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2中美知识产权谈判.doc_第1页
案例2中美知识产权谈判.doc_第2页
案例2中美知识产权谈判.doc_第3页
案例2中美知识产权谈判.doc_第4页
案例2中美知识产权谈判.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案例2:中美知识产权谈判 最近几年来,中美贸易磨擦频繁,诸如美国对华制裁、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地位、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准人、纺织品非法转口、美中对外贸易逆差、美国对中国输往美国的产品实施反倾销调查等等,接连不断。有关这些磨擦的谈判曾几度陷入僵局,又几度起死回生,最终达成协议。中美之间有关知识产权争端的谈判同样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一、争端的导火线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引起了世界的瞩目。同时,为加快同世界经济的接轨,中国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完成了一些发达国家通常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得以完成的立法历程。同时,中国政府也不断加强执法体系的建设,通过司法和行政两个途径坚决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不可否认,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制度在我国也仅有10年的历史,在全国人民中加强保护知识产权法律意识还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我国知识产权侵权问题在有些地区比较突出,对此国内的权利人也有自己的见解。 尽管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美国对中国的压力仍不断升级,动辄挥舞其“特殊301条款”大棒,以贸易报复相威胁。美国微软公司1974年贸易法301条款(1988年又改为“特殊301条款”)规定,美国贸易代表有权将没有对美国的知识产权给予充分有效的保护和未对持有知识产权的美国人给予公平的市场准人的国家,列为重点国家,经过6个月的调查,谈判达不成协议则实行贸易报复。美国曾用此大棒对付过巴西、印度,还曾把欧盟、印尼、泰国等列为“重点观察国家”。1991年11月美国将我国列为重点国家,并宣布了15亿美元的报复清单,后经磋商解决。1994年6月30日,美国再次将我国列为重点国家,对所谓中国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进行调查,并扬言,在6个月里一经调查属实,就将实行贸易报复。二、高昂的要价自美国将中国列入“重点观察国家”之后,中美两国就知识产权保护就开始展开谈判。其实,中美两国在是否保护知识产权的问题上是没有根本分歧的,问题是,美国对中国保护知识产权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所取得的举世公认的进展熟视无睹,片面夸大个别中国企业侵犯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美国贸易代表坎特甚至指责中国“至今不愿采取必要措施保护美国的知识产权”,近年来,中国“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已愈加恶化”,并将这场争端同中国要求恢复关贸总协定地位联系起来说:“如果中国不在版权上满足美国的要求,美国就很难支持它复关”,以此来要挟中国作出让步。并开出了包括许多干涉我国立法、司法和内政等无理要求在内的要求中国作出让步的要价单,例如,美方要求中国立即关闭29个CD厂;每周打击两次侵权行为并向美国报告直到美国满意为止;修改民法,对涉外案件的一审期也改为与美国人一样的6个月;修改诉讼费的收取办法,变按比例收取为固定费用;取消涉外商标代理;国家版权局对国家机关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面向美国政府报社、侦探所等;每季度向美国报告一次中国查处侵权的情况;立即授予各知识产权行政部门搜查、没收、销毁侵权产品和设备的权力等等。