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20年中考物理一模试卷C卷(4).doc_第1页
新人教版2020年中考物理一模试卷C卷(4).doc_第2页
新人教版2020年中考物理一模试卷C卷(4).doc_第3页
新人教版2020年中考物理一模试卷C卷(4).doc_第4页
新人教版2020年中考物理一模试卷C卷(4).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2020年中考物理一模试卷C卷(4)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0分) (共12题;共36分)1. (3分)在水平地面上,用50N的水平拉力拉重为100N的小车,使小车沿水平方向前进了5m,这时拉力所做的功是( ) A . 50JB . 250JC . 750JD . 0J2. (3分)关于声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B . 噪声不是物体振动产生的C . 中考期间,考场周围“禁止鸣笛”,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 . 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3. (3分)小明和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同学对实验过程和装置发表了下列不同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 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木块被拉动的距离是无关的B . 匀速拉动木块时,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C . 斜面的坡度越小,斜面的机械效率越大D . 匀速拉动时,木块要克服摩擦力做有用功4. (3分)家用电吹风主要由带扇叶的电动机和电热丝组成,为了保证电吹风的安全使用,要求:电吹风不吹风时,电热丝不能发热;电热丝不发热时,电吹风仍能吹风下列电路中符合要求的是( ) A . B . C . D . 5. (3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中,小明同学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与该现象所反映的规律相同的是( ) A . 试衣镜B . 放大镜C . 照相机D . 投影仪6. (3分)图中的四幅图选自中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试弓定力”中弓的重力与秤砣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 . 赶稻及菽中牛拉犁的力大于犁拉牛的力 C . “透火焙干”中把湿纸贴在热墙上可加快纸中水分升华 D . “炒蒸油料”中在同一灶台上同时炒和蒸可提高能源利用率 7. (3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滑轮组,在相同的时间内用大小相同的力F1、F2分别把同一重物提升到相同的高度,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力F1做功的功率大B . 甲滑轮组的额外功较大C . 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高D . 甲、乙两个滑轮组的总功相同8. (3分)关于能量和能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电能必须通过消耗一次能源才能得到,是二次能源B . 我们今天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能源C . 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有时是有方向性的D . 自然界的能量是守恒的,它既不能创生,也不会消灭9. (3分)如图所示,托盘天平处于平衡状态,则左盘物块的密度是( ) A . 1.4gcm3B . 2.0gcm3C . 3.5gcm3D . 7.0gcm310. (3分)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酒精在标准大气压下熔化和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固态酒精是非晶体B . 在 时,酒精处于液态C . 酒精温度计可以用来测量沸水的温度D . 酒精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11. (3分)家庭电路中,下列情形可能引起熔丝熔断的是( ) A . 插座的零线火线接反B . 两只白炽灯串联连接C . 电器金属外壳未接地D . 同时使用大功率电器12. (3分)根据欧姆定律公式I=可以导出R= , 由公式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 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B . 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中电流成反比C . 导体电阻的大小是由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中的电流共同决定D .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中的电流无关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共10题;共20分)13. (2分)如图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物体的长度为_cm。14. (2分)微信是时下广为流行的一款手机软件,微信信息是手机利用_进行传播的。 15. (2分)田野里油菜花盛开,走在田埂上闻到沁人的花香,这说明分子_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_(选填“引”或“斥”)力,若把水分子看成一个小球,水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 1010m,合_m。 16. (2分)如图是某恒温箱工作原理的简化电路图,R是一个热敏电阻。当温度降低时,热敏电阻R的阻值变小,电磁铁的磁性_。(选填“增强”或“减弱”)当温度低于设定值时,触点3与触点_(选填“1”或“2“)接触,恒温箱处于加热状态。 17. (2分)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垂直地射到镜面上,反射角为_度,保持入射光方向不变,为使图示所在位置的眼睛能看到反射光,平面镜应逆时针旋转_。 18. (2分)小强将重200N的物体水平地面上匀速推动6m,用时10s,水平推力恒为25N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_N,物体运动的速度是_。 19. (2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由3节新干电池组成,电流表的示数为0.18 A,灯L1两端的电压为2.5 V,则电压表的示数是_V;通过灯L1的电流是_A,通过灯L2的电流是_A。20. (2分)家用电能表的盘面上,标有3000R/kWh的字样,当接入一个用电器正常工作时,1min内电能表的转盘转了15转,则该电器消耗的实际功率是_W。 