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子商务法的论文.doc_第1页
关于电子商务法的论文.doc_第2页
关于电子商务法的论文.doc_第3页
关于电子商务法的论文.doc_第4页
关于电子商务法的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电子商务法的论文 电子商务合同的无纸化和电子商务交易空间的虚拟性使得数据电文的自动交易可以在无人控制的环境下进行这也使得它对交易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传统法律提出了新的挑战看看下面的关于电子商务法的论文吧! 提要在不断推进相关技术进步的基础上电子商务合同法律体系的不完善成为阻碍电子商务在21世纪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此许多学者开始重新讨论普通合同法对于电子商务合同的适应性对电子商务立法的研究成为世界各国法律研究的重中之重鉴于电子商务体系的复杂性与所涉范围的广泛性本文从细处着眼集中分析电子商务中合同制度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电子商务;合同法;法律问题 一、电子商务合同成立中的法律问题 (一)书面形式问题合同是否采用书面形式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0条的规定合同当事人可根据自己的意愿来确定可以是书面形式也可是其他形式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书面合同的好处是形式明确肯定有据可查对于防止争议和解决纠纷有积极意义而以口头形式订立合同的特点是直接、简便、快捷以及数额较小但口头合同没有凭证发生争议后难以取证不易分清责任故在商业活动中书面合同仍为合同当事人广泛采用的方式 在电子商务活动中由于网络中使用的数据电文与传统的书面文件差异很大数据电文能否被视为书面文件以数据电文的形式订立的合同是否可被视为书面合同这不仅关系到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同时也是对传统观念的重大挑战与传统的书面文件相比数据电文有以下特征:(1)数据电文的实质是一组电子信息其依赖的存在介质是电脑硬盘或软盘的磁性介质而不是传统的纸张;(2)数据电文的表现形式不是有形的纸张文字而是调取储存在磁盘中的文件信息利用电子枪显示在电脑显示屏上的文字来表现 数据电文的上述特点与传统上法律对书面文件的界定是完全不同的因此要将传统的书面形式要求照搬到电子商务中是根本不可行的针对此种情况联合国贸易法会在起草示范法时采用了一种称作“功能等同法”的立法技术此种方法立足于分析传统的书面对合同的作用以确定通过电子技术来达到这些目的或作用例如书面文件可以启到以下作用:提供的文件可以识读;文件可以复制使当事人均持有同一份文件的副本以书面文件的基本作用为依据联合国贸易法会在示范法第6条中规定:“如法律要求信息须采用书面形式假若一项数据电文所含信息可以以备日后查用即满足了该项要求”该条规定在不要求各国取消其国内法关于书面形式要求的前提下扩大了“书面形式”一词的解释将数据电文纳入“书面形式”的范畴之内 新加坡交易法令第7条也规定:“在法律要求信息采用文字、书面形式或规定了未采用书面形式的一定后果的情形下如一项电子记录所含信息可以调取已备日后查用则其应被视为满足了该项要求”我国合同法第11条规定:“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该条规定解决了数据电文的“书面形式”问题 在电子商务活动中中国合同当事人可以数据电文形式订立法律要求的“书面合同” (二)要约与要约邀请我国的合同法第一次明确区分了要约与要约邀请该法第14条规定: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规定:(1)内容具体确定;(2)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第15条规定: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在解释了要约邀请的定义之后该条列举了要约邀请的几种常见的表现形式: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避免使人将商业广告都理解为要约邀请该条随后特别指出商业广告的内容符合要约规定的视为要约 在通过网络所进行的交易中商家登载于互联网上的广告到底应视为要约还是应视为要约邀请这是一个十分重要但一直都存有争议的问题有人主张应都视为要约邀请因为这些信息都是向不特定的多数人发出;也有人主张应都按要约处理因为这些广告所包含的信息比较完整涵盖了合同的主要内容另外还有人倾向于根据不同情形分别解决根据按照交易的性质他们将网上交易分为三类:销售实物、销售软件、网上服务这种观点主张:在第一种交易中广告一般应视为要约邀请;而在后两种交易中广告一般应视为要约 