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三基培训笔记.docx_第1页
2012三基培训笔记.docx_第2页
2012三基培训笔记.docx_第3页
2012三基培训笔记.docx_第4页
2012三基培训笔记.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年 “三基”培训学习笔记中医基础理论时间:2012年3月5日地点:二楼会议室主讲人:XXX参加人员:全院医生内 容:肾脏生理功能 气血津液相互关系肾脏生理功能1、肾藏精-指肾具有封藏和贮存人体之精气的作用。精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的盛衰决定着子代的禀赋,对子代的体质具有重要的影响;后天之精是由脾胃化生并灌溉五脏六腑的水谷之精,剩余部份则贮藏于肾。(1)促进生长发育:肾所藏之精为生命之本,在人的生长壮老已的过程中志着主导作用。(2)主生殖:肾精是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又能促进生殖功能的成熟,对繁衍后代起着重要的作用。(3)化生血液:肾藏精,精能生髓,精髓又可以化血。(4)抵御外邪:肾精还具有抵御外邪而使人免于患病的作用。2、肾主水-指-主持和调节水液代谢的作用。(1)促进脏腑的水液代谢:肾气及肾阴、肾阳对水液代谢过程中各脏腑之气的功能,尤其是脾肺之气的运化和输布水液的功能,具有促进和调节作用。(2)生尿和排尿作用:水液供谢过程中,各脏腑形体官窍代谢后产生的浊液,通过在焦水道下输于肾或膀胱,在肾气的蒸化作用下,分为清浊两部分,清者回吸收,浊者排出体外。3、肾主纳气:指肾气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以防止吸吸表浅的作用。气血津液相互关系气、血、津液是人体内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也是脏腑组织器官和经络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气、血、津液三者虽然各有特点,但它们在功能活动方面,是互相协调,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气与血的关系气与血的生成,来源于水谷精微和肾中的精气,有赖于肺、脾、肾等脏的功能活动。气的主要功能是温煦、推动;气属阳;“气为血之帅”。血的主要功能是营养、滋润;血属阴;“血为气之母”。(一)、气为血之帅,指血在其生成及运行的过程中,始终离不开气。气能生血 由饮食物转化成水谷精微,再由水谷精微转化成营气和津液,再由营气和津液转化成血液,离不开气的运动变化。气盛则化生血的功能自强,气虚则化生血的功能自弱。气能行血血属阴主静,气属阳主动,血液的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有赖A心气的推动B肺气的敷布C肝气的疏泄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淤。气能摄血血液能在血脉中运行而不溢出脉外,依赖气的固摄功能。血液之所以能正常循行于脉管之中而不致溢出脉外,是依靠气对血的统摄作用。(二)、血为气之母。血是气的载体,为其提供营养。气是活力很强的物质,要依附于血和津液才能在体内存在。如果气失去依附,就会浮散无根而出现气脱现象。二、气与津液的关系 气与津液在性质、形态和功能活动等方面有许多不同,而在生成、运行和输布等方面,则又有不少共同之处,它们均来源于水谷精微,都能运行全身。(一)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依靠于气的运行,离不开肺、肝、肾、三焦、膀胱等脏腑的气化功能。如果有关脏腑气化功能失司,可导致津液的病变,或为化源不足,或为水液的停聚,或气虚不能固摄而致津液流失过多。(二)另一方面,如果津液的停聚,会阻碍气的流通,影响脏腑的气机;津液大量耗损,也可使气随之而散脱。三、血与津液的关系血与津液都是液体,都以营养,滋润为主要功能。所以二者都属阴。津液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血中的一部分,如渗出脉外,就成为津液。由于津液和血可以相互转化,因此有津血同源之说。在病理上,如果失血过多或突然大出血,血管外的津液渗入到血管中,补充血液容量;同时由于血管外的津液大量渗入血管内,致津液不足,出现口渴、尿少等。严重的伤津脱液,影响血液的化源。在治疗上,对于出血病人不使用发汗的方法,对于多汗津亏的病人,不使用破血和放血治疗方法。2012年 “三基”培训学习笔记中 药 学 时间:2012年6月15日地点:二楼会议室主讲人:XXX参加人员:全院医生内 容:祛风湿药特点及临床中的应用 1、乌梢蛇性善走窜,能搜风邪,透关节,通经络,尤善治病深日久之风湿顽痹风湿顽痹风湿顽痹风湿顽痹。 2、独活新久风湿痹证均可应用,但因其主入肾经,性善下行性,故更善治腰膝、腿足关节疼痛属下部寒湿者。 