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RAID 技术文档RAID技术与使用第一章 RAID的技术简介RAID概况RAID是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的简称,意即:廉价冗余磁盘阵列系统。RAID技术的最初目的是把多个低价格、小容量的硬盘驱动器连接成一个驱动器阵列,从而获得比单个大容量硬盘好得多的性能。RAID类型RAID可以通过软件和硬件来设置。实际上,所有的RAID都基于一定的软件,基于软件的磁盘阵列通常由主机系统的CPU来控制,而基于硬件的磁盘阵列通常作为一个插卡式主控制卡或者外部控制器的固件(Firmware)。有三种实现RAID的方式,一种是基于软件的方式(Software-based RAID),这种实现方式通常是在操作系统,例如在Netware和Windows NT/2000操作系统中,集成了RAID软件功能。这种方式的优点是不用额外的硬件可以获得较高的数据安全,费用较低。缺点是所有的RAID功能都有主机处理起来承担,包括在RAID 5中计算奇偶校验都是CPU的主要工作,占用了过多的系统资源。在硬件解决方案变的费用越来越低时,这个优点已经变的不重要了。另外,既然在可以得到RAID的保护之前操作系统必须可以引导,这就很难保护装有操作系统的磁盘驱动器不致失败。第二种方式是基于硬件的RAID卡方式(Hardware-based SCSI RAID CARD)。在一个基于总线的主机系统中,通过连接硬盘到单独的一块有一个CPU和Firmware的板卡(RAID卡)上,在操作系统中添加板卡的驱动程序的方式来实现RAID。这种卡有自己的BIOS和Firmware,卡上带有处理器、协处理器、缓存等,可以做包括奇偶校验和数据分段在内的所有工作。主控总线方案通常用在EISA和PCI总线系统上。最基本的规则就是:主控总线速度越快,RAID子系统的速度就越快。第三种方式是基于系统外置SCSI-SCSI RAID子系统的方式(External Hardware RAID Card)。它有一个外置的机箱来存放磁盘驱动器,RAID卡和硬盘形成一个外置的存储系统,还有一个类似于主控总线控制器的设备。这个柜式设备通过一个标准的SCSI电缆连接,到主机系统。系统通过SCSI线缆和存储系统连接。所有的RAID操作通过存储系统中的处理器来完成。 Hardware RAID相对与Software RAID在如下方面性能有所提高: 性能:任何数据的校验和磁盘写操作的复制都在控制器上进行。这样CPU就有自由的时间处理普通的任务。可靠性:Hardware RAID系统在系统引导阶段提供了数据保护。如果一个存储了部分操作系统的磁盘驱动器失败了,控制器可以在系统引导阶段通过RAID的功能重新构建操作系统,从而允许机器正常引导。在本培训中,我们重点介绍第二种实现方式。RAID优点 通过在RAID卡上连接多块硬盘,并且通过各种读写方式把这些硬盘驱动器连接成一个独立的可以位操作系统识别的逻辑驱动器,RAID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a : 极强的容错能力,保证了数据的安全; b : 较佳的I/O传输率,有效的匹配了CPU、内存的速度; c : 极大的存储量,保证了海量数据的存储; d : 较低的性能价格比。RAID原理 RAID有多种实现级别,也就是常说的RAID0、1、3、5、10等。这些级别或多或少的用到了以下RAID读写技术。磁盘延伸(Disk Spanning): 磁盘延伸通俗的说就是把几个小容量磁盘通过磁盘延伸技术,在逻辑上看作一个大容量磁盘使用。如图所示,在浪潮服务器中挂接四个硬盘构成一个阵列,磁盘控制器把它们看作一个磁盘使用。磁盘或数据分段(Disk Striping or Data Striping): 因为在阵列中是把多个磁盘当作一个使用,所以就须对存放数据进行合理化安排。在这里磁盘或数据分段,就是把数据以分段的方式顺序存放在阵列中。如下图所示:磁盘0磁盘1磁盘2磁盘3A0-A1A2-A3A4-A5A6-A7B0-B1B2-B3B4-B5B6-B7C0-C1C2-C3C4-C5C6-C7D0-D1D2-D3D4-D5D6-D7 数据按需要被分成段,从第一个磁盘开始放起,依次到最后一个,然后再回到第一个,直到数据放完为止。