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西医综合大纲解析完美打印版.doc_第1页
考研西医综合大纲解析完美打印版.doc_第2页
考研西医综合大纲解析完美打印版.doc_第3页
考研西医综合大纲解析完美打印版.doc_第4页
考研西医综合大纲解析完美打印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医综合大纲解析2011年考研西医综合大纲变化综述及范围变化(海文)一、2011年考研(论坛) 西医综合大纲变化综述1、生理学 (1) 细胞的基本功能(第二章):刺激和阈刺激,可兴奋细胞(或组织),组织的兴奋,兴奋性及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增加:电紧张电位和局部电位(2)神经系统(第十章):反射的分类和中枢控制,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中枢抑制和中枢易化。2、内科学 内分泌系统和代谢疾病(第七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高血糖高渗状态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治疗。3、外科学 外科总论(第一章):删除知识点:1. 外科领域的分子生物学 (1)基因的结构与功能;(2)分子诊断和生物治疗及其临床应用。一定要看大纲解析,找到今年大纲变化的部分,重点是今年大纲新增加的部分。考研(论坛) 的出题规律是:每年的考题肯定会对当年新增知识点有所考查的,只是量有所不同,或多或少。还有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往年大纲新增的知识点,且还没有考到或是考得很少,但知识点很多,这样的内容也需要注意,其很可能会在今后的考试中出现。比如09、10年新增的知识点还没有考试到的,同学们都要引起注意。二、2011年考研西医综合学科考试特点西医综合考试的内容包括有:基础学科,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临床学科:内科学和外科学,内科学包括诊断学。国家对于研究生(论坛) 的选拔,为的是培养更高水平的医学临床工作者以及科研工作者。不论是临床工作者,还是科研工作者,都需要基本的理论知识以及临床实践知识,这样才更利于科研和临床的共同提高与发展。故此,在西医学的考研中选取了这6门学科。从微观的代谢与结构到系统调节与治疗,均涉及到了,既然选择的科目少,所以西医综合考试就考得相对比较细,需要同学们做全面的准备。从题型上我们可以看出,A型题基础部分占到了135分,这部分在考试中是相对比较简单的。B型题属于中等难度的题。而A型题中的病例题,以及X型题,这是比较难的,病例题考的是对疾病的鉴别诊断能力,而多选题则是考查对知识的归纳汇总能力。三、2011年考研西医综合大纲特点1、考查目标西医综合考试范围为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病理学;临床医学中的内科学(包括诊断学)和外科学。要求学生系统掌握上述医学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2、考试形式一、 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二、 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3、试卷内容结构基础医学 约50%其中 生理学 约20%生物化学 约15%病理学 约15%临床医学 约50%其中 内科学 约30%外科学 约20%4、试卷题型结构A型题 19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35分91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B型题 12115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X型题 15118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5、试卷总题量180道选择题四、2011年考研西医综合考试范围变化基本上同去年考研西医综合大纲考试大纲起的是指引方向的作用,它告诉我们将会考查什么科目以及相应的知识点,大家知道,医学知识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体系,不可能所有的科目和知识点都拿来考试。其次它还告诉我们怎样考查,从什么角度来考查,当我们了解了这些的时候,我们复习起来就有的放矢,而不必做无用功。从2011年的大纲与2010年的大纲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基本的考试点没有大的变化,生物化学、病理学没有改变,生理学只是做了两点微调,内科学增加了一种疾病,外科学删减了一个知识点。2011年考研西医综合命题趋势:难度会有变化(海文)一、命题思路预测依据今年大纲的变化以及与往年考试的对比,今年的考试在大的方向上不会有太多的变化,包括对主要知识点的考查,题目难度所占比例等,知识点需要注意新增的,这主要是在生理学、内科学新增的这几个知识点,要多注意,在今年的考试中会或多或少会有所体现。还有就是在病理试题的考察方面可能会加重,这也是近几年西综命题的一个趋势。再有就是难度上,在经历了07年大的变革,以及08、09及10年三年的发展,现已逐渐成熟,根据今年的考试内容结构和题型结构可以看出,考试框架基本上稳定。今年可能会是在难度上有稍微的变化,但同学们不用过于担心,这种调整不会太大。二、考查目标预测西医综合考试范围为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病理学;临床医学中的内科学(包括诊断学)和外科学。要求学生系统掌握上述医学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三、题型、题量预测这个基本上不会改变。四、考试难度预测在经历了07年大的变革,以及08、09及10年三年的发展,现已逐渐成熟,根据今年的考试内容结构和题型结构可以看出,考试框架基本上稳定。今年可能会是在难度上有稍微的变化,但同学们不用过于担心,这种调整不会太大。 