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执教人:所城学校 李明久教材分析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体裁为议论文。课文的题目“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也是课文的主要观点。课文用三个事例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的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课文一是让学生了解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从中感受、领悟到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二是学习课文用具体的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教学目标 1、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2、读懂文中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找到三个科学故事在内容和写法上的相同点。 3、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教学重点 品析课文,理解文中的三个科学故事,体会具体事例在说明观点时的作用。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议论文的基本写法,并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教学准备 师:PPT课件生:查找阅读有关能说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科学故事。教学方法 自读自悟、合作探究、讲练结合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板书课题: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新词,朗读了课文,还提出了自学要求。这一节课,我们进一步来深入地探究课文。 二、初悟观点,体会含义 1、(出示:挑战一)挑战一思考: 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要说明一个什么观点?提示: 自由读第一、二自然段,边读边划出你认为关键的词句。 2、学生自由读文后,指生回答。 3、思考:这里的“?”和“!”分别表示什么? “?”是发现的问题,是不断的追问。“!”是通过探索、解决了疑问,发现了真理。 4、齐读第二自然段,体会观点的含义。 三、理解故事,找共同点 1、作者怎样来证明这是一个真理呢? (出示:挑战二)挑战二思考: 1、文中用了哪三个事例来证明观点? 2、三个事例中的主人公是怎样把“?”拉直变成“!”的?3、完善表格,找出三个科学故事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人物发现现象不断发问“?”找到真理“!”提示: 先认真默读思考,做标注。然后同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注意控制音量。时间5分钟。 2、学生默读思考后再讨论,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督促帮助。3、课文用了哪些事例来证明观点?(板书: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 三个事例鲜活而有趣,虽然他们发现的现象不同,得出的结论不同,但这三个事例都说明一个观点,那就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下面我们就聚焦第一个事例,看看谢皮罗教授是如何找到真理的。 (1) 探究第一个事例 谢皮罗教授发现了什么问题呢? 预设:每次放掉洗澡水的时候,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 放洗澡水是再普通不过的小事,谢皮罗却从这细微的现象中,看出了它的发展趋势,这种本领就是(板书:见微知著) 接下来他是怎么做的? “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抓关键词:“紧紧”和“反复”谈体会) 抓住问号不放的过程就是打破沙锅问到底的过程,就是追求事情根源的过程,书中有这样一个词,叫追根求源。追根求源的过程是漫长而艰辛的,我们可以想象: 在又黑又冷的晚上,人们都躲在温暖的被窝里呼呼大睡,谢皮罗教授却(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 在烈日炎炎的夏日里,赤道上热得让人窒息,谢皮罗教授仍(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 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不管严寒还是酷暑,谢皮罗教授都(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 困难再多,他都不曾放弃,这是什么精神?这就是锲而不舍!反复的实验和研究之后,他找到真理了吗? 从见微知著的能力到追根求源的决心再到锲而不舍的努力,谢皮罗终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所以我们说 谢皮罗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这个事例向我们证明了(生齐读课题):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2)自主学习,深入感悟 (学生自学接下来的两个事例)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理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正是这一连串的问题给了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和奥地利医生科学研究的动力,促使他们进行了许多实验,最终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所以我们说 波义耳、奥地利医生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这两个事例又一次向我们证明了(生齐读课题):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4、讨论交流:这三个事例有什么相同之处。 预设:(1)这三个事例都是从都是从生活中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的。 (2)这三个事例中的结论都是经过不断探索才得到的。 (3)这三个事例中的人都是生活当中的有心人,善于观察、思考。 (4)这三个事例都是先写发现问题,再写反复实验,最后写得出结论。写法是一样的。 5、自由朗读作者对这三件事的小结部分(68)。 指生读第八自然段。讨论:这一段告诉我们,怎样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真理? (板书:见微知著 善于发问 不断探索)四、学习写法,写话交流 (课件出示)这篇文章作者先提出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然后再用(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进行了事例论证;最后又总结观点:只要(见微知著、善于发问、不断探索),就能发现真理。 提出观点事例论证总结观点 像作者这样,先提出自己的观点,再用具体事实加以证明,最后总结观点,这是一种很重要的写作方法,那就是用具体事例说明道理。(板书) 你能不能也像作者这样用具体事例证明你的座右铭是一条真理呢?挑战三:小练笔任务: 仿照课文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比如“功夫不负有心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失败乃成功之母”“团结就是力量”“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提示: 要求观点鲜明 事例典型 有说服力 1、出示有关小练笔的要求,指导学生学习本课的写法,尝试写一段话。 2、学生练习写话,老师巡视指导,学生写完可以同桌交流。3、 全班交流评议:找几个同学读一读自己写的片段,评价是否做到了观点鲜明、事例典型、有说服力。渗透理想教育。4、 教师小结: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用具体的事实说明道理这样的表达,可以使我们的文章更形象、直观、易懂。五、老师寄语同学们,只要你善于从司空见惯的事情中见微知著,具有科学研究的敏感性,善于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你就能发现真理。让我们努力去做一个有准备的人,一个善于独立思考的人,一个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走在发现真理的路上!建议经常看看中央10套科教频道的我爱发明。 六、布置作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 江苏省南京市29中学2026届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江苏省南京市临江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一模物理试题(无答案)
- 2026届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化学九上期中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辽宁省大连市名校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广西玉林市北流市2026届化学九上期中监测试题含解析
- 北京海淀人大附2026届九上化学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
- 做个有缘人第9课【老师您好】 课件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2015)初中心理健康七年级全一册
- 2026届北京顺义化学九上期中检测试题含解析
- 商铺租赁合同签订中的租赁期限与续约规定
- 空调科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征兵考试题库与答案
- 2025-2026学年浙教版小学劳动技术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汇报
- 挖机线路改造方案(3篇)
- 2025年江苏无锡学院招聘高层次人才(长期)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心电图监护中患者护理查房
- 胃肠间质瘤诊疗指南2025年版
- 耳石症的诊断与治疗
- 2025年民政行业技能鉴定考试-殡仪服务员考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共100道单选题合辑)
- 煤炭洗选技术课件教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