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导学案.doc_第1页
陈情表导学案.doc_第2页
陈情表导学案.doc_第3页
陈情表导学案.doc_第4页
陈情表导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陈情表导学案汝城一中高二语文备课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 1.在吟诵中解读作者的“情”字,体会作者的真挚感情;理解“忠”“孝”的含义。学习难点 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和相关文化常识,积淀文言语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课前热身】一、作者及作品知识1、作者:李密(224287),西晋犍为武阳人,又名虔,字令伯。少时师事著名学者谯周,以学问文章著名于世。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很有才辩。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辞不应征。陈情,述说自己的心情境况。表,向皇帝上书陈述请求的一种文体。此表是西晋初晋武帝泰始三年(公元267)写的。三国后期,魏的实权落在司马氏手里,到魏元帝曹奂咸熙二年(公元265),司马炎代魏即帝位,改国号为晋,年号泰始。在此之前两年,蜀汉(刘备建立的政权)已经灭亡(孙吴到公元280年才灭亡),李密的家乡由晋统治。李密有学问,所以晋武帝想征他做官。李密原是蜀汉的旧臣,故国灭亡才三四年,难免有伤感之情,又因为司马氏阴险多疑,前朝的臣子改事新朝难免有戒心,所以他要坚辞。陈情表所面对的是晋武帝这个特殊人物,所写的又是他最为敏感的问题。2文体介绍奏议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的统称。它包括奏、议、疏、表、对策等。文章有体序说:“七国以前,皆称上书,秦初改书曰奏。汉定礼议,是有四品:一曰章,以谢恩;二曰奏,以劾;三曰表,以陈情;四曰议,以执议。”3、文化常识 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 关于任职授官的有:任、授、除、拜、封(用于爵位)、赠(用于追封已故者)征、辟、荐、举(多用于布衣作官)、点(用于口语)。 关于提升职务的有:抉或(用于由低级到讥级)、进(用于较高职务追加)、起复(恢复原职务)、超迁。 关于降级免职的:罢、免、解(因非严重过失而解除职务)、贬、谪(因过失而降级)、革、褫(撤职查办)、开缺(奉命或自请解除职务)、致仕(带职退休)、左迁(降级使用)。 关于调动职务的:移、调、徒、量移(调的比原职稍好)、补(由候补而正式上任) 关于兼职的:领(以本官兼较低职)、摄(暂时兼任比本官高的职务)、权(临时代职)、行(代行某职而尚无此官衔)、 (代替无本官的职务)、护(原官短期离职,临叮守护印信) 古代官职变动用词 1、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如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如果是“左除”,则是降级授职之意。 2、赏,是由皇帝特旨颁布,赐予官职、官衔或爵位。如谭嗣同:“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3、擢,既由选拔而提升。课文海瑞传:“是瑞已擢嘉兴通判,坐谪兴国州判官。” 超擢则是越级破格提升的意思。如谭嗣同:“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等同参预新政”。 4、迁,改官。用法较复杂,常见的有三种情况。一是升迁,如海瑞传:“迁淳安知县。”海瑞由原教谕官提升为知县。二是改任,相当于转调原职品级的官职,如张衡传:“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新职太史令与旧职郎中官职级别相同。三是降职,即“左迁”。白居易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即指被降为江州司马。 5、徙,改任官职,多指一般的调职。张衡传:“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即说张衡所居官职一直未得到改任。 6、谪,官吏降级,相当于贬。白居易琵琶行:“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当浔阳城。” 7、拜,授予官职,任命,多指帝王授臣下官职。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张衡传:“公车特征拜为郎中。” 8、出,指出京受任。张衡传:“永和初,出为河间相”中的“出”,就是指张衡离京任河间王的相。 9、去,卸职。张衡传:“自去史职,五载复还。”