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oc_第1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oc_第2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oc_第3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oc_第4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 催枯拉朽 咆哮 湛蓝 凛洌B . 眼花潦乱 娴熟 浩翰 绯红C . 杳无消息 樱花 泄气 颁发D . 屏息敛声 溃退 默锲 健树2. (2分)下列有两个错别字的是( )。A . 也许,艺术和美就蕴含在孩子的童稚活动中。B . 那根竹跟了他的动作而发抖,上面的竹叶作出萧萧的声音来。C . 竹影渐渐与地上描着的木炭线相分离,现出参差不齐的样子来,好像脱了板的印刷。D . 课文写“我”和小伙伴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充满童趣。3.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青阳市政府作出了不准销售、使用、生产一次性筷子的决定B . 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放慢了速度。C . 青藏铁路的通车把幸福和繁荣带给了住在青藏高原的人们。D . 心理学家认为,给孩子讲故事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表达水平4. (2分)请选出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 . 他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那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B . 新茶配上清纯的山泉,果然相得益彰 , 不同凡响。C . 这所谓的收藏家本不懂什么艺术,却偏要花大钱买艺术品,只不过是附庸风雅罢了。D . 他只读了散文的一部分便说出了文章的主旨,这种断章取义的能力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5. (2分)“不要以为快乐是自私的,当我们快乐的时候,我们就播种快乐的 种子。”该句放入下面语段中最恰当的一处是( )(A)人是可以独自快乐的,因为人的感觉不相通。(B)既然没有人能代替我的切肤之痛的苦恼,也就没人能指责我们的独自快乐。(C)我们把快乐传染给周围的人,我们善待周围的世界。(D)从这个意义上说,快乐不仅仅是一种情绪,更是一种德行。A . AB . BC . CD . D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分)6. (1分)古诗文名句填空。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_ , _。(李商隐夜雨寄北)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_ , _。(李清照破阵子武陵春)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_ , _。(孟子鱼我所欲也)学习是思考的基础,思考是学习的升华。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指出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_ , _。”(请选用论语为政中的句子填写)晏殊浣溪沙中“_ , _”表达了对“春光易逝,岁月流转”的惋惜、怅惘之情。微信,让联络变得太容易了,于是,我们再也难以感受“_ , _”,因为他们的信笺是通过山山水水的跋涉才得到的寥寥数行字,背后蕴藏着无数的艰辛,而这样的情愫是无法用微信来复制的。(请选用杜甫春望中的诗句填写)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7. (10分)给下面一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不含标点) 2月16日上午,在中华民族传统佳节元宵节即将到来之际,“魁力贵港大爱无疆”贵港市2019慈善巡游活动在贵港城区隆重举行。当天晚上,在市体育中心综合馆,还隆重举行了慈善晚会。这是贵港慈善事业、体育事业、文化事业发展中的一件喜事,是贵港人民政治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一次集中展示贵港的活力与风采的盛会。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4分)8. (13分)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写围城的钱钟书杨绛要认识作者,还是得认识他本人,最好还是从小时候起。钟书自小在大家庭长大,亲的、堂的兄弟共十人,钟书居长。众兄弟间,他比较稚钝,孜孜读书的时候,对什么都没个计较,放下书本,又全没正经,好像有大量多余的兴致没处寄放,专爱胡说乱道。钱家人爱说他有“痴气”。他确也不像他母亲那样沉默寡言、严肃谨慎,也不像他父亲那样一本正经。