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六办公楼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书.doc

收藏

预览图
编号:70407890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77M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4-10 上传人:飞****9 IP属地:河北
12
积分
关 键 词:
某六办公楼框架结构设计 办公楼框架结构计算书 办公楼框架结构设计 框架结构办公楼设计 办公楼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书 办公楼框架结构设 计 框架结构办公楼计算书.doc 框架结构办公楼 某办公楼框架结构设计
资源描述:
六层办公楼设计 某 办 公 楼 框 架 结 构 设 计 专业:土木工程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前 言 毕业设计是大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阶段,是毕业前的综合学习阶段,是深化、拓宽、综合教和学的重要过程,是对大学期间所学专业知识的全面总结。 本组毕业设计题目为《某办公楼框架结构设计》。在毕设前期,我温习了《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等知识,并借阅了《抗震规范》、《混凝土规范》、《荷载规范》等规范。在毕设中期,我们通过所学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特别是在SARS肆掠期间,本组在校成员齐心协力、分工合作,发挥了大家的团队精神。在毕设后期,主要进行设计手稿的电脑输入,并得到老师的审批和指正,使我圆满的完成了任务,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毕业设计的三个月里,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经过资料查阅、设计计算、论文撰写以及外文的翻译,加深了对新规范、规程、手册等相关内容的理解。巩固了专业知识、提高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进行内力组合的计算时,进一步了解了Excel。在绘图时熟练掌握了AutoCAD,以上所有这些从不同方面达到了毕业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框架结构设计的计算工作量很大,在计算过程中以手算为主,辅以一些计算软件的校正。由于自己水平有限,难免有不妥和疏忽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二零零三年六月十五日 内容摘要 本设计主要进行了结构方案中横向框架2、3、7、8轴框架的抗震设计。在确定框架布局之后,先进行了层间荷载代表值的计算,接着利用顶点位移法求出自震周期,进而按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大小,进而求出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弯矩、剪力、轴力)。接着计算竖向荷载(恒载及活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 是找出最不利的一组或几组内力组合。 选取最安全的结果计算配筋并绘图。此外还进行了结构方案中的室内楼梯的设计。完成了平台板,梯段板,平台梁等构件的内力和配筋计算及施工图绘制。 关键词: 框架 结构设计 抗震设计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e design is to do the anti-seismic design in the longitudinal frames of axis 2、3、7、8. When the directions of the frames is determined, firstly the weight of each floor is calculated .Then the vibrate cycle is calculated by utilizing the peak-displacement method, then making the amount of the horizontal seismic force can be got by way of the bottom-shear force method. The seismic force can be assigned according to the shearing stiffness of the frames of the different axis. Then the internal force (bending moment, shearing force and axial force ) in the structure under the horizontal loads can be easily calculated. Afte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internal force under the dead and live loads, the combination of internal