2011年考研西医综合大纲变化详解生理学一、生理学考查目标西医综合生理学的考试范围为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生理学教材。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本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二、生理学考点解析生理学大纲有细微的变化。新增了两个知识点,分别是:(1) 细胞的基本功能(第二章):刺激和阈刺激,可兴奋细胞(或组织),组织的兴奋,兴奋性及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增加:电紧张电位和局部电位。(2)神经系统(第十章):反射的分类和中枢控制,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中枢抑制和中枢易化。其考察的重点分析如下:第一章绪论考纲没有变化,重点考察的就是正负反馈调节、自身调节的区别以及相对应的例子。正反馈起加强控制信息的作用,而负反馈起纠正减弱控制信息的作用,必须记清楚这些代表性的例子,尤其是正反馈和自身调节的例子。还要注意联系后面章节区分哪些是正反馈哪些是负反馈,举例说明如血液凝固过程、分娩过程、排尿排便反射等这些都是正反馈,再如减压反射、肺牵张反射、甲亢时TSH分泌减少等都是负反馈,同学们应总结出一些例子,在解题时往往起到关键作用。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有些生理过程中,既无闭合回路又无调定点的不属于反馈调节。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这一章比较重点,每年都会有本章的考题,大的重点就是物质的交换和动作电位。这将会涉及到今后各个章节的学习,同学们必须深入的理解加以牢固记忆。几种物质的跨膜转运方式如果比较起来记忆在解题时更容易区分。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要理解去记忆。还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局部电位的例子,如微终板电位、终板电位、EPSP、IPSP等都是局部电位,同时大家还需要搞清楚的就是局部电位和局部电流的区别,局部电位是指没有达到动作电位水平,而局部电流则是指动作电位的传播方式,要注意区分二者。第三章血液主要是对血液成份及功能做了介绍,对今后血液学和呼吸系统做的基础。血量为全身血液的总量,成年人血量占总体重的7%-8%。血浆渗透压包括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注意二者的区别,另外渗透压的高低与溶质的颗粒数成正比,而与颗粒种类及颗粒大小无关,因此血浆渗透压主要是由晶体渗透压决定。要重点注意生理性止血为常考点,其过程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止血栓形成和血液凝固三个过程。纤维蛋白在纤维蛋白溶解酶的作用下被降解液化的过程为纤维蛋白溶解。生理止血过程中,凝血块形成的血栓会堵塞血管,出血停止血管创伤愈合后,构成血栓的纤维蛋白会被逐渐降解液化,使被堵塞的血管重新畅通。第四章血液循环重点内容还是心肌细胞的生物电以及血压调节等部分。本章是生理学的一个大的重点章节,内容繁多,需要全面理解掌握。注意比较心室肌细胞和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心肌电生理特性这块需记忆:自律细胞的特点是4期自动去极化,窦房结能成为心脏正常起搏点的原因是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快,窦房结起搏细胞动作电位的特点是4期自动去极化,心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心肌细胞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特点是0期去极化速度快、幅度高、有平台期、有超辐射,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是避免房室的收缩重叠,几个“最”:窦房结自律性最高,心室肌细胞收缩力最强,浦肯野纤维传到速度最快,房室交接处传导速度最慢。心脏泵血过程和机制是考试重点也是难点,以左心室为例的典型心动周期的生理表现是常考点,同学们在复习时也要归纳一下“最”:快速射血期末左室压力最高,等容舒张期末左室容积最小,心房收缩期末左室容积最大,快速射血期末主动脉压力最高,等容收缩期末主动脉压力最低,等容收缩期室内压升高最快。心输出量的调节也是考试重点,但在解题时总会觉得无从下手,主要是要弄清各种调节的大致机制及题目想考查哪方面内容。微循环这部分注意记忆哪些血管在哪部分起什么作用,如:调节器官血流量其主要作用的血管是微动脉,具有体温调节功能的血管是动-静脉短路,其血液贮存库作用的血管是静脉等,大家复习后可以总结一下相关内容。心血管反射近几年常考,主要考三种类型感受器即压力感受器、化学感受器、心肺感受器。同学们可查阅历年相关试题。第五章呼吸本章虽然从内容上看不算很多,但也是生理学的一个大的重点章节,主要是肺脏的通气与换气及其调节。肺通气、肺换气、氧和二氧化碳解离曲线、肺牵张反射等都是应该熟知的内容。肺通气原理中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相关内容要注意。肺通气功能的每项指标的含义及其临床意义需要记忆,另外一些试题常常要作简单计算后才能解答,这就需要我们牢记一些公式,如:每份通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肺换气中要注意影响肺换气的因素。氧解离曲线和CO解离曲线大家可以列表进行比较记忆。第六章消化和吸收也是一个大的重点章节,主要考点在于各个消化液的分泌成份及其相应的调节,胃肠运动方式及影响因素。应注意的是一些消化腺及几种重要激素。最常考的胃肠激素有胃泌素、促胰液素、缩胆囊素,可以将这三种对比记忆。胆汁的分泌和调节中应注意几个学科的不同之处:生理学中胆汁不含消化酶,生化中胆汁含多种消化酶,生理学中胆汁由肝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分泌,生化中胆汁由肝细胞分泌,外科学中胆汁由肝细胞和胆管细胞分泌。