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散文阅读专题训练.doc_第1页
高中散文阅读专题训练.doc_第2页
高中散文阅读专题训练.doc_第3页
高中散文阅读专题训练.doc_第4页
高中散文阅读专题训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散文阅读训练报秋 宗 璞 似乎刚过完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以后便是白露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真真的怎么得了! 这花的生命力极强,随便种种,总会活的。不挑地方,不拣土壤,而且特别喜欢背阴处,把阳光让给别人,很是谦让。据说花瓣可以入药。还有人来讨那叶子,要捣烂了治脚气。我说它是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算得一种玉簪花精神罢。 我喜欢花,却没有侍弄花的闲情。因有自知之明,不敢邀名花居留,只有时要点草花种种。有一种太阳花又名死不了,开时五色缤纷,杂在草间很好看。种了几次,都不成功。“连死不了都种死了。”我们常这样自嘲。 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往后院月洞门小径的两旁,随便移栽了几个嫩芽,次年便有绿叶白花,点缀着夏末秋初的景致。我的房门外有一小块地,原有两行花,现已形成一片,绿油油的,完全遮住了地面。在晨光熹微或暮色朦胧中,一柄柄白花擎起,隐约如绿波上的白帆,不知驶向何方。有些植物的繁茂枝叶中,会藏着一些小活物,吓人一跳。玉簪花下却总是干净的。可能因气味的原故,不容虫豸近身。 花开有十几朵,满院便飘着芳香,不是丁香的幽香,不是桂花的甜香,也不是荷花的那种清香。它的香比较强,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采几朵放在养石子的小盆中,房间里便也飘散着香气,让人减少几分懒洋洋,让人心里警惕着:秋来了。 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两手空空。一年、两年过去了;总是在不安和焦虑中。怪谁呢,很难回答。 久居异乡的兄长,业余喜好诗词。前天寄来南宋词人朱敦儒的西江月: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 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不消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我把“领取而今现在”一句反复吟哦,觉得这是一种悠然自得的境界。其实不必深杯酒满,不必小圃花开,只任心中领取,便得逍遥。 领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获得的意思,那么,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罢。(1)作者在第1自然段中写到看到玉簪花开,“先是一惊,随即怅然”。 作者为什么吃惊?答:因为_(不超过8个字)联系全文来看,作者为什么怅然?答:因为_(不超过10个字)(2)作者在第3自然段中写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_(不超过12个字)(3)作者在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分别使用了6个“便”字和5个“领取”,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反复使用“便”的好处是:_(不超过26个字)_反复使用“领取”的好处是:_(不超过26个字)(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三项是A玉簪花的芳香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可以提醒人们秋的到来,让人减少一些惰性。B本文的主旨可以概括为主要赞美那种“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的玉簪花精神。C作者对“领取而今现在”一句吟哦让人体味到一种悠然自得、面对现实的人生态度。D“领自己那一份”是劝慰人们要及时把握自己应得的那一份,而不要有非分之想。E作者借助比较的手法,巧妙地写出了玉簪花所散发出的与其他几种花不同的芳香。F作者把玉簪花的绿叶描写为“绿波”,使人联想到生活的长河,有广阔的空间感和深邃的时间感。解析答案:(1)没几天便是立秋收获季节却两手空空(2)反衬玉簪花生命力之强 意思对即可。 (3)将一个个节气紧凑地衔接起来,强调时光的飞逝。意思对即可。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本文主旨起到强化作用。(4)A、C、E1998年全国高考现代文阅读材料选用了宗璞的散文报秋。这篇散文从描写玉簪花 “报秋”起笔,然后写出了对生活的领悟,抒发了作者内心的真情实感,表明了面对现实生活的态度,它富有的哲理耐人寻味。