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书.doc

齿轮泵泵体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铣20乘8槽+钻18,21,M24三孔】【三维ug工件】【全套CAD图纸+毕业论文】【原创资料】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43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70106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31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6-07-18 上传人:好资料QQ****51605 IP属地:江苏
50
积分
关 键 词:
齿轮泵 加工 工艺 夹具 设计 20 18 21 m24 全套 cad 图纸 毕业论文 原创 资料
资源描述:

【温馨提示】 购买原稿文件请充值后自助下载。

以下预览截图到的都有源文件,图纸是CAD,文档是WORD,下载后即可获得。


预览截图请勿抄袭,原稿文件完整清晰,无水印,可编辑

有疑问可以咨询QQ:414951605或1304139763

目  录

摘  要 I

ABSTRCT II

第一章 绪论 1

1.1引言 1

1.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作用 1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

1.4课题背景及发展趋势 3

2.1 零件图分析 5

3.2 结构工艺性分析 5

第三章 工艺规程的设计 7

3.1 确定毛坯的的制造形式 7

3.2 基准的选择 7

3.3  制订工艺路线 8

3.4 机械加工余量 9

3.5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1

第四章 专用钻夹具 29

4.1问题提出 29

4.2 定位基准的选择 29

4.3切削力和夹紧力的计算 30

4.4 定位误差分析 31

第五章 铣床夹具设计 33

5.1 问题的提出 33

5.2 定位基准的选择 33

5.3 切削力及夹紧力计算 33

5.4 定向键设计 35

总  结 38

致   谢 39

参 考 文 献 40


                       摘  要


本次设计内容涉及了机械制造工艺及机床夹具设计、金属切削机床、公差配合与测量等多方面的知识。

齿轮泵泵体的加工工艺规程及钻Φ18H7孔、Φ21H7孔、攻M24×2螺纹夹具和铣208槽的夹具设计是包括零件加工的工艺设计、工序设计以及专用夹具的设计三部分。在工艺设计中要首先对零件进行分析,了解零件的工艺再设计出毛坯的结构,并选择好零件的加工基准,设计出零件的工艺路线;接着对零件各个工步的工序进行尺寸计算,关键是决定出各个工序的工艺装备及切削用量;然后进行专用夹具的设计,选择设计出夹具的各个组成部件,如定位元件、夹紧元件、引导元件、夹具体与机床的连接部件以及其它部件;计算出夹具定位时产生的定位误差,分析夹具结构的合理性与不足之处,并在以后设计中注意改进。


关键词:齿轮泵泵体  工艺设计 专用夹具


第一章 绪论

1.1引言

制造技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与当今的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现代制造技术是当前世界各国研究和发展的主题,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它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人类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制造的过程,在人类发展的初期,为了生存,制造了石器以便于狩猎,此后,出现了陶器,铜器,铁器,和一些简单的机械,如刀,剑,弓,箭等兵器,锅,壶,盆,罐等用具,犁,磨,碾,水车等农用工具,这些工具和用具的制造过程都是简单的制造过程,主要围绕生活必需和存亡征战,制造资源,规模和技术水平都非常有限。随着社会的发展,制造技术的范围,规模的不断扩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向文化,艺术,工业发展,出现了纸张,笔墨,活版,石雕,珠宝 ,钱币金银饰品等制造技术。到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出现了大工业生产,使得人类的物质生活和文明有了很大的提高,对精神和物质有了更高的要求,科学技术有了更快更新的发展,从而与制造工艺的关系更为密切。蒸汽机的制造技术的问世带来了工业革命和大工业生产,内燃机制造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形成了现代汽车,火车和舰船,喷气涡轮发动机制造技术促进了现代喷气客机和超音速飞机的发展,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进步左右了现代计算机的水平,纳米技术的出现开创了微创机械的先河,因此,人类的活动与制造密切相关,人类活动的水平受到了限制,宇宙飞船,航天飞机,人造飞机,人造卫星以及空间工作站等技术的出现,使人类活动走出了地球,走向太空 。