分段大小一般与磁盘扇区大小对应,因磁盘是以扇区为单位进行读 写,这样就不会因分段小于扇区,而存在读写数据时的分组组合问题,从而提高了读写效率。数据经这样存放后就可以进行并行操作,各磁盘进行同时动作,使读写速度极大地提高。如在单一磁盘上访问一个包含四个分段得数据,所需时间为:(磁盘的访问时间+数据传送时间)*4, 但在一个四磁盘阵列中只须一次就可完成。 若以N表示磁盘数目, R表示读取, W表示写入,S为可用空间大小,则该技术性能为: R: N(可同时读取所有磁盘); W: N(可同时写入所有磁盘); S: N(可利用所有磁盘空间,有最佳利用率); 从上面可以看出,Disk Spanning定义了RAID的基本形式,提供了一个便宜、灵活、高性能的系统结构;而Disk Striping解决了数据的存取效率和磁盘的利用率问题,RAID1至RAID5是在此基础上提供磁盘安的方案。磁盘镜像: 磁盘镜像就是每一个对磁盘的写命令同时对另外一个磁盘进行操作,这样,对一个数据就可以同时作出两个磁盘。如果一个磁盘失败了,可以对它的镜像磁盘进行操作。磁盘镜像需要额外的系统软件、硬件和处理能力。磁盘镜像能提高数据的可靠性,但需要双倍的媒体介质和费用。磁盘冗余和容错: 为什么好的磁盘驱动器会失败是一个值得好好考虑的问题。磁盘阵列通过设计为这种情况提供了一定的补救措施。在磁盘子系统中,一个磁盘的失败定义为一个硬件的可检测到的物理错误。一个失败可以通过更换硬件来修复。如果一个系统是容错的,这就意味着当系统中任何一个部件失败时,系统仍然可以操作。这可以推广到更广泛的范围,比如:电源、插卡、控制器、电缆。在磁盘阵列(RAID3-RAID5)中,通过使用一个冗余和校验磁盘,可以将一个失败的磁盘上的数据恢复过来。如果失败的是冗余磁盘,在使用其他所有正常的磁盘恢复冗余磁盘时,磁盘阵列系统仍然可以进行正常的操作。RAID级别磁盘或数据分段(Disk Striping or Data Striping): 硬盘分段的方法把数据写到多个硬盘,而不是只写到一个盘上,这也叫作RAID 0,在磁盘阵列子系统中,数据按系统规定的“段”(Segment)为单位依次写入多个硬盘,例如数据段 1 写入硬盘0,段2写入硬盘 1,段3写入硬盘2等等。当数据写完最后一个硬盘时,它就重新从盘0的下一可用段开始写入,写数据的全过程按此重复直至数据写完。段由块组成,而块又由字节组成。因此,当段的大小为4个块,而块又由256个字节组成时,依字节大小计算,段的大小等于1024个字节。第1-1024字节写入盘0,第1025-2048字节写盘1等。假如我们的硬盘子系统有5个硬盘,我们要写20000个字节,则数据将如图3那样存储。DiskArray controller To server 2To server 1 DISK A B C D E05 4 9 3 8 2 7 16 DISK A B C D E A B C D E0,1,2,3,4,5,6,7,8,9, 。 Vitual disk总之,由于硬盘分段的方法,是把数据立即写入(读出)多个硬盘,因此它的速度比较快。实际上,数据的传输是顺序的,但多个读(或写)操作则可以相互重迭进行。这就是说,正当段1在写入驱动器0时,段2写入驱动器1的操作也开始了;而当段2尚在写盘驱动器1时,段2数据已送驱动器2;如此类推,在同一时刻有几个盘(即使不是所有的盘)在同时写数据。因为数据送入盘驱动器的速度要远大于写入物理盘的速度。因此只要根据这个特点编制出控制软件,就能实现上述数据同时写盘的操作。遗憾的是RAID 0不是提供冗余的数据,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必须保证整个硬盘子系统都正常工作,计算器才能正常工作,例如,假使一个文件的段1(在驱动器0),段2(在驱动器1),段3(在驱动器2),则只要驱动器0,1,2中有一个产生故障,就会引起问题;如果驱动器1故障,则我们只能从驱动器物理地取得段1和段3的数据。幸运的是可以找到一个解决办法,这就是硬盘分段和数据冗余。下面一小节将讨论这个问题。磁盘镜像:(Disk Mirror)硬盘镜像(RAID 1)是容错磁盘阵列技术最传统的一种形式,在工业界中相对地最被了解,它最重要的优点是百分之百的数据冗余。