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08广东12)图是“嫦娥一号奔月”示意图,卫星发射后通过自带的小型火箭多次变轨,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最终被月球引力捕获,成为绕月卫星,并开展对月球的探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射“嫦娥一号”的速度必须达到第三宇宙速度B在绕月圆轨道上,卫星周期与卫星质量有关C卫星受月球的引力与它到月球中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D在绕月轨道上,卫星受地球的引力大于受月球的引力2两颗行星A和B各有一颗卫星a和b,两颗卫星的轨道均接近行星的表面,已知两颗行星的质量之比,两颗行星的半径之比,则两颗卫星的周期之比为( ) A B C D 3(2008北京17)据媒体报道,嫦娥一号卫星环月工作轨道为圆轨道,轨道高度200 km,运行周期127分钟。若还知道引力常量和月球平均半径,仅利用以上条件不能求出的是A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B月球对卫星的吸引力C卫星绕月球运行的速度D卫星绕月运行的加速度4.(2009安徽15). 2009年2月11日,俄罗斯的“宇宙-2251”卫星和美国的“铱-33”卫星在西伯利亚上空约805km处发生碰撞。这是历史上首次发生的完整在轨卫星碰撞事件。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碎片可能会影响太空环境。假定有甲、乙两块碎片,绕地球运动的轨道都是圆,甲的运行速率比乙的大,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甲的运行周期一定比乙的长 B. 甲距地面的高度一定比乙的高C. 甲的向心力一定比乙的小 D. 甲的加速度一定比乙的大5.(2009福建14).“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在环绕月球运行过程中,设探测器运行的轨道半径为r,运行速率为v,当探测器在飞越月球上一些环形山中的质量密集区上空时A.r、v都将略为减小 B.r、v都将保持不变C.r将略为减小,v将略为增大 D. r将略为增大,v将略为减小7.(2009宁夏15). 地球和木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都可以看作是圆形的。已知木星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轨道半径的5.2倍,则木星与地球绕太阳运行的线速度之比约为A. 0.19 B. 0.44 C. 2.3 D. 5.28.(2009全国1,19)天文学家新发现了太阳系外的一颗行星。这颗行星的体积是地球的4.7倍,是地球的25倍。已知某一近地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约为1.4小时,引力常量G=6.6710-11Nm2/kg2,由此估算该行星的平均密度为A.1.8103kg/m3 B. 5.6103kg/m3 C. 1.1104kg/m3 D.2.9104kg/m3P地球Q轨道1轨道2图6-2-49(2009山东18)2008年9月25日至28日我国成功实施了“神舟”七号载入航天飞行并实现了航天员首次出舱。飞船先沿椭圆轨道飞行,后在远地点343千米处点火加速,由椭圆轨道变成高度为343千米的圆轨道,在此圆轨道上飞船运行周期约为90分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飞船变轨前后的机械能相等 B飞船在圆轨道上时航天员出舱前后都处于失重状态 C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动的角度速度大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 D飞船变轨前通过椭圆轨道远地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变轨后沿圆轨道运动的加速度10.(2009浙江19)在讨论地球潮汐成因时,地球绕太阳运行轨道与月球绕地球运行轨道可视为圆轨道。已知太阳质量约为月球质量的倍,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约为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半径的400倍。关于太阳和月球对地球上相同质量海水的引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引力远大于月球引力 B太阳引力与月球引力相差不大C月球对不同区域海水的吸引力大小相等D月球对不同区域海水的吸引力大小有差异11(2009重庆17).据报道,“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绕月飞行器的圆形工作轨道距月球表面分别约为200Km和100Km,运动速率分别为v1和v2,那么v1和v2的比值为(月球半径取1700Km) A. B. C, D. 12宇航员站在一星球的某高度处,沿水平方向抛出一个小球,经过时间t小球落至星球表面,测得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L,若抛出点不变,抛出时初速度增大为原来的2倍,则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L,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求该星球的质量。 AB BBBBBA图6-1-4地球13发射地球同步卫星需要经过三个阶段(如图6-1-4所示):第一阶段先将卫星送上近地轨道,其半径为r;然后再某点B处加速,使其轨道成为以地心为其中一个焦点的椭圆轨道;最后在轨道的远地点A点再次加速,使卫星进入预定地球同步圆轨道,其半径为R,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为T,试求卫星从B点运行到A点的时间。