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楼盖设计任务书.doc_第1页
钢结构楼盖设计任务书.doc_第2页
钢结构楼盖设计任务书.doc_第3页
钢结构楼盖设计任务书.doc_第4页
钢结构楼盖设计任务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学校: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班级:姓名:学号: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任务书一、 平面结构布置:柱网及梁格布置应根据建筑物使用要求确定,因本厂房在使用上无特殊要求,故结构布置应满足实用经济的原则,并注意以下问题。1、柱网布置可为正方形或长方形。2、板跨一般为1.72.7m,次梁跨度一般是4.06.0m,主梁跨度则为5.08.0m,同时宜为板跨的3倍(二道次梁)。3、对于板、次梁和主梁,实际上不宜得到完全相同的计算跨度,故可将中间各跨布置成等跨,而两边跨可布置得稍小些,但跨差不得超10%。 楼盖结构平面布置二、板的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1、板、次梁、主梁的截面尺寸确定。板厚 ,(当时,满足刚度要求,可不验算挠度)。次梁 , 。主梁 , 。2、板的计算简图: 板为多跨连续板,对于跨数超过五跨的等截面连续板,其各跨受荷相同,且跨差不超过10%时,均可按五跨等跨度连续板计算。 当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时,其计算跨度: 中跨: 边跨: . ()1.板带构造层做法:水磨石地面 0.65KN/m;平顶粉刷 0.25KN/m2.可变荷载标准值: 8.0KN/m3.永久荷载分项系数为1.2 ;可变荷载分项系数为1.34.材料选用:混凝土 C25(f=11.9kN/m; f=1.27N/mm) 钢筋 主梁 次梁受力钢筋HRB335级(f=300N/mm) 其余钢筋采用HPB235级 (f=210N/mm)梁板的截面尺寸的确定板应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考虑刚性要求 板厚 h(1/351/40)*2110=052.5mm考虑工业厂房楼盖最小厚度为80mm 板厚确定为80mm次梁高度根据一般要求:h=(1/121/18)Lo=(1/121/18)*5200=433.33288.89mm 考虑楼面活荷较大 取 b*h=200mm*400mm主梁截面的高度确定根据一般要求:H=(1/81/14)Lo=(1/81/14)*6300=787.5450mm取b*h=250mm*600mm.板的设计.荷载的计算 水磨石地面 0.65kN/m80mm厚钢筋混凝土 0.5kn/m3*0.008=2kN/m平顶粉刷 0.25kN/m恒荷载标准值 g=2.9kN/m恒荷载设计值 g=1.2*2.9=3.48kN/m可变荷载设计值 q=1.3*8.5=11.05kN/m 合计 13.88kn/m即每米板宽 +=13.88kn/m.内力计算 计算跨度 边跨 L1=Ln+h/2=2.1-0.24/2-0.2/2+0.08/2=1.92m 中间跨 L2=L3=n=2.1-0.2=1.9m l2为净跨度 跨度差 【(2.0-1.92)/1.9】*100%=1.0%10% 故允许采用等跨连续板的内力系数计算 板的计算简图: 各截面弯矩计算表截面边跨跨中离端第二支座离端第二支座,中跨跨中中间支座弯矩系数1/11-1/111/16-1/14M=a(g+q)L4.65-4.653.13-3.58板的截面配筋计算取1米板宽为计算单元 b=1000mm h=80mm h0=80-20=60mm板带位置边区板带中区板带截面边跨跨中离端第二支座中间跨中中间支座边跨跨中离端第二支座中间跨中中间支座M()4.65-4.653.13-3.584.65-4.652.502.790.1090.1090.0730.0840.1090.1090.0580.065 ()0.1160.1160.0760.0880.1160.1160.0600.068395395259300395395205232选 钢 筋A8120A8120A8/10120A8120A8120A8120A8120A8120实 际 配 筋402402279.5302402402252252在板的配筋中,除按计算配置受力钢筋外,还应设置下列构造钢筋:. 分布钢筋 选用8250. 板边构造钢筋 选用8200 ,设置板四周边的上部. 板角构造钢筋 选用8200 ,双向配置板四角上部.次梁的设计 次梁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支撑情况如图 .荷载的计算 恒荷载设计值由板传来 3.48*2.=7.30kN/m梁自重 1.2*0.2*(0.4-0.08)*25=1.92kN/m梁侧粉刷 1.2*(0.4-0.08)*2*0.25=0.192kN/m =9.42kN/m可变荷载设计值由板传来 =1.3*8.0*2.2=22.88kN/m 合计 +=32.3kN/m .