同时,这又是一篇讲究章法、结构严谨、情文并茂、语言清新的上乘佳作。全文共九段,可分为两个部分。16段是第一部分,主要写玉簪花的报秋,引出作者的感慨。它可分为三层。1段是第一层,是文章的起笔。25段是第二层。用正面描写加上反面衬托具体地介绍玉簪花。6段是第三层,是文章的收束,抒发了内心的情感波澜。79段为第二部分,主要写对生活的领悟。第(1)题主要考查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B级。要了解作者为什么“先是一惊,随即怅然”,必须读懂第1段,要紧紧地抓住4、5、6句,并从中推导出准确的答案来。小题的难度不大,只要掌握第6句就能顺利作答,但第6句“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共11个字,不符合题干中“不超过8个字”的要求,因此还要概括,删去含有次要信息的字词,答成“没几天便是立秋”。小题的题干中明确要求“联系全文看”,这就暗示答题区域应该扩大到全文,实际上只要理解“怅然”的语脉的发展,则能看出检索到的第一部分就行了。因为“先是一惊”的理由已经找出是“没几天便是立秋”,而后的“怅然”自然是秋收季节“我却两手空空”。这样,答案也就找准了。第(2)题中说的是对“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的写法“有什么作用”,但实际上还涉及到对语言的理解。一般来说,只要考生知道,全文主要描写的是玉簪花,那么此处顺便写“种太阳花的经历”当然也就是为了描写玉簪花的一种技法。这样,答案就可以推导出来。第(3)题是分析文章的写作技法,是一道鉴赏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题,能力层级是E。小题的难度不大,考生应当能够理解。“便”是顺承连词,在文中连接好几个相承接的节气,目的是为了“强调时光的飞逝”;但小题的难度稍大一些,对反复使用“领取”的好处理解并非容易,必须仔细分析。我们知道,“领取”所支配的对象是“自己那一份”、“秋”、”冬”、“四季”和“生活”。前面的几处是层层铺开地实写,后面归结到“生活”才使主旨豁然开朗,由于难度大,只要求考生做到“意思对即可”。但“铺开扩大”和“强化主旨”等语不能少。第(4)题也是对文章进行分析、鉴赏的题。在6项分析和鉴赏中,A、C、E三项是正确的。B项是不正确的,因为本文的主旨在于崇尚“领取而今现在”的悠然自得的境界。至于文中赞美那种“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的玉簪花精神,也是为突出这一主旨服务的,不能以偏概全。D项也是不正确的,因为文中“领取自己那一份”其意在于让人体味到一种悠然自得,面对现实的人生态度,而不在于要劝慰人们“不要有非分之想”。F项也不正确。因为作者把玉簪花的绿叶描写为“绿波”,只不过是一个形象的比喻,把绿叶比喻为“绿波”,其目的也只是为描写绿波上的白帆服务。原文说“一柄柄白花擎起,隐约如绿波上的白帆,不知驶向何方。”这句话中,“不知驶向何方”的白帆,倒是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因此,如果说“白帆”使人联想到生活的长河,有广阔的空间感和深邃的时间感是可以的,而F项说“绿波”“使人联想到生活的长河,有广阔的空间感和深邃的时间感”,是牵强的。一)存在的理由 【阅读导引】 世界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事物的总和,可以说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有其存在的理由,没有它们,便没有了世界,至少说世界便不会如此之完美。作为人,乃是万物的主宰,我们每个人是否曾经认真地思考过自己存在的理由呢?如果你读了林清玄的存在的理由,也许对你的思考会有所裨益。 【原文】 每到一个地方,我总会捡一些当地的石头回来作纪念,有些朋友无法理解,会问我:“石头究竟有什么价值呢?” “石头并没有真正的价值,它是一个地方最好的纪念,是金钱也不能买到的。”我说。 在我们的世界,所有的事物都有存在的理由,一个石头、一朵野花、一株小草都是在诉说自己的价值,只是有缘的人才能看见罢了。 一个黑色的石头可能比一张鲜红的缎子更明亮。 一件母亲缝制的粗布衣裳,却比闪闪发亮的新衣更温暖。 一棵林间的小树,有时比娇贵的兰花更令人动容。 甚至连每个人都有存在的理由吧!有些为爱存在,有些为学习存在,有些为生命的美好而存在。只有一个人确定了自我存在的理由,才可能成为更自信、更深情、更温柔的人。(文/林清玄) 【阅读训练】 1.作者是按照怎样的写作思路来写的? 2.如何理解“石头并没有真正的价值,它是一个地方最好的纪念,是金钱也不能买到的”? 3.对于一个人来说,确定“自我存在的理由”是否重要?为什么? 4.作者说:“一件母亲缝制的粗布衣裳,却比闪闪发亮的新衣更温暖。一棵林间的小树,有时比娇贵的兰花更令人动容。”你能说出这是因为什么吗? 5.用审美的眼光去看世界,你会发现,许许多多的事物,都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请仿照例句,补写句子,来表达你的审美感受。 例:1.白云点缀着蓝天。 2.星星点灯,照亮我的家门。 春风。 6.请查阅毕淑敏的散文我很重要,用其中精辟的语言来概括你自我存在的价值。 (二)打碎的兰花 【阅读导引】 修身养性,乃是做人之要务。可是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能真正悟出修养之道者,委实不多。打碎的兰花中的禅师,应该算是为数不多的得道高人了,不然的话,他怎么会有那样豁达的性情? 【原文】 有一位禅师非常喜爱兰花,在平日弘法讲经之余,花费了许多的时间栽种兰花。有一天,他要外出云游一段时间,临行前交待弟子:要好好照顾寺里的兰花。在这段时间,弟子们总是细心照顾兰花,但有一天在浇水时却不小心将兰花架碰倒了,所有的兰花盆都跌碎了,兰花散了满地。弟子们都因此非常恐慌,打算等师父回来后,向师父赔罪领罚。 禅师回来了,闻知此事,便召集弟子们,不但没有责怪,反而说道: “我种兰花,一来是希望用来供佛,二来也是为了美化寺里环境,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 禅师说得好:“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而禅师之所以看得开, 是因为他虽然喜欢兰花,但心中却无兰花这个挂碍。因此,兰花的得失, 并不影响他心中的喜怒。同样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牵挂得太多,我们太在意得失,所以我们的情绪起伏,我们不快乐。在生气之际,我们如能多想想:“我不是为了生气而工作的。”“我不是为了生气而教书的。” “我不是为了生气而交朋友的。”“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生儿育女的。”那么我们就会化解我们烦恼的心情而获得另一番安详。(文/佚名) 【阅读训练】 1.文章开头强调“禅师非常喜爱兰花”有何作用? 2.禅师与常人有何不同之处? 3.由禅师对弟子不慎打碎兰花一事的态度,你认为具有怎样的心态才能成为有修养的人?(用岳阳楼记中的句子作答) 4.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一个人怎样才能过得快乐些? (三)人生的棋局 【阅读导引】 观人对弈,往往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这二人开战,若是有人从旁指点,那常常会让双方都乱了方寸。于是乎,那“楚河”“汉界”便有了“观棋不语真君子,河边不缺多嘴驴”的警示之语。下棋人不喜欢观棋人多嘴,是为了显示自己有主见,况且走错棋也没什么损失,不就是一盘棋嘛,谁都输得起,可我们谁能输得起人生?谁能输得起人生的棋局?朋友啊,人生之旅,如能常有旁观者善意的提醒,也许能使你常常立于不败之地。不管你信不信,当你读完刘墉的人生的棋局,你一定会参透到人生的这一真谛。 【原文】 人生就像是一场棋,对手则是我们身处的环境。有的人能预想十几步,乃至几十步之外,早早便做好安排;有的人只能看到几步之外,甚至走一步,算一步。 与高手对招,常一步失策,满盘皆输。但是高手下棋,眼见的残局,却可能峰回路转,起死回生。 有的人下棋,落子如飞,但是常忙中有错;有些人下棋又因起初长考太多,弄得后来捉襟见肘。 有的人下棋,不到最后关头,绝不认输;有些人下棋,稍见情势不妙,就弃子投降。 棋子总是愈下愈少,人生总是愈来愈短,于是早时落错了子,后来都要加倍苦恼地应付。而棋子一个个地去了,愈是剩下的少,便愈得小心地下。赢,固然漂亮;输也要撑得久。输得少,才有些面子。 所幸者,人生的棋局,虽也是“起手无回”,观棋的人,却不必“观棋不语”,于是功力差些的人,找几个参谋,常能开创好的局面。但千万记住,观棋的参谋,也有他自己的棋局,可别只顾找人帮忙,而误了他坪上的厮杀。 如果你不知道计划未来,必是个很差的棋士;如果你没有参谋,必是很孤独的棋士;如果你因为输不起,而想翻棋盘,早早向人生告别,必是最傻的棋士。 请问:你还有多少棋子?你已有多少斩获?你是不是应该更小心地,把所剩无几的棋子,放在最佳的位置。(文/刘墉) 【阅读训练】 1.棋风能显现一个人的性格,“落子如飞,但是常忙中有错”的人有着_性格,“起初长考太多”而“后来捉襟见肘”的人有着_的性格。 2.为什么对于“人生的棋局”,观棋的人不必“观棋不语”? _ 3.文中列举了几种下棋人的表现,你最赞赏那种人的表现?为什么? _ _ 4.“把所剩无几的棋子,放在最佳的位置”的深刻含义是:_ 5.从“如果你不知道计划未来,必是个很差的棋士;如果你没有参谋,必是很孤独的棋士;如果你因为输不起,而想翻棋盘,早早向人生告别,必是最傻的棋士”中,你获得了怎样有益的启示? _ 附参考答案: (一) 1.由石头的“价值”谈到世间“所有的事物都有存在的理由”继而推及“每个人都有存在的理由”。 2.作者说“石头并没有真正的价值”,是说普通的石头不可能像珠宝一样待价而沽,但在他看来,石头有着特殊的纪念价值,而且这种价值“是金钱也不能买到的”。 3.很重要。因为一个人只有确定了自我存在的理由,才可能成为更自信、更深情、更温柔的人。 4.因为在“母亲缝制的粗布衣裳”里渗透着人间最宝贵的亲情,所以它“却比闪闪发亮的新衣更温暖”;而“一棵林间的小树”,在它的身上有一种任凭风吹雨打,却自强不息的精神,所以它“有时比娇贵的兰花更令人动容”。 5.如:春风又绿江南岸 春风唤醒了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