第七章能量代谢和体温重点掌握能量代谢的几个基本概念。如:食物的热价、食物的氧热价、RQ、基础代谢率,都是常考到的。另外还要注意4种散热方式。第八章尿的生成和排出也是一个重点章节,重点掌握各种物质吸收的部位和原理,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功能的调节。记住几个常考概念,如:肾小球滤过率,肾阈等。有效滤过压及其影响因素需要掌握。各物质吸收部位及原理是考试重点,为了方便解题大家可以归纳出其重点内容。此外还有清除率的概念及其意义也需要掌握。第九章感觉器官重点掌握眼的折光系统,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的特性,耳的听觉。眼的折光系统中要掌握晶状体的调节。眼的感光换能系统为考试重点,其中视网膜上的两种感光细胞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的特点要注意对比记忆。耳的听觉简单掌握。第十章神经系统重点掌握神经元兴奋的传递方式,交感、副交感神经的区别,牵张反射。神经纤维的主要功能是传导兴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是依靠局部电流完成的,要注意其特征与突触传递和中枢兴奋传递的特征鉴别。经典突触传递的过程需要清楚,由经典突触传递的电-化学-电过程可以看出,影响突触前膜递质释放量的关键因素是进入突出前膜的Ca+的数量。胆碱能受体M受体和N受体的区别。牵张反射包括腱反射和肌紧张,要注意二者的对比,尤其是肌紧张是维持躯体姿势最基本的反射活动。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功能的比较,这是考试重点,二者的东西较多所以较简单的记忆就是只要把交感神经兴奋的内容记住,那么副交感神经的内容自然也就记住了。由于交感神经释放的递质是儿茶酚胺并可导致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引起应激,因此复习时可以将与其有关的内容归纳总结。去年大纲新增的运动传出通路及其损伤后的表现也是应该注意到的知识点。第十一章内分泌考纲没有变化,重点内容各种激素的调节及生理作用。激素的调节是常考点,但一般情况同学们总喜欢单个激素去记忆,结果不容易记住很快忘记,其实整个激素的调节都是有规律的,只要大家善于总结就能很快记忆。还要记住哪些激素过多或缺少时所引起的症状,如:幼年时缺乏甲状腺激素易引起呆小症,成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易引起肢端肥大症,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多易引起向心性肥大等。甲状腺激素和糖皮质激素是两个较常考的激素,要注意二者的生理作用。内科学和生理学很多章节讲到对代谢产生影响的内容,经常考,希望同学们可以总结规律。第十二章生殖重点掌握雌激素、孕激素的作用,月经周期中各激素的变化关系。生理学上讲到很多影响生长发育的激素,常考的如雄激素、雌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糖皮质激素,大家应将其归纳总结。以上是进一步对生理学的解析,同学们在复习时还是要以课本为基础,该弄明白的地方必须搞懂,需要记忆的地方也要找规律将其记住。生理学在整个基础医学里占的比重较大,大家要多下苦功好好复习。-生物化学一、生物化学考查目标西医综合生物化学的考试范围为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生物化学教材。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本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二、生物化学考点解析这节我们来解析一下生物化学。生物化学对于很多考生来说都是比较难的学科,需要掌握和记忆的东西很多,在此我想提醒大家在复习生化时一定要抓重点,切忌把时间都放在一些较难较偏的知识点上,以免耽误时间。生化2010年大纲与2009年大纲相比,没有任何改变。下面我们就按大纲分的四大部分进行详细的解析。第一部分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重点内容:氨基酸的分类,几种特殊的氨基酸,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及理化性质,核酸的组成,DNA双螺旋结构,酶的基本概念,米式方程,辅酶成分。熟记20种氨基酸,尽可能记住英文缩写代号,因考试时常以代号直接出现。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常考各级结构的表现形式及其维系键。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及蛋白质的提纯,通常利用蛋白质的理化性质采取不破坏蛋白质结构的物理方法来提纯蛋白质。注意氨基酸及蛋白质理化性质的鉴别。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多个核苷酸组成核酸,核苷酸之间的连接键为3,5-磷酸二酯键。DNA双螺旋结构,在DNA双链结构中两条碱基严格按A=T(2个氢键)、G三C(3个氢键)配对存在,各种RNA的特点。另外还要注意到一些核酸解题上常用的概念。酶首先要注意的是一些基本概念,如:核酶、脱氧核酶、酶活性中心、同工酶、异构酶等。米式方程式考试重点,V=VmaxS/Km+S,这个方程解释酶促反应浓度与反应速度之间关系的方程式。考试时有时会让考生根据此方程做简单计算后才能作答。几种抑制剂的区别。变构酶的特点,解题时应注意变构调节可引起酶的构象变化。在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构型是指物质的基本结构组成,构象是指物质的空间变化,别构调节可引起酶的构象变化,而不是引起酶的构型变化。第二部分物质代谢及调节重点掌握糖酵解,糖的有氧氧化,磷酸戊糖旁路,糖异生,酮体、胆固醇、磷脂的合成,呼吸链,氧化磷酸化,特殊氨基酸代谢产物,一碳单位代谢,嘌呤及嘧啶核苷酸合成原料及分解代谢产物,物质代谢的联系。糖代谢一章为考试重点,要全面掌握。