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_第1页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_第2页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_第3页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_第4页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第19课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棉花姑娘是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1篇课文,本文是一篇童话,寓生物常识于形象的故事之中。课文通过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的动物医生给自己治病的故事,告诉我们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害虫的科学常识。语言符合儿童特点,童趣易懂,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同时,五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便于学生观察,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学目标】1.认识“棉、娘”等13个生字大字头1个偏旁,会写“病、医”等7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通过比较,初步体会“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表达效果,并进行拓展说话。4.读出祈使句请求,读好文中角色的对话。5.了解不同的动物能消灭不同害虫的科学常识。【教学重点】读出文中祈使句请求的语气,读好对话;积累偏正结构的短语。【教学难点】了解课文中提到的科学常识。【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猜谜导入:“说它是花不是花,冷天人人需要它。白白胖胖真可爱,一堆一堆白花花。”(谜底:棉花)2棉花用处那么大,又长得那么可爱,你想怎样称呼它?我们可以称它为棉花姑娘。(出示课题,齐读)二、学习第1自然段1.课件出示:棉花姑娘天生那么可爱,可图上的棉花姑娘怎么啦?(生病了)2棉花姑娘身上长满了蚜虫,她觉得怎样?这时她会怎么想呢?出示句子: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指导朗读:指名读、评议自由读齐读。3.填空。我知道棉花是一种 ,课文中我们叫它 。三、整体感知课文1.棉花姑娘希望有人给她治病,大自然的医生可多了,棉花姑娘遇到了哪些医生呢?2自由读课文,互相交流。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3.这些医生能为棉花姑娘治病吗?为什么?(师简要介绍这些小动物)燕子捉飞虫啄木鸟捉树虫青蛙捉田间害虫七星瓢虫捉蚜虫四、朗读理解1学习第2自然段。(1)出示第一幅图。棉花姑娘正在盼望医生来给她治病时,谁来了?(2)他们之间说了什么呢?用“”画出棉花姑娘说的话,用“”画出燕子说的话。(3)指导朗读。分角色朗读,男女生读,同桌互读。2学习第35自然段。(1)第35自然段分别是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来了。他们和棉花姑娘又说了些什么话呢?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如分角色朗读。(2)小组汇报交流,指导朗读。3讨论总结。(1)学习了第25自然段,你们知道“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都是捉哪里的害虫的吗?(2)它们之中,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4.学习第6自然段。 (1)棉花姑娘的病治好了,你知道是谁治好了她的病吗?(七星瓢虫)为什么七星瓢虫能治好棉花姑娘的病呢?(同桌互相讨论)(2)棉花姑娘的病治好了,她的心情又如何呢?自读第6自然段,用“”画出体现她心情的句子。(3)这段中有你喜欢的词语吗?画出来,读一读。 (如:碧绿碧绿、雪白雪白)例:碧绿碧绿的叶子碧绿碧绿的例:雪白雪白的棉花雪白雪白的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1学生自由朗读全文。2棉花姑娘打不起精神来,这是为什么呀?3最后,谁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4.棉花姑娘因为,所以打不起精神,后来治好了她。二、识记生字1出示“我会认”中的生字。自读生字,边读边记。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互相交流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3.玩“摘果子”游戏,看谁记得最多、最准。4.给下列生字注音。( )娘( )治( )然( )瓢( )吐( )碧三、指导写字1出示“我会写”中的生字,指名认读、领读。2教师范写,重点指导。a.病、医:半包围结构。“病”先写“疒”,再写“丙”;“医”的最后一笔是“”。b.星、奇:上下结构,上小下大。c.别:左右结构,左宽右窄。d.干:独体字。四、总结1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2不同的动物会捉不同的害虫,所以我们要保护这些小动物。3.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板书设计】19.