RAID 0通过简单地将一个盘上的所有数据拷贝到第二个盘上(或等价的存储设备上)来实现数据冗余,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且实现起来相对较容易,但它的缺点是要比单个无冗余硬盘贵一倍,因为必须购买另一个硬盘用作第一个硬盘的镜像。DiskArray controller To server 1To server 1 1 2 3 4 1 2 3 4 A BRAID Level 1硬盘镜像最简单的形式,是通过把二个硬盘连结在一个控制器上来实现的。图4说明了硬盘镜像。数据写在某一硬盘上时,它同时被写在相应的镜像盘上。当一个盘驱动器发生故障,计算器系统仍能正常工作,因为它可以在剩下的那块好盘上操作数据。因为二个盘互为镜像,哪个盘出故障都无关紧要,二是盘在任何时间都包含相同的数据,任何一个都可以当作工作盘。在硬盘镜像这个简单的RAID方式中,仍能采用一些优化速度的方法,例如平衡读请求负荷。当多个用户同时请求得到数据时,可以将读数据的请示分散到二个硬盘中去,使读负荷平均地分布在二个硬盘上。这种方法可观地提高了读数据的性能,因为二个硬盘在同一时刻读取不同的数据片。但是硬盘镜像不能改善写数据的性能。被“镜像”的硬盘也可被镜像到其它存储设备上,例如可擦写光盘驱动器,虽然以光盘作镜像盘没有用硬盘的速度快,但这种方法比没有使用镜像毕竟减少了丢失数据危险性。总之,镜像系统容错性能非常好,并可以提高读数据的速度;它的缺点是需要双份硬盘,因此价格较高。 硬盘分段和数据冗余(RAID 25)硬盘分段改善了硬盘子系统的性能,因为向硬盘读写数据的速度与硬盘子系统中硬盘数目成正比地增加,但它的缺点是硬盘子系统中任一硬盘的故障都会导致整个计算器系统失败。整个分段的硬盘子系统部能作镜像,如果已经用了4个硬盘进行分段,我们可以再增加4个分段的硬盘作为原来4个硬盘的镜像。很明显为是昂贵的(虽然可能比镜像一个昂贵的大硬盘来得便宜)。可以不用镜像而用其它数据冗余的方法来提供高容错性能。可以选择一个神奇偶码模式来实现上述方法,可以外加一个专作奇偶校验用的硬盘(如在RAID 3中),或者可把奇偶校验数据分散分布在磁盘阵列的全部硬盘中。不管用何种级别的RAID,磁盘阵列总是用异或(XOR)操作来产生奇偶数据,当子系统中有一个硬盘发生故障时,也是用异或操作重建数据。采用专用的奇偶校验盘(如上所述,即RAID 3),当同时产生多个写操作时,每次操作都要以奇偶盘进行写入。这将产生I/O瓶颈效应。RAID 5把奇偶位信息分散分布在硬盘子系统的所有硬盘上(而不是使用专用的校验盘D,这就改善了上述RAID 3中的奇偶盘瓶颈效应。利用每个硬盘的一部分来组成校验盘,写入硬盘的奇偶位信息将较均匀地分布在所有硬盘上。所以某个用户可能把它的一个数据段写在硬盘A,而将奇偶信息写在硬盘B,第二个用户可能把数据写在硬盘C,而奇偶信息写在硬盘D。从这里也可看出RAID 5的性能会得到提高。这种方法将提高硬盘子系统的事务处理速度。所谓事务处理,是指处理从许多不同用户来的多个硬盘I/O操作,由于可能同时有很多用户与硬盘打交道,迅速向硬盘写入数据,有时几乎是同时进行的,这种情况下,用分布式奇偶盘的方式比起用专用奇偶盘,瓶颈效应发生的可能性要小。对硬盘操作来说,RAID5的写性能比不上直接硬盘分段(指没有校验信息的RAID 0)。因为产生或存储奇偶码需要一些额外操作。例如,在修改一个硬盘上的数据时,其它盘上对应段的数据(即使是无关的数据)也要读入主机,以便产生必要奇偶信息。奇偶段产生后(这要花一些时间),我们要将更新的数据段和奇偶段写入硬盘,这通常称为读修改写策略。因此,虽然RAID5比RAID0优越,但就写性能来说,RAID 5不如RAID 0。镜像技术(RAID1)和数据奇偶位分段(RAID5)用于上述的硬盘子系统中时,都产生冗余信息。但在RAID1中,所以数据都被复制到第二个相同的硬盘上。在RAID5,数据的XOR码而不是数据本身被复制,因此可以用数据的非常紧凑的表现方式,来恢复由于某一硬盘故障而丢失的数据。采用RAID5时,对于5个硬盘的数组,有大约20%的硬盘空间用于存放奇偶码,而十个硬盘的数组只有约10%的空间存放奇偶码。在可用空间总的格式化空间的意义上说,硬盘系统中的硬盘越多该系统越省钱。总之,RAID5把硬盘分段和奇偶冗余技术的优点结合在一起,这样的硬盘子系统特别适合于事务处理环境,例如民航售票处,汽车出租站,销售系统的终端,等等。