1.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作用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指规定产品或零部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

制订工艺规程的原则是保证图样上规定的各项技术要求,有较高的生产效率,技术先进,经济效益高,劳动条件良好。

制订工艺规程的程序:

1、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2、分析产品装配图,对零件图样进行工艺审查

3、确定毛坯种类、形状、尺寸及精度

4、制订工艺路线

5、进行工序设计(确定各工序加工余量、切削用量、工序尺寸及公差、选择工艺装备,计算时间定额等。)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深入生产实践调查研究

  在深入生产实践调查研究中,应当掌握下面一些资料:工程图纸,工艺文件,生产纲领,制造与使用夹具情况等。

2、制订工艺工艺规程的程序

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分析产品装配图,对零件图样进行工艺审查,确定毛坯的种类,形状,尺寸及精度,拟定工艺路线(划分工艺规程的组成,选择的定位基准,选择零件表面的加工方法,安排加工顺序,选择机床设备等),进行工序设计(确定各工序加工余量,切削余量,工序尺寸及工差,选择工艺装备,计算时间定额等),确定工序的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填写工艺文件。

3、确定工件的夹紧方式和设计夹紧机构

夹紧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应符合夹紧原则。进行夹紧力的分析和计算,以确定加紧元件和传动装置的主要尺寸。

①、确定夹具其他部分的结构形式

如分度装置,对刀元件和夹具体等

②、绘制夹具总装配图

在绘制总装配图时,尽量采用1:1比例,主视图应选取面对操作者的工作位置。绘图时,先用红线或双点划线画出工件的轮廓和主要表面,如定位表面,夹紧表面和被加工表面等。其中,被加工表面用网纹线或粗实线画出加工余量。工件在夹具上可看成是一个假想的透明体,按定位元件,导向元件,夹紧机构,传动装置等顺序, 画出具体结构。

③、标注各部分主要尺寸,公差配合,和技术要求

④、标注零件编号及编制零件明细表

在标注零件编号时。标准件可直接标出国家标准代号。明细表要注明夹具名称,编号,序号,零件名称及材料,数量等。

⑤、绘制家具零件图

拆绘夹具零件图的顺序和绘制夹具总装配图的顺序相同。

1.4课题背景及发展趋势

机床夹具是在切削加工中,用以准确地确定工件位置,并将其牢固地夹紧的工艺装备。它的重要作用是:可靠地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提高加工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冲锋发挥和扩大机床的工艺性能。因此夹具在机械制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机床夹具的设计是工艺装备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产品质量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项技术措施。我们在设计中也应该注意一些重要方法,我们必须深入生产实践调查研究,因为,这样有利于我们掌握一些重要资料,例如: (1)工件的图纸——详细阅读图纸,了解工件被加工表面的技术要求,该件在机械中的位置和作用,以及装配中的特殊要求。(2)工艺文件——了解工件的工艺过程,本工序的加工要求,工件已加工面及及待加工面的状况,基准面的选择状况,可用的机床设备的主要规格,与夹具连接部分的尺寸及切削用量等。(3)生产纲领——夹具的结构形式应与工件批量大小相适应,做到经济合理。(4)制造与使用夹具的状况等。我深刻明白要想做好这次夹具设计,我也要了解并注意设计夹具出现的问题,对夹具最基本的要求是:工件的定位准确,定位精度满足加工要求,工件夹紧牢固可靠,操作安全方便,成本低廉。工件夹具中的定位精度,主要是定为基准是否与工序基准重合,定位基准的形式和精度,定位元件的形式和精度,定位元件的布置方式,定位基准与定位元件的配合状况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所造成的误差,可以通过数学计算求得。在采取提高定位精度的措施时,要注意到夹具制造上的可能性。在总的定位精度满足加工要求的条件下,不要过高的提高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精度。夹具在机床上的定位精度,和刀具在夹具上的导向精度也不应忽视。夹具在机床上的定位精度,主要与定位元件表面与机床配合处的位置精度。夹具与机床连接处的配合间隙等因素有关。因此,提高夹具制造精度,减小配合间隙就能提高夹具在机床上的定位精度。如果定位精度要求很高,而通过提高夹具制造精度的措施已不可能或不合理时,应采用调整法或就地加工法解决,即在安装夹具时找正定位表面的准确位置,或在夹具安装后加工定位表面,使夹具在机床上获得高精度定位。刀具在夹具上的导向精度通常利用导向元件或对刀元件来保证。因此影响刀具在夹具上的导向精度的因素有:导套中心到定位元件产生变形等。夹具中出现过定位时,可通过撤销多余定位定位元件,使多余定位元件失去限制重复自由度的能力,增加过定位元件与定位基准的配合间隙等办法来解决。