force can be made by using the Excel software, whose purpose is to find one or several sets of the most adverse internal force of the wall limbs and the coterminous girders, which will be the basis of protracting the reinforcing drawings of the components. The design of the stairs is also be approached by calculating the internal force and reinforcing such components as landing slab, step board and landing girder whose shop drawings are completed in the end. Keywords : frames, structural design, anti-seismic design 毕业设计进度计划安排: 第一周 课题调研,选题、结构方案设计 第二周 复习结构设计有关内容,借阅相关规范及资料 第三周 导荷载、计算楼层荷载 第四周 计算结构自震周期、水平地震作用大小 第五、六周 水平地震力作用下的框架内力分析、计算 第七、八周 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计算 第九周 框架内力组合分析、计算 第十周 义务劳动周 第十一周 楼层板配筋、框架梁配筋及构造 第十二周 框架柱配筋、框架节点配筋及构造 第十三周 TBSA计算及分析 第十四周 楼梯计算,整理计算书 第十五周 翻译科技资料,画图 第十六周 打印论文,准备答辩 目 录 第一部分:工程概况…………………………………………………………1 建筑地点、建筑类型、建筑介绍、门窗使用、地质条件 ……………………1 柱网与层高 ………………………………………………………………………1 框架结构承重方案的选择 ………………………………………………………2 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 ……………………………………………………………2 梁、柱截面尺寸的初步确定 ……………………………………………………3 第二部分:框架侧移刚度的计算…………………………………………5 横梁、纵梁、柱线刚度的计算 …………………………………………………5 各层横向侧移刚度计算 …………………………………………………………6 各层纵向侧移刚度计算…………………………………………………………12 第三部分: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计算 ……………………………………13 资料准备…………………………………………………………………………13 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计算…………………………………………………………14 第四部分:横向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侧移计算……23 横向自振周期的计算……………………………………………………………23 水平地震作用及楼层地震剪力的计算…………………………………………24 多遇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位移验算………………………………………………27 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28 风荷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计算………………………………………………… 第五部分: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32 计算单元的选择确定……………………………………………………………32 荷载计算…………………………………………………………………………33 内力计算…………………………………………………………………………40 梁端剪力和柱轴力的计算………………………………………………………45 横向框架内力组合………………………………………………………………46 框架柱的内力组合………………………………………………………………54 柱端弯矩设计值的调整…………………………………………………………57 柱端剪力组合和设计值的调整…………………………………………………60 第六部分:截面设计…………………………………………………………62 框架梁……………………………………………………………………………62 框架柱……………………………………………………………………………68 框架梁柱节点核芯区截面抗震验算……………………………………………78 第七部分:楼板设计…………………………………………………………82 楼板类型及设计方法的选择……………………………………………………82 设计参数…………………………………………………………………………82 弯矩计算…………………………………………………………………………83 截面设计…………………………………………………………………………87 第八部分:楼梯设计…………………………………………………………91 设计参数…………………………………………………………………………91 楼梯板计算………………………………………………………………………91 