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技术方案 作者: 日期:附件2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技术方案环境保护部2014年8月目 录一、目的17二、范围和对象17(一)村庄监测17(二)县域监测19三、村庄监测内容19(一)环境空气质量19(二)饮用水水源地水环境质量20(三)土壤环境质量22(四)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23四、县域监测内容23(一)地表水环境质量23(二)生态环境质量状况25五、质量控制26(一)环境空气监测质量控制26(二)饮用水源地监测质量控制26(三)地表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26(四)土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26(五)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监测质量控制27(六)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监测质量控制27六、数据报送和报告编写要求27(一)数据报送27(二)报告提纲27一、目的为加强农村环境保护,进一步推进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发展,从点到面反映我国农村区域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特制定本技术方案。 二、范围和对象监测范围:全国除港、澳、台外的31个省(区、市)。监测对象: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包括县域监测和村庄监测2个层次。在村庄监测层次,选择一定数量的代表性行政村庄(城中村不作为监测对象),开展环境空气质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和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参加“以奖促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的村庄,须加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含人工湿地)出水水质;在县域监测层次,开展地表水水质和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监测。(一)村庄监测1.村庄类型划分根据农村主要生产方式和主要污染来源,将村庄初步划分为生态型、种植型、养殖型、牧业型、工业型、旅游型和其他型等7个类型。(1)生态型村庄指生态环境优美,坐落在受保护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生态功能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封山育林地等区域内的村庄。(2)种植型村庄指生产生活方式以较大规模现代种植业为主,如粮食作物、蔬菜、水果等,农膜、化肥和农药量使用较大的村庄。(3)养殖型村庄指生产生活方式以畜禽、水产等养殖业为主,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此的村庄。(4)牧业型村庄指在典型草原区域,生产生活方式以放牧养殖畜禽等为主的村庄,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畜禽养殖产生的排泄物等。(5)工业型村庄指以工矿企业等产业为主要经济来源的村庄,村庄环境受工矿企业废水、废气和废渣影响较大的村庄。(6)旅游型村庄以旅游业或者商品交换、流通等经济活动为主要经济来源的村庄,村庄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为“吃、住、行、游、购、娱”等商业和旅游活动产生的污染。(7)其他型村庄不属于以上六种类型或者以上多个类型并存且持平的村庄,以及处于城乡结合部位、城镇化的村庄等。2.村庄选取原则(1)村庄数量:选取的监测村庄分为必测村庄和选测村庄两大类。必测村庄即每年都开展监测的定点村庄,用于村庄环境质量年际间比较。每个省份根据当地具体情况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村庄作为必测村庄,每种村庄类型选取12个,必测村庄清单由环境保护部最终确定;选测村庄即地方根据监测工作方案和实际需要每年新增的监测村庄,由每个省份根据当地具体情况确定。每个县域选择的必测和选测村庄数量总计为35个。(2)村庄类型:统筹考虑经济发展程度和环境污染程度,选取人口数量相对较多、分布相对集中的行政村庄,尽量涵盖本方案中所列7种村庄类型。(3)空间分布:县域选取的监测村庄尽可能均匀分布在县域范围,各省份选取的必测村庄尽量均匀分布在省域范围内。(二)县域监测县域监测以县域整体作为监测区域,开展地表水水质和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监测。地表水水质以县域为单元布点开展监测。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监测主要通过遥感手段开展监测。三、村庄监测内容(一)环境空气质量1.点位布设以村庄为点位布设单元,在居民区布设1个监测点位。2.监测项目必测项目: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选测项目:细颗粒物(PM2.5)、臭氧(O3)、一氧化碳(CO)等。工业型村庄根据具体情况,增加特征污染物项目的监测。单位:微克/立方米(g/m3)3.监测频次每季度监测1次,全年4次。4.监测方法采用手工采样监测和自动采样监测相结合的方法,推荐使用自动监测,优先使用环境质量流动监测车进行监测。每次监测连续5天,每天进行监测,取各监测项目的日均值。执行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试行)(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标准和规范等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方案,下同)。