糖代谢的化学反应式比较繁杂,每年考试的重点基本在反应部位、关键酶及调节、能量的产生及其各重要物质之间的关系。糖酵解、糖异生、糖的有氧氧化等都是必须熟知的内容。脂类代谢中酮体和胆固醇的合成,注意二者区别。酮体是肝内合成肝外利用,脂肪是肝内合成肝外储存。以乙酰CoA为合成原料的是脂肪合成、酮体合成、胆固醇合成。脂酸的合成与分解,脂酸合成的主料是乙酰CoA;在供氧充足的情况下脂酸在体内分解为CO2和水,释放大量能量,是体内脂酸分解代谢的主要形式。磷脂合成。几种血脂鉴别。呼吸链组成,氧化磷酸化影响因素。尿素合成-鸟氨酸循环。一碳单位代谢,经常考,但只要抓住其中的核心内容就很容易记忆了,一碳单位来源丝色组甘,一碳单位运载体四氢叶酸。一碳单位主要功能作为嘌呤和嘧啶合成原料在核酸生物合成中占重要地位,联系氨基酸和核苷酸。嘌呤和嘧啶核苷酸合成分解比较。今年大纲变动地方在:将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氧化脱氨基、转氨基及联合脱氨基)改为:氨基酸的一般代谢(体内蛋白质的降解、氧化脱氨基、转氨基及联合脱氨基),要注意复习一下。第三部分基因信息的传递DNA的复制、转录、翻译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的酶等,逆转录及逆转录酶,碱基配对原则,遗传密码的特性,蛋白质合成的干扰,基因类的为考试热点,但内容较散。DNA复制过程,端粒和端粒酶是常考点,端粒酶是一种RNA和蛋白质组成的酶,复制终止时染色体线性DNA末端可缩短,但通过端粒的不依赖模板的复制,可以补偿这种末端缩短。在端粒合成过程中,端粒酶以其自身携带的RNA为模板合成互补链,故端粒酶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逆转录酶。逆转录和逆转录酶。复制和转录的的异同点,从比较中可以看出DNA复制和RNA转录都遵循碱基配对原则,且方向相反。遗传密码的特点是考试重点,大家注意记忆。第四部分生化专题受体类型要注意生理学和生化内容的区别,解题时尤其要弄清是生理学试题还是生化试题,这是关键:生理学将激素分为膜受体、胞浆受体、核受体,生化分为膜受体、胞内受体,生理学中雌激素、雄激素、孕激素的受体位于胞浆及细胞核,生化中雌激素、雄激素、孕激素的受体位于细胞核内。血液与肝的生物化学中注意复习胆红素代谢和胆汁酸代谢。生物化学的知识比较繁琐,需要记忆的也很多,所以同学们在复习时一定要有侧重点。希望大家在生化这门学科中可以利用最短的时间取得最好的成绩。-病理学一、病理学考查目标西医综合病理学的考试范围为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病理学教材。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本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二、病理学考点解析这一节我们将继续为大家进行大纲解析系列中的病理学。病理学2011年大纲与2010年相比没有变化。病理学的重点在于记忆病理的特征性的改变及其代表的疾病和部位。每个章节均是如此。下面我们对病理学中大纲所涉及的内容进行详细的解析。第一部分细胞与组织损伤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这章是考试的重点,需要同学们全面掌握,尤其是对相关概念和常见部位、组织或器官。概念需要大家注意的是萎缩、肥大、增生、化生。理解萎缩概念时应注意:是实质细胞而不是间质细胞,一定是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器官的缩小,萎缩的器官不一定都有体积减小。各种变性的定义及好发部位。细胞坏死的定义及好发部位。注意凋亡和死亡的区别。第二部分修复代偿与适应重点掌握肉芽组织,细胞再生能力。第三部分局部血液与体液循环障碍这部分重点内容是血栓和栓塞的分类及组成特点。注意几个易混概念,如:血栓、栓塞、栓子、缺血、坏死等。栓塞的分类及好发部位。第四部分炎症重点掌握炎症基本病理变化及其机制,病理学分型。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包括变质、渗出、增生,其中渗出是炎症最具特征性的变化,炎性反应的内容是难点也是考试的重点。急性炎症的分类及病理学特点。判断某种疾病是纤维素性炎还是化脓性炎一般对于考生比较难判断,因为不可能书上每种疾病都讲到,只要了解该疾病基本病理过程就容易作答。第五部分肿瘤本章为考试重点,其考点往往在于对一些特殊肿瘤的考查,同学们需全面复习。要熟记一些常考概念,如:恶性肿瘤、良性肿瘤、癌前病变、原位癌、浸润癌、非典型增生等。常见肿瘤及其特点。良恶性肿瘤的鉴别。常考临床检验值及意义。第六部分免疫病理重点掌握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艾滋病的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还要注意免疫病的一些概念。第七部分心血管系统疾病重点掌握风湿病的发病机制,高血压的发病因素及病理特点,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特征及危险因素、心肌病的概念,心肌炎的分类及特点、特殊类型的心肌炎。风湿病中注意分期及各期病理特点,尤其要重点分析Aschoff小体,其常考且较细。几种风湿性心脏病的比较。注意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性心内膜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比较,并从比较中可以看出三者均可出现疣状赘生物。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及基本病理变化,需要注意的是一些易混概念,如:动脉硬化和动脉粥样硬化、粥瘤、动脉瘤。心肌临床特点病的分类及特点,注意对比记忆。第八部分呼吸系统疾病重点掌握肺气肿的发病机制及病因,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和病毒性肺炎的病理特点、肺心病的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硅肺的基本病理变化,硅结节的特点,各种肺癌的特点。注意慢性支气管、支气管扩张、肺气肿的比较。