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学案 制作:刘红伟 审核:付晓丽 备课日期:2019.3.5第 2 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1、【课程标准】知道古代中国土地制度。2、【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我国古代主要土地制度的内容和特点,探究它对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史料搜集整理、问题探究、自主合作。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始终进行及时和恰当的评价。(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三农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3、【重难点】【重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演变及其影响。【难点】土地所有制的演变,尤其是“井田制”的瓦解。课前自主预习区一、土地制度的演变:由公有到私有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 所有。2奴隶社会(夏、商、西周):土地国有制(一切土地属于 ),即“ ”。(1)井田制的发展:产生于 ,盛行于 ,瓦解于 ,废止于 。(2)井田制的内容:周王将土地层层分封给_。井田制中有“公田”和“私田”之分。“公田”实际上为贵族占有,“私田”是劳动者的份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3)井田制的性质:国家公有名义下的_ 。(4)井田制的瓦解:时间:_时期,井田制开始走向瓦解。_时期,井田制逐渐被土地私有制所取代。表现:一方面,大量“公田”被抛荒;另一方面,“私田”逐渐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并且“_”数量越来越多。原因:A.根本原因是:春秋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井田以外的荒地被大量开垦为 。B.周室衰微,兼并战争频繁,诸侯视自己疆域内的土地为私产,土地转让关系进一步发展。C.在井田耕作的劳动力不断减少。D.税制改革:以公元前594年,鲁国首先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 。其他诸侯国也相继进行税制改革,这实际上承认了 的合法性。到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进行变法。秦国的 ,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要点点拨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税制改革基本上都是打破“公田”和“私田”的界限,按照田地的实有数量和土地的好坏收税。这些改革虽然没有明确否认井田制规定的土地“国家公有”(周王所有)原则,但在事实上承认了土地的私有权,默认了土地私有制的存在。商鞅变法促使生产关系变革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从法律上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培植新兴的土地所有者。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1)形式: 君主土地私有制:是由 掌握的那部分土地,其收入主要用于 。地主土地所有制: 成为大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土地兼并严重影响了国家的,引起社会动荡不安,统治者经常采取 的措施,限制土地的高度集中,保护。自耕农私有土地:他与地主的区别在于 (2)发展途径: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进行土地兼并,造成社会两极分化。(3)措施:抑制土地兼并目的:维护 ,巩固封建统治。措施: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 ;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 和田亩多寡收取赋税。结果:起到鼓励农民垦荒的作用,但不能真正阻止 。注:1. 封建土地私有制分为地主土地私有制、国有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三种主要形式。其中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占主要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封建土地国有制的具体形式包括均田制等。农民土地所有制虽不占支配地位,但却广泛而分散,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长期存在的基础。2.历代封建政府采取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都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其根源就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二、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1租佃关系的含义: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别人耕种,收取_ 作为收益,称为_经营方式。地主与佃农之间形成了_。2租佃关系的形成过程:通过租佃方式进行土地经营,早在 _就产生了。到_,“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的现象已比较普遍。宋代土地兼并激烈,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_的重要经营方式。土地出租时,多采取订立契约的方式,作为解决纠纷的依据。地租以_为主,又有分成租和定额租的不同。_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这与人口增加、人均占有土地数量减少有关。由于有大量剩余人口,租金被抬高,出租土地变得更加有利可图。3租佃关系的影响:在租佃关系下,虽然佃农要遭受较重的地租剥削,但对地主和国家的_相对减弱。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租佃农民通过抗租、减租斗争,争取长期甚至永久租佃土地的权利,_得到提高,这有利于农业的稳步发展。【重难点解析】1.土地兼并和均田制的关系:(1)土地兼并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引起社会动荡不安,为限制兼并,保护自耕农经济和增加政府收入而实行均田制。(2)均田制一定程度上起到抑制兼并的作用。但是未触动占田的大地主利益;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兼并的继续,政府掌握的土地越来越少,均田制也无法实行。 (3)总之,土地兼并是均田制实行的原因,又是均田制被破坏的原因,均田制是为解决土地兼并问题而实行的,但是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它。2租佃农民与自耕农的区别:(1)背景不同:前者是土地兼并的必然结果;后者是随着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以及私有土地的出现而产生。(2)身分、地位不同:前者是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往往靠租种地主的土地为生;后者是拥有部分土地,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3)前途不同:前者在明清时期与地主的依附关系相对减弱,生产积极性有所提高,有了较大生产自主权,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后者由于生产规模小,生产资料有限,自耕农经济非常脆弱,严重阻碍商品经济发展。【课堂巩固练习】1下列能够说明井田制实质的是A井田的土地归周王所有 B井田制中有公田与私田之分 C公田由贵族占有,收获物交给贵族 D公田由得到份地的农民耕种2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 A.大量公田被抛荒,私田增加 B.生产力的发展C.各国推行税制改革 D.贵族争田现象严重3.商鞅变法中“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措施的最重要意义是 A.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B.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C.打破了原来的土地疆界和灌溉系统 D.扩大了农民的占田份额4.史学家认为,公元前594年鲁国的“初税亩”是一次重大变革,因为 A.承认了私田的合法 B.扩大了作战的兵源C.争取了民众的支持 D.扩大了井田制的规模5.统治者经常采取措施限制土地兼并,其最主要的目的是:A.解决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主要矛盾 B.安抚农民,保证国家税收,稳定统治C.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发展 D.维护国家统一与稳定 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摘自诗经.小雅材料二:有煜(云兴起的样子)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摘自诗经.小雅材料三:刑侯与雍子争田,雍子纳其女于叔鱼以求其直(在争论中获胜)。及断狱日叔鱼抑刑侯,刑侯杀叔鱼及雍子于朝。 摘自国语。晋语九材料四:季孙欲以田赋(按田收取地租),使冉有访诸仲尼。仲尼曰:“吾不识也。”摘自左传.哀公十一年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制度?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种土地制度有什么特点?(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反映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是如何发生和发展的?(3)材料三说明了这一时期土地关系变化中的一个什么问题?(4)材料四表明了一个什么问题?(5)这一组记载实质上反映了一个重要的历史进程,这一历史进程是什么?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题号12345答案ABAAB6 (1)井田制。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一切土地归周王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护理考编面试试讲稿题库及答案解析
- 基金从业资格模拟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七星关区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东至安全员证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危化品从业人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口碑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及答案解析
- 保险从业考试rfc及答案解析
- 招标从业考试习题及答案解析
- 金融类从业资格证考试及答案解析
- 小儿肠粘连的护理查房
- 2025年国防教育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 增补合同协议模板
- 教师资格证(高中英语)学科知识点归纳总结
- 入团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2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题库(含答案)
- 面瘫(面神经炎)课件
- 城市道路工程质量事故
- 铁路路基大维修规则
- 四年级上册数学 线段、直线、射线、角(同步练习)人教版 (无答案)
- 当前银担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古城的保护与更新——平江历史街区讲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