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绪论电子教案1_第1页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电子教案1_第2页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电子教案1_第3页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电子教案1_第4页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电子教案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电子教案1 绪论大学物理实验教研室1物理实验的意义、目的、要求 一、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本的科学物理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物理学的发展史表明实验既是建立物理理论的基础,也是检验物理理论的标准。 即物理学两种研究方法都离不开实验。 大学物理实验教研室1物理实验的意义、目的、要求方法实验研究方法(归纳法)归纳法是建立在大量实验事实的基础上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分析,并加以概括和总结,将其归纳成带有普遍意义的定理、定律。 光的本性?大学物理实验教研室?实验事实?光的折射反射实验牛顿粒子说,惠更斯波动说牛顿惠更斯形成粒子说+波动说大学物理实验教研室?实验事实?傅科的测光实验、杨氏双缝和夫朗和费单缝衍射实验形成:波动说+粒子说傅科托马斯.杨夫朗和费大学物理实验教研室?实验事实?光电效应实验最终形成:光的波粒二象性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德裔美国科学家大学物理实验教研室1物理实验的意义、目的、要求方法理论研究方法(演绎法)在应用大量数学工具的基础上,经过一系列的演绎过程,提出科学的预言和假说。 但这一假说只有经过实验证实之后才能上升为理论。 否则就是谬误。 宇称在弱相互作用领域不守恒?大学物理实验教研室?第一步杨振宁、李政道提出:宇称在弱相互作用领域不守恒的假说杨振宁李政道大学物理实验教研室?泡里与朗道的质疑朗道泡里大学物理实验教研室?第二步吴健雄C600实验吴健雄大学物理实验教研室?第三步形成宇称在弱相互作用领域不守恒理论结论没有物理实验就没有物理理论本身大学物理实验教研室1物理实验的意义、目的、要求 二、目的和要求?实验?所谓实验就是利用科学仪器或设备在人为的条件下对所研究的实验现象进行模拟和复制的过程。 ?目的?可使学生在运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实验技术及实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受到必要的基本训练,培养严禁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树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并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再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学生要把握学习的主动权,认真做好每个实验,明确物理实验课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的教学环节。 大学物理实验教研室?为此,将整个实验过程分为三个部分。 ?课前准备?理论准备,仪器准备,观测准备预习报告?此项考核重在考核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性能力及概括能力。 ?课堂实习?仪器调整与安装,观测,记录操作成绩?此项考核重在考核同学们的科学素质、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报告?写实验报告是学生对课堂实习内容进行总结提高和深化实验收获的过程。 ?格式名称,目的,仪器,原理,数据处理,误差分析及改进设想,解答思考题。 ?此项考核重在考核分析、判断、归纳、总结能力。 大学物理实验教研室2测量与测量误差 一、测量及测量误差分类所谓测量就是借助仪器,用某一度量单位将待测量的大小表示出来。 七个基本量单位长度、时间、质量、电流强度、发光强度、物质量、热力学单位。 直接测量大部分基本量和部分导出量可以用相应的测量仪器进行直接求取直接测量。 间接测量更多的物理量是通过待测量与一些可以直接测量量之间的函数关系间接求取间接测量。 注意有些量既可以是直接量也可是间接量。 如R,P等。 大学物理实验教研室2测量与测量误差 二、误差及分类误差测量值与真值之差?误差存在于一切测量过程的始终=x-x0误差公理大学物理实验教研室分类 一、系统误差构成仪器+环境+实验者特点偏向一致 (1)仪器误差 (2)原理及方法误差 (3)个人误差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明显,但通过多次测量无法消除。 大学物理实验教研室分类 二、偶然误差在同一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物理量时测得值总是有少许差异,且变化不定,并在系统误差消除之后依然存在。 这部分绝对值的大小和符号经常变化的误差偶然误差。 特点偏向不一致无法控制的偶然因素偶然误差产生的原因是随机的,无法逐个消除,但多次测量时有其统计规律性。 大学物理实验教研室()单峰性绝对值小的误差出现的概率比绝对值大的误差出现的概率大。 ()对称性绝对值相等的正误差和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 ()有界性绝对值很大的误差出现的概率近于零。 