平台板计算………………………………………………………………………93 平台梁计算………………………………………………………………………94 第九部分:框架变形验算…………………………………………………96 梁的极限抗弯承载力计算………………………………………………………96 柱的极限抗弯承载力计算………………………………………………………97 确定柱端截面有效承载力Mc……………………………………………………98 各柱的受剪承载力Vyij的计算 …………………………………………………99 楼层受剪承载力Vyi的计算……………………………………………………100 罕遇地震下弹性楼层剪力Ve的计算 …………………………………………101 楼层屈服承载力系数ξyi的计算………………………………………………101 层间弹塑性位移验算 …………………………………………………………103 第十部分: 科技资料翻译………………………………………………104 科技资料原文 …………………………………………………………………104 原文翻译 ………………………………………………………………………113 第十一部分:设计心得……………………………………………………120 参考资料 …………………………………………………123 第一部分:工程概况 建筑地点:大同市 建筑类型:六层办公楼,框架填充墙结构。 建筑介绍:建筑面积约8000平方米,楼盖及屋盖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楼板厚度取120mm,填充墙采用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 门窗使用:大门采用钢门,其它为木门,门洞尺寸为1.2m2.4m,窗为铝合金窗,洞口尺寸为1.8m2.1m。 地质条件:经地质勘察部门确定,此建筑场地为二类近震场地,设防烈度为7度。 柱网与层高:本办公楼采用柱距为7.8m的内廊式小柱网,边跨为6.9m,中间跨为2.1m,首层高取3.9m,其余层取3.6m。如下图所示: 柱网布置图 框架结构承重方案的选择: 竖向荷载的传力途径:楼板的均布活载和恒载经次梁间接或直接传至主梁,再由主梁传至框架柱,最后传至地基。 根据以上楼盖的平面布置及竖向荷载的传力途径,本办公楼框架的承重方案为横向框架承重方案,这可使横向框架梁的截面高度大,增加框架的横向侧移刚度。 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 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 纵向框架组成的空间结构 横向框架组成的空间结构 本方案中,需近似的按纵横两个方向的平面框架分别计算。 梁、柱截面尺寸的初步确定: 1、梁截面高度一般取梁跨度的1/12至1/8。本方案因1/126900=575mm,截面宽度取6001/2=300mm,可得梁的截面初步定为bh=300*600。 2、框架柱的截面尺寸根据柱的轴压比限值,按下列公式计算: (1)柱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N=βFg E n 注:β考虑地震作用组合后柱轴压力增大系数。 F按简支状态计算柱的负载面积。 g E 折算在单位建筑面积上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可近似的取14KN/m2。 n为验算截面以上的楼层层数。 (2)Ac≥N/uNfc 注:uN 为框架柱轴压比限值,本方案为二级抗震等级,查《抗震规范》可知取为0.8。 fc 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对C30,查得14.3N/mm2。 3、计算过程: 对于边柱: N=βFg E n=1.325.92146=2830.464(KN) Ac≥N/uNfc=2830.464103/0.8/14.3=247418.18(mm2) 取600mm600mm 对于内柱: N=βFg E n=1.2534.56146=3628.8(KN) Ac≥N/uNfc=3628.8*103/0.8/14.3=317202.80(mm2) 取600mm600mm 梁截面尺寸(mm) 混凝土等级 横梁(bh) 纵梁(bh) AB跨、CD跨 BC跨 C30 300600 250500 300800 柱截面尺寸(mm) 层次 混凝土等级 bh 1 C30 600600 2-6 C30 600600 第二部分:框架侧移刚度的计算 一、 横梁线刚度i b的计算: 类别 Ec (N/mm2) bh (mmmm) I0 (mm4) l (mm) EcI0/l(Nmm) 1.5EcI0/l(Nmm) 2EcI0/l(Nmm) AB跨、CD跨 3.0104 300600 5.40109 6900 2.351010 3.531010 4.701010 BC跨 3.0104 250500 2.60109 2100 3.711010 5.571010 7.431010 二、 纵梁线刚度i b的计算: 类别 Ec (N/mm2) bh (mmmm) I0 (mm4) l (mm) EcI0/l(Nmm) 1.5EcI0/l(Nmm) 2EcI0/l(Nmm) ③④跨 3.0104 300800 5.4109 9000 1.801010 2.71010 3.61010 其它跨 3.0104 300800 5.4109 7800 2.081010 3.121010 4.161010 三、 柱线刚度i c的计算:I=bh3/12 层次 hc(mm) Ec(N/mm2) bh (mmmm) Ic (mm4) EcIc/hc (Nmm) 1 4900 3.0104 600600 1.081010 6.611010 2--6 3600 3.0104 