他母亲常抱怨他父亲“憨”。也许钟书的“痴气”和他父亲的憨厚正是一脉相承的。钟书四岁由伯父教他识字。伯父是慈母一般,钟书成天跟着他。每天早上,伯父上茶馆喝茶,料理杂务,钟书总跟着去。伯父花一个铜板给他买一个大酥饼吃;又花两个铜板,向小书铺子或书摊租一本小说给他看。钟书吃了酥饼就孜孜看书,直到伯父叫他回家。回家后便手舞足蹈向两个弟弟演说他刚看到的小说:李元霸一锤子把对手的枪打的弯弯曲曲等等。他纳闷儿的是,一条好汉只能在一本书里称雄。关公若进了说唐,他的青龙偃月刀只有八十斤重,怎敌得过李元霸的那一对八百斤重的捶头子;李元霸若进了西游记,怎敌得过孙行者的一万三千斤的金箍棒。妙的是他能把各件兵器的斤两记得烂熟,却连阿拉伯数字1,2,3都不认识。钟书考大学,数学只考得十五分。他有些混沌表现,至今依然如故。例如他总记不得自己的生年月日。小时候他不会分辨左右,好在那时候穿布鞋,不分左右脚。后来他和钟韩同到苏州上美国教会中学的时候,穿了皮鞋,他仍然不分左右乱穿。在美国人办的学校里,上体育课也用英语喊口号。他因为英文好,当上了一名班长。可是嘴里能用英语喊口号,两脚却左右不分;因此当了两个星期班长就给老师罢了官,他却如释重负。他穿内衣或套脖的毛衣,往往前后颠倒。或许这也是钱家人说他“痴”的又一表现之一。那年他父亲到北京清华大学任教,寒假没回家。钟书寒假回家没严父管束,更是快活。他借了大批的小说世界、红玫瑰、紫罗兰等刊物恣意阅读。他父亲回家的第一件事是命钟书钟韩各做一篇文章;钟韩的一篇颇受夸赞,钟书的一篇不文不白,用字庸俗,他父亲气得把他痛打一顿。这顿打虽然没有起“豁然开通”的作用,却也激起发愤读书的志气。钟书从此用功读书,作文大有进步。钟书考入清华之前,已不再挨打而是父亲得意的儿子了。那时商务印书馆出版钱穆的一本书,上有钟书父亲的序文。据钟书告诉我,那是他代写的,一字没有改动。钟书在他父亲的教导下“发愤用功”,其实他读书还是出于喜好,只似馋嘴佬贪吃美食:食肠很大,不择精粗,甜咸杂进。极俗的书他也能看的哈哈大笑。戏曲里的插科打诨,他不仅且看且笑,还一再搬演,笑得打跌。精微深奥的哲学、美学、文艺理论等大部著作,他像小儿吃零食那样吃了又吃,厚厚的书一本本渐次吃完。诗歌更是他喜好的读物。重得拿不动的大字典、词典、百科全书等,他不仅挨着字母逐条细读,见了新版本,还不嫌其烦的把新条目增补在旧书上。他看书常做些笔记。钱家人常说钟书“痴人有痴福”。他作为书痴,倒真是有点痴福。供他阅读的书,好比富人“命中的禄食”那样丰足,会从各方面源源供应。(除了下放期间,他只好“反刍”似的读读自己的笔记,和携带的字典。)新书总会从意外的途径到他手里。他只要有书可读,别无营求。这又是家人所谓“痴气”的另一表现。我认为管锥编、谈艺录的作者是个好学深思的钟书,槐聚诗存的作者是个“忧世伤生”的钟书,围城的作者呢,就是个“痴气”旺盛的钟书。我们俩日常相处,他常爱说些痴话,说些傻话,然后加上创造,加上联想,加上夸张,我常能从中体味到围城的笔法。我觉得围城里的人物和情节,都凭他那股子痴气,呵成了真人真事。可是他毕竟不是个不知世事的痴人,也毕竟并不是对社会现象漠不关心,所以小说里各个细节虽然令人捧腹大笑,全书的气氛,正如小说结尾所说:“包涵对人生的讽刺和伤感,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令人回肠荡气。(1)结合文本,比较下面两个句子在表现人物的特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只似馋嘴佬贪吃美食:食肠很大,不择精粗,甜咸杂进。他像小儿吃零食那样吃了又吃。(2)文章标题为写的钱钟书,但却从传主小时候写起,侧重写他的日常生活,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 (3)钱钟书博学多能,学贯中西,被誉为“文化昆仑”。本文却说他“痴气”旺盛。“痴气”旺盛的钱钟书为什么会成为大学者?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9. (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龙湖游记陈忠实踏上游艇,在清湛湛的湖面上划行,一缕缕清凉湿润的风迎面拂过,把满身三伏酷暑的溽热顿时荡涤光净,从头到脚从外到里都是一种期待里的舒服。我似乎还不尽兴,忍不住撩起水来,搓了胳膊又搓洗了脸,便融入这水天一色的湖了。水是湛蓝湛蓝的水,天是湛蓝湛蓝的天。眼前的水看不到边际,远处的水被灰白的水汽遮住了蓝色,与目力所能及至的同样呈现着灰雾的蓝天相接相融。一叶小艇泛在这水天相接的水面上,很容易让人产生海的迷幻,尤其是对我这样意识和习惯里储存着黄土原和杂生着荆棘野草榆树枸树的坡岭的人,漂浮在这样无边无际的水面上,往往会产生风平浪静的海的错觉。然而,这确凿是湖。后来我不再发生湖与海的混淆性错觉了,湖里生长着大片大片的蒲草,小艇在蒲苇丛中的狭窄水道上缓缓划行,不时有鸟儿从蒲苇丛中飞出,又有鸟儿沉落其中,偶尔能听到幼雏混乱一团的叫声,可以猜想是争夺食物的颇为激烈的本能的叫声。无法想象,这密不透风的蒲苇丛林里,有多少双鸟儿在自由地繁衍后代,这种鸟在我并不陌生,我的家乡灞河边的苇子林丛是它们的福地,叫声不大优美,是比较单调的“呱呱呱”的粗声,当地人就因其叫声称作“苇呱呱鸟”。一个苇字,标明了它生存繁衍的独特领地苇丛。这湖里的苇丛更是难得一方自由领地了,首先不担心安全,没有如曾经的我一样捣乱的孩童掏取鸟蛋。在蒲苇丛里相间着的大块水面上,有通体白亮的鹭鸶悠然浮游,它们总是成双成对,一会儿游远了,一会儿又聚拢并行了。我无意间捕捉到一个瞬间即逝的画面,一只鹭鸶张开翅膀从水面跃起,不偏不倚落在另一只鹭鸶的背上,又滑落到水里去了,被踏了一下的鹭鸶抖一抖身子,似乎没有在意,又并头游动着。