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开县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 2.1 认识地球课件 湘教版.ppt_第1页
重庆市开县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 2.1 认识地球课件 湘教版.ppt_第2页
重庆市开县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 2.1 认识地球课件 湘教版.ppt_第3页
重庆市开县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 2.1 认识地球课件 湘教版.ppt_第4页
重庆市开县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 2.1 认识地球课件 湘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认识地球 第二章第一节 按钮使用说明 点击进入内容导航 浏览并链接到相应知识点 点击可以回到你刚刚浏览过的那张幻灯片 从宇宙空间看地球 地球犹如悬浮在黑色大幕里的翡翠大圆盘 在太阳光的照射下 蓝色的海洋与蜿蜒相接的陆地美景交辉 飘忽变幻的白云环绕其上 堪称宇宙间最美丽的天体 地球的形状 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一 古代关于天地关系的学说 天像一个斗笠 地像覆盖的盘 日月星辰随天盖而运动 天地的关系犹如蛋壳包着蛋黄 麦哲伦环球航行 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 二 证实 地球是球体 a b 1 麦哲伦船队从西班牙出发 绕地球一周 一次经过了那些大洋 2 填出图中a b分别表示的大洲名称 3 麦哲伦环球航行 证明了什么 南美洲 非洲 你能举出那些例子 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登高望远海边看船只平坦的草原看远方奔来的骏马或远望大海上看天边 地球有多大 思考 图中地球有两个不同半径 这说明了什么 地球是一个两级稍扁 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 1 首次环球航行 2 麦哲伦船队首次环球航行 经过的大洋依次是 3 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例 等 地球的形状 天圆地方 天如斗笠 地如覆盘 地球卫星照片 麦哲伦船队 大西洋 太平洋 印度洋 大西洋 登高望远 月偏食 海岸观船 4 地球的表面积约 地球平均半径约 地球赤道周长 5 在地球仪简图中 字母所代表的地理名称分别是 a b a b c d e f 地球的大小 地球仪 5 1亿平方千米 6371千米 4万千米 地轴 北极 南极 北极圈 南极圈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赤道 地球仪 一 地轴和两极 地轴 地球的自转轴 两极 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 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端 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 活动 在地球仪上找出赤道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北极圈 南极圈 北极 南极 算一算赤道与北极 南极各相差多少度 在地球仪上找出0 经线和180 经线 算一算这两条经线相差多少度 二 纬线与纬度 1 什么纬线圈 在地球仪表面 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2 纬线的特征 圆 相互平行 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 指示东西方向 活动2 假想你站在赤道的上空 画出你看到的赤道及其他纬线的样子 a b 如果你是站在北极的上空 你看到的纬线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n 活动4 假想你站在赤道的上空 画出你看到的经线的样子 a b 如果你是站在北极的上空 你看到的经线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n 6 比较经线和纬线 半圆圆相等由赤道向两极缩短南北东西本初子午线赤道0 180 0 90 w en s w向西变大 e向东变大 n向北变大 s向南变大 南北 东西 20 w 160 e 赤道 0 180 20 w 160 e 0 30 60 90 活动 在地球仪上找出赤道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北极圈 南极圈 北极 南极 算一算赤道与北极 南极各相差多少度 在地球仪上找出0 经线和180 经线 算一算这两条经线相差多少度 5 在地球仪简图中 字母所代表的地理名称分别是 a b a b c d e f 地球的大小 地球仪 地轴 北极 南极 北极圈 南极圈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赤道 基多的赤道纪念碑 3 认识赤道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它把地球平分为南 北两个半球 4 纬度 1 概念 人们为了区别各条纬线 分别为它们标度的度数 2 纬度的标定 赤道的纬度为0 赤道以北称北纬 赤道以南称南纬 北纬和南纬各有90 北极和南极分别是北纬90 写作90 n 和南纬90 写作90 s 越向北度数越大 越向南度数越大 3 纬度的变化规律 4 高 中 低纬度的划分 低纬度 低纬度 中纬度 中纬度 高纬度 高纬度 三 经线与经度 1 什么经线 在地球仪表面 连接南 北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2 经线的特征 半圆 相交于极点 长度都相等 指示南北方向 3 经度 1 概念 人们为了区别各条经线 分别为它们标度的度数 2 经度的标定 本初子午线的经度为0 从这条经线向东为东经 向西为西经 东经和西经最大度数为180 