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家国天下第6课求谏 词句积淀 一 字音辨识俨肃 谏诤 鲠议 王珪 刍荛 不讳 丧乱 属文 芜词 诋诃 愆过 纂组 怖慑 罄其狂瞽 答案 y nzh n n u ch r ohu s n zh w d h qi nzu n sh q n 二 熟语积累一日万机 指政务繁忙 每天处理大量的事情 三 名句默写1 信为难矣 2 一日万机 一人听断 安能尽善 3 惟君臣相遇 有同鱼水 答案 1 自知者明2 虽复忧劳3 则海内可安 文言归类 一 一词多义1 是答案 形容词 正确 表判断 代词 这 卿言是矣 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兰诗 今急而求子 是寡人之过也 烛之武退秦师 2 则答案 连词 用在条件关系中 相当于 才 连词 用在假设关系中 相当于 就 连词 用在对比句中 表并列 连词 表承接 就 副词 表示肯定 相当于 乃 惟君臣相遇 有同鱼水 则海内可安 言而不用 则相继以死 喜则滥赏无功 怒则滥杀无罪 朕每闲居静坐 则自内省 此则危亡之祸 3 或答案 副词 有时 连词 或者 代词 有的人 副词 或许 或有人臣谏事 或在其渐 或已将终 或以为死 或以为亡 陈涉世家 云霞明灭或可睹 梦游天姥吟留别 二 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1 名词活用漆器不已 必金为之 金器不已 必玉为之 答案 名词作状语用金 用玉 2 形容词活用 1 护短不纳 2 实愿罄其狂瞽 3 臣亦不能独全其家 4 有所开说 必虚己纳之 5 主若自贤 臣不匡正 答案 1 形容词作名词短处 2 形容词作动词竭尽 3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 保全 4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 虚心 5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 贤明 三 古今异义1 百僚进见者 皆失其举措古义 今义 举动 措施2 每见人奏事 必假颜色古义 今义 由物体发射 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3 惟君臣相遇古义 今义 遇见彼此答案 1 举止2 脸色3 相互对待 四 判断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并翻译 1 虞世基等 寻亦诛死 翻译 2 恒恐上不称天心 下为百姓所怨 翻译 答案 1 被动句 语意被动句 虞世基等人 不久也被诛杀 2 被动句 为 所 为标志的被动句 常常害怕对上不能使上天称心如意 对下被百姓怨恨 3 又比见人来奏事者 多有怖慑 翻译 4 百僚进见者 皆失其举措 翻译 答案 3 定语后置句 定语 来奏事 置于中心词 人 后 此外近来见到来奏事的人 大多显得心怀恐惧 4 定语后置句 定语 进见 置于中心词 百僚 后 百官中觐见的人 见到他 都会慌了手脚而举止失当 语句品评 1 人欲自照 必须明镜 主欲知过 必藉忠臣 句意品读 从一面明镜中 可以观察到一个人的容颜 因此 一个人想看到自己的面容 必须要有一面明镜 人非圣贤 得失很难自我察觉 特别是一国之君 要想知道自己的过失 必须借助于忠臣这面镜子 知行启迪 人贵有自知之明 自身的缺点和错误 有时候自己很难发现 别人发现并指出来了 这是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 我们应虚心接受绝不能因为别人的话不中听 或者认为别人的话揭了自己的短 而拒不接受 2 所以诤臣必谏其渐 及其满盈 无所复谏 句意品读 人的贪欲是无穷无尽的 因此 在事情刚有苗头时 就必须进谏 做到防微杜渐 如果等到事情发展到一定的程度 小错误演化成大错误 再进谏也没有用了 知行启迪 参考示例 人生在世 面对着各种诱惑 人不但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言行 谨慎地思虑自己的言行 还要及时理智地接纳汲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 将错误或弊端消灭在萌芽状态 备选链接 1 自古帝王多任情喜怒 喜则滥赏无功 怒则滥杀无罪 是以天下丧乱 莫不由此 句意品读 自古以来很多帝王高兴的时候就滥赏没有功劳的人 发怒的时候就滥杀没有罪的人 全凭自己的喜好怨恨行事 缺乏冷静和理性 导致天下大乱 唐太宗 夙夜未尝不以此为心 鼓励臣子尽情进谏 以此来监督自己 克制情绪 因此理性治国 知行启迪 喜怒无常是无能的表现 真正有魄力 有威信的领导者要坚守原则 公平公正 就事论事 不迁怒于无辜之人 同时能广开言路 学会倾听 虚心诚恳地了解别人的想法 2 惟君臣相遇 有同鱼水 