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 14王安石变法课件(选修1).ppt_第1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14王安石变法课件(选修1).ppt_第2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14王安石变法课件(选修1).ppt_第3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14王安石变法课件(选修1).ppt_第4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14王安石变法课件(选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中外古代史上的重大改革 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4讲王安石变法 一 北宋出现 积贫积弱 的原因 北宋中期 社会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 在农业 手工业和商业方面 都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 但同时却出现了 积贫积弱 的局面 最终被少数民族政权所灭 其原因有 1 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到王安石变法前夕 大官僚 大地主霸占的土地竟占北宋全部耕地面积的70 以上 地主隐瞒土地 少纳赋税 官僚可以减免赋税 结果国家减少了大量的赋税收入 2 北宋重文轻武 通过科举考试 起用大批官僚 扩大统治基础 结果造成了庞大的官僚机构 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官俸开支与日俱增 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一 北宋出现 积贫积弱 的原因 3 赵匡胤为加强中央集权 从地方军队中挑选精壮士兵编入禁军 为缓和农民的反抗 采用募兵 养兵的办法 结果军队的数目越来越多 军费开支越来越大 加重了财政负担 4 北宋的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 半数禁军驻扎京师 半数屯驻边境 驻边禁军三年一轮换 造成兵不识将 将不识兵 严重地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在与辽 夏的战争中屡次失败 二 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及内在联系 1 相同点 1 背景相同 都是北宋中期出现严重社会危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2 目的相同 直接目的是为了解决社会危机 根本目的都是在于维护封建统治 3 性质相同 都是封建地主阶级进行的改革运动 是对封建统治政策所作的内部调整 4 结果相同 都因遭到大官僚 大地主的反对而失败 5 特点相同 都在当时的皇帝支持下自上而下进行的 改革进程具有曲折性和复杂性的特点 2 不同点 1 中心内容不同 庆历新政是以调整吏治为中心 王安石变法是以理财为中心的 2 改革程度不同 庆历新政只是局部调整 王安石变法是全面改革 3 历史地位不同 王安石变法的作用和影响比庆历新政要大得多 王安石能够针对北宋统治错综复杂的积弊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 这种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 王安石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3 内在联系 庆历新政虽然失败 但为王安石的全面改革奠定了基础 二 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及内在联系 二 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及内在联系 二 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及内在联系 第 1 问 背景分析 注意材料中的 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 风俗日以衰坏 王安石认为其因在于 患在不知法度 不法先王之政故也 因此 他主张 法先王之政者 法其意而已 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 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 解析 二 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及内在联系 第 2 问 梁启超从利弊两个方面对王安石变法予以了评价 较为客观 其评价阅读材料概括归纳即可 综合以上材料 说明改革要取得成功要注意哪些因素 实际就是从变法中所取得的经验教训 根据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教训是 改革要把握时机 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 选用德才兼备的人才 改革要循序渐进 权衡政策的利弊 处理好动机与效果的关系 解析 二 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及内在联系 1 背景 北宋中期财力困穷 风俗衰坏 法度不彰 基本主张 法先王之政 意 实行变法 讲究治财之道 理财以富国 2 评价 在肯定变法的前提下 指出变法存在的缺陷 因素 改革要把握时机 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