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不被重视 焚书坑儒 春秋战国 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探 独尊儒术之源 儒学为何能成为正统思想 探 独尊儒术之源 汉初经济残破 百废待兴 观时代风云变换 汉初 接秦之敝 诸侯并起 民失作业而大饥谨 人相食 死者过半 天下既定 民亡盖藏 自天子不能具醇驷 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 食货志 汉文帝 汉景帝 轻徭薄赋 劝课农桑发展生产 恢复经济无为而治 与民休息 探 独尊儒术之源 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 国家亡事 非遇水旱 则民人给家足 都鄙廪庾尽满 而府库余财 汉书 食货志 经济发展 国力强盛 汉武帝 16岁登基 21岁亲政 刘彻即位时郡国形势图 诸侯坐大 威胁中央 匈奴威胁 边患不止 探 独尊儒术之源 观时代风云变换 1 经济 2 政治 3 思想 总结 儒术独尊的历史背景 时代选择了儒学 儒学适应了时代 探 独尊儒术之源 经过休养生息 经济获得了发展 国力日益强盛 王国问题 边境不宁问题突出 需要加强中央集权 儒家学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调整 整合出一套为中央集权服务的新的理论体系 感 感儒学之新 董仲舒是如何改造儒学的 改造后的儒学有哪些新的内容 天人三策 感 汉代儒学之新 情境再现 董生献策 董生一策答 陛下躬亲垂问 臣不胜惶恐 臣仅就 春秋 所学来谈谈天人相与 天者 万物之祖 万物非天不生 天子受命于天 天下受命于天子 受命之君 天意之所予也 察于天之意 无穷极之仁也 与天同者大治 与天异者则大乱 天地之常 一阴一阳 阳尊而阴卑 阳者天之德也 阴者天之刑也 德主而刑辅 君臣 父子 夫妇之义 同取诸阴阳之道 君为阳 臣为阴 父为阳 子为阴 夫为阳 妻为阴 是故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 五常之道 王者所当修饰也 五者修饰 故受天之佑 武帝一策问 朕自登基以来 屡下诏书责令各州郡举荐贤能之士 以求治国良策 举荐之人又以先生为首 必要过人之识见 请先生能不吝赐教 以舒我胸中块垒 开场白 董生献策 感 汉代儒学之新 天人感应 君权神授 实行仁政 德主刑辅 三纲五常 天者 万物之祖 万物非天不生 天子受命于天 天下受命于天子 受命之君 天意之所予也 察于天之意 无穷极之仁也 与天同者大治 与天异者则大乱 灾者 天之谴也 异者 天之威也 君权神授 人君受命于天 即君权神授 人民和诸侯都要服从天子的统治 限制君权 如果人君不行仁政 天将降下灾难来谴责和威慑 人君须遵循天道 实行仁政 统治才能持久 天人感应 天是万物的主宰 人应按天的意志来行动 神化了君主的权利 把行仁政上升到天的意志 阳尊阴卑 天地之常 一阴一阳 阳者天之德也 阴者天之刑也 君臣 父子 夫妇之义 皆取诸阴阳之道 君为阳 臣为阴 父为阳 子为阴 夫为阳 妻为阴 五常之道 王者所当修饰也 五者修饰 故受天之佑 以刑辅德 董仲舒在继承儒家德治思想的同时 又使法家的法治成为治国的合理手段 将儒法相结合 三纲五常 三纲 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 五常 仁义礼智信 确立了君权 父权 夫权的统治地位 把封建等级制度 政治秩序神圣化为宇宙的根本法则 董生二策答 今我汉家天下 开国七十余载 虽有文景之功 但承袭黄老无为之学 弊端日渐凸显 现在正是改弦更张 奋发有为之时 臣斗胆请陛下改制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诸不在六艺之科 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 因为大一统乃天地之常经 如果各师其道 各持一端 就无法维护一统 武帝二策问 先生所言甚合孤心 今朕即位以来 很想光大汉家之基业 但收效甚微 这是什么原因呢 大一统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感 汉代儒学之新 重点回扣 大一统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天人感应 君权神授 行仁政 德主刑辅 三纲五常 适应了加强皇权的需要 适应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需要 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武帝三策问 先生所言 切中我汉家之弊 但如何实施呢 董生三策答 治国之要 首在得人 得人之法 首推办太学也 太学培养贤能之士之所 是教化的本源 聘请名师 以教天下之士 朝廷也必能将天下之英才收于朝廷 武帝 先生三策 使朕茅塞顿开 先生持重 真老成谋国之士也 感 汉代儒学之新 独尊儒术的措施1 设立太学 规定儒家经典为学校的教科书 2 儒学成为朝廷选官的考查标准 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 他的手段是刑罚的裁制 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 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 结果 始皇失败了 武帝成功了 顾颉刚 罢拙百家 独尊儒术 思 文明之路 思考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影响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成为统治思想对我国产生哪些影响 积极方面 政治 儒学占统治地位 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 思想 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消极方面 