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复习卷文档.doc_第1页
第四单元复习卷文档.doc_第2页
第四单元复习卷文档.doc_第3页
第四单元复习卷文档.doc_第4页
第四单元复习卷文档.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一期末语文复习(第四单元)班级 学号 姓名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xn良( ) jio健( ) gui巧( ) zh伏( ) 点zhu( )yy( ) xun耀( ) 笨zhu( ) hn( )态可j ( ) cucn( ) 浩hn( ) q息( ) 孤p( ) 分min( )幼zi( ) y 日( ) 繁yn( ) ynyn然( ) 大hi( ) 远dn( ) 吞sh( ) 跳ling( ) 大hn( ) lnglng( ) 盘xun( ) 天f( ) x戏( ) b乳( )bn危( )二、默写1、虎见之, , 。2、然往来视之, 。 , ,驴不胜怒,蹄之。3、虎因喜,计之曰:“ !”4、蝉中运用比兴手法,暗示自己的显要身份和清廉品质 , 。5、蝉表现诗人德名远播的句子 , 。6、孤雁孤雁不饮啄, , , 。诗中运用反村手法表现爱憎之情的句子 , 。深切写出了失群者的心情的两句是 , 。7、鹧鸪写出置身于湖边古庙,聆听鹧鸪哀鸣的句子 , 。以人的感受衬托鹧鸪啼声之悲的句子 , 。用鹧鸪的啼声表现游子的乡愁旅思 , 。三、文学常识1、松鼠的作者是 ,是 国的 家、 家,著有 。2、松树金龟子作者是 ,是 国。达尔文称赞他是“ ”,他著的 被认为是“ ”。3、黔之驴作者是 代的文学家 。四、课内语段阅读(一)阅读松鼠课文36节(118120页)1认真研读课文第3自然段,作者着重介绍松鼠哪个方面的特性?又是怎样展开说明的?答:_ 。 2根据课文中介绍松鼠搭窝的语句,概括出搭窝的特点,探寻介绍筑窝的意图。答:_ 。 3研读课文的结尾,说说它的重点是什么?分析一下它跟开头是否油水分离?答:_ _。 4 从谋篇布局来说,同一内容理应放在一起介绍,显得条理豁然,而本文为什么把松鼠吃食物拆开来放在第2、3自然段中说明呢?答:_ _ 5 从下列句子中找出表示时间的副词,并说明它们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妙处。A它们从来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呆在小树丛里,又喜欢大的树林,住在高大的树上。B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答:_ (二)阅读松树金龟子1218节(125126页)1在这几段文字中,作者探讨了哪两个问题?按文章顺序回答。 2对这两个问题作者有没有得到圆满的解释?为什么? 3文中哪些昆虫会为欢乐而歌唱? 4作者探讨问题的过程反映了作者什么精神?对你有什么启示? 。(三)阅读国宝-大熊猫9-14节(130-132页)1请用一句话概括913段的说明内容。(准确概括各段内容)_ _ 2这几段文字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举例两例说明并说明其表达作用 。_ 3第10段中说,人们只得将错就错,称“猫熊”为“熊猫”,造成这一错误的原因是什么?请找出来。说说你能从中受到什么教育。(开放性题目,要多联系现实) _ 4大熊猫虽然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很高,但是也有适应环境的一面,所以它是有着300万年历史的古老动物。请从文中找出有关例子来说明这一点。 _ 5第13段“它的听觉非常灵敏,受到惊扰时,就非常灵活地攀上高高的树梢,躲藏起来。”中两个“非常”强调大熊猫的什么特点?(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_ 。(四)阅读黔之驴(135136页),回答问题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黔无驴( ) 好事者( ) 庞然大物( ) 远遁( ) 窥之( ) 稍近益狎( )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蔽林间窥之( )远遁( )以为且噬( )( )己也 蹄之( ) (5)稍出近之( ) (6)益习其声 ( ) (7)至则无可用( ) (8)以为神( ) (9)憖憖然( ) (10)觉无异能者( ) (11)荡倚冲冒( )(12)虎因喜( ) (13)因跳踉大阚( )(14)乃去( )3.翻译下列句子。