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下《第一堂课》教案学案4篇【精品教案】_第1页
北师大版七下《第一堂课》教案学案4篇【精品教案】_第2页
北师大版七下《第一堂课》教案学案4篇【精品教案】_第3页
北师大版七下《第一堂课》教案学案4篇【精品教案】_第4页
北师大版七下《第一堂课》教案学案4篇【精品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七下第一堂课教案学案4篇【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掌握本课的生字及重点词语、相关的文学知识。 了解作品的社会背景。 过程和方法分析小说中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的作用。 理解本文重要词语的深刻含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作品中的悲痛情绪和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各种描写方法的作用。 探讨本课与最后一课的异同。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最后一课中,我们认识了两位普通的小人物哈墨尔先生和小弗郎茨,他们在沦为亡国奴时表现出来的崇高的爱国热情,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在我们中国,也曾经有过这样屈辱的历史,今天,我们的目光跟随着老舍先生,看一看我们中国人民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是如何表现的,同样是教师,看看他们的爱国感情是否一样。 二、了解作者。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 有骆驼祥子等四部长篇小说。 抗战爆发后,以主要精力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参加抗日宣传活动,并坚持创作,写有20多部以抗日为题材的作品。 解放后历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并创作了龙须沟、茶馆等20多部剧本和几百万字的曲艺、散文、诗歌作品。 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文革”开始时因受迫害而死。 三、关于四世同堂及时代背景。 (幻灯片放映) 四、解读文章内容。 1、文题理解指北平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后,瑞宣老师上的第一堂课。 2、整体感知本文描写了北平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后,某学校祁瑞宣老师上第一堂课的情景,表现了他仇恨敌人,却无法反抗的痛苦。 3、给课文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 (1)描写了日军入侵后瑞宣老师上课前的反常表现。 第二部分(26)描写了上课时的课堂气氛和人物情绪,表现了人物的痛苦与无奈。 4、学习第一部分。 思考 (1)、平时的瑞宣表现怎样?今天表现如何?作者通过什么手法,想要表现什么?(明确平时的瑞宣“向来不讨厌铃声”,而今天却相反,他“怕”铃声。 作者用对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 ) (2)、最后一句采用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明确“他的手在袖口里颤起来”是一个细节描写,做亡国奴的苦痛使他失去了平时的镇静,他痛苦地已经控制不住感情了。 ) 5、学习第二部分,讨论 (1)、第2段着重刻画祁瑞宣老师上课前的行动和外貌,作用是什么?(表现异常的气氛和情绪,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气氛。 ) (2)、怎样理解“凭着几年的习惯,他的脚把他领到讲堂上去”?(“他的脚把他领到讲堂上去”表明瑞宣此时的茫然与无奈,头脑一片空白,在这重大的变故面前不知所措。 ) (3)、 3、 4、5段写什么?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通过心理描写写老师上课时复杂的情绪,学生悲痛的场面。 ) (4)、怎样理解“城亡了,民族的春花也都变成了木头。 ?(“民族的春花”指的是青年学生,“变成了木头”说明他们突遭变故的迷茫、无助。 ) (5)、如何理解“真正的苦痛是说不出来的。 ? 五、写作借鉴。 1、作者善于通过人物语言、神态、心理的描写来展示人物感情。 2、语言简洁,富于表现力。 如文中对课堂气氛的描写只用了短短两句话,写出了肃静、庄严的气氛。 六、比较与探究。 把本文与最后一课作比较,说说你对下列问题的想法。 1、祁瑞宣老师显得很紧张,请找出表现他紧张的细节。 而哈墨尔先生看来很从容。 为什么两者的表现截然相反? 2、哈墨尔讲了很多话,很动人。 祁老师的话很少,为什么作品也很动人? 3、“真正的苦痛是说不出来的!”第一堂课似乎从头到尾都在表现这种“说不出”。 而哈墨尔先生在“最后一课”即将结束时,面色惨白,话说不下去。 这是不是和祁瑞宣老师的“说不出”一样。 4、这两课都强调课堂气氛的“静”。 “静”的原因一样吗?