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 )卷一、 句子默写 (共1题;共2分)1. (2分)古诗文名句填空。 (1)春蚕到死丝方尽,_。晓镜但愁云鬓改,_。(李商隐无题) (2)_,_。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3)古人和诗以歌,造就了一首又一首传唱至今的经典,今天当我们再一次翻开那些古老的诗篇,我们仍然能感受到我们先祖在这当中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生命的感悟。苏轼在水调歌头里用“_,_”感悟人世盛衰无常;许浑在咸阳楼东城用“_,_”描写了宫殿的荒芜,抒发了对历史沧桑的无限感慨。但生命纵使万般磨难,我们也要始终相信明天!恰如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写到“_,_”,告诉我们万物都会有新旧交替这一道理;我们也要学习李白,在行路难中高声吼出“_,_”时刻勉励自己,只要心怀梦想,终有一天,我们会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抱负。 二、 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4分)2. (4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几小题。 秋天的花海简直是一个花团锦簇的美丽世界。瞧!一朵朵格桑摇曳生恣,一畦畦百合迎风飘香,一片片紫色的马鞭草让人美不胜收。夕阳西下,游人渐少,此时的花海格外静m( )而美好!(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花团锦簇(_) 一畦畦(_) 静m (_)(2)上面这段文字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3)解释文中划线的成语。 美不胜收:_(4)上面这段文字中运用了_修辞。 三、 名著阅读 (共1题;共2分)3. (2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第二天早晨护送我到周恩来的司令部去的,就是列宁儿童团的一个团员。司令部原来是一个不怕轰炸的小屋,四面围着许多同样的小屋,农民都若无其事地位在那里,尽管他们是处在战区中间,而且他们中间还有个东路红军司令。我心里不由得想,红军能够这样不惹人注目地开进一个地方,是不是红军受到农民欢迎的原因?附近驻扎一些军队似乎一点也没有破坏农村的宁静。蒋介石悬赏八万元要周恩来的首级,可是在周恩来的司令部门前,只有一个哨兵。我到了屋子里以后看到里面很干净,陈设非常简单。土炕上挂的一顶蚊帐,是唯一可以看到的奢侈品。炕头放着两只铁制的文件箱,一张木制的小炕桌当作办公桌。哨兵向他报告我的到来的时候,周恩来正伏案在看电报。“我接到报告,说你是一个可靠的新闻记者,对中国人民是友好的,并且说可以信任你会如实报道,”周恩来说。“我们知道这一些就够了。你不是共产主义者,这对于我们是没有关系的。任何一个新闻记者要来苏区访问,我们都欢迎。不许新闻记者到苏区来的,不是我们,是国民党。你见到什么,都可以报道,我们要给你一切帮助来考察苏区。”(1)上面这段文字选自_,作者是_。 (2)结合选段内容说说作者刻画周恩来形象运用了怎么样的手法 (3)联系原著说说斯诺眼中的周恩来是个怎么样的人? 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4. (11分)辩论赛,为我们提供了多角度考虑、分析问题的机会,提供了与同学们共同探讨问题、相互交流启发的机会。为了让大家养成好习惯,班上准备开展一次辩论赛,论题为“养成好习惯是否主要靠自我约束”。希望在这次辩论中,你能积极搜集资料,活跃思维,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1)【标语我设计】为本次活动拟一句宣传标语。 (2)【主意我来出】正方有两位同学缺乏参赛经验,请你为他们的赛前准备工作提两条建议。 (3)【信息我筛选】作为正方代表,在准备的过程中,你搜集到了以下材料,比赛中你能用上的材料有_,对方可能用上的材料有_。(只填序号) 孟母三迁 孙悟空头戴紧箍咒 祖逖闻鸡起舞 齐白石“不教一日闲过”(4)【收获我总结】假如你作为正方的一名代表参与了辩论活动,请谈谈你在活动中的收获。 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1分)5. (26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悟空”探“妖”2015年12月17日8时12分,“悟空”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它是一只非常勤奋的“猴子”,每天要绕地球飞行15圈,从不偷懒。