14.1997年8月26日在日本举行的国际学术大会上,德国MaxPlanck学会的一个研究组宣布了他们的研究成果:银河系的中心可能存在大黑洞,他们的根据是用口径为3.5m的天文望远镜对猎户座中位于银河系中心附近的星体进行近六年的观测所得的数据。他们发现,距离银河系中约60亿千米的星体正以2000km/s的速度围绕银河系中心旋转。根据上面数据,试在经典力学的范围内(见提示2)通过计算确认,如果银河系中心确实存在黑洞的话,其最大半径是多少?(引力常数是G6.671020km3kg1s2)15.(2009天津12). 2008年12月,天文学家们通过观测的数据确认了银河系中央的黑洞“人马座A*”的质量与太阳质量的倍数关系。研究发现,有一星体S2绕人马座A*做椭圆运动,其轨道半长轴为9.50102天文单位(地球公转轨道的半径为一个天文单位),人马座A*就处在该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观测得到S2星的运行周期为15.2年。(1) 若将S2星的运行轨道视为半径r=9.50102天文单位的圆轨道,试估算人马座A*的质量MA是太阳质量Ms的多少倍(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2) 黑洞的第二宇宙速度极大,处于黑洞表面的粒子即使以光速运动,其具有的动能也不足以克服黑洞对它的引力束缚。由于引力的作用,黑洞表面处质量为m的粒子具有势能为Ep=-G(设粒子在离黑洞无限远处的势能为零),式中M、R分别表示黑洞的质量和半径。已知引力常量G=6.710-11Nm2/kg2,光速c=3.0108m/s,太阳质量Ms=2.01030kg,太阳半径Rs=7.0108m,不考虑相对论效应,利用上问结果,在经典力学范围内求人马座A*的半径RA与太阳半径之比应小于多少(结果按四舍五入保留整数)。 单元质量评估六 万有引力定律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题4分,共40分)1关于万有引力定律和万有引力恒量的发现,下列说法哪个正确?( )A万有引力定律是由开普勒发现的,而万有引力恒量是由伽利略测定的B万有引力定律是由开普勒发现的,而万有引力恒量是由卡文迪许测定的C万有引力定律是由牛顿发现的,而万有引力恒量是由胡克测定的D万有引力定律是由牛顿发现的,而万有引力恒量是由卡文迪许测定的2将物体由赤道向两极移动( )A它的重力减小 B它随地球转动的向心力增大C它随地球转动的向心力减小 D向心力方向、重力的方向都指向球心3宇航员在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航天飞机中,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宇航员不受重力作用 B宇航员受到平衡力的作用C宇航员只受重力的作用 D宇航员所受的重力产生向心加速度4人造地球卫星的天线偶然折断,天线将作( )A自由落体运动 B平抛运动 C远离地球飞向天空D继续和卫星一起沿轨道运动5设想把一物体放在某行星的中心位置,则此物体与该行星间的万有引力是(设行星是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标准圆球)( )A零 B无穷大 C无法确定 D无穷小6由于地球自转,则( )A地球上的物体除两极外都有相同的角速度B位于赤道地区的物体的向心加速度比位于两极地区的大C物体的重量就是万有引力D地球上的物体的向心加速度方向指向地心7下列各组数据中,能计算出地球质量的是( )A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及日、地间距离 B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及月、地间距离C人造地球卫星在地面附近的绕行速度和运动周期 D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8绕地球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的质量、速度、卫星与地面间距离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质量越大,离地面越远,速度越小 B质量越大,离地面越远,速度越大C与质量无关,离地面越近,速度越大 D与质量无关,离地面越近,速度越小9两个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为,若两物体之间的距离减少x,两物体仍视为质点。此时两者之间的万有引力为,根据上述条件可以计算( )A两物体的质量 B万有引力恒量 C两物体之间的距离 D条件不足无法计算上三项10地球半径为R,距地心高为h有一颗同步卫星,有另一个半径为3R的星球,距该星球球心高度为3h处一颗同步卫星,它的周期为72h,则该星球平均密度与地球的平均密度的比值为( )A1:9 B1:3 C9:1 D3:1二填空题(共3个小题,每题5分,共15分)11某行星绕太阳运动可近似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已知行星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T,万有引力恒量为G,则该行星的线速度大小为;太阳的质量可表示为12设地球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半径为R,速率为v,则太阳的质量可用v、R和引力常量G表示为 。太阳围绕银河系中心的运动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其运动速率约为地球公转速率的7倍,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公转轨道半径的2109倍。为了粗略估算银河系中恒星的数目,可认为银河系中所有恒星的质量都集中在银河系中心,且银河系中恒星的平均质量约等于太阳质量,则银河系中恒星数目约为 。13一探月卫星在地月转移轨道上运行,某一时刻正好处于地心和月心的连线上,卫星在此处所受地球引力与月球引力之比为41已知地球与月球的质量之比约为811,则该处到地心与到月心的距离之比约为 .