晰的烛焰的像,则光屏应从图乙的位置向(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所成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四.计算题(每题7分,共14分)33如图所示,将一底面积为30cm2,高为10cm的长方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在空气中称量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N将物体完全浸没在某种液体中,物体下表面距液面20cm时,下表面所受液体压力为4.8Ng取10N/kg求:(1)此时物体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2)液体的密度(3)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34建筑工人要向楼上运送货物,为了省力,他在一个斜面上安装了一个滑轮组,做成如图所示的机械装置,斜面的倾角为30且固定在水平面上工人用400N的力拉绳子,重为500N的货物沿斜面匀速向上运动6m所用时间为20s,求此过程中(1)重物沿斜面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2)工人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3)该装置的机械效率2015-2016学年山东省临沂市沭河中学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在学习、生活中所涉及到的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的是()A九年级物理教科书重约100NB人的正常体温是39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4m/sD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200V【考点】重力大小的估测;温度;速度与物体运动;电压【分析】众所周知,人的正常体温是37;对人体的安全电压应不高于36V;人步行的平均速度约为1.1m/s;对比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0N,我们使用的九年级物理教科书约重3N【解答】解:A、九年级物理教科书的质量约为300g=0.3kg,重力约为3N,故A错误;B、人的正常体温是37,故B错误;C、人步行的平均速度约为1.1m/s,题中人正常步行的速度1.4m/s与1.1m/s比较接近,故C正确;D、对人体的安全电压应不高于36V,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中出现的物理量都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经常涉及到的,作为生活常识应了解知道2在下列生活场景中,利用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特点的是()A对着平面镜化妆B坐在岸边欣赏水中的游鱼C在树荫下“躲太阳”D用放大镜观察细微处【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分析】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彩虹等【解答】解:A、照镜子,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不符合题意;B、光在水面发生折射,人看到的鱼是虚像,比实际位置浅,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不符合题意;C、太阳光被树叶遮挡后,在下边形成一个黑色的区域,形成阴凉(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符合题意;D、把细小物体放在放大镜(凸透镜)的焦点以内,可以成放大的虚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能否正确区分三种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是此类问题的解题关键3一凸透镜的焦距为8cm,若将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5cm处,可得到()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时,物距和焦距的关系判断凸透镜成像情况: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解答】解:凸透镜的焦距为8厘米,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为15厘米,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选:A【点评】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是凸透镜成像习题的重要依据,要熟练掌握4下列工具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羊角锤B筷子C起瓶器D钢丝钳【考点】杠杆的分类【分析】结合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解答】解:A、羊角锤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B、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C、瓶盖起子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D、钢丝钳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选B【点评】杠杆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5学习了密度知识后,李红想测出项坠密度制作如下实验计划:把托盘天平放在桌面上,游码移到称量标尺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将项坠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此时液面示数;将项坠放在左盘中,往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读出质量;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此时液面示数;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项坠的密度测量项坠密度的实验顺序正确的是()ABCD【考点】固体的密度测量实验【分析】在测密度的实验中,先测质量,再量体积,是一般的实验步骤要求,这样可减小因物体沾水而造成的测量误差;【解答】解:据上面的分析可知,先后顺序是:把托盘天平放在桌面上,游码移到称量标尺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将项坠放在左盘中,往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读出质量;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此时液面示数;将项坠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此时液面示数;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项坠的密度故选A【点评】用天平与量筒测量固体的密度是力学中的重点实验,知道测量固体密度的实验过程是解决该题的关键6下列图中所示的实例,属于减小压强的是()A安全锤的敲击端做成锥状B盲道由凸起的棱和圆点组成C滑雪时穿上滑雪板D斧头用过一段时间要磨一磨【考点】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分析】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解答】解:A、安全锤的敲击端做成锥状,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容易把玻璃打碎,不符合题意;B、盲道由凸起的棱和圆点组成,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不符合题意;C、滑雪时穿上滑雪板,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符合题意;D、斧头用过一段时间要磨一磨,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知道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掌握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并能在生活中加以应用,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7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