在某些场合,可优先考虑RAID 1(在那些写数据比读数据更频繁的情况)。但许多情况,RAID5提供了将高性能,低价格和数据安全性综合在一起的解决办法。 Server 2Disk Array ControllerServer 1 A B C D Disk XOR(0,1,2)XOR(3,4,5)XOR(7,8,9)XOR(10,11,12)XOR(13,14,15) 2 5 8 11 14 1 4 7 10 13 0 3 6 9 12 RAID LEVEL 3DISK ARRAY CONTROLLSERVER 2SERVER 1 A B C D DISK XOR(0,1,2) 3 6 9XOR(12,13,14) 0XOR(3,4,5) 7 10 12258XOR(9,10,11) 1414XOR(6,7,8)1113RAID LEVEL 5更多的RAID 级别技术 RAID 10 实际上 是RAID 1(镜像)和RAID 0(磁盘延伸)的混合使用罢了。在这种配置中,数据在磁盘上通过Stripping方式读写,并且每一个磁盘都有一个镜像磁盘。虽然这种RAID提供了100%的数据冗余和加强的I/O性能,但配置起来比较昂贵。示意图如下SERVER 2SERVER 1Raid Array Controller 1 3 5 7 9 1 3 5 7 9 0 2 4 6 8 0 2 4 6 8 A B C D DISK Raid 1 Raid 1 Raid 0 RAID LEVEL 10RAID 30 实际上是RAID 3和RAID 0的混合使用以提供较高的速度和数据可靠性。通常用于处理大型文件、要求较高的容错性能的无交互式应用的环境中。由示意图可以看到最小的配置需要六个磁盘驱动器。Raid Array ControllerSERVER 2SERVER 1XOR(2,3)XOR(6,7)XOR(10,11)XOR(14,15)XOR(18,19) XOR(0,1)XOR(4,5)XOR(8,9)XOR(12,13)XOR(16,17)37111519 2 6 10 14 18 15913170481216DISK A B C (Parity) D E F(Parity)Raid Level 3Raid Level 3 RAID LEVEL 30 RAID 50 是RAID 5和RAID 0混合使用,RAID 5作为RAID 0的加强,提供了较好的数据可靠性和操作性,特别是对那些要求高可靠的存储、高访问率、高数据传输率的应用情况。示意图如下:Raid Array Controller SERVER 2SERVER 1DISK A B C D E FXOR(2,3) 7 11XOR(14,15) 19 3 6XOR(10,11) 15 18XOR(0,1) 5 9XOR(12,13) 172XOR(6,7)1014XOR(18,19) 0XOR(4,5) 8 12XOR(16,17)14XOR(8,9)1316 RAID LEVEL 5RAID LEVEL 5 RAID LEVEL 50几种失败的RAID情况: 当有失败现象发生时,有关一种RAID级别的性能和表现的问题就会产生。至于一种RAID配置在其其中的一个成员发生错误时如何作出反应,看下面的讲述。RAID 1镜像失败: 一个镜像磁盘的失败很容易描述。当一个镜像磁盘失败后,它所在的镜像子系统将离线,停止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访问将转到尚存的子系统上,直到失败的磁盘被替换或者修复。因此一个降级(有失败现象发生的)的镜像磁盘阵列,其性能由尚存的子系统来体现。RAID 3和RAID 5一个校验的问题: 当RAID 3或者RAID 5降级时(有失败现象发生),由于冗余数据是用一种编码方式储存,情况就不象镜像阵列那么简单,冗余数据要么存储在一个单独的硬盘(RADI 3),要么分布在阵列卷集的所有硬盘中。因此,在一个进行奇偶校验的阵列上,写操作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慢,即使进行奇偶校验的阵列工作正常。当一个奇偶校验阵列的一个成员失败时,阵列将利用其他所有成员上的数据来恢复失败的数据并且重新进行奇偶校验。