我们认为较之于前两种观点而言第三种观点注意到电子商务具有不同于一般交易活动的特点因而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是必须指出上述方法亦有其局限性:从交易的对象的种类出发而不是根据意思表示的内容、目的来区分要约与要约邀请其结果必然是不准确的譬如在网上以实物为对象的交易中相当普遍(而不是个别)的情况是:商家的广告内容十分详尽覆盖了标的物、价格、交货方法、时间及地点、付款方式、甚至售后服务、免责事由等诸事项;更为重要的是商家自己实际上也已将其视为要约在此情况下按照上述观点这种广告仍视为要约邀请允许商家可自由拒绝消费者的承诺或随时撤回其意思表示则于消费者有何公平可言 因此我们主张要约与要约邀请的区分标准仍然应回到合同法中去寻找根据前引第14条这一标准应该是:(1)意思表示的内容是否具体确定;(2)其发出人是否有受该意思表示约束的意图 (三)意思表示的撤回与撤销意思表示的撤回是指在意思表示到达对方之前与之到达对方的同时表意人又向其发出通知以否认前一意思表示效力的行为在合同法中意思表示的撤回包括要约的撤回和承诺的撤回两大法系对要约及承诺的撤回均是认可的我国合同法也是明确承认了这一制度的该法第17条规定:要约可以撤回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第27条规定:承诺可以撤回撤回承诺的通知应当在承诺到达要约人之前或与承诺同时到达要约人意思表示的撤销是指意思表示到达对方之后、对方作出答复之前表意人又向其发出通知以否认前一意思表示效力的行为在合同法中它仅指要约的撤销;承诺没有撤销问题因为承诺根本不存在要求对方给予答复的问题对于要约的撤销大多数国家原则上是允许的但一般都规定有些要约是不可以撤销的我国合同法第18条规定:要约可以撤销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当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第19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约不得撤销:(一)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二)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做了准备工作 在电子商务环境中意思表示的撤回与撤销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从已有的立法(譬如示范法以及新加坡交易法令)来看似乎都对这一问题采取了回避态度有人认为:数据电文的传输速度极快从而使得对其的撤回与撤销在事实上变得不可能但也有人主张“法律贵在严密即使要约能撤销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也不应完全否认这种已得到广泛承认的合理权利本身只要要约人的要约尚未获得承诺应允许其对要约作出重新安排”还有人认为:应视采用的电子通讯方式而定 笔者认为由于意思表示的撤回与撤销是不同的因此在电子商务立法时应注意予以区别因电子传输的速度很快在通常情况下意思表示的撤回在技术上不易达到即要求撤回的通知在承诺到达要约人之前或与承诺同时到达要约人但对于意思表示的撤销在电子网络环境下有些情况下是可以实现的例如要约人以电子邮件方式发出一份可撤销的要约受要约人收到要约后并没有马上答复作出承诺此时要约人可以撤销要约只要要约人撤销其意思表示的通知在对方答复之前达到对方但若受要约人使用了自动回应系统对符合条件的要约自动进行回复则要约人可能无法撤销要约笔者以为制定电子商务立法时应根据不同的电子传递方式作出较为灵活的规定以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 (四)电子合同的成立时间与成立地点在合同法中确定合同成立的时间与成立地点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在一般情形下合同的成立时间也就是合同的生效时间比如我国合同法第44条就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因此确定了合同的成立时间也就相应地确定了合同当事人开始履行合同义务的时间而合同的成立地点往往在管辖、准据法的确定等问题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合同成立的标准是双方意思表示一致的达成即合意的达成合意的达成又是以承诺的形成为标志因此合同的成立应以承诺来作为判别标准对于这个问题大陆法系是采取所谓“到达主义”即以承诺到达要约人的时间和地点为合同成立的时间与地点与之不同的是英美法系采取所谓“发送主义”即以承诺发出的时间与地点作为合同成立的时间与地点 