地影响了我们的身心健康,我市为了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创建宜居文明城市,采取了多项措施下列措施中主要用于降低噪声污染的是()A修建人工湖和湿地公园B倡导市民低碳生活、绿色出行C高楼大厦减少使用玻璃幕墙D市区道路设置禁止汽车鸣笛标志【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即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结合选项中的描述可逐一做出判断【解答】解:A、修建人工湖和湿地公园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来调节气温,不是为了降低噪声,不合题意;B、倡导市民低碳生活、绿色出行是为了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不是为了降低噪声,不合题意;C、高楼大厦减少使用玻璃幕墙是为了减少镜面反射所形成的“光污染”,不是为了降低噪声,不合题意;D、市区道路设置禁止汽车鸣笛标志是为了在声源处防止噪声的产生,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结合实际生活考查了减弱噪声的措施,难度不大,要注意其他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措施也应该多了解一些8如图所示,是我国研制的7000m载人深潜器,有关深潜器下潜过程中的说法正确的是()A浮力大于重力B海水对壳体的压力越来越小C海水对壳体的压强越来越大D海水对壳体的压强保持不变【考点】液体的压强的特点【分析】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1)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2)浸入液体中的物体,若浮力大于重力时,上浮;浮力小于重力时,下沉,浮力等于重力时,悬浮或漂浮【解答】解:A、由于机器人下潜,故此时的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故A错误;BCD、由于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随着下潜,海水对壳体的压强越来越大,对壳体的压力越来越大,故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评】知道并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的影响因素是解决该题的关键9如图所示,木块竖立在小车上,随小车一起一相同的速度向右匀速直线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若小车的运动速度增大,则它的惯性和动能也随之增大B若小车受到阻力突然停止运动时,木块将向左倾倒C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与木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考点】平衡力的辨别;惯性;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分析】(1)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即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运动速度和受力情况无关;(2)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受到力,会给施力物体一个反作用力【解答】解:A、若小车的运动速度增大,则它的动能增大,由于质量不变,所以惯性不变,A错误;B、原来木块随小车一起向右运动,若小车受到阻力突然停止运动时,木块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速度,向右倾倒,B错误;C、木块匀速运动,受到的重力与支持力平衡,C正确;D、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惯性、平衡力、相互作用力的有关知识,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主要区别在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而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10如图所示为自行车部件或使用中的实例,为减小摩擦的是()A自行车紧固螺丝下加垫圈B遇到紧急情况时用力捏闸C自行车轮胎上刻有花纹D轴承中装有滚珠【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分析】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用滚动代替滑动,使接触面脱离【解答】解:A、用螺丝钉固紧零件时候,通常在螺丝钉及螺母下垫一个较大的垫圈,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零件受到的压强,保护零件,故A不符合题意;B、遇到紧急情况时用力捏闸,是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增大摩擦力,故B不符合题意;C、自行车轮胎上刻有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方法增大摩擦力,故C不符合题意;D、轴承中的滚珠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力,故D符合题意故选D23344856【点评】如何减小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有多种方法,如何将其与理论联系在一起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在生活中摩擦力有些是对我们有利的,这些我们要增大,有害的我们就要减小11下列四幅图,能研究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A小汽车告高速行驶时会发“飘”B吸盘上能挂毛巾C用滴管吸取液体D水坝筑成下宽、上窄【考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分析】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流体压强跟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吸盘是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在墙上大气压在生活中应用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拦河坝,与液体的压强有关【解答】解:A、轿车的外形类似于飞机的机翼则轿车在合巢芜高速公路上行驶过程中,车子上方的流速大于车子下方空气的流速,因而车子上方气体的压强小于车子下方气体的压强,从而使得轿车对地面的压力小于车的重力所以小汽车在高速行驶时会发“飘”故本选项能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B、吸盘上能挂毛巾是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不能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C、用滴管吸取液体,是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不能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D、因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加,水坝设计成下宽上窄,更好地保护水坝,不能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故选A【点评】(1)大气压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吸盘、抽水机、呼吸、吸管吸饮料等都是大气压作用的结果(2)掌握流体压强跟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能用流体压强解释有关的问题(3)本题反映了物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12如图所示,是体能测试中掷出的实心球运动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心球离开手后继续前进,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B实心球在b点时,处于平衡状态C实心球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重力做了功D在实心球从b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考点】惯性;力是否做功的判断;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