第二章 零件的分析

2.1 零件图分析


泵体共有十组加工表面,它们相互之间没有要求。现分述如下:

1、齿轮泵泵体前端面

2、齿轮泵泵体后端面

3、齿轮泵泵体顶面

4、齿轮泵泵体2-Φ48H7孔

5、齿轮泵泵体Φ21H7孔、Φ18H7孔和M242螺纹

6、齿轮泵泵体4-Φ10孔、4-Φ20沉孔、2-Φ6H7孔、Φ18孔

7、齿轮泵泵体4-M8-6H、Φ6H7孔

8、齿轮泵泵体Φ3斜孔

9、齿轮泵泵体两个R15槽

10、齿轮泵体20×8槽

3.2 结构工艺性分析

零件的结构的工艺性是指所设计的零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的可行性与经济性。零件结构工艺性审查如下所述:

1、避免设置倾斜的加工面,以便减少装夹次数。

2、改为通孔或扩大中间孔可减少装夹次数,保证孔的同轴度。

3、被加工表面设置在同一平面,可一次走刀加工,缩短调整时间。

4、避免内表面、内凹面的加工,利于提高效率,保证精度。

5、加工螺纹时应留有退刀槽,或具有螺纹尾扣,以方便退刀。

6、将支承面改为台阶式,将加工面铸出凸台、保留精加工面的必要长度,以减少加工面,提高效率,保证精度。

7、避免在斜面上钻孔,避免钻头单刃切削,防止刀具损坏和孔中心偏斜。

8、避免深孔加工,改善排屑和冷却条件。

9、刀具应易于加工切削部位,避免采用接长钻头等非标准刀具。


内容简介:
目 录 摘 要 . I . 一章 绪论 . 1 言 . 1 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作用 . 1 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题背景及发展趋势 . 3 件图分析 . 5 构工艺性分析 . 5 第三章 工艺规程的设计 . 7 定毛坯的的制造形式 . 7 准的选择 . 7 制订工艺路线 . 8 械加工余量 . 9 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 11 第四章 专用钻夹具 . 29 题提出 . 29 位基准的选择 . 29 削力和夹紧力的计算 . 30 位误差分析 . 31 第五章 铣床夹具设计 . 33 题的提出 . 33 位基准的选择 . 33 削力及夹紧力计算 . 33 向键设计 . 35 总 结 . 38 致 谢 . 39 参 考 文 献 . 40 I 摘 要 本次设计内容涉及了机械制造工艺及机 床夹具设计、金属切削机床、公差配合与测量等多方面的知识。 齿轮泵 泵 体 的 加工工艺规程及 钻 18 、 21、攻 螺纹夹具和 铣 20 8槽 的夹具设计是包括零件加工的工艺设计、工序设计以及专用夹具的设计三部分。在工艺设计中要首先对零件进行分析,了解零件的工艺再设计出毛坯的结构,并选择好零件的加工基准,设计出零件的工艺路线;接着对零件各个工步的工序进行尺寸计算,关键是决定出各个工序的工艺装备及切削用量;然后进行专用夹具的 设计,选择设计出夹具的各个组成部件,如定位元件、夹紧元件、引导元件、夹具体与机床的连接部件以及其它部件;计算出夹具定位时产生的定位误差,分析夹具结构的合理性与不足之处,并在以后设计中注意改进。 关键词 : 齿轮泵泵体 工艺设计 专用夹具 he of of of of 18 21 h7 x 2 08 is in of to of of of of is to of of of as at of of to in 1 第一章 绪论 言 制造技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与当今的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现代制造技术是当前世界各国研究和发展的主题,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它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人类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制造的过程,在人类发展的初期,为了生存,制造了石器以便于狩猎,此后,出现了陶器,铜器,铁器,和一些简 单的机械,如刀,剑,弓,箭等兵器,锅,壶,盆,罐等用具,犁,磨,碾,水车等农用工具,这些工具和用具的制造过程都是简单的制造过程,主要围绕生活必需和存亡征战,制造资源,规模和技术水平都非常有限。