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密级: 论文编号: 中国农业科学院 学位论文 广西红火蚁发生规律及天敌资源的初步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目录 I 要 红火蚁 (隶属于膜翅目 (蚁科 (切叶蚁亚科(台湾称家蚁亚科 )(、火蚁属 ( 2005 年在我国广东、广西、湖南等省相继发现红火蚁危害,由于该虫属于新传入我国的入侵性外来有害生物,对其了解甚少。自2005 年 9 月开始至 2006 年 12 月,作者深入到广西北流市红火蚁发生区开展了对红火蚁的调查与研究工作,通过田间调查、室内饲养、室内试验和野外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明确了广西北流红火蚁发生情况、红火蚁基本生物 学特性、人工饲养方法,对有效虫生真菌进行了筛选和红火蚁自然天敌调查。现将主要结果总结如下。 通过实地详细调查和试验,掌握了北流发生区红火蚁的基本情况和发生特点,分析了红火蚁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目录 发生与本地自然环境的关系,植被覆盖程度和土壤对红火蚁分布的影响,调查了本地蚂蚁种类和分布,比较了红火蚁和本地蚂蚁之间对食物的竞争能力。 对红火蚁的基本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广西发生的红火蚁社会型为多蚁后型,明确了其筑巢、婚飞、日活动规律、取食习性等方面的生物学特性。 以石膏和沙子为主要材料,建立了红火蚁人工蚁巢。结果表明,经 过 1 个月的人工饲养,红火蚁能够在这两种人工蚁巢中存活、发育,以及产生有翅性蚁,其死亡率为 17 19,与自然蚁巢相比无显著差异。同时人工饲养蚁对毒死蜱的敏感性与自然蚁也无显著差异。种群数量随饲养周期的增加而不断增长,可以为红火蚁研究提供大量均一的试虫。 利用室内生测技术,对 8 种虫生真菌进行了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效果最好的是白僵菌佳木斯菌株,当以孢子浓度为 108 个 /种处理时,对红火蚁校正致死率为 进一步了解该菌株的特点,对其生物学特性做了研究,明确了其生长和孢子萌发 的适宜环境条件。对白僵菌佳木斯菌株和绿僵菌 株做了初步的田间应用研究。探讨了虫生真菌在防治红火蚁应用中的限制因子,为进一步有效利用真菌进行红火蚁的生物防治提供了依据。 调查了广西红火蚁发生区潜在的天敌资源。发现蚁巢薄口螨 对红火蚁工蚁具有很强的寄生能力,并对蚁群的发展有制约作用。本文介绍了该蟎的外部形态和寄生红火蚁后对红火蚁个体和群体的影响,为以后的红火蚁防治工作提供一种天敌资源。另外,在广西红火蚁区,通过对不同发生地点的系统采样,首次发现 广西红火蚁体内有微孢子虫步对该种微孢子虫的分布和感染情况做了调查。 关键词: 入侵红火蚁;发生危害;生物学;虫生真菌筛选; 蚁巢薄口螨:微孢子虫 As a 005, 005 006, of of of as of in 国农业科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目录 of of or on of of by of so on as of in of by of 7% of of to to of of of in of of of to to of 08of A of A of of on In to of in It to to of on of By we of 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目录 I 目 录 第一章 引 言 . 1 火蚁在我国发生的条件 . 1 火蚁的分类地位及形态特征 . 1 类地位及近缘种 . 1 属的形态特征 . 2 火蚁生物学特性 . 3 火蚁的危害 . 4 农业产生的危害 . 4 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5 人类健康的影响 . 5 生分布预测 . 6 火蚁的防治方法 . 6 国目前采用的防治措施 . 6 外防治方法 . 7 外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 7 生性蚤蝇 . 7 翅目昆虫 . 8 小蜂 . 8 病性微生物 . 8 究目的和意义 . 9 究内容和方法 . 9 第二章 广西北流市红火蚁发生情况调查 . 10 西北流市基本自然条件和红火蚁发生情况 . 10 流市红火蚁发生与本地物种的关系 . 11 . 11 火蚁发生对本地物种的影响 . 11 火蚁与同翅目昆虫的关系 . 12 流市红火蚁与本地蚂蚁的分布比较 . 13 同蚂蚁种类与红火蚁对食物的竞争力 . 15 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目录 三章 红火蚁的人工饲养方法研究 . 16 料与方法 . 16 验材料 . 16 验方法 . 16 果和分析 . 17 工蚁巢的形成 . 17 工蚁巢中红火蚁幼虫发育情况 . 18 工饲养红火蚁对药剂敏感性测定 . 18 论和讨论 . 