(二)饮用水水源地水环境质量1.点位布设以村庄为点位布设单元,每个村庄至少布设1个监测断面/点位。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分为地表水源地、地下水源地和其他水源地等类型。地表水源地主要包括河流、湖库、山溪、坑塘、水窖等;地下水源地主要包括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山涧泉水等。若村庄所在乡镇已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可以此数据作为该村庄饮用水水质监测数据,按照要求进行报送。2.监测项目地表水饮用水源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表1中24项基本项目和表2中5项补充项目(共29项),见表1。地下水饮用水源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中23项,见表2。工业型村庄根据具体情况,增加特征污染物项目的监测。表1 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项目单位:mg/L序号项目序号项目序号项目序号项目1水温()9氟化物17铅25氯化物2pH(无量纲)10粪大肠菌群(个/L)18镉26硝酸盐氮3溶解氧11五日生化需氧量19六价铬27铁4高锰酸盐指数12化学需氧量20氰化物28锰5氨氮13铜21阴离子表面活性剂29总氮(湖、库,以N计)6石油类14锌22硫化物7挥发酚15砷23硒8总磷16汞24硫酸盐表2 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项目单位:mg/L序号项目序号项目序号项目序号项目1pH(无量级)7氟化物13砷19阴离子合成洗涤剂2总硬度8总大肠菌群(个/L)14汞20硝酸盐氮3硫酸盐9挥发酚15铅21亚硝酸盐氮4氯化物10铜16镉22铁5高锰酸盐指数11锌17六价铬23锰6氨氮12硒18氰化物3.监测频次每季度监测1次,全年4次。4.监测方法以手工监测为主,自动监测为补充,执行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水和废水部分)。(三)土壤环境质量1.点位布设以村庄为点位布设单元。在基本农田、园地(果园、茶园、菜园等)、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各布设1个监测点位,共3个点位;可根据村庄环境状况,在重点区域土壤中选测两类,各布设1个监测点位。重点区域土壤包括:工矿企业周边土壤;畜、禽、水产养殖场周边土壤;污水灌溉的农田土壤;大量堆放工业废渣、生活垃圾场地周围的土壤;长期受工业废气和粉尘影响的土壤;居民区周边土壤;其他疑似有污染的土壤。2.监测项目必测项目:土壤pH、阳离子交换量;镉、汞、砷、铅、铬等元素的全量。选测项目:基本农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监测特征有机污染物。工业型村庄根据具体情况,增加特征污染物项目的监测。单位:毫克/千克(mg/kg)3.监测频次每五年的第一年监测1次。采样时间为18月,避免在施用农药、化肥后立即采样。4.监测方法执行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要求,开展监测。(四)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针对开展“以奖促治”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的村庄,对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含人工湿地)的出水水质进行监测。1.点位布设选取1个生活污水处理规模最大的处理厂(站)或者人工湿地,在其出水口处取样。2.监测项目必测项目:化学需氧量(CODcr)和氨氮。选测项目:pH(无量纲)、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悬浮物、总磷、粪大肠菌群(个/L)。单位:毫克/升(mg/L)3.监测频次每半年监测1次,全年2次。4.监测方法以手工监测为主,自动监测为补充,执行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水和废水部分)。排放标准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四、县域监测内容(一)地表水环境质量1.点位布设以县域为点位布设单元。在县域最大河流(水系)的出、入境位置各布设1个监测断面。如有湖库,增加布设1个监测点位,有2个以上湖库的县域则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取相对重要的1个开展监测。县域范围内无地表水体的不监测,北方地区冰封期不具备监测条件时可不进行监测。若县域范围内(城区除外)已有地表水国控、省控或市控水质监测断面/点位,则可将其作为农村地表水水质监测点位。2.监测项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表1中基本项目(共24项),见表3。表3 地表水水质监测项目单位:毫克/升序号项目序号项目序号项目序号项目1水温()7氨氮13铜19六价铬2pH(无量纲)8总磷14锌20氰化物3溶解氧9氟化物15砷21阴离子表面活性剂4高锰酸盐指数10粪大肠菌群(个/L)16汞22硫化物5化学需氧量11石油类17铅23硒6五日生化需氧量12挥发酚18镉24总氮(湖、库,以N计)3.监测频次每季度监测1次,全年4次。4.监测方法以手工监测为主,自动监测为补充,执行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水和废水部分)。(二)生态环境质量状况1.监测区域以县域全境作为监测区域,开展县域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监测,同时调查社会经济状况和生态状况影响因素。2.