这就意味着修复操作将有额外的开销。例如:在一个由二十个成员组成的较大的阵列中,一个从失败的磁盘上的读操作将产生十九个物理上的I/O操作。从这一点上讲,基于校验的阵列在配置是要仔细考虑阵列卷集的大小。RAID的性能综合分析: 上面给出了各级RAID在高低负荷情况下的性能分析,下面就RAID的其他特性给出一个综合分析性:RAID级工作模式最少硬盘需求量磁盘利用率数据利用率RAID0磁盘延伸和数据分布2T 1RAID1数据分布和镜像2T/2 0.5RAID2共轴同步、并行传输、ECC3T*(N-1)/N 0.67RAID3共轴同步、并行传输、Parity3T*(N-1)/N 0.75RAID4数据分布、固定Parity 3T*(N-1)/N 0.75RAID5数据分布,分布Parity5T*(N-1)/N 0.75RAID额外功能容错功能 Spare and Standby driver 事实上,容错功能以成为磁盘阵列最受青睐的特性,为了加强容错的功能,以及使系统在磁盘故障的情况下能迅速重建数据,以维持系统的性能,一般的磁盘阵列都可使用热备份(hot or hot standby drive)的功能。所谓热被份,是在建立(configure)磁盘阵列系统的时候,将其中一磁盘指定为后备磁盘,此磁盘在平常并不操作,但若阵列中某一磁盘发生故障时,磁盘阵列即以后备磁盘取代故障磁盘,并自动将故障磁盘上的数据重建在后备磁盘之上。因其反应迅速,加上快取内存减少了磁盘的存取,所以数据重建速度很快,对系统性能影响很小。 RAID 级别的定义(下表提供了6级RAID的简单定义)RAID级别描述速度*容错性能RAID 0硬盘分段硬盘并行输入/出无RAID 1硬盘镜像没有提高有(允许单个硬盘错)RAID 2硬盘分段加汉明码纠错没有提高有(允许单个硬盘错)RAID 3硬盘分段加专用奇偶校验盘硬盘并行输入/出有(允许单个硬盘错)RAID 4硬盘分段加专用奇偶校验盘需异步硬盘硬盘并行输入/出有(允许单个硬盘错)RAID 5硬盘分段加奇偶校验分布在各硬盘硬盘并行输入/出比RAIDO稍慢有(允许单个硬盘错)硬盘故障恢复镜像和RAID提供了从硬盘故障中恢复数据的新办法。因为数据的所有部分都是有冗余的。数据有效性很高(即使在硬盘发生故障时)。另一重要优点是,恢复数据的工作不用立即进行,因为系统可以在一个硬盘有故障的情况下正常工作,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剩下的系统就不再有容错性能。要避免丢失数据就必须在第二个硬盘故障前恢复数据。更换故障硬盘后,要进行数据恢复。在镜像系统中“镜像”盘上有一个数据备份,因此故障硬盘(主硬盘或镜像硬盘)通过简单的硬盘到硬盘的拷贝操作就能重建数据。RAID5硬盘子系统中,故障硬盘通过无故障硬盘上存放的纠错(奇偶)码信息来重建数据。正常盘上的数据(包括奇偶信息部分)就读出,并计算出故障盘丢失的那些数据,然后写入新替换的盘,它比从磁带上恢复数据要快不少。设计灵活的磁盘阵列可以重新配置,替换盘的地址不一定和故障盘的地址相同,这种灵活性使安装过程变得更为简单。备用盘甚至可以在硬盘故障前预先连在系统上。在那种情况下,它就成了随时可用的备份盘。这种盘通常称为“热备份”。可靠性和可用性这二个名词虽然相互关连,事实上却代表了硬盘故障的二个不同的方面,可靠性指的是硬盘在给定条件下发生故障的概率。可用性指的是硬盘在某种用途中可能用的时间。利用这二个名词,我们可以看到磁盘阵列是怎样把我们的硬盘系统可靠性提高到接近百分之百的程度的。磁盘阵列可以改善硬盘系统的可靠性。因为某一硬盘中的数据可以从其它硬盘的数据中重新产生出来(例如RAID5),所以很少会有机会使整个硬盘系统失效。硬盘子系统的可靠性因而大大改善了。图表是RAID硬盘子系统与单个硬盘子系统的可靠性比较:硬盘子系统硬盘数时间平均故障时间平均丢失数据时间单个硬盘130000小时300000小时RAID 0(分段)530000小时60000小时RAID 1(镜像)230000小时499百万小时RAID 5(分段加奇偶码)530000小时462百万小时我们还必须考虑系统的可用性。单一硬盘系统的可用性比没有数据冗余的磁盘阵列要好,而冗余磁盘阵列的可用性比单个磁盘的好得多。这是因为冗余磁盘阵列允许单个硬盘出错,而继续正常工作。此外,一个硬盘故障后的系统恢复时间也大大缩短(与从磁带恢复数据相比)。