随着社会的发展,制造技术的范围,规模的不断扩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向文化,艺术,工业发展,出现了纸张,笔墨,活版,石雕,珠宝 ,钱币金银饰品等制造技术。到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出现了大工业生产,使得人类的物质生活和文明有了很大的提高,对精神和物质有了更高的要求,科学技术有了更快更新的发展,从而与制造工艺的关系更为 密切。蒸汽机的制造技术的问世带来了工业革命和大工业生产,内燃机制造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形成了现代汽车,火车和舰船,喷气涡轮发动机制造技术促进了现代喷气客机和超音速飞机的发展,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进步左右了现代计算机的水平,纳米技术的出现开创了微创机械的先河,因此,人类的活动与制造密切相关,人类活动的水平受到了限制,宇宙飞船,航天飞机,人造飞机,人造卫星以及空间工作站等技术的出现,使人类活动走出了地球,走向太空 。 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作用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指规定产品或零部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 。 制订工艺规程的原则是保证图样上规定的各项技术要求,有较高的生产效率,技术先进,经济效益高,劳动条件良好。 制订工艺规程的程序: 1、 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2 2、 分析产品装配图,对零件图样进行工艺审查 3、 确定毛坯种类、形状、尺寸及精度 4、 制订工艺路线 5、 进行工序设计(确定各工序加工余量、切削用量、工序尺寸及公差、选择工艺装备,计算时间定额等。) 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 深入生产实践调查研究 在深入生产实践调查研究中,应当掌握下面一些资料:工程图纸,工艺文件,生产纲领,制造与使用夹具情况等。 2、 制订工艺 工艺规程的程序 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分析产品装配图,对零件图样进行工艺审查,确定毛坯的种类,形状,尺寸及精度,拟定工艺路线(划分工艺规程的组成,选择的定位基准,选择零件表面的加工方法,安排加工顺序,选择机床设备等),进行工序设计(确定各工序加工余量,切削余量,工序尺寸及工差,选择工艺装备,计算时间定额等),确定工序的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填写工艺文件。 3、 确定工件的夹紧方式和设计夹紧机构 夹紧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应符合夹紧原则。进行夹紧力的分析和计算,以确定加紧元件和传动装置的主要尺寸。 、 确定夹具其 他部分的结构形式 如分度装置,对刀元件和夹具体等 、 绘制夹具总装配图 在绘制总装配图时,尽量采用 1: 1 比例,主视图应选取面对操作者的工作位置。绘图时,先用红线或双点划线画出工件的轮廓和主要表面,如定位表面,夹紧表面和被加工表面等。其中,被加工表面用网纹线或粗实线画出加工余量。工件在 3 夹具上可看成是一个假想的透明体,按定位元件,导向元件,夹紧机构,传动装置等顺序, 画出具体结构。 、 标注各部分主要尺寸,公差配合,和技术要求 、 标注零件编号及编制零件明细表 在标注零件编号时。标准件可直接标出国家标准代号。明 细表要注明夹具名称,编号,序号,零件名称及材料,数量等。 、 绘制家具零件图 拆绘夹具零件图的顺序和绘制夹具总装配图的顺序相同。 题背景及发展趋势 机床夹具是在切削加工中,用以准确地确定工件位置,并将其牢固地夹紧的工艺装备。