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第2课时)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梅花镇中心小学张书坤一、教材分析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但它与很多同类型的文章有所不同,这篇文章抓住“美丽”,指出居里夫人最不简单的一点就是能超越天生美丽的容貌,而为人类做出伟大的贡献,实现自己最高层次的人生价值。这篇课文跨度大,内容多,篇幅长,学生很不容易把握文章的线索和思路。所以,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我将“美丽”作为本课的切入点,以“美丽”带动学生纵观全文,引导学生理解“美丽”的深层含义,启迪学生都要正确认识自我的价值,为实现人生价值而努力奋斗。这当然应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本文在材料运用上与其他同类文章也有很大的不同:丰富的联想,大量的引用,多处的类比和对比。既扩展了文章的取材范围,也使居里夫人在各种比较中更为丰满,更为美丽。但学生对这一点,不容易掌握,因此将此作为教学的难点。二、教学理念教学本文以文本语言为依托,以自读自悟为基础,小组合作交流为窗口,积极搭建“对话”平台,引导学生通过个性化、创造性的阅读,多角度、多层次感悟居里夫人多维美丽,同享对话情趣和阅读乐趣,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三、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体会居里夫人的伟大精神。2运用感悟、朗读、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3体会作者对居里夫人做出的巨大贡献和人格精神的赞美,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四、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通过读课文,可以从文章中感受到居里夫人的外在美,了解到她为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也能从语言文字中初步感受到她的一些可贵的品质,如坚强、刚毅、淡泊名利等,但是还是缺乏深度,需要进一步走进文本研读课文,深入感受居里夫人的人格精神。特别是对她高远的追求,人生意义的发现等较深层次的问题需要作为重点来研读。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感悟到她的内在美,从心灵深处敬重居里夫人的人格精神。怀着对居里夫人无限的敬意朗读课文,读出对她的敬意和赞美。五、教学策略教学本文,通过读“题”悟“情”,读“题”明“法”,从而整体把握住文章的要点和主旨,从文题“美丽”一词切入,抓住两个问题就可以串起整个教学流程。问题一:谁具有百年之美?从而了解居里夫人,切入文本的教学;问题二:百年之美美在何处?文本依次写了居里夫人身上具有形象之美,执着之美,献身之美及淡泊名利之美。教学时抓住四个方面的“美”的感受,品味文本语言,展开教学流程,充分体味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达到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六、教学准备教学课件。七、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导课回顾1教师板书课题:跨越百年的美丽。2上节课我们在课文中找到了五处美丽,还记得吗?生交流,师板书:美丽的形象、颜色、生命、容貌、美名。3上节课我们目睹了居里夫人在法国科学院讲台上做报告时美丽、端庄的形象,这节课我们一起领略她美丽的内涵。(二)品读批注,再探美丽1学生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完成填空。这段介绍了居里夫人提炼镭的过程课文先讲(),再讲(),最后讲()。2交流,明确:提出思考进行试验发现镭。3朗读“提出思考”的过程,体会人物精神品质。(1)学生自读思考。(2)交流,预设:刨根问底、善于思考、勇于探究、不断追问、追根求源板书:善于思考。4朗读“进行试验”的过程,抓住关键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写写自己的体会。(1)学生自己读书,做批注。(2)交流。预设:“可能”,体会科学研究的艰辛和居里夫人不惧失败的气概。“一锅一锅”体会居里夫人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坚忍不拔的精神。引读:一锅一锅地冶炼,一次一次地溶解,一次一次地沉淀,一次一次地分析。与“一锅锅”比较,体会居里夫人的精神。“废弃”“破”感受居里夫妇环境的艰苦,工作的艰辛。体会居里夫人不怕辛苦、不畏艰难,献身科学事业的决心。“终日”“烟熏火燎”“点点烧痕”体会居里夫人献身科学的精神。