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地球教案.doc_第1页
我们的地球教案.doc_第2页
我们的地球教案.doc_第3页
我们的地球教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们的地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地球是个球体,它的表面由三分陆地和七分海洋组成,地球上的面貌多姿多彩。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找一找等小组合作活动增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以及观察交流的能力。情感、态度目标:感受地球面貌的多姿多彩,激发对地球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知道地球是个球体,它的表面由三分陆地和七分海洋组成,地球上的面貌多姿多彩。教学难点:感受地球面貌的多姿多彩,从而产生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建立保护地球的观念。教学过程预设:一、 图片导入、激发兴趣:1.你知道图片上的人是谁吗?(出示图片)是的,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飞天。杨利伟成为中国第一个遨游太空的人。那你们猜猜他在太空中会看到哪些星球呢?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一个特别的星球,他是生命的摇篮,是我们人类的母亲,那就是2.你们想不想看看从太空拍摄到的地球图片呢?说说你的感受。 3.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地球,来揭开地球妈妈神秘的面纱,欣赏她多姿多彩的面貌吧!二、了解地球概况,整体感受地球的美小组合作,利用地球仪感知地貌1.出示地球仪:这是一个地球模型,请同学们组成四人小组一起用眼睛仔细观察地球的形状和颜色,用手去摸一摸,转一转,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组长负责记录。交流反馈:A、形状:地球是个( )。 师: 是呀,我们的地球生来就是这么一个可爱的椭圆形的球体。可是在人类还没能飞上太空,直观认知地球的500年前,人们就已经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了。那么,到底是谁证明了地球就是个球体呢?他是通过什么方式证明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先走进课本73页的故事屋,从那里寻找答案吧。学生学习麦哲伦的故事。孩子们,现在你知道这位第一次用实践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伟大的人物吧?他就是:(麦哲伦)(出示麦哲伦头像和名字)谁来说说麦哲伦是如何证明地球是圆形的呀?(他通过环球航行证明)谁知道麦哲伦的船队都经过了哪些地方?(出示滚动的地球让学生了解)看了这个故事你想对麦哲伦些什么?总结:麦哲伦凭着自己坚定的信念,非凡的勇气和执着的探索精神,完成了这个伟大的创举,是他让人类对自己居住的地球有了正确的认识。现在,我们知道了地球是圆的,假如同学们手拉手想把地球围成一圈,你猜猜要几个人手拉手才能绕地球一圈呢?B、颜色:地球上有( )色、( ) 色、( )色和( ) 色。我觉得( )色代表( )。( )色代表( )。( )色代表( )。( )色代表( )。 集体展示:师小结:同学们不仅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还有丰富的想象力。是的,地球妈妈还是一颗由蓝色海洋、五彩陆地组成的美丽天体。地球上有海洋、草原、高山、森林、沙漠地球的面貌是多姿多彩的,让我们一起来赞美我们的地球。课件出示:地球什么样C、海洋和陆地的面积:如果把地球分成十份,你觉得海洋占( )份,陆地占( )份。师:到底地球上海洋和陆地各占多少面积呢?出示海陆面积对比图,看看你们小组猜对了吗?所以有句话说地球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三、寻找地球美丽风光,感受独特魅力1.同学们在课前开展了寻找地球美丽风光的活动,你们一定有很多惊喜的发现,就让我们来分享我们发现的美吧。(1)海洋:谁去过大海边,和大家说说你的感受。一望无际的大海让我们有太多的遐想,你想去看看海底又是怎样的景象吗?播放视频:海底世界(2)图片展示湖泊和江河瀑布图片,说说看后的感受师:无论是浩浩荡荡的江水,气势磅礴的瀑布,还是波光粼粼的湖泊都尽显美的风采。(3)课件展示高山图片,说说看后的感受师:在巍巍群山中,我们发现了雄伟壮丽的美,玉洁冰清的美,还有温柔清秀的美,留给我们无尽的享受。除了碧蓝的海洋湖泊,高耸的高山,我们的地球还有很多独具魅力的自然风光,我们一起去领略一番吧,出示图片:随机介绍黄土高原、沙漠、原始森林、大草原、壮丽的火山、冰天雪地的南极。看了这些美丽的风光图片,你想说些什么?师:生活在这样美丽的家园中,我们真是幸福。四、议一议,帮地球妈妈治病1.看到同学们把她描绘的这么漂亮,地球妈妈很高兴,可是地球妈妈给我们寄来了几张照片。(观看地球受污染图片。)2.小组讨论:你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我们怎样才能让地球妈妈恢复健康呢?师:有你们出谋划策,相信地球妈妈会好起来的。五、 谈收获,总结 1. 学生谈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师:通过今天的讨论,我们对地球妈妈有了新的认识,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美丽家园,她还有很多奇妙的地方等着我们去探究。(推荐阅读书目)我们的地球教学反思我们的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这一单元的第一课,属于“走进世界”中的内容。教材的编排意图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了解地球的一些基础知识,激发学生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可以说,从第一次试教到最后执教,我经历了一次教学理念的涅磐。 “知识”迷乱了眼 课伊始,由趣味盎然的猜谜游戏引入。导出“地球”后直奔主题,请学生仔细观察地球仪,说说地球的外形特点。学生交流得十分热闹。评课时,一位老师一脸疑惑地问我:“林老师,这是现在流行的品德课吗?怎么看都觉得像常识课。” “是呀,常识课的味儿太浓了。品德教育该如何体现呢?” “我觉得,这课的教学应该让学生更多的感受地球的美,激发他们热爱地球的感情,而不是一味的学知识。” 我困惑了。品德课?常识课?我仔仔细细地打量着花了许多心思编写的教案,一时不知何去何从。明明是篇知识性很强的课文,通过活动让学生掌握文本知识难道错了? 带着一肚子的疑惑,我重新捧起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用心研读后,终于找到了我问题的症结所在。首先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课程。它将品德、行为规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历史与文化、地理环境等教育做了有机的融合。这种综合是一种内在的有机整合,这种综合产生的是一种化合物,是一种合金,而不是各种教育的拼盘。我们的地球一课虽将很多的地理常识融入其中,但我不能将地理知识的教学与品德教育分割开来,完全被知识所迷惑,先完成知识的教学,再进行德育。其次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表明了课程的人文性。由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牢牢把握课程的人文性和综合性特点,力求使学习过程成为儿童整体生命投入的过程,是认知、情感、行为整体构建的过程。对于我们的地球一课的学习结果不仅包括地球知识的获得,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更应该包括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即对我们的地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