分析】(1)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2)物体只有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才称为平衡状态;(3)做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4)动能的影响因素是质量和速度,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是质量和高度【解答】解:A、实心球离开手后继续前进,是由于球具有惯性,而不能说是受到惯性的作用,因为惯性不是力,故A错误;B、实心球在b点时,不是静止也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不是处于平衡状态,故B错误;C、实心球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实心球在重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定的距离,所以重力做了功,故C正确;D、在实心球从b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高度降低、速度增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的综合性较强,包括惯性现象、平衡状态的判断、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动能与重力势能的转化等,要求我们对相关知识有一个熟练的掌握13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在杠杆两侧挂钩码处各增加一个质量相同的钩码,杠杆会()A左端下降B右端下降C仍然平衡D无法判断【考点】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原来杠杆平衡,是因为两边的力和力臂的乘积相等,现在各加一个同样的钩码,就要看现在的力和力臂的乘积是否相等,据此分析得出结论【解答】解:设一个钩码重为G,一格为L,原来:2G3L=3G2L,杠杆平衡,现在:3G3L4G2L,所以杠杆不再平衡,杠杆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即左端下沉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杠杆是否平衡取决于力和力臂的乘积是否相等,只比较力或力臂大小不能得出正确结果14下列事例或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A在马路上骑自行车不宜太快,防止造成交通事故B树上熟透的苹果,沿竖直方向落下C汽车在刹车或启动时,乘客会前倾或后仰D在匀速行驶的列车上,晓明向上跳起后仍然落回原处【考点】惯性现象【分析】(1)惯性指的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是物体的基本性质;(2)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在高空的物体由于重力的原因会向下运动【解答】解:A、在马路上骑自行车,若高速骑车,当需要停车时,由于惯性,很难立刻停下,容易造成交通事故,能用惯性知识来解释,不符合题意;B、树上熟透的苹果沿竖直方向落下,是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与惯性知识无关,符合题意;C、汽车在刹车或启动时,乘客的脚随车静止或运动,乘客的身体由于惯性会前倾或后仰,能用惯性知识来解释,不符合题意;D、在匀速行驶的列车上,晓明本来随车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向上跳起后车向前行驶,而晓明在空中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匀速运动,所以仍然落回原处,能用惯性知识来解释,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惯性现象在生活中很常见,要多观察、多分析,在分析时抓住物体状态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或有什么样的变化趋势是解题的关键15下列过程中人对桶做功的是()A提着捅站立不动B提着桶站在匀速水平运动的车厢内C提着桶站在匀速向上运动的电梯内D提着桶水平移动【考点】力是否做功的判断23344856【分析】从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进行分析: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二者缺一不可【解答】解:A、提着桶站立不动,人给桶一个向上的力,桶向上没有移动距离,人对桶没有做功选项错误B、提着桶站在匀速水平运动的车厢内,人给桶一个向上的力,桶向上没有移动距离,人对桶没有做功选项错误C、提着桶站在匀速向上运动的电梯内,人给桶一个向上的力,桶向上移动距离,人对桶做功选项正确D、提着桶水平移动,人给桶一个向上的力,桶向上没有移动距离,人对桶没有做功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有力有距离,力对物体不一定做功,物体必须在力的作用下通过了距离,力对物体才做功16如图所示人骑自行车下坡,速度会越来越快,在这过程中()A人和车的动能保持不变B人和车的动能增大C人和车的动能减小D人和车的重力势能增大【考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分析】(1)动能大小跟质量、速度有关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2)重力势能大小跟质量、被举得高度有关被举得高度一定时,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质量一定时,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解答】解:人骑自行车下坡,速度会越来越快,在这过程中人和车的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动能变大;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故选B【点评】掌握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能判断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的变化17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A近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B照像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以外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放大作用【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是照相机的应用;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会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这是放大镜的应用;(3)凸透镜能使阳光会聚在一点上,并且会使此点温度升高直至纸屑的燃点,将纸屑燃烧【解答】解:A、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本选项不符合实际;B、当照相时,被照者须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之外,故本选项符合实际;C、当用放大镜看世界地图时,地图需放在放大镜的一倍焦距之内才可,故本选项不符合实际;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故本选项不符合实际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凸透镜的特点和成像原理及应用,要结合物理知识进行分析解答18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天平和量筒测出了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并描绘出Vm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乙B甲=乙C若V甲=V乙,则m甲m乙D若m甲=m乙,则V甲V乙【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分析】根据图示图象应用密度公式可以比较两物质的密度大小关系;该图象是mV的图象,横坐标表示体积,纵坐标表示质量,根据图象即可比较体积相同时两者的质量关系,质量相同时两者的体积关系【解答】解:A、由图示图象可知,两物质体积V相同时,m甲m乙,由密度公式=可知:甲乙,故AB错误;C、由图示图象可知,V甲=V乙时,m甲m乙,故C正确;D、由图示图象可知,m甲=m乙时,V甲V乙,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