它的重要作用是:可靠地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提高加工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冲锋发挥和扩大机床的工艺性能。因此夹具在机械制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机床夹具的设计是工艺装备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产品质量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项技术措施。我们在设计中也应该注意一些重要方法,我们必须深入 生产实践调查研究,因为,这样有利于我们掌握一些重要资料,例如: ( 1)工件的图纸 详细阅读图纸,了解工件被加工表面的技术要求,该件在机械中的位置和作用,以及装配中的特殊要求。( 2)工艺文件 了解工件的工艺过程,本工序的加工要求,工件已加工面及及待加工面的状况,基准面的选择状况,可用的机床设备的主要规格,与夹具连接部分的尺寸及切削用量等。( 3)生产纲领 夹具的结构形式应与工件批量大小相适应,做到经济合理。( 4)制造与使用夹具的状况等。我深刻明白要想做好这次夹具设计,我也要了解并注意设计夹具出现的问题,对 夹具最基本的要求是:工件的定位准确,定位精度满足加工要求,工件夹紧牢固可靠,操作安全方便,成本低廉。工件夹具中的定位精度,主要是定为基准是否与工序基准重合,定位基准的形式和精度,定位元件的形式和精度,定位元件的布置方式,定位基准与定位元件的配合状况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所造成的误差,可以通过数学计算求得。在采取提 4 高定位精度的措施时,要注意到夹具制造上的可能性。在总的定位精度满足加工要求的条件下,不要过高的提高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精度。夹具在机床上的定位精度,和刀具在夹具上的导向精度也不应忽视。夹具在机床上的定位 精度,主要与定位元件表面与机床配合处的位置精度。夹具与机床连接处的配合间隙等因素有关。因此,提高夹具制造精度,减小配合间隙就能提高夹具在机床上的定位精度。如果定位精度要求很高,而通过提高夹具制造精度的措施已不可能或不合理时,应采用调整法或就地加工法解决,即在安装夹具时找正定位表面的准确位置,或在夹具安装后加工定位表面,使夹具在机床上获得高精度定位。刀具在夹具上的导向精度通常利用导向元件或对刀元件来保证。因此影响刀具在夹具上的导向精度的因素有:导套中心到定位元件产生变形等。夹具中出现过定位时,可通过撤销多余定 位定位元件,使多余定位元件失去限制重复自由度的能力,增加过定位元件与定位基准的配合间隙等办法来解决。 5 第 二 章 零件的分析 件图分析 泵体共有十组加工表面,它们相互之间没有要求。现分述如下: 1、 齿轮泵泵体前端面 2、 齿轮泵泵体后端面 3、齿轮泵泵体顶面 4、齿轮泵泵体 285、齿轮泵泵体 21、 1824 2螺纹 6、齿轮泵泵体 40孔、 40沉孔、 2 18孔 7、齿轮泵泵体 4 68、齿轮泵泵体 3 斜孔 9、齿轮泵泵体两个 10、齿轮泵体 208 槽 构工艺性分析 零件的结构的工艺性是指所设计的零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的可行性与经济性。零件结构工艺性审查 如下所述: 1、 避免设置倾斜的加工面,以便减少装夹次数。 2、 改为通孔或扩大中间孔可减少装夹次数,保证孔的同轴度。 3、 被加工表面设置在同一平面,可一次走刀加工,缩短调整时间。 4、 避免内表面、内凹面的加工,利于提高效率,保证精度。 5、 加工螺纹时应留有退刀槽,或具有螺纹尾 扣,以方便退刀。 6、 将支承面改为台阶式,将加工面铸出凸台、保留精加工面的必要长度,以减少加工面,提高效率,保证精度。 6 7、 避免在斜面上钻孔,避免钻头单刃切削,防止刀具损坏和孔中心偏斜。 8、 避免深孔加工,改善排屑和冷却条件。 9、 刀具应易于加工切削部位,避免采用接长钻头等非标准刀具。 7 第 三 章 工艺规程的设计 定毛坯的的制造形式 零件材料为 齿轮泵 泵体在加工过程中的精度保证很重要,它对工件的定位有一定的保证作用。 