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1页
六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2页
六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3页
六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4页
六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划线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国殇(shng) 诡谲(ju) 商於(y) 睥睨(p n)B . 伫立(zh) 稽首(q) 迸射(bng) 镗鞳(tng t)C . 脚镣(lio) 罪孽(ni) 眩目(xun) 污秽(hu)D . 驰骋(chng) 虐待(n) 鞭挞(t) 都(yng)尹2. (2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吴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与朱元思书是吴均给友人的信的一部分,也是一篇精美的写景短文。B .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C . 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D . 消息和新闻特写都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都要抓住新闻事件的片段展开。3.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由于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热播,让“都教授”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B . “518”盐城名特优产品展销会上,东台西瓜、惠民酱油、硕集百叶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引起了众人的关注。C . 4G视频通话、4G视频点播、高清“电子警察”等4G业务已经逐步为人们熟知和了解。D . 南京青奥会火炬传递将采用网络传递,力求简约而隆重、开放而创新。二、 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11分)4. (11分)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热播的文化益智类节目。节目通过演播室现场比赛的方式,重温经典诗词,深受观众的喜爱,并在社会上掀起了学习古诗词的热潮。为此,某校开展了题为“走进中华诗词”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1)中国诗词大会徽标的设计被广大网友点赞,请你根据下图徽标说说其设计的妙处。(可以从构图、书法、寓意等方面选择一个角度答题)(2)为了更好地宣传此次活动,请你根据下面的示例,拟写一则宣传标语。示例:赏中华诗词,品生活之美。(3)酷爱古典诗词的李静同学积极参加诗词比赛,可在最后一轮遭到淘汰,她情绪低落。作为好朋友,你该如何安慰她?(要求:语言简明,表达得体。劝说中至少引用一句恰当的诗词)(4)活动中某同学写了一则新闻稿,但有两处存在语病,请你帮他修改。为了弘扬传统文化,【A】近日,市滨江中学积极开设“走进中华诗词”活动。学校结合“书香校园”创建工作,充分利用橱窗、黑板报、主题班会进行传统文化的宣传。【B】通过此次活动,让广大学生对中华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A】处划线句子中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_”一词改为“_”;【B】处划线句子成分残缺,应将“_”一词删去;三、 语言表达 (共2题;共2分)5. (1分)从下面词语中任选三个写一段连贯的话,描写一个同学的外貌,抓住主要特征表现性格,并使用一种修辞手法。厚实 嬉闹 束手无策 沉默寡言 炯炯有神。6. (1分)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下联: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下联:四、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7. (6分)默写填空: (1)_,燕然未勒归无计。(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学而不思则罔,_。(论语十二章) (3)千嶂里,_。(范仲淹渔家傲) (4)_,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 咏梅) (5)宋代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在武陵春中独辟蹊径,抒发内心沉重的哀愁的句子是:_,_。 (6)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时,人们常引用出师表中的一句名言:_,_。(诸葛亮出师表) (7)离别时,诗人往往诗兴大发,请写出一句表达离愁别恨的诗句。_,_。 五、 名著阅读 (共1题;共5分)8. (5分)走进名著。 (1)下面关于相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长篇小说简爱,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主人公简爱在桑菲尔德庄园找到了一份家庭教师的工作。