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 求民主的潮流 必修一 第12讲辛亥革命 目标定位 主干梳理 一 背景1 经济 清末 新政 和 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 阶级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产阶级革命派力量迅速壮大 3 思想 章炳麟 邹容 陈天华等革命知识分子宣传西方的天赋人权 学说 预备立宪 自由平等 4 组织 1 1894年 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 民主革命团体纷纷出现 2 1905年 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中国 成立 5 军事 同盟会发动的 等一系列武装起义 推动全国革命进入高潮 兴中会 同盟会 黄花岗起义 二 爆发 武昌起义1 有利时机 四川保路运动 2 革命主力 湖北新军 3 时间 1911年10月10日 4 结果 占领武汉三镇 建立 5 影响 各省纷纷响应 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立宪派 旧官僚投机革命 革命潜伏着危机 湖北军政府 三 高潮1 成立中华民国 1912年元旦 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成立 2 颁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 目的 维护共和政体 限制袁世凯独裁专制 2 内容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 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国民享有自由和权利 确立 的政治体制 实行责任内阁制 3 评价 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 性质的民主宪法 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是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里程碑 孙中山 国民全体 三权分立 资产阶级 四 结局1 1912年2月 宣布退位 清朝覆灭 2 1912年3月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窃取了革命果实 五 评价1 性质 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 功绩 1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 制度 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2 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宣统帝 君主专制 民主共和 3 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4 社会风俗发生巨大改变 剪辫 不缠足运动发展 3 局限性 辛亥革命没有完成 的任务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反帝反封建 概念阐释 兴中会与同盟会 1 兴中会 是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颁布了第一个要求以共和国取代封建君主制的革命纲领 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开始 2 同盟会 1905年由孙中山领导和组织的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思维深化 1 有人认为辛亥革命的爆发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对此你如何认识 提示 辛亥革命的发生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经济上 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政治上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组织上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思想上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军事上 一系列武装起义 2 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这一观点对吗 说明理由 提示 不对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只是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没有结束我国的封建制度 中国社会的性质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 1921年10月10日 梁启超在天津讲演 辛亥革命之意义 时说 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 只有三回 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 打破黄帝 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 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 打破了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 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 梁启超称辛亥革命是历史上第三回 有意义的革命 的依据是什么 提示 辛亥革命颠覆了专制政体 促使政治统治方式由专制向民主的转变 辛亥革命一个纲领 三民主义 两个组织 兴中会和同盟会 三大斗争 与改良派论战 黄花岗起义 武昌起义 四大成果 推翻清政府 成立中华民国 颁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轻巧记忆 通史链接 辛亥革命的历史影响 史论要旨 1 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危机加深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的产物 因而辛亥革命是一次更具完全意义上的 革命 2 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 政体 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 颁布了 等 反映了中国从专制到民主 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 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3 辛亥革命为 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民国建立以后 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 开工厂 设银行成为风气 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在短短几年内就有了显著的增长 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 4 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辛亥革命没有完成 的革命任务 也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 君主专制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民族资本主义 反帝反封建 考点探究 史料一新生的中华民国顺应世界潮流 仿照美国的政治制度 成功地将三权分立 言论自由以及共和精神 引进中国人民的政治生活 民国初的议会政治虽然屡遭挫折 但它开创的民主政治迄今为止仍是中国人民努力追求的目标 林炯如 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 史料二1912 1919年 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 投资近1亿元 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 新增资本达到1 3亿元以上 相当于辛亥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 严中平 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探究 辛亥革命的影响 史料三民国建立后 引发了以传统政治为基础的的旧有伦理与价值体系的松动 男人剪辫子 女人放足 青年离家 自由恋爱 这些社会生活的表征 实际反映的是传统价值观念开始失去在社会中的正统地位 张岂之 中国历史 晚清民国卷 史料四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 中华民国之主权 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 无种族 阶级 宗教之区别 人民有请愿 诉讼 考试 