儒学独尊 遏制了思想的自由发展 1 有人认为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 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 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a 荀子 董仲舒b 荀子 孟子c 商鞅 孟子d 韩非子 董仲舒 巩固训练 2 史记 载 汉武帝时 公孙弘以 春秋 白衣为天子三公 封以平津侯 该材料主要表明a 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b 平民将相大量涌现c 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d 儒学地位显著提高 巩固训练 3 儒学到了汉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主要是 a 人定胜天b 无为而治c 君权神授d 仁政思想 巩固训练 巩固训练 4 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 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a 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共 拱 之 b 以德兼人者王 以力兼人者弱 以富兼人者贫 c 诸不在六艺之科 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 d 我之出而仕也 为天下 非为君也 思 文明之路 从儒学地位的变迁中你能获得哪些启示呢 合作探究 当某种思想文化适应时代需要时 便容易被统治者所接受 也就能够有力的推动经济政治乃至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发展 思 文明之路 任何一种思想都要不断发展完善 在吸收融合诸多文化因素中丰富 否则将失去生命力 材料一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 非博士官所职 天下敢有藏 诗 书 百家语者 悉诣守 尉杂烧之 有敢偶语 诗 书 者弃市 以古非今者族 吏见不知举者与同罪 令下三十日不烧 黥为城旦 四提苦役 材料二今师异道 人异论 百家殊方 指意不同 是以上亡以持一统 法制数变 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 皆绝某道 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 然后统纪可一 而法度可明 民知所从矣 请回答 董仲舒与李斯上述主张的指导思想和社会效应有何差异 合作探究 指导思想方面 李斯的指导思想主要是废弃一切思想理论 实行彻头彻尾的愚民政策 禁锢思想 强化君主专制 董仲舒的指导思想主要是统一思想 发展儒家的思想理论体系 使儒家理论定于一尊 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局面 社会效应方面 李斯的主张摧残了思想文化 也未能维护秦的统治 董仲舒的主张促进了儒家思想的兴盛 维护了汉朝的统一与稳定 但也导致了其他思想流派的衰落 材料二 春秋 大一统者 天地之常经 古今之通谊也 道之大原出于天 天不变 道亦不变 以教化为大务 正法度之宜 汉书 董仲舒传 2 依据材料二中董仲舒的论述 指出其思想特征 结合所学知识 阐述董仲舒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4分 2 特征 强调 大一统 糅合各家思想 形成新儒学体系 影响 儒学正统地位在汉代确立 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3 综上 谈谈你对思想文化发展进程的认识 3 思想文化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化 在吸收融合诸多文化因素中发展和丰富 积极 消极 1 大一统 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概念引领下的小学体操大单元设计与实施
- 国有企业员工岗前培训测试题库及答案
- 俱乐部招聘测试题及答案
- 单位房改合同(标准版)
- 2025合同管理张阿强
- 2025年东北厨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超市商品供应合同(标准版)
- 广元国企面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小儿腹泻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中医类别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贵州黔西南州普安县县直单位、街道考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47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辽宁沈阳市近海控股集团招聘2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拼多多公司技能培训
- 写作技巧:三十六种故事创作套路
- 2025-2026学年教科版(2024)小学体育与健康二年级全一册《饮水促健康》教学设计
- 卵巢囊肿教学查房课件
- 挖机挖方合同协议书模板
- 福建省2025-2026学年福州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英语
- 道字的演变课件
- 教案2025秋形势与政策纪念抗战胜利坚定民族信念抗战胜利80周年
- 阀门安装施工组织方案(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