B . 格列佛游记中“绳上跳舞”这种游戏,是在特别重大的节日专门表演给皇帝、皇后和首相看的,皇帝还预备下奖品作为对一些人的特殊恩典。C . 水浒传中涉及鲁达的情节较多,下列事件正确排序是: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火烧瓦罐寺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D . 小说童年通过“我”幼年时代痛苦生活的叙述,实际反映了作家童年时代的艰难生活及对光明与真理的不懈追求,同时也展现了19世纪末俄国社会的广阔社会画卷。(2)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江姐,近来你好像很忙我早就想找你谈谈。”“今天,我就是专门来听你谈的呀!”江姐温和地笑了。“好吧,”A歇了一下,也笑了。他解释说:“我反正是谈挺进报”江姐宁静地坐着,点点头,“你谈吧。”“我觉得,刻钢板和印刷,由两个人做不太方便,最好把它合起来,给一个人干。”“你早就这样想过吗?”A从这句问话里,感到江姐对这个建议很有兴趣,他心里很是高兴。这个想法,在A的脑子里,已经酝酿了好久。以上语段中的A是谁?他(A)认为“刻钢板和印刷”最好给一个人干,有哪些理由?六、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15分)9. (5分)请根据相关信息,写出对应的内容。 “出为名相,处为名贤;乐在人后,忧在人先。经天纬地,阙谥宜然,贤哉斯诣,轶后空前。”(苏轼)“中国历史上有些知识分子是文武双全,不但能够下笔千言,而且是知兵善战。他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毛泽东)以上两段文字是对同一个人的评价,请问是对谁的评价?10. (10分)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一段话,以说服爸爸不用陪自己考试。要求语言连贯、得体,100字左右。 爸爸:还有一段时间就要体育中考了,我打算考试那天请个假,陪你一起度过人生第一个难关。等你考试结束了,我再带你回来。此时,你该如何劝说爸爸?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11. (6分)阅读王昌龄的送魏二,完成下列小题。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注】本诗写于王昌龄贬龙标尉时。(1)“江风引雨入舟凉”一句中的“凉”字有什么含义? (2)最后两句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八、 对比阅读 (共1题;共13分)12. (13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在文中的意思。臣之妻私臣_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_(2)下列各组语句中划线的字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 ) A . 由此观之 投诸渤海之尾B . 皆以美于徐公 以其境过清C . 乃下令:“群臣吏民 乃重修岳阳楼D .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行者休于树(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两个句子。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此所谓战胜于朝廷。(4)“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说明了什么? (5)文中写的臣子向君王进谏并被采纳的故事,这印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的什么说法?( ) A .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B . 人恒过,然后改C .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D .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者也九、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13. (8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道情源于唐代的九真承天等道曲。南宋开始用渔鼓和简板作为伴奏乐器,所以也叫“渔鼓”。至清代,道情同各地民间音乐结合,形成了同源异流的多种曲艺形式。明代,道情开始在泰州地区流行。至清代,用当地方言说唱,并吸收了本地民歌的许多曲调,成为泰州地方曲种之一 , 流传更为广泛。清道光时期,泰州一带有三位杨姓道情艺人,名噪一时,有“三阳(杨)开泰”之誉。后来逐步以泰州为中心,在江淮地区和沿江农村传布,称为“泰州道情”。新中国成立后,泰州成立了道情协会,有会员300余人。泰州道情唱词雅俗共賞,文人唱此显示高雅,劳动者唱此消愁解闷。曲调易学易记,爱唱者甚多,随着听众增多,出现了大批以此卖艺糊口的职业艺人。表演形式古老简朴,演唱时,渔鼓抓于左手弯内,右手击打鼓面,左手击打简板,打击一阵后便开始演唱,有时夹有道白,有时全是唱歌,无论走街或登台,马上便会引来男女老少驻足细听。(节选自泰州曲艺艺术,有删改)(1)结合选文内容完成填空。“泰州道情”是泰州地方曲种之,源于唐代的道曲,吸收了_的许多曲调,用_来说唱,以_为伴奏乐器。