板书设计上课前害怕铃声第一堂课课堂上沉默、严肃亡国奴的苦痛爱国主义情怀走出课堂逃离第一堂课教学设计会宁县大沟中学王君明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相关的文学知识。 了解作品的社会背景。 过程和方法目标分析小说中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的作用。 理解本文人物形象深刻的思想内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作品中的悲痛情绪和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研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各种描写方法的作用。 ) 2、探讨本课与最后一课的异同(课后完成)。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卢沟桥事变视频导入(时代背景) 二、了解作者老舍(18991966),中国现代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 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话剧龙须沟、茶馆。 “文革”开始时因受迫害而死。 三、关于四世同堂四世同堂(包括第一部惶惑、第二部偷生、第三部饥荒)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之后,侵华日军的铁蹄践踏着古老的北京城。 故事描写的是小羊圈胡同的十几户居民的生活。 身为四世之尊的祁老太爷是一个倔强、正直,令人尊重的长者。 儿子祁天佑是一个正派的生意人,结果反被日本人逼得投河自尽。 长孙祁瑞宣,是一位中学英文教师,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也不为日寇做事,同贤妻韵梅维持一家老小生计。 次孙祁瑞丰当了汉奸。 三孙祁瑞全出城当了八路军。 祁老太爷的曾孙小妞妞在日本投降前夕被活活饿死。 小羊圈胡同的其他人或抗争、或被出卖,弄得家破人亡;或苟且偷生,认贼做父;有人被屠杀,有人被逼疯这条胡同发生的一切,成为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缩影。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管辖颤动咳嗽堵塞安慰门坎 五、精读课文,交流探讨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祁瑞宣老师的句子,这些句子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体会人物当时的心情。 师生归类,总结心理描写的句子*像一个受死刑的囚犯怕那绑赴刑场的号声或鼓声似的。 *他只能听到自己的心跳。 *他也很想说,好使他们或者能够得着一点点安慰。 可是,他说不出来。 *狠了狠心。 *像是偷手摸脚的那样往起立和往外走呢。 *像有个什么鬼追着似的。 行为描写的句子*像一个受死刑的囚犯怕那绑赴刑场的号声或鼓声似的。 他的手在袖口里颤起来。 *脚好像踩在棉花上。 他似乎不晓得往哪里走呢。 他的脚把他领到讲堂上去。 他只能听到自己的心跳。 把颤动着的右手放在讲桌上,*把左手也放在桌上,支持着他的身体,他用极大的力量张开了口。 张了几次嘴,他并没说出话来。 *从嗓子里挤出两句话来“明天上课。 今天,今天,不上了!”*迈门坎,没迈利落,几乎绊了一跤。 他一气跑回家中,像有个什么鬼追着似的。 六、分组讨论根据人物描写的内容,体会人物当时的心情。 明确害怕、痛苦、紧张、矛盾、耻辱、惭愧 七、课堂小结这篇文章,通篇写到了祁老师紧张,祁老师之所以如此紧张,即就是祁老师内心痛苦的最深层的那个原因身陷沦陷区,面对民族的巨大耻辱,他为自己无所作为而感到羞耻。 换言之,这是亡国奴的痛苦,这是深沉的爱国情怀。 八、拓展延伸我们是在和平、安宁,条件优越的环境里学习的,对比最后一课和第一堂课里的人,我们应该怎么做? 九、课后作业 1、你认为第一堂课与最后一课有哪些异同,以小组为单位罗列出来,完成后提交给语文老师。 2、请把文中描写人物的句子分类到自己的笔记本上。 附板书设计第一堂课老舍人物祁瑞宣老师描写方法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情害怕、紧张、痛苦、矛盾、耻辱、惭愧教学目标掌握本课的生字及重点词语、相关的文学知识,了解作品的社会背景。 分析小说中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重要词语的深刻含义。 体会作品中的悲痛情绪和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各种描写方法的作用。 探讨本课与最后一课的异同。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幻灯片放映)请用下列句式说说你心目中的英雄形象我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应该像一样,.今天,我们的目光跟随着老舍先生,看一看我们中国人民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是如何表现的,同样是教师,看看他们的爱国感情是否一样 二、了解作者。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 有骆驼祥子等四部长篇小说。 