这里的“去”,就是卸职之意。 10、黜,废免,革职免官。屈原列传:“屈原既黜,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要注意,“黜”与“贬谪”相同,但有区别,贬谪是出自皇帝的诏令,黜有时则是上司对下属官员的处分,书博鸡者事中“黜臧使者”的“黜”就是指“台臣”以对“臧使者”的处分。 11、放,放逐。如史记屈原列传“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中的“放”就是贬谪放逐的意思。 “放”有时也指京官调任外地,如谭嗣同“即放宁夏知府,旋升为宁夏道”中的“放”就是“委任委派”的意思。 12、陟,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如诸葛亮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陟”即指提升和进用。 “陟”常和“黜”连用表示人材的进退,降官曰“黜”升官曰“陟”。如韩愈送李盘谷序:“理乱不知,黜陟不闻。” 13、夺,罢官免职。如书博鸡者事“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14、罢,革除官职。书博鸡者事“又投间蔑污使君,使罢”中的罢是指被革去了官职。 15、复,恢复旧职。书博鸡者事中“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中的“复”指重新任命,恢复旧职的意思。二、读准字音。险衅( ) 行( )年 祚( )薄( )应( )门 床蓐( ) 陨( )首逋( )慢 日笃( ) 拔擢( )优渥( ) 闵( )凶 期( )功强( )近茕茕( ) 逮( )奉圣朝 猥( )以微贱矜( )育 奄奄( ) 更( )相为命【课堂探究】三、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思考:是谁陈情?向谁陈情?陈什么情?如何陈情? 明确:()李密。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晋武帝欲征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辞不应征。()晋武帝。晋武帝司马炎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建国初年,为笼络人心,对蜀汉士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 ()李密向晋武帝上书陈述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不能应征,请求辞官终养祖母的衷情和愿意为新晋尽职的忠情。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2、思考:文中所陈之情有二,一为“孝”,一为“忠”。自古忠孝难两全,李密必须有所选择,请问什么是李密内心的首选?(明确:先尽孝) 3、思考:李密为什么要先尽“孝道”? 明确:第一,半岁父丧,四岁母嫁,祖母抚养;第二,年幼多病,九岁不行,伶仃孤苦;第三,两辈单传,内外无亲,形影相吊;第四,祖母年迈,夙婴疾病,卧床不起。 、思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朝廷征召,李密怎敢不尽忠?且看他怎样表“忠心”。 ()皇恩浩荡,感恩尽忠(具体在第段叙写)。 ()不矜名节,愿意尽忠(具体在第段叙写)。 5、思考:忠孝矛盾为何最终能够化解? 明确:作者既凄切叙“孝道”,又诚恳抒“忠情”。陈情于事,寓理于情。先陈个人悲惨遭遇及家庭凄苦,突出祖孙的特殊关系,作为陈述的依据;再陈自己对新朝宠命的感激涕零之心,传达感恩尽忠之情;又抬出朝廷以孝治天下的大理,恳求准许所请;同时更表白了自己的心迹,排除不愿出仕的政治因素、道德因素;最后提出解决方案先尽孝,再尽忠,合情合理,顺理成章。【课堂归纳】一、通假字1.夙遭闵凶 2.零丁孤苦 3.常在床蓐4.四十有四二、古今异义1九岁不行 古义: 今义: 2至于成立 古义: 今义: 3则告诉不许 古义: 今义: 4臣欲奉诏奔驰 古义: 今义: 5拜臣郎中 古义: 今义: 6臣之辛苦 古义: 今义: 7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古义: 今义: 8.岂敢盘桓古义 今义9.除臣洗马古义 今义10.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古义 今义11.寻蒙国恩 古义 今义12.后刺史荣举臣秀才 古义 今义三、词类活用1.是以区区不能废远2.臣具以表闻3.且臣少仕伪朝4.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5.夙遭闵凶6.臣之进退7.举臣秀才8.举臣孝廉9.猥以微贱10.沐浴清化11.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12.凡在故老四、一词多义1.