内力计算计算跨度 边跨 L01=Ln1+h/2=5.075m L01=1.025Ln1=1.025*4955=5074m 两者取小值 L1=5.075m中间跨 L02=L03=Ln2=5.2-0.25=4.950m跨度差 (5.075-4.950)/4.950*100%=2.52%10%故允许采用等跨度连续梁的内力系数计算,计算如图所示: 内力计算如表: 次梁弯矩计算截面边跨跨中离端第二支座离端第二支座跨中 中跨跨中中间支座弯矩系数m1/11-1/111/16-1/14M=m(+)L075.7-75.749.5-56.6 次梁剪力的计算截面端支座右侧离端第二支座左离端第二支座右中间支座左 右剪力系数0.450.60.550.55V=v(+)*Ln71.9595.9487.9487.94 3. 截面承载能力计算次梁按T形截面计算,其翼缘宽度为边跨 f=L0/3=1/3*5074=1691mm75.7KN/m2 (边跨跨中) 49.5KN/m2 (中间跨中) 各截面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 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离端第二支座按布置两排纵向钢筋考虑,取 0=340mm 其他中间支座按布置一排纵向受力钢筋考虑 0=365mm 次梁正截面计算如表:截面边跨跨中离端第二支座离端第二支座跨中中间跨中中间支座M75.7*1075.7*1049.5*1056.6*101c026.79*102.75*1026.16*102.75*10s=M/1c00.0280.2750.0190.2060.0280.329202.3202.3202.3c=0.7t064.960.560.560.5102596102596102596sb按构造配置弯起筋214214214214.主梁的计算 主梁按弹性理论计算 荷载的计算恒荷载设计值由次梁传来的集中荷载 9.42*49.5=46.7kN主梁的自重 1.2*0.25*0.6*2.1*25=9.45kN梁侧抹灰 1.2*(0.6-0.08)*2.1*0.25=0.33kN =56.48kN活荷载设计值 =1.3*8.0*2.1*6=131.1kN合计 +187.6KN .内力计算计算跨度 0=6.3-0.12+0.35/2=6.355m 0=1.025n=6.331m 取两者最小值 0=6.331m主梁计算简图:在各种不同的分布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可采用等跨连续梁的内力系数进行跨中和支座截面最大弯矩及剪力按下式计算 =10+20 =1+23、主梁弯矩计算项 次荷载简图0.224/87.2-0.267/-93.00.007/22.70.229/190.1-0.311/-251.40.170/133.70.289/239.7-0.133/-107.5-0.133/-104.6-0.044/-36.5-0.133/-107.50.200/157.324.0-0.089/71.90.170/133.7由此可作出下列几种情况下的内力图:+; +; +; +主梁剪力计算项 次荷载简图K/VAK/VBK/VC0.733/41.4-1.267/-71.61.000/56.50.866/113.5-1.134/-148.700.689/90.3-1.311/171.91.222/160.20.689/90-1.311/-1721.222/160最不利内力组合+154.9-220.356.5+131.7100.3216.7+24-89187.6 .截面承载能力计算 主梁截面T形截面计算,其翼缘宽度为 f=1/3=6300/3=2100mm326.9kn.m 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 直走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 取0=600-60=540mm 主梁正截面计算截面跨中支座326.9 262.5-3440/228-0/2-316.4s0.0410.3650.0410.480s1929.62570.4选配钢筋425322+325实配钢筋19642613 主梁斜截面计算截面边支座R中支座L中支座R154.9-220.3216.70.25cc0420.2402402c120154.9120220.3120154.9191.3220.3191.3216.7171150选配弯起筋 实配弯起筋弯起125弯起125弯起125. 附加钢筋配置主梁承受的集中荷载 +=56.48+131.1=152.8kn设次梁两侧各加36附加箍筋,则=2*(565-400)+3*200=930mm,范围内共设有8个6双肢箍,=8*28.3*2=452.8mm附加箍筋可以承受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