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2).docx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2).docx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2).docx_第3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2).docx_第4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2).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教案1)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2、抓住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3、学习闻一多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教学重点、难点:反复品读重要语句,体会语言的内蕴。教学设计:一、照片呈现,标题导入1、照片呈现:出示闻一多先生的照片,然后让学生说说他是谁。他就是爱国诗人、学者、伟大的民主战士闻一多先生。(板书课题)2、标题导入:从标题看,文章主要写了闻一多的哪两个方面?说和做是我们生活的主要部分,如何处理日常生活中“说和做”,是一个人品德修养的必修课,闻一多先生堪称这方面的表率。下面,让我们再次从闻一多身上感受这种崇高的精神境界。二、朗读积累,整体感悟1、郎读积累:学生朗读课文,初步理解文章内容。学生分组交流朗读感受。2、整体感悟: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有什么不同一般人之处?(“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说了就做”。)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什么精神?(为了救国救民的需要而说和做的爱国精神。)三、合作探究,人物性格1、合作探究: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的“说”和“做”?围绕这两方面文章写了哪几件事? 从中看出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后最终归纳明确:文章从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两个方面写闻一多的“说”和“做”。围绕这两方面文章写了闻一多十多年来默默钻研,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起草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演说、参加游行示威共六件事。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位治学严谨、成就卓越的学者,一位言行一致的民主战士。这篇文章在叙述中运用了哪些形象的描写?并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课文中对闻一多的语言、肖像有许多具体描写。例如炯炯目光、头发零乱、目不窥园。还有细节描写,例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凡此种种,都能起到具体再现闻一多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都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取这六件事?作者只选取了这六件事,可见作者所选材料,讲究典型性,以少胜多。对作为“学者的方面”,作者只选取了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对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则选取起草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这三件事作为例证。单这六件事就已经把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现出来了。怎么理解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的说和做?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他对反动派的揭露与斥责,对于革命、对于人民的呼喊,是他的说,也是他的做。他是以他的说表示他的做,而在有些时候,他不仅说,而且以生命为代价来这样做,从课文17、18小节所传达的内容可以看出。2、人物性格:第11小节引用了闻一多先生信中的话,这里可以看出什么样的品格?“讲话定要讲个痛快”,想像一下闻先生讲的是什么样的话。你能帮他说一说吗?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闻一多先生赤诚的爱国之心,甘愿为祖国而献身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他这时讲的应该是“反对独裁、争取民主”这类的话,是揭露反动派,鼓舞人们斗志的话等。四、品读赏析, 互动释疑1、品读赏析:品味重点语句中的关键词语,探究语句的内涵,体会语句饱含的激情。教师准备:“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一句,本来是叙述语言,无非是讲闻一多正在研究古代典籍,但作者不用“研究”一词,而精心地选用了“钻探”,这个比喻,既形象,又深刻。并且句式也变成“向钻探”,叙述由静态变成动态,给人的印象不再是客观的介绍,而且是热情的称赞了。“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等。(以整齐的句式,饱含深情地赞美闻一多治学之勤之钻;“凝结”表现治学成果来之不易。)“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诗兴不作”是文言说法。“作”,起。“诗兴不作”就是写诗的兴致减少了。20年代,闻一多写了许多爱国诗篇。从20年代末起,转入对我国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这是比喻的说法,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