以臣以险衅 猥以微贱 臣具以表闻 谨拜表以闻 伏维圣朝以孝治天下 臣以供养无主 2.于急于星火 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3.之外无期工强近之亲 臣之进退 4.少少多疾病 解鞍少驻初程 少仕伪朝 一时多少豪杰 5.志舅夺母志 听臣微志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 6.应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何如? 其人弗能应也 7.婴夙婴疾病 举婴,欲投之河 8.矜犹蒙矜育 不矜名节 鉏耰棘矜 9.悯夙遭闵凶 悯臣孤弱 10.薄门衰祚薄 日薄西山 厚古薄今 11.期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 良剑期乎断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12.疾而刘夙婴疾病 凡牧民者必知其疾 寡人有疾,寡人好货 吾疾贫富之不均,今为汝均之 疾风知劲草 嫉恶如仇 13.除除臣洗马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攘除奸凶 五、文言句式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2.今臣亡国贱俘 3.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4.急于星火 5.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6.而刘夙婴疾病 7.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六、成语孤苦零丁:形容孤单困苦,无依无靠。茕茕独立 形影相吊: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日薄西山: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皇天后土:皇天:古代指天,天帝。后土:古代指地,土神。天地或天地神灵的总称。指天地。旧时迷信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气息奄奄: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乌鸟私情:乌鸟:古时传说,小乌能反哺老乌。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结草衔环: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人命危浅:浅:时间短。形容寿命不长,即将死亡。参考答案:三、1(通“悯”,怜悯)2(通“伶仃”孤独的样子)3(通“褥”草席)4(通“又”)四、1.不能走路不可以2.成人自立(组织,机构)正式建立 3. 告诉 申诉,诉说说给别人听,让人知道 4. 奔驰赶快向前,奔走效力很快的跑5. 郎中 上书部的属官中医医生 6.辛苦 辛酸苦楚; 身心劳苦。 7.区区 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数量少8. 盘桓 犹疑不决的样子在一个地方来回走;逗留9.洗马 太子的属官清洗马匹10. 狼狈进退两难狼和狈11寻不久寻找12.秀才 优秀人才;科举中最低级者五、1.形容词作动词,远离 2.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知道3. 名词作动词,做官4. 名词作状语,一天天的5. 形容词作名词,忧患不幸的事6. 动词作名词,是否出来做官之事7. 名词作动词,做秀才,为秀才8. 名词作动词,做孝廉,为孝廉9.形容词作名词,微贱的身份10.形容词作名词,清明的政治教化11.名词作状语,像犬马一样12.形容词作名词,年老之人六、一词多义以、连词,因为 介词,凭借 介词,用 连词,表目的 介词,用 连词,因为于、介词,比 介词,对向之、助词,的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少 年岁小 稍稍年青时 多少志、志向 愿望 做标记 标志应、照料 回答婴、缠绕,被缠绕 婴孩矜、怜惜 自夸 矛、戟等武器的柄悯、通 “悯”,可忧患的事 怜惜,悲痛薄、浅薄 迫近,靠近 轻视,看不起期、一定的期限 约定,约会 希望,要求 (一周年,一整月)此指穿一周年孝服的人疾、 病(一般的生病) 痛苦,疾苦 缺点,毛病厌恶,憎恶 迅猛,急速 厌恶,憎恶除、授予官职 台阶 除掉七、文言句式1.判断句式2.判断句式3. 判断句式4. 介宾后置 5. 介宾后置 6. 被动句7.固定句式,“无以”,没有用来的方法【课堂检测】1表是_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C)A险衅(xn)陨首(yun)茕茕孑立(ji) 除臣洗马(x)B期功强近(q) 矜愍(jn)夙遭闵凶(mn) 过蒙拔擢(zhu)C床蓐(r) 日笃(d)宠命优渥(w) 猥以微贱(wi)D逋慢(b) 不胜(shn)门衰祚薄(zh) 日薄西山(b)3.