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0杨氏之子第二课时.docx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0杨氏之子第二课时.docx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0杨氏之子第二课时.docx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0杨氏之子第二课时.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课前互动:1. 打招呼:许老师,您好!再次见到您真高兴!双凤桥小学孩子们,你们好!孩子们,我们一同挥挥手,打打招呼!2. 介绍:孩子们,今天我们也风雅一番,模仿古代文人墨客介绍自己的方式来介绍一下自己,古代“我”的称谓有很多,如:吾 鄙人 在下 小可 小生 小女子等,我先来做下介绍:吾卢氏之女也。你能仿照着老师的样子介绍一下自己吗?(双方学生介绍)一、解释课题,知道文体 1.解释课题: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接着学习第10课杨氏之子这篇文言文,请把课题读两遍(读课题)。2.朗读课文。 3.目标呈现。(设计意图:课前游戏,让学生试着用文言介绍自己,是让学生初步感受文言特点,且能对古文中的“氏”迁移运用;通过课题的释疑,让学生增强体验,培养语感,知道学习文言文是我国一种特殊的文体,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2、 小组合学 (一)合作学习模块四。 展示模块四 :读懂故事,感悟语言之妙。 1.熟读课文,借助注释,插图,联系上下文,理解全文意思。 2.文中介绍了几个人?各是怎样的人? (二)小组内交流学习并为展学做准备。 (设计意图:结合我校课改模式,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供平台,使每一位学生都有自主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小组之间相互学习,达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的。)三、汇报交流 (一)熟读课文,借助注释,插图,联系上下文,理解全文的意思。 1.文意:在梁国,有一个姓杨的孩子才九岁,非常聪明。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他的父亲不在家,就把儿子叫出来。杨氏子为孔君平摆出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杨氏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杨氏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有听说过孔雀是您家的鸟。” 2.补充。 预设1:聪惠。“聪”的意思是聪明,“惠”的意思是智慧。 预设2:“甚”意思是非常。 预设3:“诣”:拜见。预设4:我从“父不在,乃呼儿出 ”中读出孔君平经常来杨家玩,彼此比较熟悉。预设5:“为设果”是杨氏子为孔君平设果,文中省略了杨氏子和孔君平,显得更为简洁。3.质疑4. 游戏(1) 游戏:同学们,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我随便说一句句意,请你快速读出原文,好吗?(生生互动) (2)当堂反馈:我们再来玩一个游戏,叫做今文古说,好吗?请同学们看着平板 ,在当前页作答,保存提交到公屏上。(生答、汇报) 三、今文古说。 今文:姓黄人家的儿子有七岁。 古文: 。 今文:这是你家的狗。 古文: 。 (二) 文中介绍了几个人?各是怎样的人?(孔君平和杨氏子) 孔君平(风趣幽默) 预设1:孔君平是个学者 。 预设2:孔君平是一个幽默的人。(板书:杨梅杨家果) 杨氏子(聪惠有礼等)预设1:聪惠。(板书:孔雀孔家禽)板书:聪惠(智慧) 预设2:会说话。从这里的“未闻”还能看出杨氏子会说话。预设3:有礼貌。我从“为设果”中可以看出杨氏子有礼貌。预设4:反应快。我从“儿应声答曰”中的“应声”看出杨氏子的不假思索,快速做出了回答,反应快。 (三)展示完毕,请评价小组点评。 (四)请卢老师总结。 1. 教师小结。2. 拓展说话:假如这时来杨氏子家的不是孔夫子,而是其他姓氏的先生,杨氏子会怎样回答呢?来者 夫子,儿应声答曰:“未闻 是夫子家 。”3. 读、背。4.吟。(设计意图:通过品读文字,理解了课文的意思,并通过对比朗读,今文古说,既体会彼此对话的基调及语言的精妙,感受文言文言简意赅的特点,还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古文的乐趣,感受说话语言表达的艺术,积累用的精妙的语言,并学习用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达。熟读成诵是学生积累的好方法,吟诵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教学中的渗透、学习,既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又是对课文更加深刻地理解。)四、阅读链接、好书推荐 1.阅读链接:世说新语。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小故事,请你借助注释读一读。 2.你读懂了什么?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设计意图:由易到难地进行学法迁移,用课内学到的学习古文的方法迁移至课外阅读,并向孩子们推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