最后,因为发生故障时,硬盘上的数据是故障当时的数据,替换后的硬盘也将包含故障时的数据(举例说,前天晚上的备份数据)。要得到完全的容错性能,计算器硬盘子系统的其它部件也必须有冗余例如提供二个电源,或者配备双份硬盘控制器。没有其它部件的冗余,即使有非常可靠的硬盘子系统,还是不能完全防止计算机系统的失效。最佳化的容错系统如先前所述,直接分段的子系统(RAID 0)可以大大提高读写速度(相对单个硬盘),因为数据分散在多个硬盘,硬盘操作可以同时进行。把二个直接分段的硬盘子系统组成镜像,可以有效地构成全冗余的快速硬盘子系统。这样的子系统,其硬盘操作甚至比直接分段的硬盘子系统还快,因为该系统能同时执行二个读操作(每个硬盘一个读操作),而写操作的速度则与非镜像直接分段子系统几乎一样,因为把数据同时写入二个硬盘只需花费很少的额外开销。通过我们前面所述的概念,例好双工:(双控制器,双电源等),可以进一步改善有关冗余方面的问题。双控制器还使我们得到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因为控制器成为子系统性能瓶颈的可能性更小了。 第二章: 2100S RAID 卡配置详解 2100S RAID卡菜单说明:FileRead system config 重新扫描系统硬件配置情况Set system config 保存配置信息Exit 退出RAIDCreate 创建新磁盘阵列Delete 删除被选择的磁盘阵列Rebuild 重建RAID阵列Stop build 停止创建RAID阵列ActionMake hotspare 指定热备份设备Remove hotspare 取消热备份Format drive 低格所选设备Flash HBA 更新firmware、I2O BIOS,SMORMake boot floppy 制作SMOR引导盘HelpAbout SMOR版本信息1. 信息浏览与配置窗口在系统开机引导时会检测到adaptec 2100s RAID卡,并提示用户按下 +A进入配置界面。配置界面如下图所示,在左侧树状视图中高亮度configuration时,对应的窗口界面如下: File Raid Action HelpConfigurationConfigurationLocal +#0 2100S + (0,0,9,0) RAID-1 + (0,0,12,0) RAID-5Bootable Device Enable Bootable CD-RomsDOS/Wwindows3.1 Cachesetting: ( )write through ( )write backScan delay ( )default ( )1 ( )10 ( )20 ( ) 30 secondsSmartrom options EBDA relocation Enable extended Int13 Default 1.1 Adaptec I2O BIOS设置 I2O BIOS设置视图中的参数如下表所示:参数默认值可选设置Enable Bootable CD-ROMsDisabledEnabledDOS/Windows3.1 Cache SettingWrite ThroughWrite BackScan Delay(seconds)11,10,20,30Smart ROM 选项EBDA RelocationDisabledEnabledEnable Extended Int13EnabledDisabledEnable Bootable CD-ROMS如果选择,那么RAID卡控制器将试图检测El-Torito格式的可引导光盘,这个选项默认为disabled,因为有些可引导光盘含有特定设备引导代码, Adaptec控制器不能识别这些代码。DOS/Windows3.1 Cache Setting此参数决定在安装DOS,windows 3.1或某些特殊操作系统时,RAID卡控制器如何响应Int13写命令。默认值为Write Through,可以避免因为使能Write Back caching在安装操作系统时所出现的问题。在操作系统安装完成后,可以改为Write Back caching ,以提高系统性能。注意:此项关于Cache的设置在NT,UNIX,NetWare下无效Scan Delay设置扫描延迟时间。