3 认识本初子午线 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决定 以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 作为经度的起始线 即0 经线 或称本初子午线 英国首都伦敦东南的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 有一座子午宫 一条宽10多厘米 长10多米的铜质子午线镶嵌在地面上 笔直地从宫中伸出来 这就是闻名世界的 本初子午线 0 4 经度的变化规律 西经度向西递增 东经度向东递增 两条相对的经线构成一个经线圈 构成一个经线圈的两条经线的经度有何关系 相加等于180 一个在东经 另一个在西经 5 东 西半球的划分 国际上习惯用西经20 写作20 w 和东经160 写作160 e 这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练一练 把下列经度和所属的东 西半球连接起来 15 w17 e34 w150 e170 e175 w 东半球 西半球 6 比较经线和纬线 w向西变大 e向东变大 n向北变大 s向南变大 南北 东西 20 w 160 e 赤道 0 180 20 w 160 e 0 30 60 90 半圆 圆 相等 由赤道向两极缩短 南北 东西 本初子午线 赤道 0 180 0 90 w e n s 四 经纬网 1 地球仪上的经纬网 观察地球仪上的经纬网 结合前面所学知识 说说经纬网中的经线和纬线各有什么特征 2 利用经纬网确定位置 利用标注的度数 读出经度和纬度的度数 利用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 判断其是东经还是西经 南纬还是北纬 a 20 s 40 wb 40 n 60 e 1 a点的经度是 b点的纬度是 2 按东西半球划分a点位于 半球 按南北半球划分b点位于 半球 3 按高中低纬度划分 a点位于 地区 4 b点位于a点的 方 大展身手 读图纬网图回答问题 70 w20 s西南中东南 4 经纬网的其他形状 观察 在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 顺时针方向 1 a点的经度是 b点的纬度是 2 按东西半球划分a点位于 半球 按南北半球划分b点位于 半球 3 按高中低纬度划分 a点位于 地区 4 b点位于a点的 方 大展身手 读图纬网图回答问题 70 w 20 s 西 南 中 东南 地球的运动 一 地心说 与 日心说 活动 教材p27 活动 1 观察昼半球和夜半球 2 观察昼夜更替 3 指出 坐地日行八万里 的纬线 2 用手按地球自转方向拨动地球仪 观察昼夜更替现象 演示观察 由于地球在不停的进行自转运动 所以产生了昼夜更替 1 将手电筒的光照射到地球仪上 观察地球仪上形成的昼半球和夜半球 演示观察 由于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 因此 地球表面朝向太阳一面为昼半球 背向太阳的一面为夜半球 1 观察地球的自转方向是怎样转动的 演示观察 3 随着地球在不停的自会产生什么现象 2 地球的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长 二 地球自转 1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2 自转周期一天3 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地球公转运动 思考 3 当地球倾斜着自转的同时又公转 太阳直射点会有变化吗 地球公转时 地轴是直着身子还是斜着身子 倾斜方向有无变化 地轴沿北极方向指向哪颗星 地球公转是绕着什么转动的 地球公转的方向怎样 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多长 随着地球的公转 地球上会产生那些现象 注意观察 播放地球公转示意图 三 地球公转 1 公转方向2 公转周期3 产生的现象 自西向东 一年 四季变化昼夜长短变化 1 下列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a 麦哲伦环球航行b 人们先看到远航归来的轮船的桅杆c 地表起伏不平d 地球卫星图片2 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圈是 a 南极圈b 北回归线c 南纬90 纬线d 0 纬线 课堂练习 c d 3 关于地球表面上两个不同地点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 a 可能有相同的纬度和不同的经度b 可能有相同的经度和不同的纬度c 可能有相同的纬度和相同的经度d 可能有不同的经度和不同的纬度4 关于地球公转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地球公转方向是自东向西b 地轴是地球公转的轴c 地球公转周期是一年d 地球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相反 c c 5 读经纬网示意图 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 填写下表 2 a所在的纬线的形状是 3 a所在经线的长度与b所在经线的长度 4 b点位于a点的 方向 40 n 170 e 20 n 170 w 40 n 150 e 25 n 175 e 西 西 东 西 北 北 北 北 中 低 中 低 圆形 相等 东南 1 地球是一个 部位 稍扁的不规则的球体 2 地球是一个 部位 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 3 地球平均半径约 4 地球赤道周长约 5 经线的形状是 6 纬线的形状是 7 西经用字母 表示 8 南纬用字母 表示 9 从北极上空看 地球的自转方向为 时针 10 从南极上空看 地球的自转方向为 时针 反馈 反馈 11 某点西侧是西半球东侧是东半球 则该点的经度一定是 12 某点北侧是中纬度 南侧是低纬度 则该点的经度一定是 13 纬度33 经度112 的地点在地球上有 个 14 纬度0 经度180 的地点在地球上有 个 15 一架飞机从北京起飞一直向北飞 能 否 回到北京 16 一架飞机从北京起飞一直向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