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河溶镇中心小学 尹祖全教学目标1熟练地朗读课文,认识8个生字。2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3搜集黄河资料,激发学生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教学重点 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教学难点 理解造成黄河变化的原因学情分析 本课的学习对象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我们的孩子对黄河的了解只是停留在零散的图片或新闻中,对黄河的发展变化知之甚少,对黄河文化的感受不深。因此,增进对黄河的了解,培养对黄河的感情,有利于促进他们的认知,这是上好本课的情感基础。另外,学生都会上网、具有收集和整理信息的初级能力,这为教学中广泛进行交流提供了可能。教法 讲授教具 课件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情境导入1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对于黄河,你有哪些了解?学生交流所查的资料。2老师也准备了一些资料,请大家欣赏。(出示黄河资料)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蜿蜒东流,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9省、区,注入渤海。干流全长5464公里(1万多里),水面落差4480米。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含内流区面积4.2万平方公里)。过渡:是什么原因导致黄河从“中华民族的摇篮”变为“中华民族忧患”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3(课件出示课题)出示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说说原来的黄河是什么样子的?现在又是什么样的?(出示朗读要求)2检查词语。(出示生字词语)有些字不是生字,但读音容易出现错误,这样的字应反复强调。(出示易错读音)“域”字应读“y”,不能读“hu”;“衍”字应读“yn”,不能读“yn”;“构”字应读“gu”,不能读“gu”;“蚀”字应读“sh”,不能读“sh9”;“频”字应读“pn”,不能读“png”。3.理解词语。(出示词语意思)摇篮:指发源地。高原:海拔较高、地形起伏较小的大片土地。叫苦不迭:不停地叫苦。生息繁衍:生活、养育后代。忧患:困苦患难。流域:一个水系的干流和支流所流过的整个地区。河道:河水流经的路线,通常指能通航的河。河床:河流两岸之间容水的部分,也叫河槽或河身。植被:覆盖在某一个地区地面上、具有一定密度的许多植物的总和。关键:对情况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悬河:河床高于地平面,远远看去好像悬挂在空中,故称悬河。三、自主学习,理解课文1第几自然段写了变化前的黄河的样子?(生读第三自然段)2.读了这段话,你的感受是什么?说说你在文字的背后看到了什么? 3.让我们怀着对母亲的爱,深情的读这一段。齐读。4.课文通过与淮河流域作比较写出了黄河变化前的样子,作者正是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巧妙的写出了黄河变化前的自然状况,你们想看一看往日的黄河吗? 一边看一边想,昔日的黄河是什么样的? 5.美吗?(美)原来的黄河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原来的黄河是这样的美,我们的祖先才选择在这里生息繁衍,所以我们才称它为母亲河,那么黄河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出示问题)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5自然段,想想黄河发生了那些变化? (出示句子)可是一查黄河近2000年来的“表现”,却叫人大吃一惊。黄河在近2000年间竟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课文第一自然段列出了黄河泛滥的具体数字(2000年、1500多次、26次)列数字是常见的说明方法,这不仅仅是一些数字,从这些数字中我仿佛看到了(黄河两岸的人民在洪水中挣扎,看到了他们家破人亡,听到了孩子的哭号)6.你还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黄河变坏了?(出示句子)“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下游河道中。”(作者列举了很多数字:16亿吨、12亿吨、4亿吨,具体而形象地说明了泥沙大,作者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列数字)唐代刘禹锡也曾用“九曲黄河万里沙“的诗句来说明黄河含沙量大。请同学们一起把这个句子读一遍。7.黄河还发生了哪些变化?句子:问题就出在这4亿吨悬河。(什么是悬河呢?(出示悬河图片)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怎能不让我们心痛。我们不禁要大声问:黄河变成这样,这是为什么?看看今日的黄河。(出示现在黄河的图片)8.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第六自然段,找出黄河变化的原因。(出示读书要求)9.生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思考:新中国成立后,科学家们为治理黄河设计了那些方案?(出示问题)(出示治理方案)管住泥沙、保护森林,恢复植被、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兴修水利,这些方案可以防止水土流失,达到根治黄河的目的。这么多方法,课文中用了一个词“数管齐下”其中都围绕着治黄的关键“管住泥沙”。治理黄河的希望和梦想终将实现。10.学习了这一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