三解答题(共5个小题,共45分)14地球半径R=6400km,地面上的重力加速度g=9.8m/s2,地核的体积约为整个地球体积的16%,地核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34%试估算地核的平均密度(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15两颗卫星在同一轨道平面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地球半径为R,a卫星离地面的高度等于R,b卫星离地面高度为3R则(1)a、b两卫星周期之比为TaTb是多少?(2)若某时刻两卫星正好同时通过地面同一点的正上方,则a至少经过多少个周期两卫星相距最远?162003年10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火箭全长583m,起飞质量为479.8t,刚起飞时,火箭竖直升空,航天员杨利伟有较强的超重感,仪器显示他对座舱的最大压力达到他体重的5倍飞船进入轨道后,21h内环绕地球飞行了14圈,将飞船运行的轨道简化为圆形求点火发射时,火箭的最大推力(g取10m/s2)飞船运行轨道与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之比17(2007广东)土星周围有许多大小不等的岩石颗粒,其绕土星的运动可视为圆周运动。其中有两个岩石颗粒A和B与土星中心距离分别为rA8.0104 km和rB1.2105 km。忽略所有岩石颗粒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可用根式表示)求岩石颗粒A和B的线速度之比;求岩石颗粒A和B的周期之比;土星探测器上有一物体,在地球上重为10 N,推算出他在距土星中心3.2105 km处受到土星的引力为0.38 N。已知地球半径为6.4103 km,请估算土星质量是地球质量的多少倍?18(2008全国)我国发射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沿近似于圆形轨道绕月飞行。为了获得月球表面全貌的信息,让卫星轨道平面缓慢变化。卫星将获得的信息持续用微波信号发回地球。设地球和月球的质量分别为M和m,地球和月球的半径分别为R和R1,月球绕地球的轨道半径和卫星绕月球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和r1,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周期为T。假定在卫星绕月运行的一个周期内卫星轨道平面与地月连心线共面,求在该周期内卫星发射的微波信号因月球遮挡而不能到达地球的时间(用M、m、R、R1、r、r1和T表示,忽略月球绕地球转动对遮挡时间的影响)。1【答案】C【解析】由于发射过程中多次变轨,在开始发射时其发射速度必须比第一宇宙速度大,不需要达到第三宇宙速度,选项A错误。在绕月轨道上,根据可知卫星的周期与卫星的质量无关,选项B错误,选项C正确。由于绕月球运动,地球对卫星的引力较小,故选项D错误。2A 3【答案】B【解析】因为不知道卫星的质量,所以不能求出月球对卫星的吸引力。4. 答案:D解析:由可知,甲的速率大,甲碎片的轨道半径小,故B错;由公式可知甲的周期小故A错;由于未知两碎片的质量,无法判断向心力的大小,故C错;碎片的加速度是指引力加速度由得,可知甲的加速度比乙大,故D对。5. 答案C【解析】当探测器在飞越月球上一些环形山中的质量密集区上空时,引力变大,探测器做近心运动,曲率半径略为减小,同时由于引力做正功,动能略为增加,所以速率略为增大7. 答案B。【解析】天体的运动满足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即可知,可见木星与地球绕太阳运行的线速度之比,B正确。8.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天体运动的知识.首先根据近地卫星饶地球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可求出地球的质量.然后根据,可得该行星的密度约为2.9104kg/m3 =9. 答案:BC考点:机械能守恒定律,完全失重,万有引力定律解析:飞船点火变轨,前后的机械能不守恒,所以A不正确。飞船在圆轨道上时万有引力来提供向心力,航天员出舱前后都处于失重状态,B正确。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动的周期90分钟小于同步卫星运动的周期24小时,根据可知,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动的角度速度大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C正确。飞船变轨前通过椭圆轨道远地点时只有万有引力来提供加速度,变轨后沿圆轨道运动也是只有万有引力来提供加速度,所以相等,D不正确。提示:若物体除了重力、弹性力做功以外,还有其他力(非重力、弹性力)不做功,且其他力做功之和不为零,则机械能不守恒。根据万有引力等于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可求卫星的速度、周期、动能、动量等状态量。由得,由得,由得,可求向心加速度。10. 答案AD【解析】,代入数据可知,太阳的引力远大于月球的引力;由于月心到不同区域海水的距离不同,所以引力大小有差异。11. 答案:C解析:“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绕月作圆周运动,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可得V(M为月球质量),它们的轨道半径分R11900Km、R21800Km,则v1:v2。1 2 1314.解析:表面上的所有物质,即使速度等于光速c也逃脱不了其引力的作用。本题的题源背景是银河系中心的黑洞,而题目的“提示”内容则给出了本题的基本原理:(1)它是一个“密度极大的天体”,表面引力强到“包括光在内的所有物质都逃脱不了其引力的作用”,(2)计算采用“拉普拉斯黑洞模型”。