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学设计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学设计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学设计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学设计_第4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学设计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性格特征,感受人物语言的风趣幽默。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之处,并能够以此为基础发挥想象,合理扩写故事。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学重点】: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领悟孩子语言的巧妙之处。【教学难点】:1.领悟孩子语言的巧妙后能合理扩写故事。2.增强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PPT【教学过程】一、谈话直接导入导入语:这个单元我们学习的是语言的魅力,上节课我们接触了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杨氏之子。(学生齐读课题)今天我们继续走进这个文言小故事,去感受故事里精妙的语言。老师之前说过要读好文言文,读出味道,就必须读好断句。【设计意图:感受本单元课文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小老师带领复习旧知1.一组学生做老师,教读课文。小组内学生每人教读一句,其他学生跟读一句。(过渡语:听了几位小老师的教读,我仿佛回到了古代的私塾,让我再给大家增添一点古韵。) 2.配乐齐读课文 全班学生齐读课文。(过渡语:在这古香古韵的朗读声中,让我们一起去了解杨氏之子!大家还记得这个九岁大孩子是谁吗?(生:杨修)(板书:杨)【设计意图:阅读是学习语文的根本,是理解并展开学习的开端。同时,新授之前大量的朗读可以帮助孩子后面更好的自主学习、独立学习,合作学习,】三、合作探究一过渡语:大家还记得刘义庆是怎样评价小杨修的吗?(随机板书:甚聪惠)1.小组合作,画出文中表现杨修聪慧的句子,多读几遍,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2.全班交流(选定一个小组交流,其它小组可以补充)(1)会听句子: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体会:俗话说“听话听声,锣鼓听音。”当孔君平指着杨梅说:“此是君家果。”时,杨修听出孔君平的话外之音,他听出了孔君平在拿他的姓氏开玩笑,说杨梅跟自己是一家。(板书:孔、杨梅)(2)会说句子: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体会:“应声” 一词说明小杨修不假思索,思维敏捷、机智。孔君平拿杨修的姓氏和杨梅的“杨”字做文章,杨修也用同样的方法,他联想到了孔雀,于是拿孔君平的姓氏和孔雀的“孔”字做文章,这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杨氏子的聪惠表现。(板书:孔雀)3.男女生PK读,看谁能读出小杨修的聪慧。(适时评价)4.若来者不是孔君平,而是黄君平、西君平呢?杨氏子又会怎样应声答?(师生配合读,读出杨修的反应灵敏)过渡语:你们每个人都很会说话,都是伶牙俐齿,聪慧无比的孩子。像这样能形容人善于言辞的成语你还知道些呢?(出口成章能说会道巧舌如簧三寸不烂之舌花言巧语 口若悬河 能言善辩)【设计意图:大家一起探讨,感受杨氏子的聪慧,又在练习中一次又一次巩固课文句式,为背诵做准备。】四、合作探究二过渡语: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对杨氏子也有自己的看法,我觉得杨修不但十分聪明,而且非常 。(PPT出示句子)谁能帮老师填上一个词?(随机板书:有教养)1.小组合作,讨论文中哪里表现出杨修是一个有教养的人,画出句子。小组内交流体会。2.全班交流(选定一个小组交流,其它小组可以补充)句子一:为设果,果有杨梅。 (1)体会:有客人来,杨氏子不用人吩咐主动准备水果,热情招待客人。而且从“果有杨梅”可以看出他准备了好多水果,杨梅只是其中一种。杨氏子的热情好客,彬彬有礼都说明他非常有教养。(边交流边指导学生读出小杨修的热情好客,彬彬有礼。)(2)让学生联想还会有哪些水果?(明确:必须是与杨梅同一季节的水果。例如:樱桃、荔枝、琵琶等等)句子二: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体会:a.“应声”一词表现出杨修没有因为孔君平拿他姓氏开玩笑而不满,没有因急于反驳而中途打断别人说话。他很有耐心,很有礼貌的等孔君平把话说完,才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是对别人的尊重,是有教养的表现。b. “未闻”采用否定的方式,婉转对答。他没有生硬的回答:“孔雀是夫子家禽。”这样婉转的回敬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句式对比: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有礼)儿应声答曰:“孔雀是夫子家禽。” (生硬无礼)c.