肺炎部分注意大叶性肺炎与小叶性肺炎的鉴别。肺癌的组织学类型的比较。第九部分消化系统疾病重点掌握慢性胃炎的类型及病理特点。A、B型胃炎的区别。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是考试重点,肝硬化坏死类型、定义、临床意义及好发部位。肝硬化病因及发病机制。消化系统肿瘤中一些基本概念易混淆,请同学们归纳总结以便记忆。早期食管癌的特点。早期胃癌、良恶性胃溃疡的鉴别。大肠癌的分期。原发性肝癌的病理特点。第十部分造血系统淋巴样肿瘤的分类,分类较混乱,但往往是考试重点,记住一些常考的T、B细胞型分类。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鉴别。Burkitt淋巴瘤。免疫表型和核型分析。十一部分泌尿系统疾病各类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学改变是重点内容,与内科的泌尿系统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同学们在复习的过程中需注意。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与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的鉴别。急进性肾炎的分类及特点。脂性肾病、膜性肾病、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区别。慢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盂肾炎的比较。第十二部分生殖系统疾病重点掌握乳腺癌常见病理类型。子宫颈癌和子宫体癌的比较。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与绒毛膜癌的对比记忆。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及特点。第十三部分传染病及寄生虫重点掌握结核结节的病理特点,原发性和继发性肺结核的特点及鉴别,伤寒病理变化。菌痢的分型及特点,注意与伤寒的鉴别。肠阿米巴病与菌痢的区别。急慢性血吸虫卵结节的致病机理及特点。流脑和乙脑的鉴别。梅毒中树胶样肿注意与结核结节的鉴别。血吸虫病的病理变化及发病机制。第十四部分其他重点掌握甲状腺癌的组织学分型及临床表现。以上就是对病理学部分大纲进行的解析,有些知识需要同学们归纳总结比较。希望大家可以在一些重点内容的基础上更深一步做好复习。-诊断及内科学 一、诊断及内科学考查目标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本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二、诊断及内科学考点解析这节我们来解析一下诊断及内科学。诊断学大纲没有变化。内科学2011年的考试大纲中,内分泌系统和代谢疾病(第七章):高血糖高渗状态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治疗是新增知识点,需要引起重视。下面我们就按大纲进行详细解析。第一部分诊断学重点掌握一些典型的症状,会对我们复习内外科时有所帮助,还有肠、胆、肾绞痛鉴别,一般检查,胸部检查,实验室检查中的一些指标的正常值。第二部分消化系统疾病和中毒胃食管反流病病例及临床表现。自身免疫性胃炎和多灶萎缩性胃炎的区别,这是考试重点。十二指肠溃疡与胃溃疡的区别,良恶性胃溃疡的鉴别。消化性溃疡病的治疗。肠结核85%好发与回盲部。溃疡型肠结核与增生型肠结核的对比。结核性腹膜炎临床表现。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之间的鉴别。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表现。肝硬化失考试重点,其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治疗都要熟练掌握。原发性肝癌中注意考试中常考的几个易混概念,如:胆管癌、肝癌、微小肝癌、小肝癌等。肝癌的转移途径及临床表现。AFP的临床意义。肝性脑病的氨中毒学说及假神经递质学说。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胰腺炎这部分可与外科学急慢性胰腺炎一并复习。急性中毒的抢救原则。有机磷中毒注意区分M样、N样症状。第三部分循环系统疾病重点掌握心衰,各型心律失常,心绞痛和心梗,心绞痛与心梗临床表现的鉴别,心梗的心电图,心瓣膜病的临床表现,高血压的病理,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并发症及临床意义。心衰这部分是考试重点,尤其是慢性心衰。记忆交替脉、奇脉、水冲脉常见疾病。心律失常这部分内容既是考试重点又是难点。注意各种波形的临床意义及正常值。房早、交界性早搏、室早的比较。这章掌握各型心律失常的特点及治疗。心绞痛与心梗是考试重点需全面掌握。心脏瓣膜病中二尖瓣关闭不全与二尖瓣狭窄的鉴别,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与主动脉瓣狭窄的鉴别。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表现及治疗,高血压临床分型。扩张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限制性心肌病之间的比较。心包炎章节中注意一些常考的英文体征。第四部分呼吸系统疾病重点掌握支扩的临床特点,各型肺炎,肺结核,慢支的治疗原则,支气管哮喘,呼衰,痰液性质与疾病,COPD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分级及治疗,间质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注意总结一些常见疾病体征及常见临床疾病。慢性肺心病的发病机理、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治疗中注意利尿剂和强心剂的应用。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平喘治疗中各平喘药代表药物、作用机理。支气管扩张临床特点及治疗,注意其与肺脓肿的区别。