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导学案_第1页
藤野先生导学案_第2页
藤野先生导学案_第3页
藤野先生导学案_第4页
藤野先生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洛中学导学案时 间2013年3月2日学 科语文年 级八年级主备人课 题藤野先生课 时3教学目标熟悉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学习抓住人物的典型事例和特征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作方法学习藤野先生正直、热情、治学严谨的高尚品质和重视中日友情、毫无民族偏见的精神学习鲁迅先生的尊师好学的高尚品德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点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深沉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自主预习1导入新课:1926年8月底,由于北洋军阀反动政府的迫害,鲁迅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任教。藤野先生这篇散文就是鲁迅离别藤野先生20年后,于1926年10月12日在厦门大学写的,回忆了他1904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时的生活片段。2检查预习情况(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驿站( ) 教诲 ( ) 系住( ) 芦荟( )瞥见( ) 畸形( ) 匿名( ) 诘责( )绯红( ) 杳无消息( ) 深恶痛疾( ) 油光可鉴( ) (2)解释词语。瞥见 畸形 匿名 诘责 绯红 杳无消息 深恶痛疾 油光可鉴3介绍作者情况及时代背景 作者 鲁迅(18811936)生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自第一篇小说 狂人日记开始用鲁迅作笔名。著名作品集有野草、朝花夕拾、呐喊、彷徨华盖集、坟等。本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写作背景 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段。写作年代则是在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鲁迅到日本留学, 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可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时,有一次观看反映日俄战争的影片,片中中国人看日本枪毙给俄国人做侦探的中国人的麻木神情给鲁迅以很大的刺激。从此,他弃医学文。 二、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2根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将全文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 段)在东京,见藤野先生前。第二部分(第 段)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相处相识。第三部分(第 段)离开仙台,深切怀念藤野先生。3理解人物外貌描写(白描)“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讲课是“缓慢而很有顿挫”,衣着“模胡”,“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表现出先生的( )通过四件具体的事件,突出什么精神性格。A、主动关心“我”的学习,认真为“我”改讲义。( )B、为“我”改正解剖图。()C、关心“我”的解剖实习。( )D、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裹脚。()4课堂小结,课文开头部分在内容上表达了作者对东京的 情绪,对 不满和厌恶。在全文结构上是为 作铺垫。第二课时一、合作交流1同样是日本人,别的日本人是怎样看待中国人的?这种态度,最集中地体现在哪两件事件上? A、“匿名信事件” B、“看电影事件” C、这两件事各有什么侧重?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2与别的日本人相比,你觉得藤野先生“伟大”在何处?3文中还写到哪些在日本的中国人?4作者抓住什么特征,借用哪些修辞手法来描写“清国留学生”的丑态?5文中哪些方面体现出“我”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二、课堂小结至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爱憎分明地刻划了两类人物,并形成鲜明对比。一类是日本人:像藤野先生一样没有狭隘民族偏见的日本人,也有像所谓的“爱国青年”一样,对中国充满鄙视、寻衅滋事的日本人;既有浑浑噩噩、麻木愚昧的中国人(清国留学生、围观杀人的百姓),也有怀着强烈爱国主义感情的“我”。这一切,都给我们的头脑形成强烈的冲击,不由感慨:要自尊自强,振兴中华。第三课时 一、理解主题1但最终鲁迅走了一条什么样的人生道路?2是什么原因,使鲁迅“弃医从文”的?(学生概括陈述前两课时所学,加以总结、提升)3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4藤野先生对我的人生产生什么影响? 5夜深人静之时,面对东墙上藤野先生的照片,想到恩师已阔别二十多年,鲁迅一定有很多话要说。把握文章主旨,展开合理想像,模仿作者的口吻,给藤野先生写一封信,表露作者当时的心迹。A、学生写作;教师指导;B、学生交流。 二、课堂小结文章赞扬了日本学者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没有狭隘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抒发了对他真挚、深沉的怀念之情,追述了自己当年为国为民而“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表达了要同反动派斗争到底的决心。全文洋溢着鲁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确实让我们深深反思: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我们应该怎么做? 