翻译: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险衅:指命运不好。夙:早时。凶:不幸。译文:臣子因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遇到了不幸,生孩六月,慈父见背。孩:小孩,此是作者自指;见背:离开我。背,背离、离开。译文:我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门衰祚薄,晚有儿息。薄:浅薄。息:子。译文:门庭衰微福气少,直到很晚才有了儿子寻蒙国恩,除臣洗马。寻:不久。除:授予官职。译文: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洗马。岂敢盘桓,有所希冀。盘桓:徘徊不进的样子。希冀:这里指非分的愿望。译文:怎敢犹豫不决另有所图呢?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听:准许。卒:终。译文:满足臣下我一点小小的心愿,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课后提升】阅读下面短文,回答文后问题。嵇康遇害嵇康字叔夜,谯国人也。康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学不师受,博览无不该通,长好老庄。与魏宗室婚,拜中散大夫。常修养性服食之事(服药求长生),弹琴咏诗,自足于怀。所与神交者唯陈留阮籍、河内山涛,豫其流者河内向秀、沛国刘伶、籍兄子咸、琅邪王戎,遂为竹林之游,世所谓“竹林七贤”也。嵇康字叔夜,谯郡轾人。轾地有嵇山,嵇康幼年失去父亲,有奇伟的才干,深远旷达不与常人一样。身长七尺八寸,言辞气质华美,有风度仪容,而土木形骸,不加雕饰,人们认为他 有龙凤之姿,气质天成,十分自然。学习没有老师教导,博览而又一一精通,尤其喜好庄子。 与魏宗室通婚,拜为中散大夫。常做养性服食的事,弹琴咏诗,自得其乐。他所交往的知心朋友只有陈留 阮籍、河内山涛、后来参与他们的有河内向秀、沛国刘伶、阮籍哥哥的儿子阮咸、琅琊王戎,于是经常游 于竹林,这就是世人所说的“竹林七贤”。山涛将去选官,举康自代,康乃与涛书告绝。此书既行,知其不可羁屈也。山涛将要升官,举荐嵇康代替自己。嵇康于是写信与他绝交。这封信送出后,人们明白了不能使他受约束而屈致。 性绝巧而好锻,宅中有一柳树甚茂,每夏月,居其下以锻。东平吕安服康高致,每一相思,辄千里命驾,康友而善之。后安为兄所枉诉,以事系狱,辞相证引,遂复收康。初,康居贫,尝与向秀共锻于大树之下。颍川钟会,贵公子也,精练有才辩,故往造焉。康不为之礼,而锻不辍。良久会去,康谓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会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会以此憾之。及是,言于文帝(司马昭)曰:“嵇康,卧龙也,不可起。公无忧天下,顾以康为虑耳。”因谮:“康、安等言论放荡,非毁典谟,帝王者所不宜容。宜因衅除之,以淳风俗。”帝既昵听信念,遂并害之。康将刑东市,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弗许。康顾视日影,索琴弹之,曰:“昔袁孝尼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时年四十,海内之士莫不痛之。帝寻悟而恨焉。嵇康品行灵活善于打铁。院里有棵柳树很茂盛,于是引水环绕它,每到了夏天,就在柳树下打铁。 东平吕安敬佩他高雅的兴致,一想念嵇康,就从千里外的地方启程去见嵇康,嵇康以他为友对他很友善。 后来吕安被哥哥诬陷起诉,因此入狱,嵇康作文来证明吕安清白,于是又逮捕了嵇康。从前嵇康贫困,曾 与向秀共同在树下打铁,来自己补给。颖川钟会,是个贵公子,才思敏捷,文章精辟,于是前往造访嵇康。 嵇康对他不施礼,却仍旧打铁不停。很久之后钟会离去,嵇康问他:“听到了什么来的?看到什么走的?” 钟会回答说:“听到了所听到的来的,看到了所看到的走的。”钟会因此怨恨嵇康。到了嵇康被捕,钟会进 言给文帝说:“嵇康是卧龙,不能让他起来。您想让天下无忧,因此就要顾虑嵇康。”于是进谗言说:“ 嵇康、吕安等人言论放荡,诽毁礼教,是帝王所不能容忍的。应该找个理由除掉他,来净化风俗。”文帝亲 近并听从了钟会,于是一块把嵇康和吕安杀害。嵇康即将在东市受刑,太学学生三千人,请求让嵇康做他 们老师,没有得到允许。嵇康回头看了看自己的影子,要过琴来弹奏,说:“过去袁孝尼曾经跟随我想学习 广陵散,我吝惜保密没有传授给他, 广陵散现在要绝响了!”时年四十。海内之士,没有不痛惜的。 文帝不久也醒悟后悔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博览无不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