则海内可安 句意品读 本句用比喻的论证手法 阐述了国家安定的条件和道理 奸邪的臣子辅佐正直的君王 和正直的臣子辅佐不贤能的国君 都不可能使国家太平 只有正直之君遇上忠正之臣 如同鱼得到水 这样才可以使天下安定 知行启迪 一个人不可能单独完成所有的工作或任务 都需要高效的协作 特别是在国家治理方面 领导者只有和群众搞好关系 在一个相同的奋斗目标下结成具有稳固关系的利益共同体 团结一致 才能把局面开创好 精要研习 1 唐太宗是在什么背景下求谏的 求谏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 唐太宗发现自己上朝时过于严肃 文武百官都害怕他 举止失常 官员们个个为求自保 不敢直陈意见 于是 他就改变做法 放下皇帝的架子 摆出一副虚心请教的神态 希望听到属下的谏诤之词 其实 他求谏的目的 并非着眼于人民疾苦 而是总结历史教训 维护唐王朝的统治 其根本是从整个统治阶级的利益出发的 2 唐太宗对于纳谏有着怎样的认识 明确 唐太宗参加了推翻隋朝的斗争 从自己的经验出发 他深深地懂得要想保住刚刚建立的大唐江山 必须广开言路 虚心纳谏 实行开明的政策 为此 他以隋炀帝拒谏饰非为鉴 虚怀若谷 从谏如流 避免和纠正了许多错误 3 从课文中 我们可看出唐太宗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 1 勤于政事 他希望得到大臣的规谏 以匡救自己的过失 对此 夙夜未尝不以此为心 2 虚怀若谷 为了求谏 每见人奏事 必假颜色 为了防止大臣因恐惧堵塞言路 每有谏者 纵使不合他的心思 也 不以为忤 3 宽厚体谅 对大臣进谏时的心情和处境表示理解 努力创造一种君臣相得的良好氛围 4 处事谨慎 时常将前代帝王覆亡的教训挂在嘴边 提醒自己和大臣 备选要点 唐太宗在论述 纳谏 时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 试举例加以说明 明确 采用的论证方法有 1 比喻论证 如 惟君臣相遇 有同鱼水 则海内可安 常念魏徵随事谏正 多中朕失 如明镜鉴形 美恶必见 2 类比论证 如 人欲自照 必须明镜 主欲知过 必藉忠臣 3 假设论证 如 主若自贤 臣不匡正 欲不危败 岂可得乎 4 对比论证 如 如属文之士 伎巧之徒 皆自谓己长 他人不及 若名工文匠 商略诋诃 芜词拙迹 于是乃见 5 事实论证 如 至于隋炀帝暴虐 臣下钳口 卒令不闻其过 遂至灭亡 虞世基等 寻亦诛死 探究平台 求谏 中所反映的谏官制度在当今有何积极意义 我的观点 参考示例 任贤纳谏 是唐太宗实行的各项制度政策中最重要的一条 也正是这种虚己纳谏与任贤使能的做法 才减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乡美景的描绘写景作文(12篇)
- 2025年4月福建厦门市思明区部分单位联合招聘非在编人员考试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参考
- 我的老师:一位充满智慧的人写人作文10篇
- 2025福建福州市事业单位招聘772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菏泽市定陶区公开招聘教师(4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届河南省豫西名校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一)英语试题(解析版)
- 2025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区事业单位招聘3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
- 2025年齐鲁医药学院公开招聘40名高层次人才(长期招聘岗位)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河南周口市中医院招聘研究生117人模拟试卷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
- 2025贵州黔西南州民政局公益性岗位招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典优)
- DHCP课件讲述教学课件
- 一国两制课件
- 隔震支座安装施工方案
- 中药生物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2024年武汉商学院公开招聘辅导员笔试题含答案
- 捶草印花课件
- vin码打印管理办法
- 银行反电诈培训课件
- tesol考试的样卷及答案
- DB32-T 5156-2025 零碳园区建设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