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单元知识清单 一 燃烧与灭火1 燃烧 1 概念 通常情况下 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 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2 需满足的条件 可燃物 氧气 或空气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三者缺一不可 2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破坏燃烧 二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1 爆炸 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 就会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 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爆炸不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但由燃烧引起的爆炸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除了可燃性气体能发生爆炸外 可燃性粉尘 如面粉 煤粉等 也能发生爆炸 2 燃烧 爆炸 缓慢氧化的区别和联系 三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 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 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有些化学反应会放出热量 如可燃物的燃烧等 有些化学反应会吸收热量 如碳与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的反应 大多数分解反应等 2 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利用 做饭 取暖 火力发电 烧制陶瓷 冶炼金属 发射火箭等 四 燃料的合理利用1 化石燃料 1 三大化石燃料 煤 石油和天然气 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都属于混合物 其中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能源 2 天然气 主要成分是甲烷 甲烷的物理性质 无色 无味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小 难溶于水 甲烷的化学性质 能在空气中燃烧 具有可燃性 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1 燃料中的一些杂质 如硫等 燃烧时 产生空气污染物 如二氧化硫等 煤燃烧时排放出so2 no2等污染物 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 会形成酸雨 2 燃料燃烧不充分 产生一氧化碳等空气污染物 3 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炭粒 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形成浮尘 3 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 1 燃烧时要有足够的空气 2 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五 能源的利用和开发1 乙醇 c2h5oh 俗称酒精 属于可再生能源 具有可燃性 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 氢气 1 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实验室常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氢气作燃料的优点及困难 优点 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多 本身无毒 燃烧产物是水 不会对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国网福建省电力公司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笔试参考题库浓缩500题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6国家管网集团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参考试题(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培优)
- 2026国网重庆市电力校园招聘(提前批)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达标题)
- 国家管网集团山东分公司2026届秋季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西北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参考试题(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ab卷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云南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东部原油储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参考题库(浓缩500题)带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国网广西电力校园招聘(提前批)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综合题)
- 2026国家管网集团甘肃公司秋季高校毕业生招聘25人考试参考题库(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基础+提升)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华中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参考答案详解(模拟题)
- 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例分析
- 高三一调2024数学试卷
- 良好化验室操作规范培训
- 中职生心理健康讲座
- 概念验证中心管理制度
- JG/T 197-2018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
- 脑梗死护理查房流程及模板
- 外伤性肝破裂护理
- 2025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环境资源法备考题库
- 档案质量控制方法试题及答案
- 中国科技发展史与未来趋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