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号潘斌教案_第1页
48号潘斌教案_第2页
48号潘斌教案_第3页
48号潘斌教案_第4页
48号潘斌教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9课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潘 斌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 了解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其意义;了解五四运动由第一阶段转为第二阶段的情况;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意义。二、能力与方法 帮助学生学会归纳课文的方法;认识1919年6月前后,五四爱国运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说出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共成立的关系;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青年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重点和难点重点: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难点:对五四精神如何在运动中体现和党诞生意义的理解。教学手段: 讲述、提问、多媒体课件展示 ; 课时: 1课时 ; 课型: 新授课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1、收集资料、制作一段微视频、制作ppt教学课件。2、给出预习目标,指导学生预习。(全体学生)二、学生准备全体学生据预习目标预习课文。学法指导:教师讲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为主。教学设计出发点: 本节课我是从知识的连贯性出发,通过较强的逻辑联系对五四运动的背景进行介绍,并帮助学生认识学生成为五四运动先锋的条件;进而帮助学生厘清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综合出五四运动后中国革命的新现象,正确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 以五四青年和党的生日为切入点,导入本课。设计“为什么把每年五月四日作为我国的青年节”的简单问题,希望能激发学生探究“五四爱国运动”的动机。学习新课:一、制作并播放一段约2-3分钟微视频,内容为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面临的局势(通过解说词厘清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的演变: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无产阶级的壮大、新文化运动的掀起和对学生的影响、简介一战及其巴黎和会关于山东的决定)。2、 教师讲解:1、分析出当时中国社会中关于社会力量觉醒的一些现象 2、认识山东问题来龙去脉及巴黎和会的影响(这一环节是引领学生或者本堂课开展下去的基础,分析一定要清晰、明确、到位)3、 结合微视频,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并解决问题:1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2结合前面的知识,谈谈青年学生能成为活动的先锋的条件有哪些?4、 承接上一问,“五四”青年学生成为救国救亡的先锋给我们什么启示?(开放性问题,教师可不理出答案,尽量让学生有言必尽,通过他们自己的观察与认识来感悟学生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并认识到学生自己如何做才是对社会负责)5、 然后老师进一步小结五四运动对我们青年所提出学习内容即五四精神,然后用ppt打出下列内容以对本课重点进行点题和再强调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核心精神: 爱 国六、用材料加深五四与中共之间的关联,及概括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材料一:中国工人阶级,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就开始以自觉的姿态,为中国的独立、解放而斗争。一九二一年,产生了它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从此以后,使中国的解放斗争进入了新阶段。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材料二、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从此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大批知识分子成为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五四运动对知识分子革命转变的影响研究张光涛材料三、五四运动最终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社会思潮的主流,从而为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提供思想前提。 陈乾雄论五四运动对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促进作用 问题1、请大家以材料一为依据表述出共产党与工人阶级是什么关系?并指出工人阶级的历史作用有哪些?从课本中找出“一九二一年,产生了它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从此以后,使中国的解放斗争进入了新阶段”的“新阶段”该如何理解? 问题2、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谈谈五四运动后,中国革命有了哪些新现象? 问题3、归纳出上述三则材料提到的新现象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分别是如何起作用的?六、问题到此,老师可以结合材料推出小结: (一)请学生回答问题(找一排学生依次回答,通过本环节解决本课基础知识的梳理和完成知识过手的教学任务)1、五四运动的爆发(原因、时间、地点、参加者、斗争口号及领导者);2、五四爱国运动的发展(斗争中心、斗争主力的变化);3、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4、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时间、地点、出席人员、会议的主要议程、历史意义); (二)再次帮助学生认识“两新”: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该如何理解;二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开创的中国革命的“新道路”,用以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意义。 最后ppt打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三大基础:1、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革命)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理论基础2、 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阶级基础3、 先进知识分子的成长转变,组织成立共产主义小组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组织基础7、 作业布置(略)板书展示一、板书展示二、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核心精神: 爱 国板书展示三、课后反思:设计完后也进行了修改,但始终觉得有些不妥。1、 细察之,本课设计过于注重过程的前后关联与逻辑,把厘清背景与本课所涉及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