是一道图象题,考查了学生分析图象得出相关信息的能力,是一道基础题目19关于压强和浮力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液压机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B水坝的下部总要比上部宽些,以便承受更大的水压C潜入水中的潜水艇,潜水越深,所受的浮力就越大D用密度计测量不同液体的密度时,它所受到的浮力是不同的【考点】液体的压强的特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分析】(1)液压机的工作原理是帕斯卡原理: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向各个方向传递,在一个小面积的活塞上施加一个很小的力,在另一边的面积大的活塞上就会产生更大的力(2)水坝下面修得很宽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3)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跟液体的深度无关(4)密度计是用来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它是利用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自身重力的原理制成的【解答】解:A、液压机利用了帕斯卡原理,故A错误;B、因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所以,水坝的下部总要比上部宽些,以便承受更大的水压故B正确;C、潜入水中的潜水艇,其排开水的体积V排不变,根据公式F浮=液gV排可知,其浮力不变,和潜水的深度无关故C错误;D、密度计漂浮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其自身重力故D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全面,有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帕斯卡原理以及液体压强的大小变化等,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但是难度不大20如图所示,用F=6N水平向右的拉力匀速拉动物块A时,物块B静止不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物块B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为()A4N,向左B4N,向右C6N,向右D6N,向左【考点】摩擦力的大小;摩擦力的方向【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判断出物体B所受摩擦力方向,并且要知道其在水平方向上受的力:弹簧测立计的拉力和A对其向右的摩擦力要掌握二力平衡条件及应用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解答】解:以B为研究对象,B在水平方向受弹簧测力计对其向左的拉力和物体A对其向右的摩擦力作用因为B静止,所以这两个力平衡大小相等所以所受摩擦力为4N,方向向右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因为A受向右6N的拉力,所以其此题很容易忽略A与地面间的摩擦而错选C23344856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21晓雯在吉他演奏时,用手拨动琴弦,使琴弦振动而发声;乐曲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表演中不断用手指拨动不同粗细的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解答】解:用手拨动琴弦,琴弦会振动而发声;琴弦发出的声音会通过空气传到我们的耳朵里;当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时,琴弦振动的快慢会不一样,所以变声音的音调就会发生变化;故答案为:振动;空气;音调【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进行分析解答22某同学让太阳光通过透明的镜片照射到白墙上,如图所示,从图中现象可看出,此镜片对光有会聚作用,用这镜片磨成的眼镜可以用来矫正远视眼【考点】凸透镜的会聚作用;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分析】(1)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2)近视眼佩戴凹透镜矫正,远视眼佩戴凸透镜矫正【解答】解:由图可见,该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因此是凸透镜;远视眼是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要想使像呈在视网膜上,应戴一会聚透镜,即凸透镜,所以该眼镜可以用以矫正远视眼故答案为:会聚;远【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透镜类型的判断以及远视眼的矫正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中档题23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桃花,是由于光射到挑花上时,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考点】漫反射【分析】漫反射时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所以我们能从各个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解答】解: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桃花),是因为光在物体(桃花)表面上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的缘故故答案为:漫反射【点评】光在物体表面上之所以发生了漫反射,是因为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的缘故,其中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24暑假里,李辉同学到拉萨旅游到达拉萨后发现带去的密封很好的袋装方便面内部气体膨胀了很多,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李辉家所在地的大气压比拉萨旅游区的大气压高,与膨胀前相比,这包方便面的质量不变,袋内气体密度变小【考点】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质量及其特性;密度公式的应用【分析】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是:海拔越高,气压越低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温度、所处的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根据公式=判断袋内气体密度【解答】解:随着海拔高度的增高,空气密度减小,大气压也随之降低;而袋内气体由于密闭,气压几乎不变,外界大气压大于袋内气压,外界大气压的降低导致袋装方便面内部气体膨胀;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这包方便面的位置变了,质量不变;袋内气体膨胀后体积变大,由于气体的质量不变,根据公式=可知,袋内气体密度变小故答案为:高;不变;变小【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大气压强和高度的关系的了解、质量、密度公式的灵活应用25晓雯将几滴蓝墨水滴入一杯水中,观察到整杯水慢慢变蓝这种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晓军同学用手指堵住注射器嘴,再用力推活塞,结果发现筒内空气的体积变小,这一现象表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考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分析】扩散现象表明分子永不停息地进行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解答】解:晓雯将几滴蓝墨水滴入一杯水中,观察到整杯水慢慢变蓝,墨水分子扩散到水中,是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表明分子永不停息地进行无规则运动用手指堵住注射器嘴,再用力推活塞,结果发现筒内空气的体积变小,这一现象表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故答案为: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引力【点评】扩散现象不但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还体现