还有几只野鸭,显然缺乏鹭鸶的优雅风度,却洋溢着活泼的天性,不时把头伸入水中又冒出来,争前恐后,左右穿梭,自然都是在水里捕捉小鱼小虾等食物。几种叫不上名字的小鸟,从空中掠过,有一种背上是一抹鲜艳的红色,瞬间就消失了。小艇从芦苇丛中出来,又进入野生的荷花丛中。许是得了这好水和好水下的好泥的滋养,硕大的荷叶遮罩着水面,红色白色粉红粉白的荷花竞相开放,开放的荷花和含苞待放的花蕾都是出奇的硕大,浓郁的香气弥漫在水面上,真有仙境里的沉醉了。我便想到,无论密不透风的苇丛,无论花香扑鼻的荷花,当是适宜所有职业所有年龄的男女驾舟散漫的好去处。进入苇丛和荷花丛中,得意的事和烦恼的事都会被荡涤出心胸,获得一分娴静和爽快。直到我如此沉迷的时候,仍然不敢相信这一方好水是在河南淮阳大地上。不单是我孤陋寡闻,更在我多年来偏颇的心性,以为和我住得相邻的省份大同小异,就把兴趣偏向于那些自然景观奇特的边远地域,大漠荒原,海洋冰山,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寨,野狼游走的草原,寸草不生蠓虫难觅的生命禁区的盐湖此刻,我甚至有某种懊悔,竟不知和我相邻的中原河南淮阳,有这样一方好水龙湖。湖以龙命名,也是这一方好水所系的悠远到神话时代的神秘历史。传说伏羲从我的家乡渭河来到这里寻求更广阔的发展天地,神农氏也在这里教民稼穑,陈胜在这儿建立了第一个农民政权,更有诸多文人墨客如李白苏轼等都留下不朽诗篇。在我尤为惊喜的收获,是陈姓氏族的源头就在这里。这龙湖在夏代称为陈,到西周时,在龙湖上建城立国为陈国。随之以国名为姓氏,便有了陈姓,十多年前我在广州的陈氏家谱园里获悉,陈氏源自舜的后裔所在的陈国,却不知具体方位,今天竟然一脚踏进陈姓始祖所在的陈国的门槛了,无意间完成了一次最久远的寻根,顿然觉得和淮阳亲近到有亲情相系了。龙湖有好水,诗经陈风有赞美龙湖的诗章:彼泽之陂,有蒲与荷彼泽之陂,有蒲与兰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把龙湖上这些水生花草能写进诗经,可以猜想肯定是这龙湖的风景激发了作者的诗兴,留下这生动的诗章。我在龙湖蒲苇丛中的忘情和沉醉,和几千年前诗经陈风的作者相通,只是我笨拙,吟咏不出一首诗来,仅留笔记一篇,聊以尽兴。(1)作者发生“湖”与“海”的错觉的原因是_。 (2)请对第段的描写进行赏析。 (3)对文本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段写鸟儿们的叫声反衬了湖水的静谧。B . 第段从视觉、听觉、嗅觉立体地展现荷花的姿态。C . 第段用边远地域的奇特景观来衬托龙湖是“一方好水”。D . 文章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作者的情感。(4)从全文看,作者赞美龙湖的理由有?: (5)文章最后用诗歌结文有什么好处? 五、 课内阅读 (共1题;共13分)10. (13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童趣(清)沈复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注】秋毫:鸟兽在秋天新生的细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物外:超越有形物体之外,也指世俗之外。强:僵硬。唳:鸟类高声地鸣叫。(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徐喷以烟_怡然自得_(2)翻译下列句子。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3)本文记述了几件童年趣事,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其中的两件。 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11. (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拥毳衣炉火_湖中焉得更有此人_三大白而别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先写赏雪经过,然后叙述在湖心亭的奇遇,事、景、情有机结合,令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呼之欲出。B . 作者以舟子喃喃之语收束全文,起到了画龙点睛,深化意境的作用:对此迷人雪境,“痴”情人不止“我”一个。这是一种很妙的正面描写。C . 文中有关“湖上影子”的几句文字,运用白描的手法,寥寥几笔就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勾勒了一幅朦胧、悠远脱俗的西湖夜雪图。D . 这篇小品文叙事生动传神,“拉余同饮”的“拉”与“余强饮三大白”的“强”,都能体现湖中奇遇双方的喜悦。七、 作文 (共1题;共1分)12. (1分)作文在生活中,值得我们喝彩的人和事很多很多,精彩的表演、崇高的品质、卓越的成就都令我们情不自禁地为之喝彩。请以“为_喝彩”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补充完整作文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班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