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3.3 促进民族大融合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ppt_第1页
高中历史 3.3 促进民族大融合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ppt_第2页
高中历史 3.3 促进民族大融合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ppt_第3页
高中历史 3.3 促进民族大融合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ppt_第4页
高中历史 3.3 促进民族大融合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 对应学生用书第23页 课标要求 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丝织业 青瓷 洛阳 货币交易 答案 1 生产方式由游牧到农耕 2 孝文帝改革 洛阳 答案 1 因为自孝文帝改革后 北魏王朝注意学习汉族的礼乐制度 尊崇孔子 提倡以孝治国 所以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 孝 字 2 鲜卑族政权的封建化 对应学生用书第24页 一 全面评价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汉化政策1 这一政策的具体措施表现为均田制 移风易俗和实行汉制等内容 对鲜卑族来说 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就中华民族而言 更加丰富 发展了汉族文化 2 从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的根本目的来看 是为了加强鲜卑族的统治 从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来看 促进了民族融合的进程 为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作出了贡献 3 该政策体现了落后的征服民族必然会被先进的被征服民族的文化所征服的历史规律 从这个角度来讲 孝文帝的汉化政策自觉地顺应了历史发展规律 值得肯定 4 从本质上说 汉化政策既是落后文化学习先进文化的过程 又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过程 5 孝文帝在改革过程中 全盘吸收汉文化 不加区别兼收汉文化的精华和糟粕 这是改革的不足之处 封建化是指在封建生产关系主导下 各种非封建因素向封建关系的转化 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是指处于奴隶社会或是原始社会的少数民族在政治 经济 文化等方面向封建的政治 经济 文化过渡转化 其主要表现是在生产方式上由渔猎 放牧向农耕转化 在政治上采用汉族封建的官制 法律 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过程 也是中原封建生产方式和文化向边疆地区传播的过程 二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及成功的原因1 历史作用 有利于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 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 缓和了民族矛盾 巩固了封建统治 加强了民族大融合 为国家结束分裂 走向统一和促进封建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2 成功原因 1 改革顺应了北魏统一北方后出现的民族融合的历史发展潮流 推动鲜卑族吸收先进文化 这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2 内容全面 措施得力 北魏孝文帝改革涉及政治 经济 文化和风俗习惯等各个领域 是一次全面性的改革 这些改革措施相互联系和促进 有利于改革措施的贯彻实施 3 北魏孝文帝向往汉族先进文化 改革的信心坚定 政治手段灵活以及以身作则等个人因素 也是成功的重要原因 4 民族融合趋势的推动 判断孝文帝改革成败的标准应以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 促进历史前进 是否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为标准 而不能以某一少数民族的 衰亡 论道 对应学生用书第24页 观察下列图片材料 探究问题 1 两幅图片反映出什么历史信息 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 据此指出孝文帝改革有什么影响 思路点拨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图片反映了鲜卑族的汉化及汉族生活受鲜卑族影响的民族融合情况 实际上是考查孝文帝的汉化政策及其影响 答案 1 鲜卑族汉化 汉族生活习惯也深受鲜卑族文化的影响 原因 孝文帝移风易俗的改革 促进了北方各民族大融合 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