准的选择 1、 粗基准的的选择 如果必须首先保证工件上加工表面与不加工表面 之间的位置要求,应以不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如果在工件上有很多不需加工的表面,则应以其中与加工面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表面作粗基准。 如果必须首先保证工件某重要表面的加工余量均匀,应选择该表面作精基准。 如需保证各加工表面都有足够的加工余量,应选加工余量较小的表面作粗基准。 选作粗基准的表面应平整,没有浇口、冒口、飞边等缺陷,以便定位可靠。 粗基准一般只能使用一次,特别是主要定位基准,以免产生较大的位置误差。 重点考虑到既要保证在各加工面均有加工余量 的前提下,使重要孔或面的加工余量尽量均匀,又要保证定位夹紧的可靠性,装夹的方便性,减少辅助时间,所以选齿轮泵泵体后端面、泵体顶面及 21 为定位粗基准。 2 、精基准的选择 选择精基准时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保证设计技术要求的实现以及装夹准确、可靠、方便。 用设计基准作为定位基准,实现“基准重合”,以免产生基准不重合误差。 当工件以某一组精基准定位可以较方便地加工很多表面时,应尽可能采用此组精基准定位,实现“基准统一 ”,以免生产基准转换误差。 当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工序要求加工余量尽量小而均 匀时,应选择加工表面本身作为 8 精基准,即遵循“自为基准”原则。该加工表面与其他表面间的位置精度要求由先行工序保证。 为获得均匀的加工余量或较高 的位置精度,可遵循“互为基准”、反复加工的原则。 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时应选择定位准确、稳定、夹紧可靠,可使夹具结构简单的表面作为精基准。 根据该齿轮泵泵体零件的技术要求和装配要求 ,对于精基准而言,主要考虑到基准重合的问题,当设计基准与工艺基准不重合时,应该进行尺寸换算,本题目以 齿轮泵泵体前端面、 21 18作为 定位精基准,满足要求。 制订工 艺路线 工序 01:铸造 工序 02:时效处理 以消除内应力 工序 03: 铣齿轮泵泵体前端面 工序 04: 铣齿轮泵泵体后端面 工序 05: 铣齿轮泵泵体顶面 工序 06: 粗铣、精铣齿轮泵泵体 28 工序 07: 钻孔至 20;扩 20孔至 1角 钻孔至 17;扩 17 孔至 至 18角 钻 20 孔;扩 28 槽,攻24 2工序 08: 钻齿轮泵泵体 40孔;锪 40深 2; 配钻孔至 钻 18孔 工序 09: 钻齿轮泵泵体 4 4 配钻孔至 序 10: 钻齿轮泵泵体 3斜孔 工序 11: 铣齿轮泵泵体两个 9 工序 12: 铣齿轮泵泵体 208槽 工序 13:去除机械加工所留下的毛刺 工序 14: 检验至图纸要求并入库 械加工余量 “ 齿轮泵 泵体”零件材料为 坯的重量约为 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采用铸造成型。 1、 齿轮泵泵体前端面的加 工余量 铸件尺寸公差等级 8 级,加工余量等级 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铸件的单边加工余量 Z=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 步 铣 削即可满足其精度要求。 2、 齿轮泵泵体后端面的加工余量 铸件尺寸公差等级 8 级,加工余量等级 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铸件的单边加工余量 Z=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 明手册表 步 铣 削即可满足其精度要求。 3、 齿轮泵泵体顶面的加工余量 铸件尺寸公差等级 8 级,加工余量等级 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 步 铣 削即可满足其精度要求。 4、 齿轮泵泵体 28铸件尺寸公差等级 8 级,加工余量等级 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铸件的单边加工余量 Z=面粗糙度 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 两 步 铣 削即 粗铣 精铣方 可满足其精度要求。 