呼衰为考试重点内容,呼衰的诊断标准,酸碱失调及电解质紊乱的判断,呼衰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注意几种肺炎的鉴别: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军团菌肺炎、病毒性肺炎、绿脓杆菌肺炎。肺炎链球菌肺炎的常考点:不易形成空洞、最易发生大叶性肺炎、易发生感染性休克。肺脓肿的感染途径和病原菌。各种肺炎的首选治疗药物。肺结核为考试重点,其病理变化、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在治疗中注意记忆常考药物。胸腔积液的的积液性质和主要病因,漏出性胸水和渗出性胸水以及良恶性胸水的鉴别。闭合性、张力性、交通性气胸的比较及治疗。第五部分泌尿系统疾病泌尿系统总论中注意一些泌尿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如蛋白尿、血尿、水肿及一些常见症状。需要记忆一些综合征的易混概念,如:肾炎综合征、肾病综合征、尿道综合征等。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隐匿型肾炎的鉴别,上述疾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这部分内容为考试重点。尿路感染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急性肾衰的病因分类及临床表现,慢性肾衰的分期、临床表现。本部分复习时注意与外科学相关内容联系。第六部分血液系统疾病重点掌握各系细胞发育规律,贫血分类,铁的体内代谢,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再障的临床特点,白血病,淋巴瘤。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实验室检查。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注意几个常考小体的概念、病理特征、常见疾病。MDS的各型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白血病这章在本部分为考试重点内容,常见白血病类型,白血病的临床变现、治疗、化疗方案,慢粒和慢淋的鉴别。淋巴瘤的临床表现,HL与NHL的鉴别,实验室检查及治疗。第七部分内分泌系统和代谢疾病重点掌握甲亢,CUSHING综合征鉴别诊断,糖尿病,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甲亢部分常考,Graves病的临床表现,甲亢实验室检查及治疗。糖尿病为考试重点,其分型、临床表现、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鉴别诊断及治疗。Cushing综合征的分类特点及鉴别诊断,注意常考的实验室检查的临床意义。第八部分结缔组织病和风湿性疾病总论中注意分类,主要症状体征。重点掌握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科的考试是一个考的非常细小的科目,因此虽然有大的重点章节可以划分,但是出题时,并不会特别遵循这一原则,所以希望同学们一定全面仔细的看书复习。-外科学一、外科学考查目标西医综合外科学的考试范围为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外科学教材。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本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二、外科学考点解析外科学2011年大纲与2010年相比:外科总论(第一章):删除知识点:1. 外科领域的分子生物学 (1)基因的结构与功能;(2)分子诊断和生物治疗及其临床应用。外科学出题是比较大气的,因此同学们复习起来有相对的重点章节。以下是对大纲的详细解析:第一部分外科总论重点内容为常用灭菌消毒法,无菌操作原则,脱水类型的判断,注意等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的比较。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的鉴别。代酸、代碱、呼酸、呼碱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输血并发症的诊断及治疗。各型休克的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表现,Curling溃疡、Cushing溃疡。慢性疼痛的治疗。术前准备,术后不适及并发症处理。病人营养状态的评价,肠内外营养的适应症及并发症。浅部组织的化脓性感染。脓毒症的鉴别。破伤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烧伤面积的估算,烧伤深度的判断,烧伤治疗原则。麻醉前准备及用药。全麻用药、并发症及防治。局麻方法。椎管内麻醉几种麻醉方法。心肺脑复苏操作要领。第二部分胸部外科疾病重点掌握肋骨骨折好发部位,各类气胸血胸临床表现及救治原则,闭合性气胸、张力性气胸、开放性气胸的对比。脓胸的临床表现。肺癌的病理特点。食管癌的诊断。常见纵隔肿瘤。第三部分普通外科重点内容为甲状腺功能的测定,甲亢的分类。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及特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及处理。乳房检查。乳腺溢液性质及临床意义。急性乳腺炎的治疗。乳腺癌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腹外疝一些常考概念。斜疝、直疝、股疝的鉴别。腹外疝的治疗。肝脾破裂的特征及处理。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诊断和治疗。胃十二指肠疾病为考试重点,胃大部切除术的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消化性溃疡并发症的特点及处理。胃癌的病理、好发部位、转移途径、诊断及治疗。