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某一个界限。 ()抵偿性在一定测量条件下,测量值误差的算术平均值随着测量次数的增加而趋于零。 减少偶然误差的办法充分增大测量次数大学物理实验教研室3直接测量误差的计算 一、直接测量结果的最佳值002xx,N N N N N Nkk?N Nkkkii?010,时,当?N设被测量结果为N,各直接测量结果的最佳值待求,其真值为N0,各测量值依次为N1,N2,N3,N k,则各测量误差为,因此,在有限次测量中不可能求出N0,然而比任何一个测量值N i作为N0的近似值都够可靠,故称为直接测量结果的最佳值。 011kN Nkiikii?k kNNkiikii?110?等式两边相加后00?不时,不当N NkN大学物理实验教研室?当然,我们不否定某个或几个测量值比更接近N0,但因事先N0无法知道,故无法判断哪个值与N0更接近。 但理论上可以通过最小二乘原理证明上述结论。 N大学物理实验教研室3直接测量误差的计算 二、多次测量结果的偶然误差的表示 1、算术平均值的标准误差?)1(12?n nNNniiN?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标准形式,所以称为“标准误差”。 特点理论严密,计算繁杂,被广泛用于正式的科技报告中。 大学物理实验教研室 2、平均绝对误差特点:理论上不够严密,方法简便,故被广泛地用于普物实验中。 ?niiN NN1/n 3、单次测量误差仪器最小分度值的1/2单次测量多数被用于需花费较长时间的实验中,以及被测量量是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量。 大学物理实验教研室 4、测量结果的表示NN?大学物理实验教研室 5、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0N-NN?N?与N具有相同的量纲,它是以误差的绝对数来表示测量误差的大小。 前面的与等均为之。 N?N ENNENN?N%100当已知公认值时%100?公认值公认值测量值NE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大学物理实验教研室(,)N f A B C?则,(,)N A B fA BC?设间接测量量与直接测量量等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函数关系,即但各直接量测量时均存在误差,因此,它们必然会将各自的误差传递给间接测量量,A B4间接测量的误差误差传递公式S yx?,如S xy?N CB A?与,误差传递公式之间的关系式大学物理实验教研室?最大误差传递公式,A A AB BB?设()f fNA BAB?对于任意函数,由高等数学求全微分方法知(,)NfAB?其中相加各项可正可负,故合成时,可“相长”也可“相消”,但由于其具体误差的符号并不确知,为了慎重起见,只能作最不利的考虑,认为各项误差将相互加强,它是间接测量量N的最大误差出现的情况最大误差传递公式。 大学物理实验教研室?最大误差传递公式B A N?B A N?B AN?B AN/?BBAANN?kA N?A kN?rm kCBAN?CCrBBmAAkNN?ANsin?AAN?|cos|ANln?AAN?1或函数关系最大误差传递公式大学物理实验教研室估读,可疑数字可靠数字5有效数字及其计算4.23cm构成可靠的几位数字和可疑的一位数字例用钢板尺测长度正确而有效地表示出测量结果的数字其构成的最后一位虽然是可疑的,但读出来总比不读出来精确,因此它也是有效的,但这一位可疑数字只允许有一位最多有一位。 有效数字与测量仪器精度有关还与测量量大小有关。 大学物理实验教研室1米尺、指针式仪表这类的刻度式仪器,要根据实验条件和实验者的判别能力进行估读,一般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1/21/10(不能估读到0.1分度以下)。 2数字显示仪表直接读取其数显值;4游标类量具,有效数字最后一位为游标分度值;关于估读大学物理实验教研室有效数字相关规定1.任何物理量均应写成有效数字的形式。 2.误差一般只保留一位有效数字,最多不超过两位。 3.误差与数值的最后一位对齐。 4.常量有效数字是无限多的。 5.数字间和数字后的“0”为有效数字。 6.变换单位,有效数字位数不变7.科学计数法0.05)cm(0.56cm0.05)35.8(1?R?20.0201km=20.1m=xx0mm mm10.0120.1m24??3.0mm=0.30cm=0.0030m为了正确而有效地表示出测量结果,避免混乱,计算方便,对有效数字做如下规定大学物理实验教研室3.有效数字运算规则 (1)舍入原则(目的是使舍与入的机会均等)有效数字运算总原则误差决定有效数字?小于5舍?大于5入?恰好等于5取偶5.15000005.25.25000005.25.25000015.3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大学物理实验教研室有效数字加减,结果的有效数字中可疑数字要与相加减的有效数字中最先出现的可疑数字对齐。 以可疑数最靠前的量为基准,尾数取齐132.11+3.26701588135.336701588结果135.4132.11+3.3135.44结果135.4化简 (2)加减运算大学物理实验教研室两个量相乘(或除)的积(或商),其有效数字与诸因子中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相同。 5.348327710.1153483275348327754.0181027结果54.05.3410.1153453453.934结果54.0化简可以先进行位数取齐 (3)乘除运算大学物理实验教研室示例求它的体积。 次数直径/cm高度/cm110.0162.128210.0082.1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