了分子之间有间隙26如图所示,小明正驱动滑板车向前滑行他一脚站立其上,另一只脚不时用力向后蹬地,使滑板车前进,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他发现路旁的建筑物在往后退,这是因为他以自己(滑板车)为参照物【考点】力的作用效果;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1)小明滑滑板时,一脚站立其上,另一只脚不时用力向后蹬地,使滑板车前进,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小明以自己或滑板车为参照物,他和路旁的建筑物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改变,建筑物是运动的,所以看见路旁的建筑物往向后退故答案为:运动状态;自己(滑板车)【点评】本题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参照物的判定,属于力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是中考的热点27如图所示为一种防滑拖鞋,其正面设计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脚与鞋之间的摩擦力;鞋的底面有许多小吸盘,行走时吸盘被挤压到地面后排出部分空气,由于大气压的存在产生了更大的压力,从而达到了防滑的效果【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大气压强的存在【分析】(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越大,接触面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2)吸盘是利用大气压的作用工作的【解答】解:防滑拖鞋,其正面为仿草坪式设计,这样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了脚与垫之间的摩擦而防滑拖鞋的背面有许多小吸盘,将吸盘内的空气挤压出来以后,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吸盘被挤压到地面上,起到了防滑的作用故答案为:摩擦力;大气压【点评】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这些摩擦力有些是对我们有利的,我们要想办法来增大,有害的我们要想办法减小28汽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在汽车的制造中涉及到许多物理知识:(1)汽油机是汽车的“心脏”,汽油机的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2)汽车前方的挡风玻璃是倾斜的,目的是使车内物体所成的虚像(选填“实”或“虚”)位于玻璃的上方,不妨碍司机视线;(3)有的汽车尾部设计安装了一种“气流偏导器”,它的上表面平直,底部呈弧形凸起,相当于一个倒置的翅膀(如图所示),当汽车高速行驶时,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较小,汽车能产生较大的抓地力【考点】内燃机的四个冲程;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平面镜对光的作用【分析】(1)内燃机的四个冲程有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其中只有做功冲程对外做功;并且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压缩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做功冲程(2)挡风玻璃相当于平面镜,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之一,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这一角度分析(3)气流偏导器的上方空气流速小;下方空气流速大,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知空气对汽车向下的压强大于向上的压强由此气体对汽车产生了一个向下的压力,使车更好的“抓”住地面【解答】解:(1)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2)挡风玻璃相当于平面镜,因为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所以挡风玻璃倾斜安装,是为了避免由于平面镜成像而使车内景物的像成在车的正前方,影响司机视线(3)当车高速行驶时,气流偏导器的上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下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空气对汽车向下的压强大于向上的压强,由此气体对汽车产生了一个向下的压力,使车更好的“抓”住地面故答案为:(1)做功;(2)虚;(3)小【点评】本题考查内燃机各个冲程的作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等,注意做功冲程和压缩冲程中的能量转化问题;掌握平面镜成像特点;明确气流偏导器为什么会对汽车产生一个向下的压力是此题的难点三.实验与探究(29题4分,其他每空2分,共28分)29(1)一束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砖(如图1)请在图中画出进入玻璃的折射光线(2)如图2所示,杯子静置在斜面上,请你画出杯子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力的示意图【分析】(1)光线通过玻璃砖在两个表面发生两次折射:第一次从空气斜射进入玻璃砖,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第二次从玻璃砖斜射进入空气,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2)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作用点在重心上;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对斜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方向是相反的;压力的方向是垂直于斜面向下的,支持力就是垂直于斜面向上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上【解答】解:(1)第一次折射:先过入射点O垂直玻璃砖上表面作出法线,再在玻璃砖内部法线的另一侧作出折射光线,注意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第二次折射:先过O点垂直玻璃砖下表面作出法线,再在玻璃砖的下侧空气中作出折射光线,注意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与玻璃砖上表面的入射光线平行,如图所示:(2)重力G和支持力F的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上,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支持力的方向与斜面垂直,垂直斜面向上如图所示:【点评】(1)本题考查光的折射光路的画法,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光的折射规律,根据折射规律作图(2)本题考查了作力的示意图,作力的示意图时,应先确定力的作用点及力的方向,这是作力的示意图的关键30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李娟同学将一块重4.2N的铁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1)当她手提弹簧测力计将该铁块缓慢放入水中的过程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小,说明物体排开液面的体积变大,所受浮力变变大;(2)实验过程中,若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此时铁块所受浮力为0.4N;(3)当铁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后,改变它在水中的深度,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不变,说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浸没的深度无关【考点】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分析】(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作用,根据F=GF浮可知,受到的浮越大,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小(2)读出测力计的示数,而后据公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