3、秦艽虽味辛、苦,但辛散而不峻烈,苦而不甚燥热,质偏润性平而无伤阴之弊,对风湿痹证,寒热新久均可配伍应用,故有“风药中之润剂风药中之润剂风药中之润剂风药中之润剂”之称。 4、紫苏、黄芩、桑寄生均能治胎动不安,但紫苏主在行气,黄芩主在清热清热清热清热,桑寄生能补肝肾而安胎。 5、水肿和脚气与水湿之邪有关,防己、五加皮与青风藤均能利水,且青风藤又能通行经络,木瓜能通络化湿,故这些药物均可用治水肿、脚气。 6、独活的功效是袪风湿,止痛,解表。治疗风寒湿痹,风寒挟湿表证,少阴头痛少阴头痛少阴头痛少阴头痛。 7、治疗水肿、脚气的药物有:A.麻黄 B.木瓜 C.防己 D.五加皮 E.香薷 木瓜既能袪湿又能舒筋,防己、五加皮、香薷均能利水消肿,虽麻黄亦能利水消肿,但其主在治疗风水水肿。因而答案应选BCDE。 8、川乌的功效是袪风湿,温经止痛。使用注意有a、孕妇忌用;b、不宜与贝母类、半夏、白及、白蔹、天花粉、瓜蒌类同用;c、内服一般应炮制用,生品内服宜慎;d、酒浸、酒煎服易致中毒,应慎用。 9、木瓜与蚕沙均能治疗风湿痹证,吐泻转筋。木瓜又能治脚气水肿,蚕沙又能治风疹湿疹。10、防己有汉防己与木防己之分,两者均有袪风湿,利水功效;但汉防己功偏利水消肿,木防己功偏袪风湿止痛。 11、威灵仙辛咸温,归膀胱经。辛能散,温能通,且性猛善走,通行十二经,既能袪风湿,又能通经络而止痛,为治风湿痹痛要药.2012年 “三基”培训学习笔记中 药 学 时 间:2012年9月11日地 点:二楼会议室主讲 人:XXX参加人员:全院医生内 容:平肝熄风药物特点及临床应用1、天麻性平,治疗肝风内动,惊痫抽搐,无论寒热虚实皆可配伍应用,为治眩晕头痛之要药。既能平息内风,又可祛除外风。2、地龙善于通行经络,常与补气活血药配伍,治疗中风后气虚血滞,经络不利之半身不遂,口眼喎斜。3、羚羊角主含角质蛋白,其有效成分不容易煎出,且又为贵重药材,故入汤剂时,应另煎二小时以上,以保证药效及节省药材。4、天麻、钩藤能平肝阳止头痛,天麻又能祛风通络止痹痛,羌活、僵蚕均能祛风止头痛,但蜈蚣性善走窜,搜风,通络止痛力强,常用治风湿顽痹及顽固性头痛。5、钩藤入汤剂宜后下,因其有效成分钩藤碱不耐高温,久煎则使药效降低。6、龙胆草,夏枯草能清肝火,五者分别可治肝火或肝阳上亢之眩晕头痛,但钩藤既能清肝热,又能平肝阳,故治疗肝火上攻或肝阳上亢眩晕头痛,宜选用钩藤。7、代赭石药用是赤铁矿的矿石,质地重坠,并含微量砷,故孕妇宜慎用。8、治疗胃气上逆之呕吐,呕逆、噫气宜用代赭石,冶疗痰火郁结之痰核、瘰疬、瘿瘤宜用牡蛎:代赭石质重性降,为重镇降逆要药,善于降胃气而止呕吐、呃逆、噫气。牡蛎味咸,能软坚散结,常用治痰核、瘰疬、瘿瘤。 9、全蝎、蜈蚣、剌蒺藜、罗布麻、均有毒性。10、钩藤、蝉蜕皆药性寒凉;归肝经。钩藤具有清热、凉肝、定惊之功效;蝉蜕具有凉肝息风之功效。二药同用,可治小儿惊啼、夜啼。11、代赭石、磁石皆质重沉降,具有平肝潜阳、纳气平喘功效。12、薄荷、砂仁气味芳香,皆含挥发油,久煎则药效减弱;大黄含蒽醌衍生物,生用泻下力强,久煎则药效降低;钩藤含钩藤碱,不耐高温,久煎药力减弱。故四者入煎剂宜后下,以保证药效发挥。2012年 “三基”培训学习笔记专科技术 时 间:2012年12月2日地 点:二楼会议室主 讲 人:XXX参加人员:全院医生内 容:耳针操作技术学习耳针是采用针刺或其他物品(如菜籽等)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1.评估:1.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1.2耳针部位的皮肤情况。 1.3女性患者的生育史,有无流产史,当前是否妊娠。 1.4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1.5心理状况。2、目标:遵照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3.禁忌症耳部炎症,冻伤的部位,以及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4.告知耳针局部有热、麻、胀、痛感。5.物品准备治疗盘、针盒(短毫针等)或菜籽等,碘酒、酒精、棉签、镊子、探棒、胶布、弯盘等。6操作程序:6.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6.2遵照医嘱,选择耳穴部位并探查耳穴。 6.3体位合理舒适,严格消毒,消毒范围视耳廓大小而定。6.4一手固定耳廓,另一手进针,其深度以刺入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度。留针。6.5为使局部达到持续刺激,临床多采用菜籽、王不留行籽、磁珠等物,附在耳穴部位,以小方块胶布固定,俗称“埋豆”。留埋期间,嘱患者用手定时按压,进行压迫刺激,以加强疗效。6.6起针后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涂以碘酒或酒精消毒,预防感染。6.7操作完毕,安排舒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