面对美方的漫天要价和不断地施压,我方代表团根据我国的法律和有关的国际公约,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在关系到我国家内政和国家尊严的问题上,绝不让步;在其他问题上,则保持着充分的灵活性。就这样,从1994年6月30日到1994年12月31日这一段时间;双方共进行了七轮磋商,终于由于美方态度僵化强硬,谈判最终破裂。三、报复和反报复 就在1994年行将结束时,美国贸易代表坎特单方面宣布,如果中国不能在1995年2月4日之前满足美方提出的有关保护美国知识产权方面的要求,美国将对中国实行贸易制裁。坎特公布的这份总价值约28亿美元的中国商品清单,其中电子产品986亿美元,木材和家具6亿美元,陶瓷制品176亿美元,以及鞋子、玩具、箱包等中国出口美国的主要商品。一旦制裁措施生效,美国将对这些来自中国的商品征收高达100的惩罚关税。 针对美国宣布准备采取对中国报复性的贸易制裁,中国政府毫不示弱,作出了迅速而激烈的反应,拟就了初步反报复清单征求意见:第一,对于进口产于美国的各种游戏机、游戏卡、录音带、激光唱盘、烟酒、化妆品加征100关税;第二,暂停进口产于美国的电影片、电视片及其录像、激光视盘;第三,暂停与美国音像制品协会、国际知识产权联盟、商业软件联盟的贸易合作关系;第四,暂停受理美国音像制品、制造公司在华设立分支机构或办事处的申请;第五,暂停受理对美国化学、药品制造商根据中国化学药品行政保护条例所提出的申请;第六,暂停受理美国公司正在进行的选择大型汽车合资项目的谈判;第七,暂停受理美国公司所属子公司在华设立投资公司的申请。这些报复措施拟于美国正式对中国出口产品进行报复时生效,公告确定的征求意见的最后期限为1995年1月31日。就在美、中两方先后宣布报复制裁清单后的一个多月,双方又坐到了谈判桌前,但这轮谈判历经10天,双方依然未能达成协议。尽管中方在此轮磋商中,表现了极大诚意,就专利、商标、产权等多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同时,为了尽早消除双方在知识产权方面存在的分歧,中方在商定各具体条款时,表现了充分的灵活性。但由于美方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有些甚至超出了此次谈判的范畴,致使谈判无法继续进行。1995年2月3日,中美知识产权的谈判再度破裂。 2月4日,坎特单方面公布了对我国出口美国的电子、家具、自行车等价值108亿美元的产品实施贸易报复,该措施将于2月26日生效。同一天,我国以牙还牙,立即公布了对美国的反报复措施,提高了某些产品的进口关税;暂停影视产品的进口;暂停受理开办投资公司的申请等等。以上措施将与美国对我国出口产品贸易报复措施生效时生效。双方紧张对峙的局面,到了一触即发的时候。四、两败俱伤的报复无论是从最初公布的美国对华贸易报复清单,还是其后“缩水”了的报复内容,如若美国真的对华实行报复,对中国有关的企业影响是很大的。从最初的28亿美元到后面的108亿美兀报复金额,都不是一个小数目,会影响一大批生产企业,肯定将会对我国经济造成较大的损失。即使从中美贸易额上作一简单分析,也可看出报复对谁的影响更大。我国对美出口300多亿美元,进口才10多亿美元,如果双方真的关起门来,对中国的影响之大是显而易见的。美中贸易之间的巨大的逆差,一直是令美国最为头疼的,长此以往,美国难以承受。而知识产权产品的出口又是美国的强项和增长较为迅速的领域,所以美国对此非常关注也是可以理解的,其要求保护知识产权同样是符合情理的。由此我们也不难明了美国要求保护知识产权和打击侵犯其知识产权的行为的决心之大,在一定程度上是很难动摇的。当然,中国对美国采取的反报复措施,对美国影响也较大,尽管中国对美国:实行反报复,具体涉及到多大的贸易额和资金数字,难以作出具体的统计,但稍加估计一下,数目也不小,如对美国的各种游戏机、游戏卡、录音带、激光唱盘、烟酒、化妆品加征100的关税,以及暂停进口美国产的电影片、电视片及其录像带和激光唱盘等等,这些在中美贸易中的比重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因此对美国来说无关痛痒;但暂停与美国音像制品协会、国际知识产权联盟、商业软件联盟的贸易合作关系,这作为一种无形的报复,虽难以用数字来统计其具体影响程度,但确实能影响到美国的利益。因为随着中国产业的高科技化,诸如高技术软件等知识产权方面的贸易额将越来越大。