抗战爆发后,以主要精力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参加抗日宣传活动,并坚持创作,写有20多部以抗日为题材的作品。 解放后历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并创作了龙须沟、茶馆等20多部剧本和几百万字的曲艺、散文、诗歌作品。 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文革”开始时因受迫害而死。 三、关于四世同堂及时代背景。 (幻灯片放映) 四、解读文章内容。 1、文题理解指北平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后,瑞宣老师上的第一堂课。 2、整体感知本文描写了北平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后,某学校祁瑞宣老师上第一堂课的情景,表现了他仇恨敌人,却无法反抗的痛苦。 3、给课文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 (1)描写了日军入侵后瑞宣老师上课前的反常表现。 第二部分(26)描写了上课时的课堂气氛和人物情绪,表现了人物的痛苦与无奈。 4、学习第一部分。 思考 (1)、平时的瑞宣表现怎样?今天表现如何?作者通过什么手法,想要表现什么?(明确平时的瑞宣“向来不讨厌铃声”,而今天却相反,他“怕”铃声。 作者用对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 ) (2)、最后一句采用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明确“他的手在袖口里颤起来”是一个细节描写,做亡国奴的苦痛使他失去了平时的镇静,他痛苦地已经控制不住感情了。 ) 5、学习第二部分,讨论 (1)、第2段着重刻画祁瑞宣老师上课前的行动和外貌,作用是什么?(表现异常的气氛和情绪,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气氛。 ) (2)、怎样理解“凭着几年的习惯,他的脚把他领到讲堂上去”?(“他的脚把他领到讲堂上去”表明瑞宣此时的茫然与无奈,头脑一片空白,在这重大的变故面前不知所措。 ) (3)、 3、 4、5段写什么?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通过心理描写写老师上课时复杂的情绪,学生悲痛的场面。 ) (4)、怎样理解“城亡了,民族的春花也都变成了木头。 ?(“民族的春花”指的是青年学生,“变成了木头”说明他们突遭变故的迷茫、无助。 ) (5)、如何理解“真正的苦痛是说不出来的。 ? 五、写作借鉴。 1、作者善于通过人物语言、神态、心理的描写来展示人物感情。 2、语言简洁,富于表现力。 如文中对课堂气氛的描写只用了短短两句话,写出了肃静、庄严的气氛。 六、比较与探究。 把本文与最后一课作比较,说说你对下列问题的想法。 1、祁瑞宣老师显得很紧张,请找出表现他紧张的细节。 而哈墨尔先生看来很从容。 为什么两者的表现截然相反? 2、哈墨尔讲了很多话,很动人。 祁老师的话很少,为什么作品也很动人? 3、“真正的苦痛是说不出来的!”第一堂课似乎从头到尾都在表现这种“说不出”。 而哈墨尔先生在“最后一课”即将结束时,面色惨白,话说不下去。 这是不是和祁瑞宣老师的“说不出”一样。 4、这两课都强调课堂气氛的“静”。 “静”的原因一样吗?祁家河初中学案设计科目语文年级七主备人李雪剑审阅人时间xx-4-14课题第一堂课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课文,分析瑞宣老师的人物形象,揣摩人物的情感,了解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的作用。 2感受沦陷区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对侵略者仇恨的感情。 培养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导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目标是行动的指南,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二、课前热身(只有扫清了阅读障碍才能很好的学习课文) 1、了解作者(借助目标检测了解作者及课文背景,良好的准备是学好课文的前提。 )本文的作者是,原名,字,北京人,满族。 著有长篇小说、。 话剧、。 他被誉为“”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悦耳()管辖()绑赴()发颤()耻辱()咳嗽() 3、词语解释悦耳耻辱装聋卖傻: 三、分析人物,明确中心(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这是瑞宣老师新学年第一堂课吗?文章标题“第一堂课”的含义是。 2、文章塑造祁瑞宣老师的形象时,主要采用了描写的方法,另外还有描写、描写、描写,表现了祁瑞宣老师。 3、当国土沦陷后,祁瑞宣老师的痛苦都有什么表现?在文中用出来。 四、展示讲解(比一比看谁讲的最好) 五、阅读比较,交流提升(小组合作交流,看哪组解决的最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