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徐玉烟名师工作室 “言语智慧”课例研讨21、搭石 郊尾中心小学 许阳芳教学目标: 1、回顾课文第24自然段,感受搭石“美”的画面。2、探究文本表达特色,学习“概写”的表达方式,并运用“概写”来描写有关“父爱”为主题的几组画面。教学重难点:学习“概写”的表达方式,并用“概写”来描写有关“父爱”为主题的几组画面。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流程: 一、回顾搭石“美”的画面,感知“概写”。1、片段阅读,再现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画面。 教师过渡:孩子们,刚才许老师分下去的这个片段大家一定很熟悉吧?(搭石)对,是我们前几天刚学过的搭石。 搭石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搭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情景,赞美了乡亲们勤劳善良,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教师过渡:刚才分下去的这个片段给你留下最深刻的画面是什么? 指名交流: 1、急着赶路的老人停下脚步修搭石。 2、乡亲们有声有色地过搭石。 3、乡亲们过搭石互相礼让。4、年轻人背老人过搭石。(设计意图:整体感知文本后,聚焦交流片段,引导孩子们再现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等相关画面,促使学生“温故”为而后的“知新”服务。)2、师生交流,出示相关内容。 教师过渡:孩子们,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刘章笔下的搭石画面。课件出示: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qin)责这里的人懒惰(du)。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s)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xi)调有序(x)!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chu)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f)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教师小结:刘章爷爷以“搭石”为主线,写了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相关画面,这一个个画面就是一道道亮丽的风景。(设计意图:挖掘文本表达特色,指导孩子们捕捉并感悟文章写作特点一主题多画面,为下面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要概写”做铺垫。)3、例文对比,感知 “概写”。 教师过渡: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画面的内容 例文A 课件出示: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教师过渡:孩子们,你们再来读读张大爷“修”搭石这篇文章和例文A对比,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例文B 张大爷“修”搭石有一天早上,太阳在鸡鸣的催促声下懒洋洋地探出脑袋。宁静的乡村,因为人们开始忙碌而渐渐热闹起来。邻居的张大爷也起了个大早,他肩上扛着锄头、手上抓着肥料袋急匆匆地往田里赶。来到小河边他正要走搭石过河,当他踏上第一块搭石时,忽然发现前面一块搭石正摇摇晃晃地立在水中像个刚学走路的孩子。张大爷心想:不行,这块搭石不平稳,我得赶紧换一换。想到这,他立刻往回走,来到河边随手放下锄头和肥料袋。这时,他挽起袖子捋起裤脚先走到那块不平稳的石头前,弯下腰把这块不平稳的石头抱了起来往回走。接着,他从河边上挑选了一块又大又方的石头,他蹲下身子吃力地把石头抱了起来。尽管手中的石头很重,但张大爷还是努力地向小河靠近,此刻豆大的汗珠子从他额头上纷纷冒出来。过了一会儿,他终于把石头搬到河里,轻轻地放下石头把它填在刚才的位置上。摆好搭石后,他在石头上踏上了几个来回。任凭他怎么踩怎么踏,刚摆的这块搭石一动不动地卧在那儿稳如泰山。这时,张大爷的脸上才露出满意的笑容,他自言道:“这下没问题了,大伙儿可以放心走搭石过河了 !”说完,张大爷立刻回到了河边扛起锄头、抓起肥料袋再次走向小河,他轻快地踏着搭石过了河,这一刻他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 指名交流 相同点:表达内容一样例文A和例文B都是写“急着赶路的老人停下来调整搭石”这件事。