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课堂须防“飘”而不实在笔者听过的语文课中,不乏精品好课,也有相当一部分不能尽如人意。其中较为普遍的现象是,课上得太“飘”。何谓“飘”?“飘”,本意为“随风摇动或飞扬”,引申为“轻浮,不踏实”。现代汉语中含有“飘”字的词多有摆动、浮动、流散、摇曳、游荡的意思。以“飘”形容对语文课的感觉,是说课上得不扎实、不到位、不饱满,或如断线的风筝,或似脱缰野马,或像水中浮萍,或若山中云雾。笔者将其概括为四相,即散而无神,浅而无根,乱而无序,淡而无味。散而无神方向失控先说散而无神。“神”是什么?“神”就是精神,即事物的主宰、统帅,也指主旨、宗旨。说一节课上得散而无神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对文本的解读过于涣散,不聚焦,不完整,缺少“篇”的整体感;二是指课堂总体设计无重心、无主帅,好似面面俱到,却又面面不到。更多的时候,这两种情况是交织重叠在一起的,故统称为“散”。这种“散”表现在对文本的解读上,有三种情况:一是偏解。所谓偏解,是指当文本出现可能有多种解读结果的时候(这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常遇到),不能联系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反而将多解中不太适合学生的那一种作为“主解”。比如柳叶儿这篇课文,是赞美、欣赏童心童趣,领会作者对柳叶的感恩之心,还是强调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将语文课变成忆苦思甜教育?再比如散步一文,是定位在赞美亲情,表达对生命延续的感慨?还是感叹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显然,对两篇课文的前一种解读定位相对恰当,后者则或有些偏离课文本意,或偏离学生实际。二是“旁解”。所谓“旁解”,就是以目标文本作为一个点、一个话题放开去,脱离了目标文本,也可以称作“漂移”或“放飞”。这种解读还戴着一顶漂亮的帽子,即“拓展”。三是“肢解”。所谓“肢解”,是忽视文本阅读的整体性,阅读中只抓住所谓的重点段落,而置课文其他重要内容于不顾的做法。这是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解读,显然与课标中“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的要求相违背。对文本解读的失误,自然带来了课堂教学整体设计的“跑偏”,失去了对方向的掌控,这就非“飘”不可。浅而无根脱离传统次说浅而无根。什么是语文教学的“根”?小而言之,一篇课文的“根”就是用以表情达意的语言材料的最基本单位,即字和词。脱离了对这些在文中起关键作用的字词的理解,去分析课文内容及主旨,就只能是浮光掠影,难以深入,显然无根;大而言之,就语文课程而言,汉语并无古代现代之分。这是因为,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是一种语言的两个不同时代概念的表述,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之间有着难以割断的天然血脉联系。古代汉语孕育、滋养着现代汉语,现代汉语凝聚着古代汉语的精气神。古代汉语的凝重洗练、典雅庄肃、简洁明快,铸就了现代书面语言的内在神韵。因此,古代汉语就是现代汉语的根,脱离了对古汉语的源流回溯,对现代汉语文本的理解必定是肤浅的。就教学方法而言,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创造积累了汉语教育的优良传统。这些传统经过实践的长期检验,顺应汉语文教育的特点,体现了先人对语文教学规律的认知和把握,是珍贵的教育财富,也是现今语文教育方法之根。就教学内容而言,语文中蕴含着博大恢宏的中华民族文化,追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因此,我们要在汉字、汉语、汉文化框架中诠释语文课程。在这里,语言与文化是融为一“体”的,此“体”体现着人文性,是本,是根,而工具性则体现了“用”。以上这些,无不聚焦于课堂之上,有根则实,无根则虚,无根必“飘”。乱而无序不得要领再说乱而无序。这里所说的“序”,主要是针对一篇课文的解读顺序而言。做任何事情,须守规矩,循次序,即所谓循序渐进。做事如此,读书亦然。而有些教师则随心所欲,随欲而教,将完整的课文随意拆解,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乱而无序。宋代教育家朱熹将读书无序视为一患,认为“学者所患,在于轻浮,不沉着痛快”,他主张“凡读书须有次序,且如一章三句,先理会上一句,待通透,次理会第二句,第三句待分晓,然后将全章反复细经玩味,如未通透,却看前辈讲解,更第二番读过,须见得身分上有长进处,方为有益”。而“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读书别无法,只要耐烦仔细,是第一义”。读书“切不可容易躁急,厌常喜新,专拣一等难理会无形影的言语,暗中想象,杜撰穿凿,枉用心神,空费目力”。这些主张既是读书法则,也是语文教育经验之谈。文本解读之“乱”必然造成课堂教学的“无序”。而课堂教学的“乱而无序”只是一种现象,其实质是“用心躁也”。心浮气躁,必不得课文门径而入。虚头巴脑,如何不“飘”?淡而无味缺失文化最后说淡而无味。好的语文课讲究上得“有味道”,什么味道?有人说是“语文味”,而笔者觉得这个“味”应该是“文化味”,即语文课堂文化,就是力求在课堂上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这种“文化味”怎么体现?它应该体现在目标定位,体现在内容取舍,体现在学习方式,体现在教师的仪态风度和言谈举止。这些都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语文教学基本功。所谓“基本”,就是必不可少;说它是“功”,就要达到相当的水平,具备相当高的造诣,比如对文本的解读功夫,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的诵读功夫,达到或接近书法水平的板书功夫,准确生动、妙语联珠、引人入胜的表达功夫,等等。通观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师的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合同或协议的制定和管理办法
- 护师护理考题题库及答案解析
- 各大医院护理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地铁安全员答题题库及答案解析
- 夫妻感情不合离婚协议书
- 农村客运从业人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部门级安全培训教育试题及答案解析
- 个人借款协议书
- 南充的会计从业考试及答案解析
- 公司餐饮协议书
- 乡镇卫生院管理制度
- 洗车店卫生管理制度
- JT-T 495-2025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产品质量检验抽样方法
- 2025-2030中国铜软连接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高一上册第一次月考数学学情检测试题
- 2025年印刷行业趋势分析报告
- 劳动教育的跨学科融合
- 2025年中考英语高频词汇表
- 《钠离子电池简介》课件
- 十八项核心制度
- 《水的组成说课课案》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