虎见之,宠然大物也,以为神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4.写出出自这个故事的两个成语。 5、本文的寓意可从多个角度进行理解,请根据自己的理解,任选角度(至少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6、用原文句子在下面空格写出老虎逐渐接近驴的过程虎见之( )( )( )( )7.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了虎的一系列动作,试举一例,并说说刻画了虎怎样的心理? 五、课外阅读:(一)萤火虫 尹衍国“萤火虫,萤火虫,飞到西,飞到东。好像星星眨眼睛,好像盏盏小灯茏”关于萤火虫,有很多有趣的故事。相传,我国晋朝时有个青年叫车胤,他酷爱学习,但由于家贫买不起蜡烛,不能读书,于是就捉了很多萤火虫,装在薄薄的布袋子里。四五十只萤火虫发出的光;真能抵得上一支点燃的蜡烛呢!他就借着萤火虫的光刻苦学习,后来成为一位有学问的人。 萤火虫的一生要变四个模样。萤火虫妈妈喜欢在潮湿腐烂的草丛中产卵,它的卵小得很,要用放大镜才能看得见。卵孵化出幼虫后,生活几天就变成蛹。最后由蛹变成萤火虫。萤火虫的幼虫个儿很小,但胆量很大,敢与蜗牛较量,直至把蜗牛吃掉。萤火虫幼虫有一套神奇的“法宝”。你看,当幼虫找到蜗牛以后,先用它那针头一样的嘴巴在蜗牛身上敲几下,这是干什么呢?原来这是给蜗牛打麻醉针。连打几下以后,蜗牛就迷迷糊糊地失去了知觉,动弹不得,最后终于瘫痪了。这时候,幼虫又狠狠地给蜗牛注射消化液。蜗牛皮内的肉开始化成了稀稀的鲜美的肉汁。这时幼虫便呼唤它的同伴们,兴高采烈地围在蜗牛四周,一齐把针管般的嘴巴插进蜗牛的皮内,津津有味地吸起来。幼虫们吸足了,蜗牛也就完了。它们帮农民除了害,立了功,是农作物的好朋友。 幼虫长到成虫以后,开始在夜空中飞舞,一边飞舞一边发出短暂的闪光。萤火虫闪光是为了什么呢?原来是在招引异性。那雄萤火虫在地面上空飞舞时发出闪光,意思是在寻问:“萤姑娘,你在哪里?”附近草地上的雌萤火虫也发出闪光,那是回答的信号,意思是说:“萤小伙,我在这里。”雄萤火虫得到信号以后,便向雌萤火虫飞去,直到甜蜜地相会为止。萤火虫那美丽的闪光是怎么发出来的呢?科学家们经过仔细观察研究,发现在萤火虫的腹部有个发光器。这发光器由发光层、反射层和透明表皮三个部分组成。发出的光是由呼吸时使称为“荧光素”的发光物质氧化所致。萤火虫发出的光是冷光,它不会产生热。人们通过萤火虫的发光原理发明了荧光灯日光灯,它比同样功率的普通灯泡明亮得多。后来人们又发明了矿灯,用在矿井里。因为矿井里有瓦斯,达到一定浓度,遇到一定热量就会爆炸,这种灯不发热,所以使用安全。科学家们还用荧光素和荧光素酶制成生物探测器,把它发射到其它星球表面,去探测那里是否有生命存在。你瞧,小小的萤火虫,趣闻还真不少呢!1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萤火虫的发育过程和萤火虫的有关特性。 (1) 萤火虫的发育过程:(2) 萤火虫的有关特性:2第段“萤火虫幼虫有一套神奇的法宝”中的“法宝”具体指什么?答: 3用一句话概括第段说明文字的中心意思。答: 4本文的说明语言有什么突出特点?试举例分析。答: (二)共生:双赢的生存智慧一提起生物进化,映入人们脑海的多半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八个字。在漫长的进化历史过程中,唯有战胜对手的幸运儿才能赢得大自然的青睐,拿到参加下一场物种角力的入场券。然而,大自然并不只是沿着单一的路线前行,“合则双赢,争则俱败”,体现互助与合作精神的共生或许是影响历史进程的另一重大因素。从表面上看,共生关系只是存在于残酷竞争中的权宜之计,是在特定条件下的偶合而已。然而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却发现,这种生存战略同样是大自然的选择,是另一条进化道路共生进化的产物。它提供了共生双方的任何一方不能产生的物质,带来了任何一方都不能产生的效率。共生的形态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它存在于各层次、各种类生物的互动之中。海葵虾,顾名思义,对美丽的海葵(腔肠动物)情有独钟,它总是夹着海葵浪迹于海底世界。一遇危险,自有长着含毒触角的海葵出面摆平。这样一来,海葵虾可以放心觅食,不必为安全多费心机;而生性慵懒、喜静不喜动的海葵只要从共生伙伴的食物中分一杯羹就足以果腹。动物之间的共生的现象是这样,植物与动物共生的现象也不少见。生活在墨西哥的一种蚂蚁把巢筑在刺槐中空的树干中,享用刺槐叶柄部位分泌的富含糖分的汁液。作为回报,蚂蚁则负责植物的安全工作,一旦刺槐的敌人食叶昆虫及其幼虫、草食动物靠近时,盛怒的蚁群就会蜂拥而出,与入侵者做殊死搏斗,直到把它们赶走。