不同点:表达方式不一样,例文B 作者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写出具体人物张爷爷,抓住人物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细节描写,把“张爷爷修搭石”这件事情的过程写得特别详细。例文B 作者刘章只是用精炼的语言把画面的主要内容写下来,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一种新表达方式概写。(板书:概写)(设计意图:通过例文对比来突破教学重难点,学生在例文A和例文B的对比中,更直观地感知什么是“概写”,帮助孩子们初步理解了“概写”的概念。) 4、文本回归,感悟“概写”目的。 教师过渡:孩子们,平时在写一件事时,老师要求大家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要求事情写具体写生动,还要求字数要350字以上。今天这节课许老师为什么要教大家如何去概写? 指名交流 教师小结:作者刘章爷爷以“搭石”为主线,写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分述多组画面来写。所以,在一篇文章中,当我们要写多组画面内容时,就可以用“概写”的表达方式。(设计意图:“法”源于文本,在孩子们知法“概写”的基础上回归文本,在文本中去“悟法”,理解作者“为什么要概写” 再次感悟文本表达特色。)5、“概写”要求:内容简练 语言精炼 教师过渡:孩子们,那么概写要注意什么? 课件出示: “概写”要做到:内容简练 (简单写事) 语言精炼 (用词准确)(设计意图:孩子们“知法”“悟法”更要懂得“用法”。“概写”的要领化简八个字,帮助孩子们更好更快地识记。)二、品味亲情“美”的画面,训练“概写”。 1、寻“美” 观察雨中父与子的画面。教师过渡:孩子们,这幅图前些日子在网上疯传,大家纷纷点赞称为雨中最美的背影,你知道为什么会受这么多人喜欢?( 感知主线“父爱” ) 品议例文。 教师过渡:许老师班上的一位学生运用“概写”的表达方式写了这幅画面的主要内容。你们来读读这个片段,看看他“概写”得怎样? 课件出示:那是一个星期三的下午,天空阴沉沉的好像娃娃的脸,说变就变。 霎时,雨点连成了线,“哗”的一声,大雨就像天塌了似的铺天盖地从天空中倾泻下来。路面被雨水刷洗得亮堂堂的,像一面镜子似的。 放学了,爸爸下班接我走在回家的路上,大雨不断地拍响我们的雨伞。 “哎呦,这雨下得好大哦!” “宝贝,来靠爸爸近点!” 还好爸爸在,他为我打着伞,尽管他全身湿透,右手的伞坚定地举在我头上,保护着我不受风吹雨打。爸爸爱我,我爱爸爸! 指名交流 再次感知“概写“用精炼的语言写出画面的主要内容 品议例文教师过渡:孩子们真棒!不仅知道了什么是“概写”,还懂得了怎样做到“概写”?上面这篇文章经过同学们的修改后,使语言更精炼,内容表达更加简练。 课件出示: 那天放学了,天空下着大雨。爸爸下班接我走在回家的路上,大雨不断地拍响我们的雨伞,还好爸爸在,他为我打着伞,尽管他全身湿透了,右手的伞还是坚定地举在我头上,保护着我不受风吹雨打。 爸爸爱我,我爱爸爸!(设计意图:在孩子们已初步感知“概写”的基础上,通过画面呈现和例文评议来帮助学生理解怎样写就是“概写”,再次深入感知“概写”,为下环节孩子们动笔“概写”几组画面起引领示范作用。)2、用“法” 观察我的爸爸叫焦尼的几组画面。 教师过渡:孩子们,现在我们学会了如何“概写”,让我们来试一试这几组画面。这几组画面要表达的是什么? 指名交流 感知父爱画面:爸爸陪我看电影 爸爸陪我吃饭 爸爸陪我阅读 爸爸拥抱我 感受父爱 教师过渡:孩子们,在我们的成长生活中,爸爸的爱也是默默地陪伴,有看得见的爱,也有看不见的爱,说说你和爸爸之间的一个美好画面。 指名交流 回想父爱 动笔叙事。教师过渡: 孩子们,用我们今天学到的“概写”表达方式来写几组画面,可以写课件中的这几组父子画面,也可以写自己和爸爸相处的画面。 (设计意图:用绘本亲子画面唤起孩子们亲子故事,孩子们在回想和父亲的一个个画面中创生写作资源。在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的基础上,运用“概写”来叙事降低了学生当堂写作的难度,学生“用法”创作更得心应手。)3、赏“作” 展示作品 评议交流 短文中小作者是否运用“概写”的表达方式来表达画面的主要内容(设计意图:在作品赏析中,关注孩子们用法“概写“的准确性,有针对性地评议交流,让写作回归主体,有效地创生言语智慧。)三、寻找身边“美”的画面,创作延续。通过“概写”自己身边几组画面来表达主题亲情可贵。(设计意图:智慧为言语起航,教学为创作服务。在孩子们懂得用法的基础上,引导寻找身边“美”的画面,创作延续。) 