棉花姑娘燕子空中飞啄木鸟捉树干里害虫青蛙稻田里七星瓢虫叶子上【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很多形式,如出示图片、猜谜语、让学生分角色朗读等,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欢乐的课堂氛围唤起了学生学习的欲望,既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又使他们学会了倾听、评价、欣赏,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在本课中,学生对“棉花、蚜虫、七星瓢虫”比较陌生,如果运用多媒体向学生介绍棉花的用处和蚜虫、七星瓢虫的知识的话,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为学生理解课文打下了基础。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 咕咚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咕咚是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2篇课文,本文是一篇童趣盎然、情节曲折的民间故事。课文讲的是一只小兔偶然听见“咕咚”一声,吓得撒腿就跑,其他动物也跟着逃跑,只有野牛提出质疑,大家去看了才明白:“咕咚”原来是成熟的木瓜掉到湖里发出的声音。这个故事告诉大家: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动脑筋想想或去实地看看,不要盲目跟从。【教学目标】1.会认“咕、咚”等12个生字,会写“吓、怕”等7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通过图画、形声字或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猜字、认字,把故事读正确、读流利。4.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能根据课后问题找出相关信息进行判断。5.初步懂得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从。【教学重点】通过图画、形声字或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猜字、认字。【教学难点】能根据课文内容做简单判断。【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吸引学生,揭示课题1、多媒体播放多种声音,请学生猜猜是什么声音。2、(板书课题),请大家举起手跟老师一起写这两个字。(要求:字要写得横平竖直才好看。)齐读课题3、细心的孩子,认真观察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形声字,象声词)4、提问:“咕咚”是谁发出的声音呢?学习了课文就知道了。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建议:用笔勾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把这些字读准;对于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还可以多读几遍。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问题吗?3、再读课文,看谁能通过自己的读来解决问题。三、学习生字1、读一读多媒体出示带生字的词语,自由认读,读准字音。2、认一认没有了拼音宝宝帮忙,你还认识吗?(赛读词语)3、玩一玩同桌拿出识字卡片,互相认读摘果子,(多媒体示一棵苹果树,苹果上分别写了生字,认对了,苹果就会掉下来)4、议一议小组合作学习,谁有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谁愿意把自己的识字方法介绍给大家。四、再读品悟1、自己练习读课文,做到正确、通顺、不加字、不漏字、不读错字。2、四人小组轮着读课文,互相评一评,读的好在哪里,还有哪些地方要注意读好的。3、朗读檑台赛4、齐读课文五、指导写字1、出示本课要写的生字,选“家”“怕”扩词。2、同桌间说一说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你发现了什么?3、师范写(重点指导写好新偏旁“忄”和“足”)4、生临写5、练写,互相评价(引导学生从字形,书写速度,书写姿势等方面评价) 第二课时一、激趣复习,导入新课1、(多媒体:湖边长着几棵木瓜树,木瓜上有生字)瞧,木瓜快熟了,谁能叫出它的名字,它就会掉下来(配“咕咚”声)2、听,这“咕咚”声是成熟的木瓜从树上掉下来,落到湖面的声音。可就是这个声音,却让森林里小动物们,(引导说到“乱哄哄”)为什么呢?二、创设情境,合作学习(一)学习第2自然段1、最先听到“咕咚”声的是谁?(示图1)听到声音,小兔什么样儿?2、读第2自然段,哪句话写出图上的内容。3、“撒腿就跑”看出了什么?小兔为什么害怕?你也有过吗?填空: ,我急得撒腿就跑。 ,我吓得撒腿就跑。 ,我紧张得撒腿就跑。4、小兔不仅跑,还边跑边喊,谁来喊一喊?5、指导朗读他吓得撒腿就跑,一边跑,一边喊:“咕咚来了!咕咚来了!”(二)学习35自然段1、听到他的喊声,猴子、狐狸、山羊、小鹿、大象它们是怎么做的?(跟、跑)读3、4自然段。2、野牛跟他们有什么不同?它是怎么做的?(追、问)读5然段,划出描写野牛的句子。3、(示图2、图3)对比两幅图,小动物们和野牛的表情有什么不同?如果用一个词形容,你会用什么?(慌慌张张、不慌不忙)动物们慌慌张张是因为 野牛不慌不忙是因为 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找答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三)学习67自然段“咕咚是什么呀!”小动物们谁知道呢?指导朗读(重点读好小兔的话)瞧,连小兔也不知道“咕咚”是什么,为什么?(没思考)怎么办呢?读6、7 自然段。(示图4)这时,小动物们会说什么,小兔又会怎样呢?三、总结深化1、现在,你最想对谁说句话,说什么?2、戴头饰表演“咕咚”这个故事。四、布置作业1、把课文中喜欢的词填到“词语花篮”中。