引读:第一天,居里夫人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第二天,居里夫人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第十天,居里夫人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三百六十五天,居里夫人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一直坚持了三年又九个月!从中体会到什么精神?坚定执着、“疲劳之极”“酸痛”体会居里夫人不辞辛苦、为科学献身的决心。5齐读下面一段话,体会居里夫人的科学精神。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一天,疲劳之极的玛丽揉着酸痛的后腰,隔着满桌的试管、量杯问皮埃尔:“你说这镭会是什么样子?”皮埃尔说:“我只是希望它有美丽的颜色。”过渡:居里夫人坚定执着地走在科学探究的道路上。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艰辛付出终于有了回报。6出示句子。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1)自己品读句子,想想这句该怎样读,为什么?(2)交流,预设。重读“三年又九个月”“终于”,体会研究工作的艰辛、漫长。重读“成吨”“0.1克”,体会对比写法,感受研究工作的艰辛、不易,感受对研究成果的珍惜,感受“0.1克”中凝聚着的居里夫人心血、汗水和辛劳。(3)齐读句子。过渡:这0.1克镭发出了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这点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居里夫人的生命因何而美丽呢?我们来学习课文第四、五自然段。(三)创设情境,读中理解1出示。当镭射线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时,她();当美丽的容貌悄悄隐退时,她();当丈夫皮埃尔去世,社会对她倍加歧视时,她();当她获得许多殊荣时,她仍()。居里夫人的生命,因为()而美丽;居里夫人的人生,也因为()而变得更加有意义。(1)默读第四、五自然段,独自填空。(2)交流:14空:默默工作,第5空:埋头工作;第6空:工作;最后一空:为科学工作(献身),为人类工作(献身)。(3)师生对读,体会居里夫人生命的美丽,人生的意义!居里夫人说,出示:我要把人生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居里夫人过渡:居里夫人追寻着自己的梦2出示情境填空,师生对读,体会居里夫人淡泊名利的高尚人格。冬去春来,寒来暑往,居里夫人为了自己心中的梦,不断地思考着,研究着,实践着。她从一个(),一个(),变成(),变成(),变成(),变成()。即便殊荣种种,她始终(),一如既往地专心工作。难怪爱因斯坦说:“()。”3过渡:难怪文章作者在原文中写下了这样的话一个人能以最美的外貌在最佳的年龄,成就最了不起的事业,就像一首最好的诗又配了最美的曲,这样的人真是千古绝唱了。梁衡4这千古绝唱正好对应课题中的引读:百年美丽!5怎样理解“百年”?怎样理解“美丽”?(1)理解“百年”。预设:永远、永恒、永久(2)怎样的美丽能永久存在呢?利用板书,进行变换:美丽的形象不在,但是居里夫人的科学成就永远存在;镭美丽的颜色总有消失的时候,但是,居里夫人的这项发现却永远不会消失;居里夫人美丽的因为镭射线的侵害,在1934年陨落了,但是她用有限的生命创造出的无限的价值却永存;居里夫人美丽的容貌被镭射线侵蚀了,可是,她为人类做出的贡献却永垂不朽!还有她身上善于思考、坚定执着、献身科学的精神以及淡泊名利的高尚人格是永恒的美丽!6本文作者梁衡先生说一个人的伟大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他对社会做出的贡献,二是他的人格,他的精神。对居里夫人来说,这两方面她都具备,而且超群绝伦,值得我们永远地怀念和学习。让我们把这永远的怀念融入课题,深情朗读跨越百年的美丽。(四)整体回归,总结写法跨越百年的美丽以“形”字开头,“理”字结尾,中间以“事”为主体,全文绘形有神,传情有致,析理入微,达到一种综合之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儿童辅导员面试流程与模拟题详解
- 2025年公共关系专员岗位素质测评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全员面试资料及答案
- 课件不同步显示问题
- 2025年安全员C证考试重点题目解析
- 课件《宝葫芦的秘密》
- 2025年智能物业招聘面试题及解析
- 机电基础知识培训
- 初中语文教学课件运用
- 读懂彼此的心课件
- 小红书运营:小红书账号运营培训课件
- GB/T 40565.3-2021液压传动连接快换接头第3部分:螺纹连接通用型
- 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资料提纲
- FZ/T 01137-2016纺织品荧光增白剂的测定
- 分镜头脚本设计-课件
-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进位加法说课稿
- 深锥沉降槽地面倒装工法
- (精选word)2019《普速铁路线路修理规则》
- 《信念永恒》(朗诵稿)
- 瑞吉欧活动-人群课件
- 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