21. (2分)著名的“木桶理论”告诉我们: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所以又被称为“短板效应”,已知一个从底部向上逐渐变粗的水桶,如图所示。桶壁上最长的木板长为0.5m,最短的木板长为0.2m,桶底内部底面积为4102m2 , 桶底厚度不计,当桶内装最多水时,桶底受到水的压强为_Pa,桶底受到水的压力F与桶中水的重力G的大小关系为F_G(选填“大于”、“等于”、“小于”)。如果此时将质量为54g,体积为20cm3的实心物体缓慢放入水中,当物体浸没到水中时,水桶溢出水的重力为_N。 22. (2分)若将20只相同的小灯泡串联接在220 V的电路中,每只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_V,若将20只相同的小灯泡并联接在110 V的电路中,每只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_V。 三、 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共1题;共4分)23. (4.0分)如图所示电路中,已知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L的规格为“6V3W”,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30,R0为定值电阻。 (1)小灯泡L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为多少? (2)只闭合开关S1和S2 , 将变阻器滑片从最左端a向右滑动,当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4时,小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则电源电压是多少? (3)只闭合开关S1和S3 , 当滑片置于a时,电压表示数为6V,电流表示数为0.2A,此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为1.2W,当滑片向右滑动到另外某个位置时,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仍然为1.2W,试求在这个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I。 四、 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共2题;共4分)24. (2分)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1)如图甲所示,小明在房间的A点通过平面镜看到了坐在客厅沙发上衫B点的爸爸,请画出 此现象的光路图。(2)如图乙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杠杆上挂有重为G的物体,请画出使杠杆在图中位置静止时最小力F的示意图。 25. (2分)如图所示,为了让杠杆静止在图中位置,请画出在A点所施加的最小动力F及其力臂L 五、 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6.0分) (共3题;共16分)26. (5.0分)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将实物连成如图甲所示.(1)实验电路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在接错的导线上画“”,然后另画一根导线使电路连接正确; (2)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的示数几乎为零,电压表示数约为电源电压,其故障可能是_; (3)实验过程中,当电压表示数为1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A; (4)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_;(5)此实验中,不能用小灯泡代替定值电阻进行探究,理由是_. (6)得出实验结论后,某同学还想利用本实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则应添加的实验器材有_实验中应保持_不变,得出的结论. 27. (6.0分)如图所示是小方同学用两只外形相同的蜡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_。 (2)选取相同的蜡烛,是为了便于比较像和物体的_关系。 (3)在实验过程中,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再将另一支蜡烛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后面来回移动,直到看上去跟前面的蜡烛的像_。 (4)当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20cm的A处时,玻璃板后B处的蜡烛好像也被“点燃”了;移去B处的蜡烛,将光屏放在B处,发现光屏上并没有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像。 (5)小方将玻璃板移去,在玻璃板位置放一个凸透镜,B处放光屏,发现光屏上恰好成倒立、等大的蜡烛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cm。 (6)在某次实验中,把蜡烛a放到玻璃板前,在玻璃板后的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其原因可能是_。 28. (5.0分)小红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水中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是否相等”。如图甲所示,当微小压强计的探头自然放置时,U形管中两侧液面等高。小红将探头放入水中,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如图乙所示。 (1)小红在该实验中每次都将探头放入水中的同一深度,这种研究方法在物理学习中经常用到,以下研究过程采用了这种方法的是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A . 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需要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B . 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时,一个力作用在橡皮筋上产生的效果应该与两个力共同作用在橡皮筋上时所产生的效果相同C . 用液体中假想的薄液片,来研究连通器原理(2)通过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水中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0分) (共12题;共36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共10题;共20分)13-1、14-1、15-1、16-1、17-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