2、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3、读同步读本中的数星星的孩子。【板书设计】20.咕咚兔子 拔腿就跑小猴 跟着跑 沉着冷静大伙儿 一个跟着一个 肯动脑筋野牛 拦、问【教学反思】整堂课,我对学生回答作了充分地预设,因此上得也比较顺,但有一个环节,可是我未曾预料到的。书中讲大象也跟着跑,我只是一句话带过,没想到学生却揪着大象不放,当一个学生提出:“老师,大象这么大,为什么也吓得跟着跑?”我当时一愣,没想到学生的回答更精彩。“大象可能认为这咕咚比他还要大,所以也吓得跟着跑。”我在心里为学生的回答喝彩。课到了最后一个环节,学生也慢慢领悟了寓意,可有个学生可能上课听得不是很认真,他又问了前面那个问题:“老师,只不过是一声咕咚声,大象为什么也跟着跑啊?”这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因为大象没动脑筋啊,遇到事情也没去想就跟着瞎跑。”多精彩的回答呀,是学生的问题把课推向了高潮,这可真是所谓的未曾预约的精彩,我为我班学生的进步而高兴。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小壁虎借尾巴是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3篇课文,本文是一篇知识性童话。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故事通过描写小壁虎向小鱼、老黄牛、燕子借尾巴的经过,讲述了鱼、牛、燕子尾巴的用处和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教学目标】1.认识“壁、墙”等12个生字,和户字头、车字旁2个偏旁;会写“捉、条”等7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通过多种方法猜生字字音、字义。4.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5.了解虎、鱼、牛、燕子的尾巴的不同作用。【教学重点】通过图画、形声字偏旁表意的特点,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猜字、了解字义。【教学难点】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题目,启发质疑1.出示小壁虎图,问:“你们知道这种小动物叫什么名字吗?”(壁虎)2.对!小壁虎生来就有一条长长的尾巴,可有只小壁虎却要去借尾巴,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到小壁虎借尾巴这个故事中寻找答案吧!出示课文题目,读课文题目,认识“壁”。3.读了这个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板书: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他向谁借尾巴?结果怎样?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带着问题,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课文主要讲的是谁干什么的故事?(2)小壁虎分别向谁借尾巴?(3)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吗?为什么?2.打开课本,同学们有什么发现?指一名学生说发现。(课文没有注音。)3.课文没有注音,那我们怎样才能读懂这个故事呢?引导学生联系以前的经验自己想办法。(看图、查生字表、猜读或请教别人。)4.借助图画独立读课文,同学之间互相提醒字的读音,注意平翘舌音。5.分小组互助读书,把课文读通顺。交流:新认识了什么字?是怎么认识的?6.出示词语。(带拼音)小壁虎墙壁蚊子咬断拨水甩尾巴赶走傻孩子转身(1)指名读,齐读。(2)去掉拼音再读。7.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8.把生字送回课文,读通课文。9.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将问题的答案连起来说一说。三、再读课文,读中感悟1.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很难看时,他心情怎样?(伤心、难过。)带着难过的心情来读一读,比一比看谁读得好。(指名读,齐读。)2.小壁虎先向谁借了尾巴?(学生自由读第3自然段。)比赛读。3.从哪个词可以看出小壁虎很有礼貌?为什么小鱼不把尾巴借给他呢?4.分角色朗读小壁虎与小鱼的对话。(教师范读,男女生分角色读)四、指导写字1.学生认读生字“捉、条、爬、姐、您、草、房”。2.学生观察特点,说一说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学生练写,展示评议。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1.把认识的生字读给同桌听。2.看图说说小壁虎分别向谁借尾巴,结果怎样。二、继续学文,感悟理解1.带着问题读课文:小壁虎怎样借尾巴?请同学读课文第35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小壁虎说的话,用浪线画出其他小动物说的话。2.交流出示对话。3.指导朗读。假如你是小壁虎,看见小鱼、老牛、燕子,你心里会怎么想?那些动物帮不了小壁虎,他们的心情又怎样,再读读他们说的话。4.从小壁虎和动物们的对话中你明白了什么?5.拓展:小壁虎还会去向谁借呢?他们会怎么说呢?(仿照课文续说。)学生借助搜集来的资料,分小组说说其他动物尾巴的用途,并演一演。6.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难过,他该怎么办呢?(师引读第6自然段。)7.结果怎样?为什么?8.指导朗读: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男女生比赛读。三、课堂演练,加深理解1.分角色朗读全文,喜欢谁就读谁说的话。2.