监测指标在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T192)、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办法基础上,结合我国农村区域特点,确定县域农村生态质量状况调查监测指标,共分为三级。三级指标18个,见表4。遥感监测指标为土地利用/覆盖指标,其他指标为降水量、水资源量、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等。表4 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监测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指标含义及作用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指数生物丰度指数林地、草地、水域湿地、耕地、建筑用地及未利用地的面积占县域面积的比例通过不同生态系统类型在生物物种数量上的差异,反映县域区域生物丰度的丰贫程度植被覆盖指数县域林地、草地、耕地面积占县域面积的比例通过林地、草地、耕地等面积之占县域面积的比重,反映植被覆盖程度水网密度指数河流长度、湖库面积和水资源量占县域面积的比例通过河流总长度、水域面积和水资源量占县域面积的比重,反映水资源丰富程度土地退化指数轻度侵蚀、中度侵蚀和重度侵蚀土地面积占县域面积的比例通过风蚀、水蚀、重量侵蚀、冻融侵蚀和工程侵蚀的面积占县域面积的比重,反映土地退化程度人类干扰指数耕地、建设用地占县域面积的比例通过耕地和建设用地占县域面积的比重,反映人类活动对生态的干扰程度。3.监测频次每年监测1次。4.监测方法以遥感监测为主要技术手段,获取前一年县域土地利用/覆盖解译数据。以资料调查和地面核查为辅助技术手段,获取县域社会经济、降水量、土壤侵蚀等指标数据。五、质量控制(一)环境空气监测质量控制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194)和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T193)有关要求进行环境空气监测质量控制。(二)饮用水源地监测质量控制按照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及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有关要求进行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质量控制。(三)地表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按照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及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有关要求进行地表水水质监测质量控制。(四)土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按照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质量保证技术规范有关要求和其他有关的技术规定开展土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五)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监测质量控制按照2008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实施方案(总站生字200856号)有关要求进行自然生态状况监测质量控制。(六)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监测质量控制按照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及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有关要求进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监测质量控制。六、数据报送和报告编写要求(一)数据报送报送内容:所有必测村庄和20%选测村庄的环境空气质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和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数据,以及所有监测县域的地表水水质和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监测数据。按照规定时间,通过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数据传输系统进行报送。村庄层次数据包括村庄基本信息、空气质量、饮用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水源地水质、土壤环境质量等监测数据以及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监测数据(附表1、附表37)。县域层次数据包括地表水(河流和湖库)水质监测数据和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数据等(附表2、附表8和附表9)。