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 以参议院行之 临时大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 临时大总统总揽政务 法院依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问题 根据史料 概括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1 史料一反映了辛亥革命将美国的政治制度引入中国 开创了民主政治 促进了中国政治近代化 2 史料二反映了辛亥革命后民族工矿企业获得明显发展 促进了中国经济近代化 3 史料三反映了辛亥革命动摇了中国传统的伦理价值体系 促进了社会风俗近代化 4 史料四反映了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法制化进程 史料导读 运用多元史观评价辛亥革命的影响 1 革命史观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2 现代化史观 政治上 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了中华民国 颁布了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和自由 史论总结 经济上 提高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颁布了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法令 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思想上 促进了思想解放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 社会史观 废除了一些陈规陋习 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物质生活和礼仪习俗的变革 4 文明史观 促进了中国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 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的异同 真题研析 1 2015 浙江文综 19 从刘邦 非刘氏而王者 天下共击之 到孙中山 敢有帝制自为者 天下共击之 的历史变迁 说明 a 专制与民主构成传统社会主要矛盾b 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是世界潮流c 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起决定作用d 封建专制制度长期延续影响历史进程 b 解析 本题考查辛亥革命 民主共和思想影响 传统社会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故a项错误 材料中反映出君主专制已经不符合当时民主共和的时代潮流 故b项正确 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不起决定作用 故c项错误 封建专制制度长期延续影响历史进程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 故d项错误 2 2014 广东文综 16 下图所示为1917年山西某县教育会副会长的一则日记 该日记作为例证 可用于说明 a 维新变法的必要性b 辛亥革命的局限性c 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d 国民革命的不彻底性 解析 本题以图片的形式考查了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旨在考查学生从图片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维新变法失败于1898年 早于题目中的时间 1917年 故排除a项 国民革命开始于1924年 晚于题目中的时间 1917年 故排除d项 由图片中的信息 1917年 新知事 诣各庙拈香行跪礼拜礼 是旧官僚之行为 即可排除c项 选择b项 b 3 2013 新课标全国 卷 29 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 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a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清末新政b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c 鸦片战争 中法战争 甲午战争d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辛亥革命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迈向近代化的历程 解题关键是现代化的含义 主要指经济工业化 政治民主化 思想自由化 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经济工业化 机械化 戊戌变法倡导君主立宪 辛亥革命主张民主共和 属于政治民主化范畴 c项属于战争 d项太平天国 义和团运动从整体上阻碍了中国近代化 a b两项比较 辛亥革命显然优于清末新政 b 4 2012 福建文综 16 虽成 空壳 但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的是 a 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b 中国同盟会中华民国c 三民主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解析 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历史成果 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同盟会在辛亥革命之前 不算其成功 三民主义也不算辛亥革命的成果 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d 1 注重从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 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等方面考查辛亥革命的背景 地位和影响 2 重视辛亥革命评价的考查 考情分析 c 解析 列强加剧侵略扩张在甲午战后 不是在1900后 故a项错误 革命思想的不断传播没有被士大夫阶层所接受 他们接受的康梁的维新思想 通过改良救国的思想 他们对清政府还抱有幻想 故b项错误 1900后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失败 辛丑条约 的签订 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人们对清政府彻底绝望 促成了孙中山形象的转变 故c项正确 孙中山个人声望提高是因素之一 但不是主要因素 故d项错误 2 2016 汕头二模 1911年 康有为在一封信中指出当时时局 今只有袁 袁世凯 与南军争 如刘项之争而已 革党 革命党 亦自知无人才 不能为治也 革内讧甚 无人能作主 黄兴因无兵权 不敢为元帅 况今袁力可破革 革终不成乎 这一时局 a 为武昌起义的爆发准备了条件b 导致各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c 促使革命党人与袁世凯进行和谈d 利于袁世凯废除共和实行帝制 c 解析 材料 今只有 袁世凯 与南军争 表明袁世凯在武昌起义后复出 故a项错误 各省纷纷脱离清政府材料中没有涉及到 故b项错误 材料 革内讧甚 无人能作主 黄兴因无兵权 不敢为元帅 说明革命派内部分歧严重 材料 况今袁力可破革 革终不成乎 说明袁世凯对革命威胁最大 在这样的时局下 促使革命党人与袁世凯进行和谈 故c项正确 袁世凯废除共和实行帝制是在1915年 与材料的时间不符 故d项错误 a 解析 赋予总统 有宣战 媾和缔结条约 制定官制 官规 任免文武官员 设立中央临时裁判所 等权利 有利于迅速稳定国内局势 故a项正确 题干中只提到总统的权力 并未提到内阁 故b项错误 题干中提到的是加强总统权力 这不利于制约袁世凯权力 故c项错误 题干并未体现主权在民原则 故d项错误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签订合同时应注意的关键要点
- 2025年中外合作经营合同范本
- 2025雇佣商场销售人员合同范本
- 2025电力系统升级改造合同
- 2025司法案例《以案释法》:《合同违约》员工可拒绝履行单位单方续订劳动合同
- 2025年家电产品采购的合同范本
- 2025外籍教师聘请合同
- 2025项目合同范本
- 心血管护理考试题及答案
- 书法四级的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3年安徽省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条例训练题库211题及答案
-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介绍
- 新生儿疾病诊疗规范诊疗指南诊疗常规2022版
- 《智能投顾 大数据智能驱动投顾创新》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 职工自愿放弃社会保险协议
- SH/T 0356-1996燃料油
- 危险品管理台帐
- 抗滑桩施工方案完整版
- 常用水利规范目录
- 高级财务管理(第三版)第02章-财务估价模型概览
- 人教版(新起点)英语六年级上Unit 1《In China》单元测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