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分配角色,学生进行表演。全班评议。四、课堂总结,课后延伸1.分角色朗读全文。2.布置课后作业编故事:小壁虎长出了一条新尾巴,他高兴极了,他会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谁呢?他的朋友们又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来讲给家长听,并把编的故事写下来。【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通过学习课文,小学生认识到小鱼、黄牛、燕子的尾巴分别有不同的作用,还了解了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的特点。并且让学生查找其他动物尾巴的妙用,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这个语文园地有5项内容,本次练习安排了五个方面的内容。包括识字加油站、我的发现、字词句运用、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识字加油站”版块在生活情境中积累词语,认识生字。“我的发现”反犬旁、鸟字旁和虫字旁的字所代表的含义,复习形声字偏旁表义的规律。“字词句运用”结合生活情境,体会四种不同的心情。“日积月累”朗读、背诵画鸡,“和大人一起读”童话小熊住山洞,明白包含的道理,享受一起阅读的快乐。【教学目标】1.学用字词句,认识生字词语。2.通过诵读古诗,帮助小学生积累句子。3和大人一块儿读,提高自己的课外阅读能力。【教学重点】学用字词句,认识生字词语,积累古诗。【教学难点】阅读小短文,提高阅读能力。【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识字加油站1.导言:同学们,看看我们的好朋友谁来了?(课件播放喜羊羊起床、穿衣,来到卫生间的动画。出示:喜羊羊早早起,来到卫生间要考考你。)2.课件依次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相应的词语:卫生间、毛巾、牙刷、香皂、梳子、脸盆。3.引导学生利用字卡,同桌之间自由交流识字:卫、巾、刷、皂、梳、盆。(1)读准字音:刷shu、皂zo、梳sh。“刷”和“梳”是翘舌音,“皂”是平舌音。(2)认清结构:“卫”和“巾”是独体字,“刷”和“梳”是左右结构的字,“皂”和“盆”是上下结构的字。(3)交流识字方法。(4)同桌互相考一考:抢读生字,看谁读得准确。4.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认读生字。5.导学:喜羊羊为大家鼓掌,大家真棒!听一听,他又说了什么:“毛巾、牙刷、香皂、梳子、脸盆这五种物品分别是干什么用的呢?”(课件出示。)6.引导学生说出五种物品的用处,并一一课件出示:毛巾擦手、牙刷刷牙、香皂洗澡、梳子梳头、脸盆洗脸。7.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生字:“擦”和“澡”。8.指导学生男女生读、小组读、齐读词语。设计意图:借助学生们喜欢的情景动画导入,引领学生在趣味中认识词语。在此基础上的认字都是以“自主交流、活动探究”的形式完成的,既提升了识字实效,更尊重了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二、认真观察,我的发现1.导言:由于同学们表现非常棒,现在喜羊羊带我们去动物王国逛一逛。一年一度的动物王国运动会的开幕仪式就要开始了,让我们随着喜羊羊一起看看都有哪些队伍参加。2.课件播放第一支走来的队伍小狗队,并相应出示生字猫、猴、狮。(1)齐读生字,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点。(课件出示“反犬旁”。)(2)引导学生思考“反犬旁”的字大都和什么有关,然后指名汇报。(3)导言:这支队伍想扩充,哪些动物还可以参加呢?(预设:狗、狼、猪、狐狸等。)3.课件播放第二支走出来的队伍小鸟队,并相应出示生字鸡、鸭、鸦。(1)导言:观察生字,你又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鸟字旁”。)(2)引导学生思考“鸟字旁”的字又和什么有关,再举几个例子。4.课件播放第三支走出来的队伍蜘蛛队,并出示词语蝴蝶、蜻蜓、蚂蚁。(1)导言:最后一支队伍比较特殊,看看都有谁。(生齐读。)(2)引导学生观察这一组字又有什么相同点。(课件出示“虫字旁”。)(3)“虫子旁”的字多数和虫子有关,学生举例子。(螳螂、蟑螂等。)设计意图:借助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在自主发现中了解汉字造字规律,初步树立归类识字的意识。三、情感体验,字词句运用1.导言:虽然这三支队伍相差悬殊,但是,大家看在第一场“穿针引线”比赛中,在蜘蛛队长的领导下,他们取得了第一场胜利。(1)同学们,观察他们的表情,你想到了哪个词语?(课件播放比赛场景并出示:高兴。)(2)引导学生认识并理解:高兴。(3)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平时生活学习中令自己高兴的事,然后学生代表汇报。说的比较好的句子教师板书写在黑板上,全班同学齐读。2.引导学生观察其他队伍是什么表情。(课件出示:难过。)指名回答难过的事情有哪些,师生共同评价。3.课件出示狮子生气的面孔,引导学生体会什么是生气,看见过谁在什么情况下生气。4.课件出示蝴蝶受惊的画面,引导学生用一个词描述蝴蝶,了解体会什么是害怕,并说说在什么情况下害怕。5.指导学生用这四个词语各写一句话,语句通顺、内容完整、书写工整。6.小结:高兴、难过、生气、害怕这四个词语描述的是心情,是内心情感的一种表现。你还知道哪些情感表现呢?(愤怒、伤心、兴奋等。)设计意图:通过一个有趣的比赛动画,理解并体会高兴、难过、生气、害怕四种情感,并且会用这四个词语说话。四、诵读古诗,日积月累1.导言:运动会各项比赛进行得热火朝天,这时喜羊羊发现了什么呢?2.喜羊羊发现这次运动会要求运动员们读出古诗后,才能起跑。3.教师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