(二)报告提纲农村环境质量监测报告应包含县域和村庄社会、经济、人口等基本状况,年度监测结果、不同要素环境质量状况及年际变化、原因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等基本内容,参考提纲如下:一、摘要二、监测概况1.1县域和村庄基本情况1.2监测工作开展情况三、监测与评价结果3.1环境质量状况3.1.1村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3.1.2村庄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3.1.3村庄土壤质量状况3.1.4“以奖促治”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状况3.1.5县域地表水水质状况3.2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四、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方案五、年际变化、原因分析六、主要结论七、问题和建议附表1 年 省(区、市)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村庄基本信息调查表序号省份所属市(区)县(市、区)村庄名称经度()纬度()村庄类型空气监测点位数地表水源地监测断面数地下水源地监测点位数河流、湖库监测断面数土壤监测点位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监测点位数主要经济来源主要污染来源备注1xx省XX市XX县(区)XX村110.352321.003212xx省XX市XX县(区)XX村110.502322.315233xx省XX市XX县(区)XX村108.412320.68752合计填写说明:(1)经纬度务必以为单位,并按照表格所示格式填写。(2)村庄类型划分:1-生态型村庄:指生态环境优美,座落在受保护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生态功能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封山育林地等区域内的村庄。2-种植型村庄:指生产生活方式以较大规模现代种植业为主,如粮食作物、蔬菜、水果等,农膜、化肥和农药量使用较大的村庄。3-养殖型村庄:指生产生活方式以畜禽、水产等养殖业为主,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此的村庄。4-牧业型村庄:指在典型草原区域,生产生活方式以放牧养殖畜禽等为主的村庄,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畜禽养殖产生的排泄物。5-工业型村庄:指以工矿、企业等产业为主要经济来源的村庄,村庄环境受工矿企业废水、废气和废渣影响较大的村庄。6-旅游型村庄:以旅游业或者商品交换、流通等经济活动,为主要经济来源的村庄,村庄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为“吃、住、行、游、购、娱”等商业和旅游活动产生的污染。7-其他类型村庄:不属于以上六种类型或者以上多个类型并存且持平的村庄,以及处于城乡结合部位、城镇化的村庄等。附表2 年 省(区、市)农村县域河流湖库水质监测点位信息表序号省(区、市)市县(乡)镇断面名称经度()纬度()1XX省XX市XX县XX镇XX河110.352321.003223此表为各省站上报的附表8中的点位信息的校验依据。附表3 年 省(区、市)农村环境空气监测结果统计表(g/m3)序号省(区、市)所属市、县(区)村庄名称经度()纬度()监测时间必测项目(日均值)选测项目(日均值)特征污染物(工业型村庄)备注SO2NO2PM10PM2.5O3NO1xx省XX市XX县(区)XX村110.352321.00322014年5月20日23附表4 年 省(区、市 )农村地表水源地监测结果统计表 (mg/L)序号省(区、市)市县(乡)镇村名断面名称经度()纬度()采样时间服务人口数量水温()pH(无量纲)溶解氧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湖库)1XX省XX市XX县XX镇XX村XX河110.352321.00322014年5月30日2续附表4 年 省(区、市 )农村地表水源地监测结果统计表 (mg/L)铜锌氟化物硒砷汞镉铬(六价)铅氰化物挥发酚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粪大肠菌群(个/L)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铁锰水质类别特征污染物(工业型村庄)备注附表5 年 省(区、市 )农村地下水源地监测结果统计表 (mg/L)序号省(区、市)市县(乡)镇村庄名称点位名称经度()纬度()采样时间服务人口数量(人)pH(无量纲)总硬度硫酸盐氯化物铁锰铜1XX省XX市XX县XX镇XX村XX110.352321.00322014年5月30日2续附表5 年 省(区、市 )农村地下水源地监测结果统计表 (mg/L)锌挥发酚阴离子合成洗涤剂高锰酸盐指数硝酸盐亚硝酸氨氮氟化物氰化物汞砷硒镉铬(六价)铅总大肠菌群(个/L)(单独评价)水质类别特征污染物(工业型村庄)备注附表6 年 省(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考点解析-冀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新)
- 大培训、大学习、大考试安全应急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快消品包装行业可持续设计理念研究报告
- 2025年物联网设备安全漏洞防护策略与解决方案深度剖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个人护理用品连锁行业市场运营趋势分析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短保面包行业市场供需格局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 2025年度房地产销售代理与物业管理合作协议
- 2025版房地产投资担保协议下载模板
- 2025版版汽车零部件采购合同模板
- 2025年度环保产业保证担保合同模板
- 音乐节活动预算模版
- 主变压器安装施工方案完整版本
- 高中音乐-《国歌里的故事》教学课件设计
- 深度学习教学改进丛书 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理论普及读本)
- 大众Polo 2014款说明书
- 人民医院整形外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
- DB65T 3993-2017旱寒区冬油菜复播油葵栽培技术规程
- 脚手架搭拆施工方案
- 出境竹木草制品自检自控计划书(2021年报海关)
- 汽车风窗刮水器机构设计
- 重庆某广场高边坡喷锚支护施工方案(脚手架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