1、关于数据电文形式的承诺的生效时间我国合同法第26条规定:“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承诺到达的时间适用本法第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第16条第2款规定:“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的时间视为到达时间;未指定特定系统的该数据电文进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统的首次时间视为到达时间”可以看出我国合同法坚持了“到达主义”的传统 联合国示范法无意在此问题上与大陆法系或英美法系的任何一方相冲突该法回避了对承诺生效的时间作出直接规定而仅仅是给数据电文的发出与到达时间设定了标准如数据电文的发出时间该法第15条第1款规定:“除非发端人与收件人另有协议一项数据电文的发出时间以它进入发端人或代表发端人发送数据电文的人控制范围之外的某一信息系统的时间为准”因此联合国示范法对数据电文的发出时间采用的是“发送主义”然而在数据电文的收到时间上该法则采用了“达到主义”该法第15条第2款规定除非发端人与收件人另有协议数据电文的收到时间按下述办法确定:(A)如收件人为接收数据电文而指定了某一信息系统:(a)以数据电文进入该指定信息系统的时间为收到时间;或(b)如收件人发给了收件人的一个信息系统但不是指定的信息系统则以收件人检索到该数据电文的时间为收到时间(B)如收件人并未指定某一信息系统则以数据电文进入收件人的任一信息系统为收到时间上述做法也为新加坡1998年电子交易法所完全采纳至于承诺生效到底是以数据电文的发出还是以其到达为准示范法根本没有涉及立法者显然是想把这个问题留给各国的国内法去规定 2、关于数据电文的发出与收到地点联合国示范法第15条第4款规定:“除非发端人与收件人另有协议数据电文应以发端人设有营业地的地点视为其发出地点而以收件人设有营业地的地点视为其受到地点就本法的目的而言:(a)如发端人或收件人有一个以上的营业地应以对基础交易具有最密切联系的营业地为准;如无任何基础交易则以其主要的营业地为准;(b)如发端人或收件人没有营业地则以其惯常居住地为准”考虑我国的实践并参考电子商业示范法我国合同法第34条规定:“承诺生效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收件人的主营业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没有主营业地的其经常居住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 据解释此条确定收到地点的规则主要原因在于要处理电子商务中特有的情况即收件人受到数据电文的信息系统或者检索到数据电文的信息系统常常与收件人不在同一管辖区内由于信息系统地点的不确定性为确保收件人与视作收件地点的所在地有着某种合理的联系且发件人可以随时查到该地点故合同法做了如上规定 此规定是在法律事实上确定一件不易反驳的推定若另一项法律(如有关合同订立或法律冲突的法律)要求确定一项根据电文的收到地点时即可使用这种推定应该说我国合同法这一规定充分考虑到电子商务的不同于普通交易的特性符合国际发展趋势因此是值得肯定的 二、电子合同中的格式条款问题 “格式条款的产生和发展是20世纪合同法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它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传统的订约方式而且对合同自由原则形成重大的挑战”格式条款在电子商务中也有着极为广泛的适用余地一些大型的电子商务网站都拟订了极为详尽的格式条款应当承认:格式条款对于极大地降低交易成本、规范和完善合同内容、预防和减少合同纠纷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原则上应肯定其效力但是问题正如前引观点所指出的:它“对合同自由原则形成重大的挑战”譬如有的网站的格式条款规定:本公司有权在任何时候更改或修正本合同条款修改后的合同条款一旦通知即生效 有的网站的格式条款要求消费者事先接受其完整内容要到承诺做出以后方可知晓的协议还有的网站对于格式条款中所包含的免责内容根本未以醒目之方式提请相对人注意凡此种种均有可能对相对人利益构成不同程度的损害而且可以预料的是随着电子商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