粗铣 单边余量 Z=10 精铣 单边余量 Z=、 齿轮泵泵体 21、 18因孔的尺寸不大,故采用实心铸造, 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 表 ,首铣钻孔至 20;扩 20 孔至 至 21角 钻孔至 17;扩 17孔至 18角 6、 齿轮泵泵体 2螺纹的加工余量 因孔的尺寸不大,故采用实心铸造, 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 表 先钻孔至 20、扩 28退刀槽,最后攻 2螺纹。 7、 齿轮泵泵体 40孔、 20沉孔的加工余量 因孔的尺寸不大,故采用实心铸造, 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 步钻削即可满足其精度要求。 8、 齿轮泵泵体 18 孔的加工余量 因孔的尺寸不大,故采用实心铸造, 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 步钻削即或满足其精度要求。 9、 齿轮泵泵体 6的加工余量 因孔的尺寸不大,故采用实心铸造, 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 铣钻孔至 10、 齿轮泵泵体 3斜孔的加工余量 因孔的尺寸不大,故采用实心铸造, 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 步钻削即或满足其精度要求。 11、 齿 轮泵泵体两个 铸件尺寸公差等级 8 级,加工余量等级 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铸件的单边加工余量 Z=面粗糙度 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 一 步 铣 削即可满足其精度要求。 11 12、 齿轮泵泵体 20 8槽的加工余量 因 齿轮泵泵体 20 8 槽 的尺寸不大,故采用实心铸造, 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 步铣削即可满足其精度要求。 13、 不加工表面毛坯按照零件图给定尺寸为自由度公差,由铸造可直接获得。 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工序 01:铸造 工序 02:时效处理 以消除内应力 工序 03: 铣齿轮泵泵体前端面 1. 选择刀具 刀具选取端铣刀,刀片采用 50 , 0 , 4z 。 2. 决定铣削用量 1) 决定铣削深度 ) 决定每次进给量及切削速度 根据 功率为为 等系统刚度。 根据表查出 齿/2.0 z ,则 m 3725 501 0 001 0 00 rd vn s 按机床标准选取600 r m 000 600251000 w 当 600r/ 12 按机床标准选取 4753) 计算工时 则机动工时为 L L=200mm m 5 2 0 mm 工序 04: 铣齿轮泵泵体后端面 1. 选择刀具 刀具选取端铣刀,刀片采用 0 , 5 , 4z 。 2. 决定铣削用量 1) 决定铣削深度 ) 决定每次进给量及切削速度 根据 功率为为 等系统刚度。 根据表查出 齿/2.0 z ,则 m 978 1510001000 rd vn s 按机床标准选取 600 r m 000 60081000 w 当 600r/ 13 按机床标准选取 4753) 计算工时 则机动工时为 mm L=85mm m 5 2 0 mm 工序 05: 铣齿轮泵泵体顶面 1. 选择刀具 刀具选取端铣刀, 刀片采用 00 , 0 , 4z 。 2. 决定铣削用量 1) 决定铣削深度 ) 决定每次进给量及切削速度 根据 功率为为 等系统刚度。 根据表查出 齿/2.0 z ,则 m 318 151 0 001 0 00 rd vn s 按机床 标准选取 600 r m 000 600301000 w 14 当600r/ 按机床标准选取 4753) 计算工时 切削工时: 0 , , 2 , 走刀次 数 i=3 则机动工时为 m i 0 6: 粗铣、精铣齿轮泵泵体 28 工步一: 粗铣齿轮泵泵体 281. 选择刀具 刀具选取 立 铣刀,刀片采用 0 , 5 2. 决定铣削用量 1) 决定铣削深度 ) 决定每次进给量及切削 速度 根据 功率为为 等系统刚度。 