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模拟试题.doc_第1页
高三历史模拟试题.doc_第2页
高三历史模拟试题.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历史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项符合要求。每题4分,共12题48分)我国封建经济发展随着江南的开发呈现重心南移的特点。据此回答12题:1、江南第一次得到显著开发并开始赶上北方是在( )A、秦朝时期 B、三国时期 C、南北时期 D、隋唐时期2、五代十国和南宋时期,南方经济再次获得了显著发展,其共同原因是( )南方战祸较少,相对稳定 许多中原人民流落到江南,增加了劳动力 统治者采取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 对外贸易发达,推动了经济发展A、 B、 C、 D、战国秦汉时期,我国思想界发生了剧烈变化,据此回答35题3、战国秦汉时期,思想领域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主要原因是( )A、 新兴封建制度在全国范围确立B、 汉朝吸取秦朝“焚书”、“坑儒”很快灭亡的教训C、 儒家思想不断发展并形成思想体系D、 地主阶级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4、在战国时期兴盛一时的法家学派后来衰败下去,主要是因为其理论( )A、不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B、不利于确立中央集权制度C、没有反映地主阶级的利益 D、不借鉴古代统治方式5、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发挥主要是( )A、民贵君轻 B、劳心者治人 C、君权神授 D、罢黜百家我国历史上的分裂、统一与民族关系密切相关,据此回答68题:6、十六国时期结束的主要标志是( )A、拓跋珪建立北魏政权 B、苻坚统一黄河流域C、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D、前秦淝水之战的失败7、(唐蕃会盟)碑文曰:“维大唐开元二十一年,岁次壬申,舅甥修其旧好,同为一家。往日初通和好,远降文成公主入蕃。以后景龙二年,重为婚媾,金城公主因兹降蕃。自此以咸与维新,帝式藏用,不违阙旨。”下面对上述材料中反映出的唐蕃之间关系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双方的友好始于唐朝初期 B、唐朝设行政机构管辖吐番C、双方有战有和,和是主流趋势 D、双方靠姻亲关系加强联系8、元朝时我国民族融合最主要的原因是( )A、元朝经济的繁荣 B、元朝时南北人口的迁徙C、元朝与南宋的战争 D、元朝完成国家的统一9、对影响清朝中期扬州画家绘画特色的社会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中国传统绘画技艺发展的结果 B、封建经济高度繁荣的结果C、对封建专制主义残酷统治的反叛 D、反清复明思想艺术化的表现19世纪60年代,列强对华政策和清朝政局发生一系列变化,据此回答1011题:10、清政府从传统“理藩”向近代外交转化的标志事件是( )A、1861年辛酉政变后清政府“借师助剿” B、中央设立专门机构,主管对外事务C、洋务派发起洋务运动,学习西方 D、允许西方列强的公使进驻北京11、辛酉政变后,西方列强放弃“中立”,主动与清政府合作的主要目的是( )A、落实不平等条约的条款 B、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C、拉拢洋务派,打击顽固派 D、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12、下列有关中国近代企业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欧风美雨的产物 B、利用了工业革命的成果C、有官办、商办等形式 D、属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二、非选择题(13题22分,14题30分,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汉兴,接秦之弊,轻田租,十五而税一。”汉仪注:“民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赋钱,人百二十为一算,为治库兵马。”“民年七岁至十四岁出口赋钱,人二十三,二十钱以食天子,其三钱者,武帝加口钱,以补车骑马也。”汉民凡二十三以上为正卒,每一岁当给郡长官一月之役。其不役者,为钱二千入于官,以雇庸者。材料二:“凡赋税之治有四:一曰租、二曰调、三曰役,四曰杂徭。课户每丁租粟两石。其调随乡土所产绫、绢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凡丁岁役二旬,无事则收其庸,每日三尺。有事而加役者,旬有五日免其调,三旬则租调俱免。”材料三:两税之立,则异于斯(指先王制赋入之法)。唯以资产为家,不以丁身为本,资产少者则其税少,资产多者则其税多。材料四:丁口之榆赋也,其来久矣。至我朝雍正年间因疆吏奏请以次摊丁入亩,于是输纳征解,通谓之地丁,或曰丁随地起。是古来天布之征,口率之赋,一切取之农夫,昔杨炎并租庸调为两税而丁口之庸钱并入焉。明嘉靖后行一条鞭,均徭、里甲与两税为一。丁随地起,非权兴于今日,变曰通其变,使民不倦而已。唯是米谷者,田之所产;银者,商贾之所流通。地粮犹兼输米,丁赋各兼米豆,实则皆银。我朝定制百余年矣,地丁之外,分毫无取焉,后之谋者曰,亦善守成规焉可矣。回答:据上述材料,我国封建社会前期的赋税制度征税标准是什么?何时发生了什么变化?据材料一和二,说出我国封建社会的赋税种类中,哪种负担最重?并说明理由。据材料四反映,到雍正年间,所有赋税都“实则征银”了,这体现了什么历史现象?说出上述材料反映的赋税制度演变的趋势,并指出其意义。14、有的史学家称鸦片战争是“通商战争”,认为这场战争是英国为维护贸易而进行的。请结合战前中英矛盾评论其观点。高三历史模拟试题答案一、 选择题1、C 2、B 3、D 4、A 5、C 6、C 7、B 8、D 9、C 10、B 11、A 12、D二、 非选择题13、以人丁为主要征税标准。唐朝两税法起,以土地和财产为主要标准。(4分)劳役最重。(2分)材料一说,23岁以上成年人服役一个月相当于钱二千,而每年交算赋仅一百二十钱。材料二说,凡丁每年服劳役二旬即20天,而调和租各相当于劳役15天。(4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一条鞭法后,用银两收税成为定制。(4分)征税标准由人丁为主逐渐转化为土地为主;征收形式由役、物为主逐渐转化为以货币为主。(4分)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松驰,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4分)14、中英矛盾的产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需要占有广大的殖民地。(4分)为占领中国这个大市场,夺取中国的原料,英国必然要征服中国。(4分)由于中国的自然经济和实行闭关政策,正当的贸易中,英国处于入超。(4分)为扭转贸易不利局面,英国保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