19 第四章 红火蚁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 20 料与方法 . 20 生地红火蚁社会型的确定 . 20 飞扩散习性观察 . 20 火蚁构巢行为观察 . 20 火蚁日活动规律调查 . 20 火蚁对不同食物的喜好性室内试验 . 21 内不同种类诱饵诱集力测定 . 21 外不同诱饵诱集力测定 . 21 同挥发性化学物质对红火蚁的趋避效果 . 21 棒熏蒸蚁丘灭蚁试验 . 22 果与分析 . 22 生地红火蚁社会型的确定 . 22 火蚁构巢行为观察 . 24 火蚁日活动规律调查 . 24 火蚁对不同食物的喜好性 . 25 内不同种类诱饵诱集力测定 . 26 外不同诱饵诱集力测定 . 27 同挥发性化学物质对红火蚁的趋避效果 . 29 棒熏蒸蚁丘灭蚁试验 . 29 第五章 有效虫生真菌的筛选 . 30 料与方法 . 30 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目录 供试虫生真菌菌株及来源 . 30 试红火蚁 . 31 子液的制备方法 . 31 同虫生 真菌对红火蚁的致病性测定 . 31 内真菌感染传播试验 . 31 外菌饵防治红火蚁试验 . 32 外喷洒菌液防治红火蚁试验 . 32 度对白僵菌佳木斯菌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 32 境条件对白僵菌佳木斯菌株孢子萌发的影响 . 32 果与分析 . 33 同虫生真菌菌株对红火蚁的致病力 . 33 内真菌感染传播试验 . 35 外撒施菌饵防治红火蚁试验 . 36 外喷施孢子液防治红火蚁试验 . 36 度对白僵菌佳木斯菌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 37 同温度对白僵菌佳木斯菌株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 38 僵菌佳木斯菌株分生孢子耐热性 . 38 外光对白僵菌佳木斯菌株孢子萌发的影响 . 38 论与讨论 . 39 第六章 红火蚁寄生性天敌调查与初步研究 . 40 料与方法 . 40 生螨形态特征观察及种类鉴定 . 40 巢薄口螨对红火蚁工蚁个体生活力的影响 . 40 巢薄口螨在红火蚁群体中的传播及对蚁群取食的影响 . 41 孢子虫的调查方法 . 41 孢子虫形态特征观察 . 41 果和分析 . 41 生螨的形态特征及寄生部位 . 41 巢薄口螨 寄生对红火蚁工蚁个体的影响 . 42 巢薄口螨在红火蚁群体中的传播及对蚁群取食的影响 . 43 西陆川、北流红火蚁发生区微孢子虫发生情况调查 . 44 火蚁微孢子虫形态特征 . 44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46 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目录 论 . 46 新点 . 47 论 . 47 参 考 文 献 . 48 致 谢 . 53 个人简历 . 54 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一章引言 1 第一章 引 言 红火蚁是可以带来巨大危害的入侵性有害生物, 原产 于 南美洲 ,曾于 上世纪 30 年代入侵美国, 造成了 美国 严重的经济损失 。后又 相继入侵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我国台湾 。 2005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该种害虫入侵我国广东吴川,并向我国其他几个省份蔓延扩散,广西、湖南等地相继发现该虫的踪迹。在此之前的 1999 年,我国台湾遭受红火蚁入侵并形成了巨大的危害。该害虫不仅对农业生态系统造成损害,还对人们的健康、生物多样性以及社会公共卫生产生危害,带来重大的社会的、生 产的和经济的损失。 火蚁在我国发生的条件 我国南北跨度约 5500 公里,东西距离约 5200 公里,跨越 50 个纬度及 5 个气候带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 , 世界各地的外来种大多能在我国找到合适的栖息地。中国是一个物种多样性丰富的国家 , 已知有陆生脊椎动物 2554 种 , 鱼类 3862 种 , 高等植物约 30000 种 , 包括昆虫在内的无脊椎动物、低等植物和真菌、细菌等微生物种类也非常丰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显示我国对多种生物的涵养能力强的特点,近几十年,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和频繁的国际交流,外来入侵物种在 我国产生危害的程度日益加剧,同时,我国遭受到生物入侵的严重危害 , 使我国的生物多样性遭受较大威胁。 我国现存的入侵外来物种种类多,从哺乳类、鸟类、两栖爬行类、鱼类等脊椎动物到昆虫、甲壳类、软体动物等无脊椎动物,从微小的细菌、病毒到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都能够找到入侵的例子 , 这些入侵的物种广泛分布在各种生态系统中。