肠梗阻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及诊断。各类型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断。直肠肛管检查方法。肠息肉及肠息肉病的鉴别。结肠癌的病因及分期。直肠癌与结肠癌的比较。痣和肛裂的临床特点及区别。细菌性肝脓肿与阿米巴性肝脓肿的区别。门静脉高压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胆道疾病为重点内容,胆石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胆囊炎的病因。各类胆道肿瘤。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常见病因及鉴别。急性胰腺炎。周围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第四部分泌尿、男生殖系统外科疾病重点内容常见泌尿系梗阻鉴别诊断,泌尿系结石的临床表现。与排尿及尿液有关的症状。泌尿、男外生殖系统的实验室检查。泌尿系统的损伤的部位及临床表现,感染途径。尿石症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肾癌、肾母细胞瘤、肾盂癌、膀胱癌的鉴别。第五部分骨科重点掌握骨折总论,骨折的定义、分类、稳定性、成因、移位,骨折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均为考试重点。骨折复位的标准。肱骨踝上骨折,桡骨下端骨折、股骨颈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髋关节脱位。上下肢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表现及神经系统表现。急慢性骨髓炎治疗原则及病理。脊柱结核,注意考试中易混概念。几种常见骨肿瘤的临床特点,良恶性骨肿瘤的鉴别。西医综合考试中的各科考查的都有其不同的侧重点,比如:生理学重在调节;生物化学重在代谢过程及基因的复制、转录、翻译;病理重在对病理改变的考查以及其代表疾病。外科注重手术的适用症、禁忌症、手术方式以及各项并发症的考查;内科则更加注重全面细节的考查,故必须全面看书学习。因此,同学们在复习各科时,一定要紧紧的抓住每科的特点,从而才能够做到有效的复习。2011年西医综合考研备考指导一、各科目备考指导1、选课本复习资料课本:选择最新的版本,最好是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教材2、各科复习时间上的规划从各科在考试中所占的比例我们就可以看出其重要性,从而可以指导我们复习时间的分配。生理学占20%、内科学(含诊断)30%、外科学20%,这就决定了,在这些科目上我们可一定是要多花时间和精力的,扎实掌握内外生理的内容,为获得高分奠定基础。从难易程度来说,病理是最简单的 ,其考查的内容比较固定,知识点相对比较简单,没有复杂、难理解的系统知识。其重点就是考查病理改变的例子。其次是生化,生物化学学起来同学们感觉比较困难,记忆的东西感觉特别的多,但是考试其实是恰恰相反的 ,其考查的点少且每年的考题知识点相对比较固定,甚至大家做题可以发现,都会有一些重复的试题出现。再次是外科,外科老师出题很大气,他不拘于特别琐碎知识的考查,他们出的题都是比较大的知识面,而且重点每年都差不多,重点在普外和骨科,专业外科是前两年新增的,故每年都会涉及一些 ,总论知识点繁多,但考题有限。然后就是生理,生理讲的是人正常状态下,各系统及全身的生理调节,其出题比较灵活,注重的是对知识点的充分理解,试题需要自己利用掌握的知识自己推导。以此,生理一定要对所有的知识点彻底理解。最后呢,就是内科了,为什么说内科是最难的呢?一来,内科的知识点太多,随便找个点可都可以出题,二来呢就是内科老师的出题风格所造成,他们专门找一些边边角角的内容来考大家,考得可能就是课本上的某个角落的某句话,你若没有看到,那你就不会。因此,强调,必须要细看课本,而且要多看几遍,达到合上课本能知道哪个知识点大概在哪页书的哪个部位的程度。这就要求大家看书一定要做到细致。3、关注大纲新增点:一定要看老师做的大纲解析,找到今年大纲变化的部分,重点是今年大纲新增加的部分。考研的出题规律是:每年的考题肯定会对当年新增知识点有所考查的,只是量有所不同,或多或少。还有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往年大纲新增的知识点,且还没有考到或是考得很少,但知识点很多,这样的内容也需要注意,其很可能会在今后的考试中出现。比如09、10年新增的知识点还没有考到的,也是我们复习时要引起注意的。4、复习阶段的规划(1)基础强化阶段:9月初10月底,这个阶段主要是全面的看书,以课本为主,辅导讲义为辅,把所有的基础知识都看到,都充分的理解,同时做黄皮书以及同步练习,做真题为的是能够把握考试出题大的方向,做同步训练为的是加强对所看知识的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利于检查看书的效果如何。属于一个知识的积累阶段。(2)提高阶段:11月初12月中旬,在这个阶段,需要把第一阶段所学的知识进行汇总。在第一阶段是一个全面看的阶段,看完后知识点是比较散的,因此,在这个阶段一定要把所有的知识点进行归纳与汇总,重点是以讲义为主,同时也需辅以看书。这阶段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对所有的知识点在进一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3)、冲刺阶段:12月中旬考试,这个阶段是对前两个阶段的一个进一步汇总,并需查缺补漏。同时做成套的西医综合真题,练习做题的速度。如果要是有精力和时间的话,可以适当的做2套模拟题,但切不可多,因为再好的模拟题也代替不了真题,真题才是硬道理,真题指引着出题的思路与方向,其质量是模拟题所无法比拟的。5、复习思路在复习中,一定不要抛弃课本,要知道课本才是根本,切不可只看辅导讲义,那样虽然看着书薄了,但是会丢掉很多知识点的,毕竟辅导讲义只是对重点知识的汇总,不利于大家的综合学习。对于学习的思路,在这里,我给大家一些建议,但同学们不要就这样照搬,学习是因人而异的,借鉴他人经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初步(基础阶段):看书辅导讲义做黄皮书做同步训练第二步(提高阶段):归纳汇总时,需要把做题时的知识点和自己的弱点(不理解的地方)重新回到课本,以取得进一步的理解,并指导进一步深入的看书。