600600 1.081010 9.001010 四、各层横向侧移刚度计算: (D值法) 1、底层 ①、A-2、D-2、A-5、D-5(4根) K=0.353 αc=(0.5+K)/(2+K)=0.362 Di1=αc12ic/h2 =0.3621212.771010/49002 =25112 ②、A-1、A-6、D-1、D-6、(4根) K=3.38/12.77=0.266 αc=(0.5+K)/(2+K)=0.338 Di2=αc12ic/h2 =0.3381212.771010/49002 =23447 ③、B-1、C-1、B-6、C-6 (4根) K=(2.5+3.38)/12.77=0.460 αc=(0.5+K)/(2+K)=0.390 Di3=αc12ic/h2 =0.3901212.771010/49002 =27055 ④、B-2、C-2、B-5、C-5 (4根) K=(3.34+4.5)/12.77=0.614 αc=(0.5+K)/(2+K)=0.426 Di4=αc12ic/h2 =0.4261212.771010/49002 =29552 ⑤、B-3、B-4、C-3、C-4 (4根) K=(3.34+3.38)/12.77=0.526 αc=(0.5+K)/(2+K)=0.406 Di5=αc12ic/h2 =0.4061212.771010/49002 =28165 ⑥、A-3、A-4、D-3、D-4 (4根) K=3.34/12.77=0.262 αc=(0.5+K)/(2+K)=0.337 Di6=αc12ic/h2 =0.3371212.771010/49002 =23378 ∑D1=251124+234474+270554+295524+281654+233784 =626836 2、第二~六层: ①、A-2、A-5、D-2、D-5(4根) K=4.52/(12.42)=0.363 αc=K/(2+K)=0.154 Di1=αc12ic/h2 =0.1541212.41010/36002 =17681 ②、A-1、A-6、D-1、D-6(4根) K=3.382/(12.42)=0.273 αc=K/(2+K)=0.120 Di2=αc12ic/h2 =0.1201212.41010/36002 =13778 ③、A-3、A-4、D-3、D-4 (4根) K=(4.5+3.8)/(12.4*2)=0.318 αc=K/(2+K)=0.137 Di4=αc12ic/h2 =0.1371212.41010/36002 =15730 ④、B-1、C-1、B-6、C-6 (4根) K=(2.5+3.38)2/(12.42)=0.474 αc=K/(2+K)=0.192 Di5=αc12ic/h2 =0.1921212.41010/36002 =22044 ⑤、B-3、B-4、C-3、C-4 (4根) K=(3.34+4.5)2/(12.42)=0.632 αc=K/(2+K)=0.240 Di6=αc12ic/h2 =0.240*12*12.4*1010/36002 =27556 ⑥、A-3、A-4、D-3、D-4 (4根) K=(3.342+4.5+3.38)/(12.42)=0.587 αc=K/(2+K)=0.227 Di7=αc12ic/h2 =0.2271212.41010/36002 =26063 ∑D2=176814+137784+157304+220444+27556 4+260634=491408 由此可知,横向框架梁的层间侧移刚度为: 层次 1 2 3 4 5 6 ∑Di(N/mm) 626836 491408 491408 491408 491408 491408 ∑D1/∑D2=626836/491408>0.7,故该框架为规则框架。 五、各层纵向侧移刚度计算: 同理,纵向框架层间侧移刚度为: 层次 1 2 3 4 5 6 ∑Di(N/mm) 846308 645876 645876 645876 645876 645876 ∑D1/∑D2=1035634/935623>0.7,故该框架为规则框架。 第三部分: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计算 一、资料准备: 查《荷载规范》可取: ①、 屋面永久荷载标准值(上人) 30厚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220.03=0.66KN/m2 三毡四油防水层 0.4 KN/m2 20厚矿渣水泥找平层 14.50.02=0.29 KN/m2 150厚水泥蛭石保温层 50.15=0.75 KN/m2 120厚钢筋混凝土板 250.12=3.0 KN/m2 V型轻钢龙骨吊顶 0.25 KN/m2 (二层9mm纸面石膏板、有厚50mm的岩棉板保温层) 合计 5.35 KN/m2 ②、1-5层楼面: 木块地面(加防腐油膏铺砌厚76mm) 0.7 KN/m2 120厚钢筋混凝土板 250.12=3.0 KN/m2 V型轻钢龙骨吊顶 0.25 KN/m2 合计 3.95 KN/m2 ③、屋面及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 上人屋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2.0 KN/m2 楼面活荷载标准值 2.0 KN/m2 屋面雪荷载标准值 SK=urS0=1.00.25=0.25KN/m2 (式中ur为屋面积雪分布系数) ④、梁柱密度25 KN/m2 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 5.5KN/m3 二、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计算: 1、第一层: (1)、梁、柱: 类别 净 跨 (mm) 截 面 (mm) 密 度(KN/m3) 体 积 (m3) 数 量 (根) 单 重 (KN) 总 重 (KN) 横梁 6300 300600 25 1.13 12 28.25 339 1500 250500 25 0.19 6 4.75 28.5 纵梁 7200 300800 25 1.73 16 43.25 692.00 3300 300800 25 2.02 8 50.5 202.00 类别 计算高度(mm) 截 面 (mm) 密 度(KN/m3) 体 积 (m3) 数 量 (根) 单 重 (KN) 总 重 (KN) 柱 4900 600600 25 1.764 24 44.1 1058.4 (2)、内外填充墙重的计算: 横墙: AB跨、CD跨墙:墙厚250mm,计算长度6600mm,计算高度3900-600=3300mm。 单跨体积:0.256.63.3=4.68m3 单跨重量:4.685.5=25.74KN 数量:12 总重:25.7412=437.58KN BC跨墙:墙厚250mm,计算长度1500mm,计算高度3900-600=3300mm。 单跨体积:1.53.30.24=1.19m3 单跨重量:1.195.5=6.53KN 数量:6 总重:6.536=39.24KN 横墙总重:437.58+39.24=476.82KN 纵墙: ①②跨外墙:单个体积:[(7.23.3)-(1.82.12)] 0.25=2.8656 m3 数量:16 总重:2.8656165.5=189.1296KN 厕所外纵墙:体积:7.23.3-1.82.1=15.72 m3 总重:15.725.5=86.46KN 楼梯间外纵墙:体积:3.33.3-1.82.1=6.72 m3 总重:6.725.5=36.96KN 门卫外纵墙:体积:3.33.3-1.02.1=7.62m3 总重:7.625.5=41.91KN 内纵墙:单个体积:(7.23.3-1.52.1*2) 0.2=13.74m3 单个重量:13.745.5=75.57KN 数量:12 总重:75.5712=906.84KN 厕所纵墙:单个体积:0.2(3.9-0.1)3.3=4.1175m3 单个重量:4.11755.5=22.6463KN 数量:2 总重:22.64632=45.2926KN 正门纵墙:总重:(9.9-2.42.12)0.255.5=10.4544KN 纵墙总重:189.1296+86.46+36.96+41.91+906.84+45.2926+10.4544 =1317.05KN (3)、窗户计算(钢框玻璃窗): 走廊窗户: 尺寸:1500mm2100mm 自重:0.4KN/m2 数量:2 重量:1.52.10.42=0.84KN 办公室窗户: 尺寸:1800mm2100mm 自重:0.4KN/m2 数量:20 重量:1.82.10.420=40.9KN 总重:0.84+40.992=41.832KN (4)、门重计算: 木门:尺寸:1500mm2100mm 自重:0.15KN/m2 数量:24 重量:1.52.10.1524=11.21KN 门:尺寸:2400mm2100mm 自重:0.4KN/m2 数量:2 重量:2.42.10.42=4.03KN 总重:11.21+4.03=15.24KN (5)、楼板恒载、活载计算(楼梯间按楼板计算): 面积:57.44166+80.4176+99.98=570.89(m2) 恒载:3.95570.89=2255.02KN 活载:2.0570.89=1141.78KN 由以上计算可知,一层重力荷载代表值为 G1=G 恒+0.5G活 =(339+28.5)1.05+(692+202)1.05+476.82+1317.05+41.832 +15.24+(2255.02+1141.78)0.5 =9618.58KN 注:梁柱剩上粉刷层重力荷载而对其重力荷载的增大系数1.05。 2、第二层: (1)、梁、柱 横梁: AB跨:300mm600mm 29.25KN18根=526.5KN BC跨:250mm500mm 4.25KN9根=38.25KN 纵梁: 819+63=882KN 柱: 类别 计算高度(mm) 截 面 (mm) 密 度(KN/m3) 体积 (m3) 数 量 (根) 单 重 (KN) 总 重 (KN) 柱 3600 600600 25 1.521 24 38.025 1368.9 (2)、内外填充墙重的计算: 横墙总重:463.5895KN 纵墙: 比较第二层纵墙与第一层的区别有: 大厅:一层有铝门 二层A③④、B③④、B④⑤跨有内墙。 比较异同后,可得第二层纵墙总重为: 1317.0466+(3.07.8-21.82.1)0.25.5-3.9+(1.57.8-1.52.1)0.25.5+(1.03.7-1.02.1)0.25.5 =1317.0466+15.9588-3.9+10.593+4.653 =1344.3514KN (3)、窗户计算(钢框玻璃窗): 第一类: 尺寸:1800mm2100mm 自重:0.4KN/m2 数量:22 重量:1.82.10.422=43.848KN 第二类: 尺寸:1500mm2100mm 自重:0.4KN/m2 数量:2 重量:1.52.10.42=2.52KN 总重:43.848+2.52=46.368KN (4)、门重计算: 木门:尺寸:1500mm2100mm 自重:0.15KN/m2 数量:25 重量:1.52.10.1525=11.772KN (5)、楼板恒载、活载计算(楼梯间按楼板计算): 面积:570.89+34,8252=640.54(m2) 恒载:3.95640.54=2530.13KN 活载:2.0640.54=1281.08KN 由以上计算可知,二层重力荷载代表值为 G2=G 恒+0.5G活 =(526.5+38.25)1.05+8821.05+1368.91.05+463.5895+1344.3514+46.368 +11.772+(2530.13+1281.08)0.5 =9910.1918KN 注:梁柱剩上粉刷层重力荷载而对其重力荷载的增大系数1.05。 