再加上中国反贸易报复清单中的第4条、第5条、第6条、第7条,一条比一条厉害。因为,事情很简单,控制住对华投资,便抑制住了美国对华的出口。以汽车工业投资为例,如果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华投资20亿美元,就必然带动十几亿美元的美国设备产品的对华出口。所以,这后几条措施加起来,至少影响到美国约10亿美元的对华投资,也必然影响到美国几十亿美元的对华出口。综上分析,美国的报复可以说是直接的,现实的,它抓住了中国在中美贸易中中国有着巨大顺差,中国产品对其有着较大的依赖度的弱点。因此,在相互报复中,中国在对进口产品的限制方面,没有什么有杀伤力的武器,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美国在谈判中才态度强硬,不肯让步。而中国的反报复可以说是间接的、长远的,尽管中国对从美国进口的商品没有直接的报复手段,但中国是个潜在的,而且越来越接近现实的大市场,而这个大市场是许多竞争者觊觎已久的;因此,美国要是放弃了,欧洲和日本就要来占领。而占领了这个大市场,美国就可以在国内创造许多就业机会,就可以救活许多美国濒危企业,更主要的是可以带动美国的对华出口。所以,将美国公司拒之门外,确实是对美国利益最要害的一击,美国不能不对中国的反报复措施予以认真考虑。因此,在这场贸易报复与反报复战中,中国不能对美国的要求置之不理,因为中国的产品对美国的市场有依赖;同样,美国也不能有所顾忌,它不能完全置中国这个大市场于不顾。总之,两国交恶,对谁都不利。所以与其两败俱伤,不如以和为贵。 五、原则下的妥协正是考虑到上述因素,就在1995年2月4日美方单方面宣布了对华贸易报复措施的同时,美国贸易代表坎特大使致信外经贸部部长吴仪,邀请中国派团去华盛顿恢复谈判并建议2月13日进行两国知识产权磋商。 2月5日,吴仪部长复函坎特大使,同意美方建议,并提出在北京举行磋商。就这样,在离正式实施制裁的2月26日还有11天的2月15日,中美两国谈判代表在北京就知识产权问题举行了第九轮磋商。经过艰难困苦的谈判,双方就在制裁要正式实施的前夜,中美两国代表2月26日在北京终于达成了协议。但这次中美知识产权磋商未签订协议,而是中方全面介绍了“有效保护及实施知识产权的行动计划”由外经贸部吴仪部长与美国贸易代表坎特以换函的形式结束了这场中美知识产权磋商和一触即发的贸易战。 在这场谈判中,中方坚决驳回了美国企图干涉我国司法、立法和国家主权的无理要求,但在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对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的打击、外国人在中国建立音像制品合资企业和复录企业、取消音像制品的进口数量限制方面作了重申和让步。国内外对这次中美知识产权总问题的圆满解决,给予了积极的肯定,普遍认为中美两国都是赢家。第一,避免了一场一触即发的贸易战,使中美两国的经贸关系避免了走向对抗。美国停止了对我国108亿美元大宗出口产品征收高达100关税的报复措施,减少了对我国经济造成的损失。第二,保证了我国出口美国的市场,从而可以继续扩大出口,进一步发展对外贸易。第三,对台、港、澳地区的稳定有积极影响。 第四,为全面改善中美经贸关系以及全面关系的改善奠定了基础。第五,对我国复关和加入WTO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坎特表示,中美双方要以务实积极的态度推进中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其创始国。第六,执行知识产权法律,有力制止知识产权侵犯行为,有利于我国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六、论和启示 从谈判学的角度而言,美国在这次中美知识产权谈判中,凭借“特殊301条款”这个有力武器,以美对中有巨额贸易逆差和保护美国知识产权为理由,态度强硬,漫天要价,大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气势,而中方在谈判中始终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在原则问题上决不让步,在非原则问题上则保持较大的灵活性,以期以小的让步来化解中美之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