6、对报考院校的建议对于考研的同学来说,选择一个好的学校和专业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涉及到今年你是否能考上,而且还决定着今后你的就业,因此,同学们在这方面一定要慎重。下边我就给大家一些建议:1 一定要提前做一下真题,估计一下自己的实力,并对西医综合的考试难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2 你可以通过学长或是上网等途径,详细的了解你所关注学校的招生情况,比如:每年招生的专业、人数,以及每年的复试分数线、复试比例、录取比例等问题,还有就是了解该学校的研究生就业情况。所以,选学校和选专业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的事情,一定要多了解。二、各题型备考指导下面给同学们简单的介绍一下各种题型的复习指导:从题型上我们可以看出A型题基础部分占到了135分,这部分在考试中是相对比较简单的。主要是要求同学们掌握基础理论和基础的知识;B型题属于中等难度的题。主要考察同学们对相关知识点的鉴别能力;A型题中的病例题,以及X型题,这是比较难的,病例题考的是同学们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而多选题则是考查对所学知识点归纳汇总结的能力。最后,衷心祝愿同学们在2011年的考研中,取得好成绩,顺利考上自己理想的院校,为自己的人生谱写新的辉煌篇章!2011年考研西医综合病理学重点内容提示生理学变动较大,有增有减,而药理学则无变化。所以在此,将药理中的一些重难点列示出来,希望对大家的复习有帮助!(一)细胞与组织损伤1.各种原因都可导致细胞损伤,其中缺氧是导致细胞损伤的一个重要基本环节。细胞损伤后其形态学改变可分为变性(可逆)和死亡(不可逆,分坏死和凋亡两类)两大类。2.细胞与组织损伤的发生机制:细胞膜的破坏、活性氧类物质的损伤作用、细胞浆内高游离钙的损伤作用、缺氧的损伤作用、化学性损伤、遗传变异。3.变性分为细胞水肿和细胞内物质异常沉积,是一种可逆性损伤。细胞水肿主要见于代谢活跃、线粒体丰富的细胞(肝细胞、肾曲小管上皮细胞和心肌细胞),细胞内异常物质沉积包括脂肪变性(肝脂肪变最多见、心肌和肾区管上皮细胞脂肪变性)、玻璃样变(结缔组织、血管壁、细胞内玻璃样变性都可见)、纤维素样变性(实际上是一种组织坏死的表现,常见于急性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等变态反应性疾病和急进性高血压)、粘液样变性(常见于间叶性肿瘤、急性风湿病的血管壁、甲减时的粘液医学教 育 网搜 集整 理水肿)、淀粉样变性(淀粉样物质不是淀粉而是蛋白质)、病理色素沉积(含铁学黄素沉积于肺巨噬细胞咳出后称为心衰细胞、溶贫时肝脾细胞含铁学黄素沉积、脂褐素沉积)。脂肪变性,也叫脂肪沉积,多见于代谢旺盛耗氧多的器官,如肝、肾、心,以肝最常见。肝脂肪变性:肉眼观肝均匀肿大,包膜紧张,切面浅黄色,触之有油腻感。脂肪变性在肝小叶内的分布可在小叶中央(肝淤血),可在小叶周边区(磷中毒),也可波及全小叶(长期严重肝淤血)。心肌脂肪变性:可呈“虎斑心”,发生在严重贫血时。肾脂肪变性:可见于肾炎、某些化学中毒(特别是汞),严重的肾脂肪变性则见于脂性肾病。玻璃样变性主要见于结缔组织和血管壁。结缔组织玻璃样变:常见于病理情况引起的纤维瘢痕组织发生玻璃样变。血管壁玻璃样变:高血压时,肾、脑、视网膜的细动脉最易发生玻璃样变。细胞内玻璃样变:见于肾小球肾炎伴明显蛋白尿时,由蛋白滤过形成。另外狂犬病、慢性炎症病灶内的浆细胞、慢性酒精中毒时的肝细胞,亦可见有细胞内的玻璃样病变。含铁血黄素是来自红细胞血红蛋白的Fe3+与蛋白质结合成电镜下可见的铁蛋白微粒,若干铁蛋白微粒聚集称为光镜下可见的棕黄色、较粗大的折光微粒,称为含铁血黄素。脂褐素是蓄积于胞浆内的黄褐色微细颗粒,电镜下显示为自噬熔酶体内未被消化的细胞器碎片残体,其中50%为脂质。附睾管上皮细胞、睾丸间质细胞和神经节细胞的胞浆内正常时便含有脂褐素。其他类型的形态学特点及意义请看教材。4.坏死时细胞核的变化是主要标志(核浓缩、核碎裂、核溶解),常见局灶性胞浆坏死、凝固性坏死(包括干酪样坏死,如结核菌引起的坏死;坏疽:干性坏疽,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时四肢的坏死;湿性坏疽,如阑尾坏疽、肠坏疽;气性坏疽,坏死继发产气荚膜杆菌感染,呈蜂窝状,应紧急处理)、液化性坏死、脂肪坏死、固缩性坏死。坏死的结局可以是溶解吸收、分离排出、机化、包裹钙化等。5.凋亡是活体内单个细胞或小团细胞的死亡,死亡细胞的质膜(细胞膜和细胞器膜)不破裂,不引发死亡细胞的自溶,也不引发急性炎症反应,又名程序性死亡。发病机制与基因调节有关,凋亡小体的形成是其形态学主要特征。凋亡小体多呈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不等,呈强嗜酸性,又称嗜酸性小体,可见于病毒性肝炎。凋亡的意义在于与胚胎发生、发展、个体形成、器官的细胞平衡稳定等有密切关系与人类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毒性疾病等的发生有很密切的关系。(二)修复、代偿与适应1.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反应包括肥大(细胞数量不变、细胞器成分增大或增多引起细胞体积增大为肥大,分代偿性肥大和分泌性肥大)、增生(实质细胞数量增多,细胞器成分并不增大或增多,各种良性和恶性肿瘤都属于增生)、萎缩(分生理性萎缩和病理性萎缩,一般是可恢复的)、化生(是指一种已分化成熟的组织向另一种有相似性质的组织转化,例如气管和支气管上皮细胞的磷状上皮化生、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肠上皮化生、一些间叶组织可化生为透明软骨或骨组织)。2.再生是由损伤部位周围的同种细胞来修复的过程,不同组织再生能力不同。分为完全再生和不完全再生,纤维性再生属不完全性再生,先由肉芽组织填充,然后转化成胶原纤维为主的斑痕组织。肉芽组织包括毛细血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