(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段中划线的“同源异流”,形象地说清了全国各地的道情之间的联系。B . 第段中划线的“之一”和“余”,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C . 第段划线句,列举三位杨姓道情艺人名噪一时的例子,说明当时道情在泰州广泛流传。D . 第段按时间顺序说明,第段主要按空间顺序说明。(3)结合第段内容,说说泰州道情广为流传的原因。 14. (21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回忆鲁迅郁达夫和鲁迅第一次的见面,不知是在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我对于时日地点,以及人的姓名之类的记忆力,异常的薄弱,人非要遇见至五六次以上,才能将一个人的名氏和一个人的面貌连合起来,记在心里但地方却记得是在北平西城的砖塔胡同一间坐南朝北的小四合房子里。记得那一天天气很阴沉,时间仿佛是在下午的三四点钟。那时候,鲁迅还在教育部里当佥事,同时也在北京大学里教小说史略。我们谈的话,已经记不起来了,但只记得谈了些北大的教员中间的闲话,和学生的习气之类。他的脸色很青,胡子是那时候已经有了;衣服穿得很单薄,而身材又矮小,所以看起来像是一个和他的年龄不大相称的样子。他的绍兴口音,比一般绍兴人所发的来得柔和,笑声非常之清脆,而笑时眼角上的几条小皱纹,却很是可爱。房间里的陈设,简单得很;散置在桌上,书橱上的书籍,也并不多,但却十分的整洁。他送我出门的时候,天色已经晚了,北风吹得很大;门口临别的时候,他不晓说了一句什么笑话,我记得一个人在走回寓舍来的路上,因回忆着他的那一句,满面还带着了笑容。鲁迅到上海的时日,照理应该在十八年的春夏之交;因为他于离开厦门大学之后,是曾上广州中山大学去住过一年的;他的重回上海,是在因和顾颉刚起了冲突,脱离中山大学之后;并且因恐受当局的压迫拘捕,其后亦曾在广州闲住了半年以上的时间。他对于辞去中山大学教职之后,在广州闲住的半年那一节事情,也解释得非常有趣。他说:“在这半年中,我譬如是一只雄鸡,在和对方呆斗。这呆斗的方式,并不是两边就咬起来,却是振冠击羽,保持着一段相当距离的对视。因为对方的假君子,背后是有政治力量的,你若一经示弱,对方就会用无论哪一种卑鄙的手段,来加你以压迫。 因而有一次,大学里来请我讲演,伪君子正在庆幸机会到了,可以罗织成罪我的证据。但我却不忙不迫的讲了些魏晋人的风度之类,而对于时局和政治,一个字也不曾提起。”在广州闲住了半年之后,对方的注意力有点松懈了 ,他就迅速地整理行囊,乘其不备,而离开了广州。人虽则离开了,但对于代表恶势力而和他反对的人,他却始终不会忘记。所以,他的文章里,无论在哪一篇,只教用得上去的话,他总不肯放松一着,老会把这代表恶势力的敌人押解出来示众。对于这一点,我也曾再三劝过他不要上当。因为有许多无理取闹,来攻击他的人,都想利用他来成名。但他的解释,却很彻底。他说:“他们的目的,我当然明白。但我的反攻,却有两种意思。第一,是正可以因此而成全了他们;第二,是也因为了他们,而真理愈得阐发。他们的成名,是烟火似地一时的现象,但真理却是永久的。”在这自由大同盟活动的期间,对于平常的集会,总不出席的鲁迅,却于每次开会时一定先期而到;并且对于事务是一向不善处置的鲁迅,将分派给他的事务,也总办得井井有条。从这里,我们又可以看出,鲁迅不仅是一个只会舞文弄墨的空头文学家,对于实务,他原是也具有实际干才的。说到了实务,我又不得不想起我们合编的那一个杂志奔流名义上,虽则是我和他合编的刊物,但关于校对,集稿,算稿费等琐碎的事务,完全是鲁迅一个人效的劳。他的做事务的精神,也可以从他的整理书斋,和校阅原稿等小事情上看得出来。一般和我们在同时做文字工作的人,在我所认识的中间,大抵十个有九个都是把书斋弄得乱杂无章的。而鲁迅的书斋,却在无论什么时候,都整理得必清必楚。他的校对的稿子,以及他自己的文章,涂改当然是不免,但总缮写得非常的清楚。直到海婴长大了,有时候老要跑到他的书斋里去翻弄他的书本杂志之类;当这样的时候,我总看见他含着苦笑,对海婴说:“你这小捣乱看好了没有?”他总是一边谈着笑话,一边先把那些搅得零乱的书本子堆叠得好好,然后再来谈天。记得有一次,海婴已经会得说话的时候了,我到他的书斋去的前一刻,海婴正在那里捣乱,翻看书里的插图。鲁迅一见着我,就大笑着说:“海婴这小捣乱,他问我几时死;他的意思是我死了之后,这些书本都应该归他的。”鲁迅的开怀大笑,我记得要以这一次为最兴高采烈。听这话的我,一边虽也在高笑,但暗地里一想到了“死”这一个定命,心里总不免有点难过。尤其是像鲁迅这样的人,我平时总不会把死和他联合起来想在一道。这事情,大约是在他去世之前的两三年的时候;到了他死之后,在万国殡仪馆成殓出殡的上午,我一面看到了他的遗容,一面又看见海婴仍是若无其事地在人前穿了小小的丧服在那里快快乐乐地跑 ,我的心真有点儿绞得难耐。可是从此一别,我就再也没有和他作长谈的幸运了。(1)填空 提起鲁迅,我们会想起他自嘲中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_。(2)鲁迅“做事务的精神”体现在哪些事上?请简要概括。 开会时先期而到, 井井有条地完成任务;_;稿子校对,缮写清楚;_。(3)作者开篇强调自己记忆力异常薄弱,而后却又详细地介绍了与鲁迅第一次相遇时的诸多情况,其用意是什么?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作分析。 (4)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语句。 在这半年中,我譬如是一只雄鸡,在和对方呆斗。这呆斗的方式。并不是两边就咬起来,却是振冠击羽,保持着一段相当距离的对视。(5)文中结尾写到“可是从此一别,就再也没有和他作长谈的幸运了”,请结合文章内容,体会其中饱含着作者哪些情感? 十、 作文 (共1题;共5分)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