三、当堂训练基础练习1下列加粗字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的确(d)解剖(pu)不逊(xn)邮差(chi)泄漏(xi)瞥见(pi)捕获(b)教诲(hu)C绯红(fi)芋梗(n)发髻(j)系住(j)D匿名(n)霉菌(jn)畸形(q)诘责(ji)2选出加黑词解释正确的一项。(1)不逊A无礼B差C谦逊()(2)深恶痛疾A疾病B痛恨C疾驰()(3)油光可鉴A鉴别B鉴赏C当镜子照()3下列语段空缺处填写恰当的一组词语是()。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_。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_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_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_。A感激涂改脱漏纠正B激动涂改遗漏纠正C感激添改遗漏订正D感激添改脱漏订正4下列语句中运用了反语修辞的一项是()。A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B我当时虽然觉到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C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D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5说出文中所记叙的藤野先生与“我”交往的四件具体事例及其含意。(1)第一件事是:_,表现了_。(2)第二件事是:_,表现了_。(3)第三件事是:_,表现了_。(4)第四件事是:_,表现了_。6说说下面句中加黑副词的含义和对表达句意的作用。A“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含义:_。对表达句意的作用是_。B“实在标致极了。”含义:_。对表达句意的作用是_。C“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含义:_。对表达句意的作用:_。 提高练习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A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B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大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7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烂熳:_模胡:_精通时事:_8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意。_9A段短文描写了清国留学生哪些方面的特点?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态度?_10本文作者写主人公藤野先生,在出场时(即B段)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的?从文段中可看出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_11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开头写“清国留学生”的用意是什么?_热点考题12(2004年湛江市)请根据下文中的语境,写出张琳的转述语。要求:简明、连贯、得体,不超过45字。李蓉是班上的语文课代表,因病住院。她的同桌好友张琳星期天到医院探望她。李蓉请张琳把自己写的作文转交给教语文的郝老师,并让张琳代自己向郝老师表示迟交作文的歉意,希望郝老师能批改完后让张琳后天来医院时带给她。第二天,张琳把李蓉的作文交给郝老师时,对郝老师说:_13(2004年河南省)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中国教育报北京3月23日讯记者从文化部今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从5月1日起,全国文化、文物系统各级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要对未成年人集体参观实行免票;家长携带未成年子女参观的,对未成年子女免票。由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发出的通知强调,公共文化设施在向未成年人等社会群体免费开放的同时,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积极开展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活动,将思想道德建设内容融入其中。根据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和教育需求,举办多种陈列和展览,为广大未成年人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服务。_答案与提示1D 提示:“畸”应音“j”。2(1)C(2)B(3)C提示:此题意在考查对加点词语的理解能力,做题时应联系语境及字的造形来思考。3D 提示:要结合具体语境(即上下文意)来判断选择。4A 提示:此题要结合全文,体会作者的情感和主旨,从而判断词义是否相符。5(1)写藤野先生检查并订正“我”抄的讲义他工作认真负责(2)写藤野先生纠正“我”绘的解剖图他对学生的严格要求(3)写藤野先生对“我”敢于解剖尸体感到放心他热情诚恳(4)写藤野先生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情形他的求实精神提示:本题要结合全文,抓住作者写藤野先生的段落,并分析层次,体会人物的感情,达到品析人物形象的目的。6A只不过表达了对东京的失望之情B的确加强反语的语气,使讽刺意味更浓C反问语气,表示未曾或并非表示鲁迅对中国人麻木的肯定7颜色鲜明而美丽。文中指马虎、不讲究。文中是讽刺的说法,实指关心散播那些无聊的事。提示:此题要结合具体语境和作者的情感来分析。8本句运用了比喻和讽刺的手法,描写了清国留学生的丑态,表达了作者的厌恶之情。提示:此题应抓住句中关键词,从写作手法和作者的感情色彩人手,分析作者的感情。9赏樱花(行动)、盘辫子(外貌)、学跳舞(行动)等方面的特点。表明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和嘲讽。提示:此题要抓住文中关键词语,分析描写角度,体会作者情感。10从长相(“黑瘦”、“八字须”)、语声(“缓慢而很有顿挫”)、穿着等方面描写人物。藤野先生是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提示:此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