“夫子”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虽然孔君平开他玩笑,但他还是很尊重孔君平,称他为“夫子”。表现出杨修尊重他人,有教养。(边交流边指导学生朗读。)【设计意图:通过语句的交流,体会彼此对话的基调及语言的精妙。】五、合作探究三过渡语:交流到现在,我们一直在说小杨修,把谁忘了? 1.小组合作,找一找文中描写客人(孔君平)的句子,概括客人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2.全班交流句子: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1) 幽默风趣杨修为孔君平端来了水果,这水果里有杨梅,孔君平看着鲜红的杨梅不是想着马上放到嘴里吃,而是想逗弄一下小孩子。信手拈来,联系姓氏开玩笑,说明孔君平平时一定是个很幽默风趣的人(随机板书:幽默风趣)(2)“君”是古代对对方的尊称,翻译成“您”。孔君平对一个9岁的小孩用“您”,说明孔君平很有涵养。(随机板书:有涵养)(边交流,边指导学生读出孔君平的幽默及君子风范)六、熟读成诵过渡语:古人用了短短的5句话让我们感受到了小杨的聪慧、礼貌,感受到孔君平的幽默风趣。像这们经典的文章,你能把它背诵下来吗?谁来试一试。【设计意图:在不知不觉中反复诵读,最后背诵积累。】1、指名背。(适时评价)2、齐背。七、自主创作。过渡语:交流到这个程度,我是真地给你们点个赞,我想到的你们都想到了,我没想到的你们也想到了。下面我要给大家布置一个最难的题,你们敢挑战吗?文言文的语言高度凝练,一个字顶好几个字,一句好顶好几句话,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鲁迅先生就根据很多的文言小故事写了一本故事新编,今天咱们也来个故事是编。课堂时间有限,所以咱们分组写:第1组写第一句,第2、3组写第二句和第三句,第4、5组写第四句和第五句。1.扩写提示:第一句:侧重插图,小杨修长得怎样?穿戴怎样?语句要能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他的聪慧。第二、三句:孔君平到了门口谁来开门?进门到了客厅落座后是谁把杨修叫出来的?杨修端着水果出来说什么呢?为什么有杨梅呢?重点表现出大户人家来客人,怎么唤公子出来,而小杨修又是怎样热情招待客人的。第四、五句:孔君平听了杨修的话会有怎样的反应呢,他们还会说什么?重在表现语言的巧妙和幽默。(学生在古典音乐中练笔,老师巡视指导)2.交流学生练笔内容,随机评价并指导写作。【设计意图:扩写能很好地发挥孩子的想象,充分利用课本范文资源进行写作练习,同时在扩写中进一步感受到文言文语言精炼的特点及与白话文的不同。】八、穿越时空。过渡语:我们能把文言文扩写成现代文,那么你能把现代文缩写成文言文吗?(PPT出示现代语,让学生翻译成古文)1.一个小孩说:“这是你家的狗。”一儿曰:“此是君家犬。”2.我妹妹非常聪明。 吾妹甚聪惠。(明确:惠-慧)(板书下划线,提示“惠”)3.老师指着兰花给学生看。夫子指兰以示弟子。【设计意图:活学活用,迁移经验,巩固难点字的理解和运用。】九、小结今天大家的表现非常棒,老师送给大家一份礼物,希望收到这份礼物后班的咱班的孩子都能做一个聪慧,有语言魅力的孩子。(PPT出示名言)口者,心之门户,智谋皆从之出。智慧有三果:一是思考周到,二是语言得当,三是行为公正。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十、作业1.读两则世说新语里面的小故事。2.搜集有关语言魅力的名言警句。3.自由组合,完成课本剧编排。(选做)【搜集有关语言魅力的名言警句能更好的发挥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目标,并积累语言。阅读世说新语的故事,能让孩子拓宽阅读面,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并进一步了解感受文言文。】【板书设计】10 杨氏之子杨孔 杨梅 孔雀 甚聪惠 幽默风趣 有教养 有涵养【教学反思】:杨氏之子是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它以精练的笔触,勾勒出一个机敏善对的九岁男孩形象。全篇行文简洁,不足百字,人物巧妙逗笑,颇具诙谐情调和语言的魅力。针对学生初次学习古文,再加上古文的艰涩难懂,设计时我奔着多读少讲的原则,使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熟读成诵,从而丰富语文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上课时,我大胆放手,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自读自悟。我引领学生从“甚聪惠”入手,结合杨氏之子的表现,总结出他不但很聪明,而且很有教养。进而从“聪慧”和“有教养”两方面去体会杨氏子的形象特点。同时不忘体会孔君平的幽默风趣。感受了语言的巧妙之后,学生能做到当堂背诵。接下来的环节是“读写结合,故事新编”这个环节完成的不是很理想:一是学生写的不好,二是因时间紧交流的练笔不多。这也让我明白了我们的学生在“写”与“听、说、读”之间还存在好长的距离,若要完成这个读写结合的目标,估计就得一节课的时间。本课的第二大不足是在讲“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句话时,学生理解到,用上“未闻”两个字,否定了孔雀是孔君平家的鸟的说法,也就否定了杨梅是杨氏家的果子的说法。师应该问:“要否定孔雀是孔君平家的鸟的说法,改一个标点符号即可:孔雀是夫子家禽?行吗?”,但上课时的我问题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