除此之外,蚂蚁还可以清除对刺槐造成威胁的寄生植物。当这些植物靠近时,蚂蚁就会毫不客气地上前啃掉它们的藤条和嫩芽。高等植物与真菌的共生早已为人类所熟知。在这种共生关系中,真菌的菌丝体长在植物的根部,吸收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而植物则可以从真菌的分解物中吸取养料。其实,在生物界发展的初期,不确定和不平衡因素充斥于物种之间,它们的关系表现出高度的对抗性。对抗越激烈,对自身乃至生物界造成的破坏就越大。这不仅破坏了生物之间的平衡,而且对生态发展造成灾害。要保持生态平衡,就要依靠生物共生所带来的正面作用。同样,共生现象也给人类很好的启示。(选自2005年6月号世界博览,有删改)请根据文中的有关语句,说说什么是“生物共生”。答:生物共生存在于各种类生物的互动之中。本文列举了、和 三种类型的生物共生现象。第段中加点的“或许”在句中有什么表达作用?答: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本文介绍了生物的共生现象。 B本文语言平实准确而不乏生动形象。C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D本文主要运用了打比方、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文章最后精悍到“共生现象也给人类很好的启示”,读了本文,你获得了什么启示?第四单元答案(一) 1着重介绍松鼠驯良的特性。它从松鼠活动的范围、活动的时间以及主要的食物和寻食的习惯等三个方面来说明它的驯良。它们住在树上,在树林里活动,从不骚扰人的住宅;白天歇凉,晚上才出来活动;它们不是肉食兽类,常吃的是杏仁、棒子、榉实和橡栗。这就显示出松鼠与人无争、秉赋善良的习性。“满树林里跑”“在树上跳着叫着互相追逐”“歇凉、练跑、玩耍”等拟人化语句,笔端流情,活画出松鼠活泼可爱的性格,突现了它的“讨人喜欢”。2第5自然段从窝址的选择、搭窝的方法和窝口的奇特三方面介绍松鼠的筑窝的特点,突出一个“巧”字。作者选用准确的动词“搬”“编扎”“挤紧”“踏平”以及形容词“错杂”“宽广”“坚实”“舒适”“安全”,生动地表现了松鼠的灵巧与能干。窝址的选择与窝口处理的合理科学,更突出松鼠的智慧,富有灵性,因而“很讨人喜欢”。3结尾侧重交代松鼠繁殖、换毛和精心梳理皮毛的习性,接着依次从肉、毛、皮等说出经济价值,动词“梳理”“弄”准确使用和形容词“光溜溜”“干干净净”的重迭更强调松鼠爱整洁的习性。这样结尾,既照应开头的“很讨人喜欢”,又点明经济价值,加深对它的了解,使全文首尾呼应,内容完整,浑然一体。4第二自然段说明松鼠吃相的特点,用以同一般四足兽用嘴啃相区别。第3段意在说明松鼠不是肉食兽类,因而不像它们那样凶猛,用以表明它的驯良。所以,尽管都是写吃东西,但具体内容和写作目的不同,就不能放在一起。5表示时间的副词有:A从来 B总是 C就“从来”表示从过去到现在一直保持某种情况或状态,加强语气。“总是”表示在一定时间里始终如此。“就”表示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以上表示时间的副词使用精当,极其传神地说明了松鼠的习性。(二) 1金龟子为什么而歌唱?昆虫究竟为什么要叫?2前一问题解决了,金龟子是用歌声来表达痛苦的。后一问题没有解决,因为不同的昆虫会为不同的原因而叫。 3略 4科学的求实精神。(三)1具体说明我国野生的大熊猫的生长环境、生活习性、活动范围。 2列数字。奇怪的是,一只体重100公斤以上的成本大熊猫,刚生下来的仔熊猫却小得出奇,体重只有 0.1-0.15公斤,像只小老鼠,仅相当于母体重量的千分之一,因此不易成活。 3记者误读误写,一经传播难以纠正。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停留于表面,而要深入其本质,遇事应多问几个为什么。同时,要提高人的科学素养。(意思对即可)4强调了它自己反应的灵敏和爬树本领的高超。 5列数字、作比较。“一般每胎产一仔”,有时可产两仔,说明熊猫仔“少”“刚生下来的仔熊猫体重只有0.1-0.15公斤,仅相当于母体重量的千分之一”说明仔熊猫的“小”。 五、课外拓展阅读: (一)1(1)卵幼虫蛹成虫 (2)发光;是害虫蜗牛的天敌;用闪光吸引异性;由腹部的发光器发光;发出的光是冷光。 2用针头一样的嘴先给蜗牛打麻醉针,再给蜗牛注射消化液。3萤火虫的发光原理及其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应用。4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介绍萤火虫。例如:对萤火虫“吃蜗牛”作细致形象的描写,说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