森林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水域、湿地、草地、城市居民区等都可见到入侵种 (徐海根等, 2004)。 2003 年 10 月红火蚁入侵台湾 ,昆虫学家认为该外来蚁可能于 1999 年就已入侵我国台湾 (张润志, 2005)。 2005 年 1 月 17 日农业部将红火蚁增列为中国进境检疫性有害生物和全国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由于红火蚁扩散途径多 ,具有明显的种群竞争优势且繁殖力高,对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带来危害。 火蚁的分类地位及形态特征 类地位及近缘种 红火蚁 (隶属于膜翅目 (蚁科 (切叶蚁亚科(台湾称家蚁亚科 )(、火蚁属 (该属现有种类 近 300 种,广泛分布于全球,大多为游猎型,取食谷物、昆虫和其他食物,杂食性。其中和红火蚁最近缘的种类有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一章引言 2 热带火蚁 。红火蚁在 1972 年被正式命名 , 但早在 20 世纪初在南美已受到关注 , 被记录在 下( 1976)。 . 红火蚁及其近缘种分类检索表 罕见不明显的小 2 唇基有明显的中齿 4 顶中间明显下凹 ,有带横纹的纵沟伸向额部 ;并胸腹节背面和其后斜面两侧具脊状突起 S. 部前面观上宽下窄 ;头顶中间纵沟浅 ,不带横纹 ;并胸腹节背面和其后斜面两侧无脊状突起 ,至多在背面和其后斜面交接处有短脊或突起 3 3. 较大个体头宽在 1 5上 ,最大工蚁的并胸腹节背面和其后斜面的交界处两侧有一对短的纵脊或不规则形状突起 S. 大个体头宽不超过 1 48 ,并胸腹节无背侧脊 S. . 前胸背板前侧角成角状 ,常有明显的突起 ;背板后面部分中部通常下凹 ;头部黑褐色 ;上颚通常黄褐色 ; 额 无 深 色 中 斑 , 或 极 少 能 与 周 围 区 域 分 开 ; 柄 后 腹 第 1 背 板 有 明 显 的 黄 褐 色 斑 S. 胸背板前侧角圆 ,通常无突起 ;背板后面部分中部平或凸起 ;头部黄色 ,至少在上颚基和唇基附近如 此 5 后腹柄结后面观上半或 2/3 部分光亮或稍呈纹状 ,下半或 1/3 部分着生横纹与刻点 S. 深色额中斑 ;后腹柄结后面观长方形 ,顶部光亮 ,下面 2/3 或更大部分着生横纹与刻点 在广东、广西和台湾,分布一种热带火蚁,热带火蚁与红火蚁工蚁 外形相似,据文献记载,在台湾产生危害的入侵红火蚁与在台湾地区原先分布的热带红火蚁的差别是:入侵红火蚁具有明显的中齿,头部比例相对较小且后头部较顺滑,而本土的热带火蚁无明显的中齿,头部比例相对较大后头部有明显的凹馅,这些特征可以简易地鉴别红火蚁,也对我国大陆的入侵红火蚁的鉴别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方法。华南农业大学曾玲等,已经通过分子技术对入侵我国广东的红火蚁做了鉴定,结果证实,入侵我国和在美国危害的红火蚁属于一个种类,同源性达 100而且遗传上没有变异(曾玲等, 2005)。 属的 形态特征 工蚁:体长 常单型,但较大型的种类为多型。多型的种类,其变化主要是头的大小、上额的式样和尺寸以及复眼小眼数目的变化。复眼极大,大型种类的复眼由 100 多个小眼组成,而一些微小种类无复眼,或仅具几个单眼;触角 10 节,鞭节棒节;须式通常,或,;上颚齿,齿端强大,基齿通常收缩或消失,有些大型种类的齿更少或几无齿;中国农业科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水泥采购合同范本
- 医学生考研复习策略与实施方案
- 前台2025年度工作总结模版
- 白城新质生产力
- 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学解析
- 2025标准租房合同协议样本
- 《调整、降血糖药》课件
- 免疫期末考试总结模版
- 《网络沟通基础技巧》课件
- 风工程原理及应用
- 中国证券经营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肺结核的诊断与治疗》课件
- 陕西省咸阳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检测(三)物理试题(含答案)
-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 (高清版)DB3301∕T 0411-2023 公共汽电车维修车间建设与管理规范
- 激光应用技术发展路径试题及答案
-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粮油)仓储管理员
- 无人驾驶技术在旅游景区的自动驾驶巴士的创新实践
- 人教版八下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2.2加强宪法监督
- 《自动化生产线集成与应用- Integration》课件-项目一 自动化生产线概述
- 4.2依法履行义务 教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