“悟空”是我国第一颗主要用来探测暗物质的人造卫星。其实,它就是一台空间望远镜,担负着寻找暗物质粒子、研究暗物质特性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等任务。一般人听到“暗物质”会一脸茫然:这是什么“妖魔鬼怪”?为什么要寻找它?顾名思义,暗物质就是通过人眼和其他设备看不到的物质。天文学家在长期的观测研究中发现:许多星系中存在额外的、看不见的引力源,宇宙的总质量其实远远大于已知物质的总质量。他们据此推测,宇宙中应该还存在着一种“暗物质”。我们已知的各种物质基本上都要受电磁力的影响,要么吸收光,要么反射光,要么就自己发光;但暗物质不与光波发生作用,它对电磁力无动于衷,所以我们无法看到它。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对暗物质的研究依然不明朗。目前,能够确定的是,宇宙总能量的268%由暗物质贡献,普通物质只占49%,暗物质的能量是普通物质的5倍以上。有这样隐形的庞然大物存在于宇宙中,却又看不见摸不着,这的确让科学家心痒难耐。而且,暗物质与我们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科学家发现,所有发光物质提供的引力无法抵消星系内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因此推测,是暗物质在提供额外引力,以阻止星系解体。也就是说,没有暗物质就没有星系,也就没有人类。而且,作为一种全新的、未知的粒子,暗物质很有可能开创前所未有的应用空间。那么,怎样才能找到传说中的暗物质呢?“悟空”的任务,就是上天捕捉暗物质粒子碰撞湮灭时产生的高能电子。简单地说,“悟空”在观测中如果突然发现某一速度的电子射线数量变多了,但这又无法用现有理论来解释,那么这些电子射线很有可能是暗物质湮灭时产生的。全世界各国的科学家都希望能够第一个观测到这部分电子射线,从而获取暗物质存在的证据。除“悟空”外,目前世界上用以探测暗物质的设备,还有国际空间站的阿尔法磁谱仪和美国宇航局的费米空间望远镜。而中国的“悟空”,是迄今为止观测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2017年末,“悟空”工程团队在世界权威科学杂志自然上发表论文,宣布获得了世界上最精确的高能电子宇宙射线能谱,该能谱将有助于发现暗物质存在的蛛丝马迹。接下来的2018年,我们希望“悟空”不负众望,用火眼金睛找到更多线索,早日探到“妖”的真容。(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悟空”主要用来寻找暗物质粒子、研究暗物质特性及其空间分布规律。B . 暗物质不受电磁力的影响,所以不能通过人眼和其他设备看到。C . “悟空”可以通过捕捉到的宇宙中的高能电子来探寻暗物质的踪迹。D . 与其他探测器相比,“悟空”性能更加杰出,已率先发现暗物质。(2)下列对文章写作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全文按照时间顺序说明了“悟空”的任务、暗物质的特性、“悟空”探寻暗物质的方 式及成果。B . “悟空”是一颗人造卫星,“妖”指暗物质,以“悟空探妖”为题,生动形象, 吸引读者。C . 选文第段连用两个设问句,加强语气,引出对“悟空”探“妖”方式的具体说明。D . 选文第段中划线词语“很有可能”表明探寻暗物质前景不容乐观,语言表达既准确 又含蓄。(3)选文第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目前,能够确定的是,宇宙总能量的268%由暗物质贡献,普通物质只占49%,暗物质的能量是普通物质的5倍以上。6. (2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停下来,做个发现者张勇李斌先生在文中谈到,大学时的老师来北京出差,邀请三两门生去喝茶。老师亲自沏茶、斟茶,并传授洗杯、闻杯、品茶的技巧。临走时老师特别叮嘱:“只有学会停顿,才能发现不同的自己,工作再忙再累,也要给自己留出一点品茶静思的时间。”忙是一种节奏,是一种标志,也是一种生活。现在社会,何人不忙?何事不忙?生活的逼迫,学习的压力,梦想的追求,常常让我们行色匆匆,不肯停下前进的脚步。于是,在努力拼搏的过程中我们有时候会感到无力,彷徨,孤单与其在苦难的泥潭中挣扎,不如停下来。立陶宛有一种叫做“螺旋树”的松树,这种树在幼年时,长势过快,一味地疯长,顶端的幼芽就显得柔弱,经不起一点风吹雨打。每当刮风下雨,这些脆弱的幼芽往往是不堪一击,几乎全被毁掉。顶芽被毁后,螺旋树就生长出许多侧芽来顶替,这样一来就渐渐地长成了弯弯扭扭的螺旋树。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这样才能为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没有人可以精力无限、奔腾不息,忙碌周期与休憩周期相结合才能让生命充满精彩。