根据表查出 齿/2.0 z ,则 m 978 1510001000 rd vn s 按机床标准选取 600 r 15 m 000 60081000 w 当600r/ 按机床标准选取 4753) 计算工时 则机动工时为 mm L=m mm 工步二:精铣 齿轮泵泵体 281. 选择刀具 刀具选取 立 铣刀,刀片采用 0 , 0 2. 决定铣削用量 1) 决定铣削深度 ) 决定每次进给量及切削速度 根据 功率为为 等系统刚度。 根据表查出 齿/12.0 z ,则 16 m 968 201 0 001 0 00 rd vn s 按机床标准选取800 r m 000 80081000 w 当600r/3 8 48 0 按机床标准选取 3753) 计算工时 则机动工时为 mm L=m mm 工序 07: 钻孔至 20;扩 20孔至 1角 钻孔至 17;扩 17 孔至 至 18角 钻 20 孔;扩 28 槽,攻24 2工步一: 钻孔至 20 确定进给量 f :根据参考文献表 2据 臂钻 床说明书 ,主轴进给量, 根据参考文献表 主轴 速度: 主轴转速 m 5 0050 , 根据参考文献表 取 00 故实际切削速度为 17 m 00201000 切削工时: 0 , 01 , 2 ,走刀 次数 i=1 则机动工时为 m i i 0 2102021 20孔至 用钻头将 孔扩大至 ,根据有关手册规定,扩钻的切削用量可根据钻孔的切削用量选取 , 根据参考文献表 则主轴转速为 m 5 0050 ,根据参考文献表 取 30 故实际切削速度为 m 切削工时: 0 , , 2 , 走刀次数 i=1 则机动工时为 m i 至 21定进给量 f :根据参考文献表 2据 臂钻 床说明书 ,主轴进给量, 根据参考文献表 主 轴 速度: 主轴转速 m 5 0050 , 根据参考文献表 取 000 故实际切削速度为 m 000211000 18 切削工时: 0 , , 2 , 走刀次数 i=1 则机动工时为 m i 0 0 钻孔至 17 确定进给量 f :根据参考文献表 2据 臂钻 床说明书 ,主轴进给量, 根据参考文献表 主轴 速度: 主轴转速 m 5 0050 , 根据参考文献表 取 00 故实际切削速度为 m 00 500171 0 00 切削工时: 0 , , 2 ,走刀次数 i=1 则机动工时为 m i i 17孔至 用钻头将 孔扩大至 ,根据有关手册规定,扩钻的切削用量可根据钻孔的切削用量选取 , 根据参考文献表 则主轴转速为 m 5 0050 ,根据参考文献表 取 30 故实际切削速度为 m 00 00 切削工时: 0 , , 2 , 走刀次数 i=1 19 则机动工时为 m i 至 18定进给量 f :根据参考文献表 2据 臂钻 床说明书 ,主轴进给量, 根据参考文献表 主轴 速度: 主轴转速 m 5 0050 , 根据参考文献表 取 000 故实际切削速度为 m 00 1 0 00181 0 00 切削工时: 0 , , 2 , 走刀次数 i=1 则机动工时为 m i 0 0 20孔 确定进给量 f :根据参考文献表 2据 臂钻 床说明书 ,主轴进给量, 根据参 考文献表 主轴 速度: 主轴转速 m 5 0050 , 根据参考文献表 取 00 故实际切削速度为 m 00201000 切削工时: 0 , 01 , 2 ,走刀次数 i=1 则机动工时为 20 m i i 0 2102021 28槽 利用钻头将 孔扩大至 ,根据有关手册规定,扩钻的切削用量可根据钻孔的切削用量选取 , 根据参考文献表 则主轴转速为 m 5 0050 ,根据参考文献表 取 30 故实际切削速度为 m 30281000 切削工时: , , 2 , 走刀次数 i=2 则机动工时为 m 4421 24 2选择 24 2根据参考文献表 2据 臂钻 床说明书 ,主轴进给量, 根据参考文献表 主轴 速度: 主轴转速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齿轮泵泵体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铣20乘8槽+钻18,21,M24三孔】【三维ug工件】【全套CAD图纸+毕业论文】【原创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701063.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