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9 古诗词鉴赏D卷_第1页
鲁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9 古诗词鉴赏D卷_第2页
鲁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9 古诗词鉴赏D卷_第3页
鲁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9 古诗词鉴赏D卷_第4页
鲁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9 古诗词鉴赏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鲁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9 古诗词鉴赏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主旨情感 (共10题;共79分)1. (7分)阅读宋杨万里的新柳一诗,回答问题。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注】且莫:亦可作“切莫”,相当于“千万不要”。只:只有,只留下。引:延伸。(1)诗中紧扣文题中“新”字的一句诗是:。(2)请你说出诗中 “引”字的表达效果。(3)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2. (6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题目。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1)清人冯班云曾经称赞这首无题,说其“妙在首联”,请你分析首首联妙在何处?(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两句抒发了怎样的情感?3. (10分)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枯藤老树昏鸦”一句写出了什么样的秋末之景?有什么作用?(2)“断肠人在天涯”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作者借此句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 (10分)阅读答题。【甲】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乙】 东栏梨花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1)【甲】词从表达方式上看,上片重在_;下片重在_。(2)【乙】诗的前两句写出了梨花的哪些特点?(3)【甲】词中的“亲射虎”“遣冯唐”的典故分别表达什么意思?(4)【甲】词【乙】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苏轼一生著述丰富、风格各异,请你再写两句他其它作品中的名句。5. (7分)诗歌鉴赏。谢亭送别(唐)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1)本诗前两句中“ _”一字写出了友人的离去,“_”一字暗示行舟速度之快。(2)本诗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6. (6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用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1)诗中的第二句中,“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2)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7. (4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念奴娇赤壁怀古1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2。故垒3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4 , 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5。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6当年7 , 小乔初嫁了8 , 雄姿英发9。羽扇纶巾10 , 谈笑间、强虏11灰飞烟灭。故国神游12 ,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13。【注释】 1念奴娇:词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等。2风流人物:以才华、业绩,成为震撼一时、为众所企慕的人物。3故垒:过去年代残存的营垒。4乱石崩云:形容乱石纵横,似天上的云块崩落。“崩云”又作“穿空”。5雪:形容浪花之白。6公瑾:周瑜字公瑾。7当年:当时。8小乔:周瑜妻。其实此时周瑜已结婚十年,言“初嫁”,系言其少年得志。9雄姿英发:谓周瑜体貌非凡,言谈卓绝。英发,指言谈不凡,识见卓绝。10羽扇纶巾:儒将不披甲胄的便装打扮,显得风神潇洒,举止雍容大度。羽扇,取白色鸟羽制成。纶巾,配有青丝带的头巾。11强虏:又作“樯橹”。12故国神游:“神游故国”的倒文。故国,指古战场。13“一尊”句:举酒以酬江月。酹,以酒浇地,表示祭奠。此句为自慰、解脱之意。念奴娇又名酹江月,即由此得名。(1)为划线字注音。羽扇纶_巾,谈笑间、强虏_灰飞烟灭。人间如梦,一尊还酹_江月。(2)解释下列语句。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3)根据要求摘录语句(各一句),并作简析。写景:_赏析:_写人:_赏析:_言情:_赏析:_(4)有人认为:苏轼的这首词是以怀周瑜为由,抒自己的感叹失意。你以为呢? 8. (10分)古诗文阅读。乡村四月【宋 】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1)这首诗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子规、 , 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2)细细品读,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9. (15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作者王安石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中唐代的两位分别是_、_。 (2)分析诗的第一句和第二句在写法上的特点,并指出其作用。(对每句诗都要从写法和作用两个方面去分析。) (3)对“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两句诗做简要分析。 10. (4分)阅读下面一首古诗 , 按要求回答问题。春 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诗歌首联写诗人春之所见,其中“ _”字写出了怵目惊心之景,“_”字写出了满目凄然之景。(2)“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二、 描述画面 (共4题;共40分)11. (10分)阅读蒋士铨的岁暮到家一诗,完成后面小题。岁暮到家蒋士铨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注岁暮:年终。及辰:及时,指在年底前赶到家。寒衣:御寒之衣。低回:徘徊(hui)。有纡回曲折之意,这里指回答母亲问话时复杂的心态。风尘:这里比喻纷乱的社会或漂泊江湖的境况。