有些SCSI设备要求在系统加电与总线重设、扫描之间有一段时间延迟,否则它们不能正确响应控制器的命令。如果系统加电后,在SMOR窗口的左侧树状视图中没找到此类设备,那么您可以设置更长的延迟时间再次扫描该设备。EBDA RelocationEBDA是Extended BIOS Data Area的缩写。该选项用于避免当主机系统有多块板卡时,该RAID 卡与其他遵从标准EBDA重定位规则的板卡冲突。Enable Extended Int13 该选项使能磁盘的LBA模式,使操作系统可访问大于8.6GB的硬盘空间。(注:以上参数不要随意改动,一般取默认值即可。)2. RAID卡控制器信息窗口: 用于浏览和配置Adaptec RAID 控制器,窗口的左侧为树状视图,右侧有两个可选标签,分别为Information 和Configuration,按下+I或者+C可以进行窗口切换。3.1 Information :File Raid Action HelpConfigurationInformationConfigurationLocal +#0 2100S (0,8)SEAGATE (0,9)SEAGATE (0,10)SEAGATE (0,11)SEAGATE (0,12)SEAGATE (0,13)SEAGATE (0,14)SEAGATE + (0,0,9,0) RAID-1 + (0,0,12,0) RAID-5Model:2100S Revision:320H Serial #:17-000563NVRAM Ver. DPT V1.0 FW Type:2100Cache:16MB ECC:YesSCSI Bus:Width: 16bit Ultra3Busses: 1 SCSI ID:7Transfer:80MHz(maximum)Host Bus:Type:PCITransfer:132MB/sec(maximum)Attached Modules: Bank 0:32MB ECC Memory Module 该窗口显示2100S RAID卡控制器的信息,它的各参数如下:ModelAdaptec控制器型号Serial #控制器序列号 NVRAM Ver.NVRAM的版本号Cache缓存大小Revision控制器firmware版本FW TypeFirmware类型ECC内存是否支持ECCSCSI BusWidth总线位宽Busses控制器总线数目 SCSI ID分配给控制器的SCSI ID号Transfer最大传输速率HOST BusBus Type总线类型,一般是PCITransferPCI总线带宽:132MB/sec for 32-bit PCI bus264MB/sec for 64-bit PCI busAttached modules连接的扩展模块和内存模块注意: Adaptec SCSI 2100S RAID卡控制器显示的cache大小比实际安装的内存少16MB , 因为卡上处理单元要占用16MB。3.2 Configuration :File RAID Action HelpConfigurationInformationConfigurationDefaultLocal +#0 2100S + (0,0,9,0) RAID-1 + (0,0,12,0) RAID-5Mem Address: D8000000IRQ:11 ()Edge ()LevelPCI MWI Enable Boot EnableMem Address IRQ: 当配置操作系统时,您可能需要内存分配地址和IRQ号。PCI MWI Enable 除非您是在技术支持的指导下操作,否则不要改变此项设置。Boot Enable此项设置在系统有多个控制器,Aadptec BIOS不能在系统启动时提供有效的默认操作的情况下,可使您能改变系统启动过程。该设置默认为选择,在多Adaptec SCSI 控制器系统中,PCI插槽号最低的Adapte控制器将被指定为引导控制器,如果不选该项,Adaptec控制器就不能用作可引导设备。