3、第三层至第五层: 比较其与第三层的异同,只有B③④、B④⑤不同,可得三到五重力荷载代表值为: G3-5=9910.1918-10.593-4.653+(3.010.1-21.52.1)0.25.5 =9927.3386KN 4、第六层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计算: 横梁:526.5+38.25=564.75KN 纵梁:882KN 柱: 计算高度:3600mm 截面:600mm600mm 数量:24 总重:0.600.6032524=798.525KN 横墙:463.5895/2=231.7948KN 纵墙:(1344.3514+32.3928-10.593-4.653)/2=680.7491KN 窗重:46.368/2=23.184KN 木门重:门高2100mm,计算高度为门的1500mm以上,故系数 а=(2.4-1.5)/2.4=3/8 则木门重:11.7723/8=4.4145KN 女儿墙重:(4.05+0.426)(41.1+15.9)=543.16KN 屋面恒载、活载计算: 恒载:640.545.35=3426.89KN 活载:640.542.0=1281.08KN 雪载:640.540.25=160.135KN 由以上计算可知,六层重力荷载代表值为 G6=G 恒+0.5G活 =(564.75+882+798.525)1.05+231.7948+680.7491+23.184+4.4145+543.16 3426.89+(1281.08+160.135)0.5 =10296.64KN 注:梁柱剩上粉刷层重力荷载而对其重力荷载的增大系数1.05。 集中于各楼层标高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G i的计算结果如下图所示: 第四部分:横向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 结构的内力和侧移计算 一、横向自振周期的计算: 横向自振周期的计算采用结构顶点的假想位移法。 按式Ge=Gn+1(1+3h1/2/H)将突出房屋重力荷载代表值折算到主体结构的顶层,即: Ge=543.1608[1+33.9/(3.65+4.9)] =650.8153(KN) 基本自振周期T1(s)可按下式计算: T1=1.7ψT (uT)1/2 注:uT假想把集中在各层楼面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Gi作为水平荷载而算得的结构顶点位移。 ψT结构基本自振周期考虑非承重砖墙影响的折减系数,取0.6。 uT按以下公式计算: VGi=∑Gk (△u)i= VGi/∑D ij uT=∑(△u)k 注:∑D ij 为第i层的层间侧移刚度。 (△u)i为第i层的层间侧移。 (△u)k为第k层的层间侧移。 s为同层内框架柱的总数。 结构顶点的假想侧移计算过程见下表,其中第六层的Gi为G6和Ge之和。 结构顶点的假想侧移计算 层次 Gi(KN) VGi(KN) ∑D i(N/mm) △ui(mm) ui(mm) 6 10404.2901 10404.2901 762600 13.641 265.989 5 9927.3386 20331.6287 762600 26.661 252.685 4 9927.3386 30258.9673 762600 39.679 225.685 3 9927.3386 40186.3059 762600 52.696 186.006 2 9910.1918 50096.4977 729530 68.670 133.31 1 9618.5836 59715.0813 923810 64.640 64.64 T1=1.7ψT (uT)1/2 =1.70.6(0.265989)1/2 =0.526(s) 二、水平地震作用及楼层地震剪力的计算: 本结构高度不超过40m,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变形以剪切型为主,故可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即: 1、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代表值Geq Geq=0.85∑Gi =0.85(9618.5836+9910.1918+9927.33863+9753.4748+543.1608) =50666.3128(KN) 2、计算水平地震影响系数а1 查表得二类场地近震特征周期值Tg=0.35s。 查表得设防烈度为7度的аmax=0.15 а1=(Tg/T1)0.9аmax =(0.35/0.526)0.90.15 =0.0965 3、结构总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Ek FEk=а1Geq =0.096550666.3128 =4890.5658(KN) 因1.4Tg=1.40.3=0.42s
内容简介: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某六办公楼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书.doc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70407890.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