适度的停顿犹如登山过程中的休整,是从胜利走向胜利、从激昂迈向激昂的必经阶段。就像电影镜头,长短镜头结合在一起,才会形成缤纷多彩的画面节奏;_。古人在驿道旁建造亭子,让人们暂时停下疲累的脚步,正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赶路,让人们在“停”中补充体力,增添力量,让人们把后面的路走得更轻松,走得更快捷。“停”是为了更好地走,这是中国古人智慧在“亭”中的形象体现。“明月松间照”,照一片娴静淡泊寄寓我无所栖息的灵魂;“清泉石上流”流一江春水细浪淘洗我劳累庸碌之身躯。仁者爱山,智者乐水,面对山之厚重,水之浩淼,难道你就不会有些许所感所悟么?那些洗净铅华,浮躁的心灵同样可以清丽脱俗,摄人心魂,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现在你,需要整装待发,重新起航。不偶尔停一下,你如何能“直挂云帆济沧海”呢?不偶尔停一下,你又怎能成为生活的主人,美的发现者、欣赏者。(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1)通读全文,说说作者认为“偶尔停下来”会有哪些收获? (2)下面对本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当我们行到水穷处时,与其在苦难的泥潭中挣扎,不如停下来,坐看云卷云舒。B . 举螺旋树的例子是从正面论证人如果急于求成,不懂得适当的停顿就会根基不稳,以承受生活的重压。C . 只有学会劳逸结合,在停中补充体力,才能为今后的行路增添力量。中国的“亭”形象地诠释了这一智慧。D . 我们要学会放慢脚步,倾听内心的声音,尽情领略生活的美好。(3)请在第段横线上补写一个运用比喻论证的句子。 六、 课内阅读 (共1题;共16分)7. (16分)阅读论语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甲】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乙】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1)下列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可以为师矣 为人谋而不忠乎B . 仁在其中矣 人不堪其忧C .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D . 尊君在不 待君久不至(2)翻译下列句子。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选段中画线句子的【甲】【乙】两句表达的意思有什么异同?请分析。 七、 作文 (共1题;共1分)8. (1分)作文。撇和捺互相支持就成了“人”,在人生的历程中常常离不了他人的支撑。在风平浪静的时候,常需要有人倾诉;在急风骇浪的时候,常需要有人帮扶。学习的困惑需要有人的指点,是生活的艰辛需要有人的支撑,是思想的贫乏需要有人的浇灌,是心灵的苍白需要有人的丰富在时间的流逝中,总有人是你最想依靠的。请以“我最想依靠的就是你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字数不少于600字;写真事,诉真情,内容完整,字迹清晰;文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生态湿地植树造林与生态修复工程合同
- 2025年校园食品安全总监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分析
- 2025主管护师《医院感染护理学》试题及答案
- 统计系的毕业论文
- 2024年社区《网格员》考前自测题(含答案)
- 《乡土中国》教学设计思路及建议
- 国美油画系毕业论文范文
- 毕业论文完整
- 2025年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重点题库和答案分析
- 2025年农村土地经营权转让与农业供应链金融合同
- 2024企业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白皮书
- 黄瓜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 《胜任能力模型》课件
- 教师如何应对学生的行为问题
- 良性滑膜瘤(腱鞘巨细胞瘤)
- 《护士职业素养》课件
- 专用机械设备投标书样本
- 音乐之美音乐艺术鉴赏全套教学课件
- 高考语文考试评价体系的创新与优化
- AOI直通率持续提升报告
- 初中英语初中英语阅读理解阅读训练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