4. BUS配置:File Raid Action HelpConfigurationConfigurationDefaultLocal +#0 2100S Bus 0 (0,8)SEAGATE (0,9)SEAGATE (0,10)SEAGATE (0,11)SEAGATE (0,12)SEAGATE (0,13)SEAGATE (0,14)SEAGATE + (0,0,10,0) RAID-1 + (0,0,12,0) RAID-5Bus 0ID :7 Transfer Rate :Ultra3 Type :Ultra3 Termination :Auto Width :16 BitOptions TERMPWR 该标签使您能改变所选控制器总线的硬件参数,下表为参数默认值:参数默认值可选设置ID70-6(SCSI)Transfer Rate允许的最大值Ultra3、Ultra2、Ultra、10、8、5 asynchronousTerminationAutoOn、Off、High onlyTERMPWROn Auto、OffTERMPWR:缺省的RAID卡控制器通过SCSI线缆上的TERMPWR线提供对其它SCSI设备的电源终结。3. 驱动器设备信息:File Raid Action HelpConfigurationInformationLocal +#0 2100S Bus 0 (0,8)SEAGATE (0,9)SEAGATE (0,10)SEAGATE (0,11)SEAGATE (0,12)SEAGATE (0,13)SEAGATE (0,14)SEAGATE + (0,0,10,0) RAID-1 + (0,0,12,0) RAID-5Description : Seagate ST34520W Revision:1206Address:0 HBA:0 Channel:0 Id:9 LUN:0Capacity:4340MB Removable Read OnlyBlock Size:512bytes Negotiated:Ultra Wide Transfer Rate:40MB/secSCSI Capabilities: Soft Reset Cmd Queuing Linked CmdsWide 16 Wide 32 SCSI-2Synchronous RelativeAddr SCSI-3S.M.A.R.T SCAM Status:Optimal您可以查看连接到RAID卡控制器上的每个设备的信息,主要参数的描述如下:Description设备厂商及型号Revision设备firmware版本Address显示HBA 、通道、ID号SCSI Capabilities 显示SCSI各项参数Status: 以下为设备状态参数Warning 错误警告Dead 设备不能响应控制器的命令Failed 设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护理科学思维方法
- 2025版骨肿瘤常见症状及护理建议指南
- 119全国安全消防日总结
- 2025版骨折紧急处理技巧及护理培训
- 2025版痛风常见症状分析与护理治疗探讨
- 餐饮部的服务介绍
- 太阳系教育动态
- 音乐学校介绍
- 髋关节活动度评估
- 入股投资合作协议书
- 2024年-2025年动物疫病检疫员考试题库(综合题型)
- 门诊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 DB11 994-2013 平战结合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
- 喜剧俱乐部相关行业项目操作方案
- 《建筑施工测量标准》JGJT408-2017
- 《灯》课件-【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备课课件(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
- DL-T-5161.7-201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第7部分:旋转电机施工质量检验
- 旅游跟拍服务合同协议范本
- 古风围棋介绍
- 燃烧脂肪-流行健身舞蹈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成都师范学院
- 客车总装车间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