(1)诗人着重刻画了慈母的形象,具体表现在怜、 、 等动词上。(2)从尾联中看出诗人怎样的心情?(3)和本诗一样,孟郊的 一诗也通过细节描写刻画母亲的爱心,都选择寒衣针线这一母爱的寄托物来抒情,其中末句“谁言寸草心, ”意味更为深长。12. (10分)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燕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故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小题1】对诗歌内容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A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从词中的“塞下”“霜”等词语可以看出。B“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不是“大雁从衡阳飞走了”。C这首诗既表达了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感情。D这首诗感情悲观而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小题2】根据诗意,请回答下面两个问题。(4分)词上阕写景或叙事,下阕抒情言志。这首词上阕写什么景?有什么特点?下阕抒发的感情是:。(1)对诗歌内容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 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从词中的“塞下”“霜”等词语可以看出。B . “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不是“大雁从衡阳飞走了”。C . 这首诗既表达了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感情。D . 这首诗感情悲观而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2)根据诗意,请回答下面两个问题。词上阕写景或叙事,下阕抒情言志。这首词上阕写什么景?有什么特点?下阕抒发的感情是:。13. (10分)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感情?(2)请赏析“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妙处。14. (10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相关问题。田 家郑獬田家汩汩流水浑 , 一树高花明远村。云意不知残照好,却将微雨送黄昏。【注释】浑:这里是满的意思。残照:夕阳。(1)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流水汩汩、高花满树的景象,其中“ ”字尽现田园清朗的意境。(2)云本无知,诗人却怨云“不知”。这看似无理的抱怨,蕴含诗人怎样的感情?三、 品味炼字 (共3题;共27分)15. (10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破陈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这是辛弃疾写给好友陈同甫的一首词,全词以“壮”语贯穿始终。B . 上阕有对沙场点兵军容的描绘,并用“秋”字给整个场面增添肃杀之气。C . 下阕写出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理想追求,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D . 全词采用写实的手法,真实生动地描绘出一位忠勇善战的将军形象。(2)请结合词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来分析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6. (7分)阅读下面的诗词,回答后面小题。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这首词的作者是 _代的_。(2)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八 百 里 分 麾 下 炙,五 十 弦 翻 塞 外 声。(3)这首词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7. (10分)(2015安顺)阅读古诗,回答问题。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这首诗的作者是清末著名思想家、文学家_(人名)。(2)这首诗中划线句子是怎样写“离愁”的?(3)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四、 名句赏析 (共2题;共17分)18. (10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伊州歌王维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余。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送邢昂处士南游范仲淹落落崆峒一大儒,四方心逸忆江湖。东南赖有林君复 , 万里清风去不孤。【注释】荡子:指丈夫。崆峒:山名。林君复:北宋著名隐逸诗人。两首诗都借“清风”抒情,但所抒发的情感却不同,请简要分析。19. (7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的题。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1)有人说词人很善于运用反义词,如“疏”“骤”,“肥”“瘦”。请你在两组反义词中任选一组加以赏析。(2)整首词表达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五、 表现手法 (共3题;共24分)20. (8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后面问题。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1)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的思想感情 。(2)说说“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写景的妙处。21. (6分)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这时_朝诗人_的代表作,体例上属于_诗,内容上属_之作。(2)这首诗的颔联展现了一副怎样的画面?请用简洁优美的语言把颔联的画面描绘出来。(3)残夜将尽未尽之时遥望东海,一轮红日正在升起,旧年将尽未尽之时,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江上,这写出了怎样的生活哲理?22. (10分)阅读杜甫的绝句二首(其二),完成下列各题。绝句二首(其二)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注释: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做。(1)这首诗写的是(时节)的景色,表达了诗人的感情。(2)请自选角度,简要赏析诗中画线句子的妙处。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 主旨情感 (共10题;共79分)1-1、1-2、1-3、2-1、2-2、3-1、3-2、4-1、4-2、4-3、4-4、5-1、5-2、6-1、6-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