附: 文本的解读站在文体的基础上搭石课后思考 郊尾中心小学 许阳芳我执教的搭石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组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截取了农村生活中几组平凡的画面,通过对摆搭石、走搭石等画面的描写,从而表达了乡亲们像搭石一样默默无私奉献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人、家乡事的怀念赞美之情。以往在本课新课教学中,教师都善于抓住文本内容和情感主线引导学生来感悟乡亲们“行为美”折射出的“内在心灵美”,孩子们对文本的解读也仅仅停留在内容和情感上。但他们并不知道作者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别之处?都说学习语言不仅要品味内容情感,更要领悟文本写作特色,学会知法悟法用法。那么这节课我要教给孩子们知什么法?又如何学以致用?这就是我备课时最初的思考。记得上周去福州参加2015年福建省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一位省特级教师在课后评课时,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文本的解读站在文体的基础上”。 了解课文的写作目的和相关的背景资料是解读文本、深入理解文本的前提。备教材先了解文体,知文体先了解作者,所以在备搭石这篇课文时,我反反复复几次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刘章,知道了刘章创作搭石的生活背景及相关更多信息。例如:刘章是我国当代著名诗人,擅长写诗写散文,目前已出版刘章诗选、刘章乡情诗、刘章散文选、刘章散文选等诗文集28部。还了解到了当年刘章在河北石家庄工作时,见到人们抢着挤公共汽车的时候,见人们无序地匆匆横穿马路的时候,心里便不由想到家乡的潺潺小溪想到乡亲们走搭石时互敬互助的情景等等。当我解读搭石这篇课文时,我就有新的发现:搭石文体为叙事散文,作者刘章把叙事和抒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且叙事中用简练的语言概写多个画面的主要内容。这和我们以往指导学生叙事是有一定区别,平时我们总千方百计指导学生如何把事情过程写具体写生动。于是,我就想从这入手,这尽管与学生惯例思维背道而驶但我也想尝试一番。如何把“概写”这种表达方式教给学生。首先,我要思考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概写”?为突破这个重难点,我通过“例文对比”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知“怎样写”就是“概写”。在孩子们感知“概写”的基础上,将进一步指导孩子们结合文本内容来感悟“为什么要概写”,让孩子们懂得:当我们在一篇文章中,如果要叙述多个画面的内容时,就可以用“概写”。在孩子们知法悟法的基础上进行“用法”地指导怎样概写,这时候我又通过例文激发学生评议,从而帮助学生更深入了解“怎样写就是概写”,并不时地提醒孩子们“概写”要做到:内容简练、语言精简。接着,出示一组“父亲爱我”的主题画面,让孩子们借着画面来概写每个画面所呈现的主要内容。就这样孩子们在我步步有层次、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指导下,知“概写”悟“概写”用“概写”。不同文体有不同的表达特点,为此,能否正确解读文本、准确捕捉文本语言训练点,基于教师对文体把握的基础上。附: 交流片段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qin)责这里的人懒惰(du)。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s)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5.2 少年当自强 说课稿-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
- 安全知识培训会议通知课件
- 安全知识培训会欢迎词课件
- 八年级体育-立定跳远及训练说课稿
- 防疫岗位补助申请书
- 不续约申请书
- 2025年初级消防安全考试题库及答案
- 养老设立申请书
- 安全监理培训考卷课件
- 申请书是便条吗
- 网络安全行业数据安全防护方案
- 飞行器故障诊断与容错
- 叉车工作手册
- 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讲课答辩英语学科全英答辩题目汇编(附汉语翻译)
- 应聘人员登记表
- 预防高处坠落安全监理细则
- 贝朗DIALOG+透析机水路设计概览课件
- 光电功能材料课程-13-18课件
- 施工现场污水排放方案
- 黔西市中医医院金阳院区环评报告
- 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讲座男生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