这些描绘当代前沿科学的词汇令人耳目一新,让人感到高深莫测。但是反复揣摩提示就会看到,这些词句恰恰是本题的“眼”,我们据此可建立起“天体环绕运动模型”,且可用光速c作为“第一宇宙速度”来进行计算。设位于银河系中心的黑洞质量为M,绕其旋转的星体质量为m,星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则有:G=m根据拉普拉斯黑洞模型有:G=m联立上述两式并代入相关数据可得: R2.67105km15. (1),(2)【解析】本题考查天体运动的知识。其中第2小题为信息题,如“黑洞”“引力势能”等陌生的知识都在题目中给出,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体现了能力立意。(1)S2星绕人马座A*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人马座A*对S2星的万有引力提供,设S2星的质量为mS2,角速度为,周期为T,则 设地球质量为mE,公转轨道半径为rE,周期为TE,则 综合上述三式得式中TE=1年 rE=1天文单位代入数据可得 (2)引力对粒子作用不到的地方即为无限远,此时料子的势能为零。“处于黑洞表面的粒子即使以光速运动,其具有的动能也不足以克服黑洞对它的引力束缚”,说明了黑洞表面处以光速运动的粒子在远离黑洞的过程中克服引力做功,粒子在到达无限远之前,其动能便减小为零,此时势能仍为负值,则其能量总和小于零,则有 依题意可知 ,可得 代入数据得 单元质量评估六 万有引力定律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解析:万有引力定律是由牛顿发现,万有引力恒量是由卡文迪许测定。2C答图6-1解析:如图所示,地球表面上所有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按其作用效果分为重力和向心力,向心力使物体得以随地球一起绕地轴自转,所以说重力是地球对物体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万有引力、重力和向心力三个力仍遵循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由图可知,物体由赤道向两极移动时,万有引力大小不变,向心力减小,重力增加,当到达两极时,重力等于万有引力。由于物体的质量不变,我们也可分析出重力加速度由赤道到两极是逐渐增加的。3C、D解析:宇航员随航天飞机做匀速圆周运动,一定具有向心加速度,产生该向心加速度的力只能是重力,宇航员在航天飞机中能够处于悬浮状态,因此他除受到重力外,不受其他力的作用。本题联系实际考查宇航员的受力情况和运动特点。若只从航天飞机考虑问题,认为宇航员可以相对航天飞机悬浮或静止,会误选A、B。4D解析:卫星的速率,卫星运动的轨道半径都与卫星的质量无关,因此,天线折断后仍和卫星一起沿轨道运转。5A解析:解此题时易出现的错误思路是在计算物体与行星间的万有引力直接代入公式,r=0,解出F为无穷大。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在于对公式的适用条件认识不清,不分场合地套用公式。对于不可视作质点的物质间的万有引力计算,原则上是可以分成若干质点间的引力求解的。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任意两物体间均存在着彼此作用的万有引力。而这一计算公式是利用质点间的引力计算的。物体位于行星的中心,显然此时行星不能再视为质点。所以求解两者间的万有引力需另辟蹊径。如图所示,将行星分成若干块关于球心对称的小块m、m,其中每一块均可被视作质点,显然m、m对球心处物体的万有引力可以彼此平衡掉。所以行星与物体间存在着万有引力,但这些力的合力为0。6A、B答图6-2解析:如图所示,地球绕轴OO自转,因此,地球上的物体除两极A=B外都有相同的角速度,A对。地球上的物体作圆周运动的圆轨道平面,垂直于地球的自转轴OO,因此它们的向心加速度方向不一定指向地心,只有赤道上的物体的向心加速度指向地心,如图,赤道上的Q点的向心力指向地心,P点的向心力指向N点,所以D错。同时,由,地球上每点作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不同,赤道上的物体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大,越靠近两极轨道半径越小,随之向心加速度也小,因此B对。地球上物体受两个力作用,一是万有引力,一是地球对它的支持力(重力的平衡力),这两个力的合力就是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因此,万有引力与重力有区别,只是向心力比万有引力小得多,根据具体情况,有时可认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行政人事总监工作总结
- 糖尿病高渗状态护理要点
- 《经络腧穴学》课件
- 老年护理学的休息
- 活动类工作汇报
- 经管部门年度工作总结
- 《瓶中吹气球》课件
- 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参考答案
- 2025合同采购申请评审流程
- 骨包虫病护理查房
- 07第七讲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 新汉语水平考试HSK级写作解题攻略专题培训课件
- 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课件
- 自主移动机器人教学课件第4章 导航规划 2 避障规划和轨迹规划
- GB 31628-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高岭土
- GA/T 1312-2016法庭科学添改文件检验技术规程
- 卫生政策学之政策问题根源分析
- 步进电机及其工作原理-电机的工作原理及特性课件
- 基于CAN通讯的储能变流器并机方案及应用分析报告-培训课件
- 腹直肌分离康复(产后康复课件PPT)
- 聚合物成型的理论基础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